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gen Bonds in Coal——The Influence of Coal Rank and the Recognition of a New Hydrogen Bond in Coal 被引量:4
1
作者 LI Dong-tao +1 位作者 We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By means of 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FTIR, the IR spectra of 6 coals with different ranks were obtain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230 ℃. A new curve fitting method was used to recognize the different hydrogen ... By means of 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FTIR, the IR spectra of 6 coals with different ranks were obtain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230 ℃. A new curve fitting method was used to recognize the different hydrogen bonds in the coals, and the influence of coal rank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gen bonds(HBs) in the coals and their thermal stabilit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other new HB(around 2514 cm -1 ) between the -SH in mercaptans or thiophenols and the nitrogen in the pyridine like compounds in the coals, and the evidence for that was provided. The controversial band of the HB between hydroxyl and the nitrogen of the pyridine like compounds was determined in the range of 3028-2984 cm -1 , and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but more specific than that of Painter et al ..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ability of different HBs in the coals is influenced by both coal rank and temperature. For some HBs, the higher the coal rank, the higher the stability of them.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our research, the stability of the HB between the hydroxyl and the π bond increases to some extent for some coals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110 or 14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bonding Thermal stability coal rank coal 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FTIR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Humic Acids from Brown Coal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2
作者 ZHANG Shui-hua LI Bao-cai +2 位作者 ZHANG Hui-fen LIN Xue-fei LIU Jian-zhe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3期39-41,56,共4页
[ Objective l The study aimed to discus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humic acids from brown coal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H202). [ Method] Fulvic acid (FA) was prepared through oxidizing the brown coal fr... [ Objective l The study aimed to discus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humic acids from brown coal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H202). [ Method] Fulvic acid (FA) was prepared through oxidizing the brown coal from Quj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using H202, and humic acid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original brown coal and its residues respectively, then the dominate constituents of humic acid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pH grading method, finall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umid acids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and func- tional group content analysis. [Result] The mass ratio of the brown coal and oxidant affected the yield of FA most obviously, followed by oxidization temperature and duration, while oxidant concentration had no obvious effec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coal-oxidant ratio was 1 : 0.60, oxidization temperature was 45 ℃, oxidization duration was 210 mi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as 20%. Under the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FA was up to 20.40%. Analysis of component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carboxyl and total acidic groups in FA improved obviously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nd the content of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in OH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A, while the domi- nate constituents of OHA needed higher pH during precipit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HA.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a new method to prepare good humic acids using brown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n coal Fulvic acid hydrogen peroxide degradation Humic acids Chemical composition China
下载PDF
富油煤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双明 鲍园 +4 位作者 郝永辉 王生全 师庆民 李丹 胡宜亮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于一身的煤基油气资源,针对国内“相对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开发富油煤对缓解我国紧张的油气资源供应局势、实现煤炭的绿色开发和低碳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富油煤为主要关键词,通过CNKI和Web of Sci... 富油煤是集煤、油、气属性于一身的煤基油气资源,针对国内“相对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开发富油煤对缓解我国紧张的油气资源供应局势、实现煤炭的绿色开发和低碳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富油煤为主要关键词,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1985-2023年底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统计分析富油煤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内容,梳理了富油煤研究的热点方向与前沿领域,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富油煤热解、赋存特征及沉积环境、孔隙和分子结构、焦油产率预测、微生物降解、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是当前富油煤研究热点内容。富油煤含有热解可生成油气的富氢结构,如脂肪结构的侧链与桥键及缩合芳香核周缘的弱键结构;富油煤多形成于陆相沉积物供应稳定、气候温暖湿润、强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孔隙结构影响富油煤的热解反应效率、焦油析出和油气运移,而分子结构(主要为脂肪族氢含量和富氢弱键)决定了富油煤的生油潜力;富油煤通过微生物的水解、发酵、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4个阶段向油气转化。随着地质选区技术瓶颈突破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富油煤富油性评价指标与预测方法、富氢组分的来源与定量判识、原位开发围岩封闭性及其评价方法、微生物降解与热解联作技术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方向。研究成果为厘清当前富油煤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走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富氢结构 研究进展 前景展望 文献统计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抑制煤自燃的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戚绪尧 王涛 +3 位作者 张兰君 胡杰 辛海会 梁忠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7-1930,共14页
化学阻化是防治煤自燃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DES)的类离子液体阻化方法。首先,采用加热法制备并筛选了7种室温低共熔溶剂,分析了不同DES处理后煤样的官能团及热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了DE... 化学阻化是防治煤自燃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DES)的类离子液体阻化方法。首先,采用加热法制备并筛选了7种室温低共熔溶剂,分析了不同DES处理后煤样的官能团及热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了DES中氢键强度对煤理化性质的改性差异,推导了低共熔溶剂的阻化机制及其最佳氢键强度。研究结果表明:DES处理后煤中氢键网络被破坏重排,脂肪烃与芳香烃相对丰度增加了10%~37%,脂肪族支链结构参数降低了9.38%~20.65%,含氧官能团(C=O和C—O)相对丰度下降了22.88%~56.94%,游离的小分子化合物和矿物质被溶出。DES处理后煤的蒸发脱附阶段质量损失和吸氧增重阶段的吸氧量减小,低温氧化阶段和热分解阶段放热量降低,减小幅度分别为8.94%~77.51%和5.40%~26.20%。氢键受体(HBD)作用点位电负性越强,与氢键供体(HBA)形成的DES团簇氢键强度越大。DES中氢键强度与煤中氢键网络破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吸氧增重阶段的吸氧量和低温氧化放热量及矿物质脱除率呈局部相关性。DES通过溶解煤中活性成分削弱煤的低温氧化强度。并通过促进氢键重排,将低热稳定性氢键转换为热稳定性更高的环状氢键四聚体和OH—N氢键,以此提高煤的断键吸热量。但过高的氢键强度将会抑制活性侧链的脱除和溶解,因此抑制煤自燃的低共熔溶剂的最佳氢键强度应控制在69.45~160.0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煤自燃 量子化学计算 氢键
下载PDF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烟煤润湿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及实验
5
作者 唐明云 金靖艳 +4 位作者 江丙友 郑春山 周亮 高世强 王乐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86-2996,共11页
喷雾降尘是现阶段矿井使用最广泛的除尘方式之一,水对煤的润湿性能对喷雾降尘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水对煤的润湿性能。为探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烟煤粉尘润湿性能影响,以快渗T、1227、BS-12和APG 4种类... 喷雾降尘是现阶段矿井使用最广泛的除尘方式之一,水对煤的润湿性能对喷雾降尘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水对煤的润湿性能。为探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烟煤粉尘润湿性能影响,以快渗T、1227、BS-12和APG 4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为代表,采用分子模拟技术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对烟煤的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利用分子模拟手段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界面体系,基于氢键形成数目和径向分布函数理论,对表面活性剂自身的亲水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开展了4种试剂的表面张力实验,研究发现,快渗T形成氢键的数目最多,为398个,且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出现峰值最早在1.99×10^(-10)m处,最易与H_(2)O分子吸附,实验结果也表现为快渗T对水的表面张力削弱最强,即表面张力最小,为24.4 mN/m。另一方面,通过静电势计算,结合构建的表面活性剂/水/烟煤三元吸附体系相互作用能分析,研究了4种表面活性剂对烟煤润湿性影响,并分别开展了烟煤在4种试剂中的沉降实验和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快渗T与烟煤分子结合后该部位与水分子的电势差最大,为6.8535 eV,其与烟煤间相互作用能也最大,为-2705.12 kJ/mol,实验结果也表现为2种烟煤在快渗T中的沉降时间最小,分别为26.3、10.22 s,接触角最小,分别为25.8°、21.7°,由此表明分子模拟结果均与实验结果一致,均验证得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快渗T对烟煤的润湿性能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烟煤 分子模拟 氢键 润湿性
下载PDF
煤层H_(2)S与煤脱硫协同治理研究
6
作者 高飞 张芸鸣 +2 位作者 杨玉龙 侯渊 申佳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16-3125,共10页
为研究煤层H_(2)S与煤脱硫的协同治理,自制装置对复配碱液进行H_(2)S吸收和煤脱硫试验。采用离子色谱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形态硫测试对吸收液和煤样进行表征,分析协同治理机理,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H_(2)S吸收和煤脱硫的影响程度... 为研究煤层H_(2)S与煤脱硫的协同治理,自制装置对复配碱液进行H_(2)S吸收和煤脱硫试验。采用离子色谱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形态硫测试对吸收液和煤样进行表征,分析协同治理机理,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H_(2)S吸收和煤脱硫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单一碱液均可吸收H_(2)S,但脱硫效果微弱;添加NaClO后,协同治理效果显著且能避免H_(2)S二次逸散,其中NaOH+NaClO协同治理效果最优。在反应后,H_(2)S及煤中低价态硫噻吩、硫醇和硫醚减少,吸收液中SO_(4)^(2-)及煤中高价态硫(亚)砜增加,表明NaOH为元素硫歧化提供碱性条件,元素硫继而被NaClO氧化。NaOH质量浓度对H_(2)S吸收影响最大,NaClO质量浓度对煤脱硫影响最大,NaOH和NaClO交互对煤脱硫与H_(2)S吸收影响显著。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确定最佳参数:NaOH质量浓度为54 g/L、NaClO质量浓度为54 g/L、温度为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炭脱硫 硫化氢吸收 碱性次氯酸钠溶液 响应面方法 最佳参数选择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煤焦上甲烷裂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魏玲 霍霄妮 +1 位作者 汪艳霞 董春娟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在小型石英管固定床上,考察甲烷在小龙潭(XLT)褐煤焦以及处理煤焦:水洗煤焦、HCl-HF洗煤焦及硝酸洗煤焦上的裂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XLT煤焦上甲烷的初始转化率为64.7%,水洗煤焦和硝酸洗煤焦上甲烷初始转化率明显提高,分别为78.5%、72.... 在小型石英管固定床上,考察甲烷在小龙潭(XLT)褐煤焦以及处理煤焦:水洗煤焦、HCl-HF洗煤焦及硝酸洗煤焦上的裂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XLT煤焦上甲烷的初始转化率为64.7%,水洗煤焦和硝酸洗煤焦上甲烷初始转化率明显提高,分别为78.5%、72.4%,而经HCl-HF处理后,甲烷初始转化率下降到54.1%,煤焦的催化活性降低。随着反应时间的不断增加,甲烷裂解转化率和氢气收率逐渐降低,说明不同煤焦在反应过程中逐渐失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测定仪对反应前后不同煤焦进行表征,BET数据表明,甲烷裂解后煤焦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降低,平均孔径增大,分析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积炭堵塞煤焦的微孔。SEM结果显示甲烷裂解后,煤焦表面上有明显的积炭生成,最终导致煤焦催化活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甲烷裂解 煤焦 催化活性 失活
下载PDF
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综述
8
作者 邓奇根 项思思 +2 位作者 周茵子 李帅 张哲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6,共8页
为使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需革新测定装置及技术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硫化氢在煤层中的吸附特性,从硫化氢测定装置构造便捷性、精确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测定装置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然后阐述国内... 为使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需革新测定装置及技术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硫化氢在煤层中的吸附特性,从硫化氢测定装置构造便捷性、精确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测定装置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然后阐述国内外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煤层硫化氢测定装置及方法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煤层硫化氢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完善煤层硫化氢损失量计算误差的技术体系,构建煤样井下一体化破碎解吸系统、解吸气体自动化计量系统、智能化监测与自动化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等。结果表明:采用内外双钻杆的煤矿井下取样方法,可补偿钻进取样过程中硫化氢损失量;测定装置配备井下直接粉碎设备、过滤器、负压真空罐及传感器,可用于井下直接抽气,以提高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硫化氢含量 损失量 测定装置 测定方法 智能化
下载PDF
电解煤浆制氢过程中煤阶及矿物的影响与煤结构演化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安宁 江雨寒 +2 位作者 刘墨宣 赵伟 李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4-2310,共17页
电解煤浆制氢(CSE)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电化学制氢与煤炭低碳清洁利用的新技术。电解煤浆制氢的理论分解电压仅为0.21V,实际消耗的能量约为电解水制氢的1/3~1/2,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可与煤基精细化学品制备、煤岩显微组分分离等过程... 电解煤浆制氢(CSE)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电化学制氢与煤炭低碳清洁利用的新技术。电解煤浆制氢的理论分解电压仅为0.21V,实际消耗的能量约为电解水制氢的1/3~1/2,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可与煤基精细化学品制备、煤岩显微组分分离等过程集成的优点,但煤转化率低、煤浆电解机理不清晰等问题仍具有极大挑战性。本文讨论了CSE机理研究现状,概述了煤阶及矿物质对CSE的电氧化活性的影响,总结了CSE过程中煤表面元素、官能团结构、煤碳骨架结构在阳极区电化学氧化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阴极区电化学还原对煤表面润湿性、Zeta电位等煤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阴极区添加煤浆的电还原制氢及其耦合技术,以期为CSE制氢与煤低碳清洁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此外,本文还展望了CSE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高性能CSE电极催化材料开发及煤氧化-还原反应调控机理研究是该技术获得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制氢 电化学 煤浆氧化 煤结构
下载PDF
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中甲苯可溶物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可行性研究
10
作者 李传 陈永政 +4 位作者 徐汪久 洪轲 邓文安 杜峰 罗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6-1156,共11页
以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中的甲苯可溶物(TS)为原料,研究了在直接热缩聚基础上添加共炭化剂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可行性。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2个直接热缩聚条件,以及在优化的直接热缩聚条件下添加四氢萘(共炭化剂)对产物中间相含量、晶... 以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中的甲苯可溶物(TS)为原料,研究了在直接热缩聚基础上添加共炭化剂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可行性。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2个直接热缩聚条件,以及在优化的直接热缩聚条件下添加四氢萘(共炭化剂)对产物中间相含量、晶体结构以及组成的影响,并通过热沉降对中间相沥青产物中的各向异性组分进行富集,以期获得不同中间相含量的中间相沥青。结果表明,TS的直接热缩聚产物中,各向异性组分极少,中间相质量分数最高仅为9.0%,而在直接热缩聚基础上添加四氢萘可有效促进中间相的形成。TS在反应温度400℃、反应时间6 h和添加10%(质量分数)四氢萘条件下,可制备出中间相质量分数为42.8%的中间相沥青。该中间相沥青在热沉降温度340℃、热沉降时间5 h条件下,可有效富集各向异性组分,得到从热沉降产物底部(中间相质量分数96.2%)到顶部(中间相质量分数3.9%)等不同中间相含量的中间相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 甲苯可溶物 中间相沥青 直接热缩聚 共炭化剂 热沉降
下载PDF
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先进能效分析
11
作者 刘淑琴 刘欢 +1 位作者 郭巍 纪雨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8-1147,共10页
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不仅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深部煤炭资源,将传统采煤方法难以开采或开采不经济的深部煤层转化为氢气,而且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煤基低成本制氢路线。基于位于加拿大天鹅山的世界上唯一千米级深部煤炭地下气化试验数据,结... 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不仅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深部煤炭资源,将传统采煤方法难以开采或开采不经济的深部煤层转化为氢气,而且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煤基低成本制氢路线。基于位于加拿大天鹅山的世界上唯一千米级深部煤炭地下气化试验数据,结合Aspen Plus过程模拟,以先进[火用]为先进能效指标,对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能量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与商业化的Lurgi地面煤气化制氢路线作对比,以产出单位质量氢气的积累[火用]消耗为指标,比较了2种制氢路线的能量消耗水平。结果表明,在氢气生产能力为12亿Nm^(3)/a情形下,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从原料到产品的总[火用]损失为451.79 MW。先进[火用]分析可以有效量化气化过程可以避免的[火用]损失,其中39.9%为不可避免[火用]损失。甲烷重整单元的内部可避免[火用]损E_(dest,k)^(AV,EN)和外部可避免[火用]损E_(dest,k)^(AV,EX)分别为96.63和81.58 MW,具有最大能效提升空间,如能利用转化气、烟道气的热量副产蒸汽,可将其内部可避免[火用]损失减少38.5%。地下气化单元的E_(dest,k)^(AV,EN)和E_(dest,k)^(AV,EX)分别为4.38和62.73 MW,表明降低其[火用]损失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其他单元的能量效率,从而降低外部可避免[火用]损。其余单元改进空间均比较小可不予考虑。以积累[火用]消耗量为标准衡量能量消耗水平时,产出1 kg氢气,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的积累[火用]消耗为376.1 MJ,仅为Lurgi地面煤气化制氢的83.6%,表明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能够显著降低能量消耗水平。敏感性分析显示,2者积累[火用]消耗的差距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的过程优化及技术可行性定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Lurgi气化 氢气生产 先进[火用]分析 积累[火用]消耗
下载PDF
富油煤焦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研究进展
12
作者 贺新福 高凡 +5 位作者 吴红菊 张小琴 马涛 石智伟 周安宁 张亚婷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5,共10页
【意义】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焦油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过加氢饱和可制取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热稳定性的喷气燃料。通过分析PAHs加氢过程特点,指出PAHs自身的共振能和加氢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以及原料... 【意义】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焦油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过加氢饱和可制取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热稳定性的喷气燃料。通过分析PAHs加氢过程特点,指出PAHs自身的共振能和加氢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以及原料和中间产物在催化剂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是PAHs加氢饱和的关键难题。【进展】综述了近年来PAHs加氢饱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性能的本质原因,指出提高催化剂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减小催化剂金属颗粒尺寸可以使催化剂具有更多的加氢活性位点,活性金属适宜的缺电子状态能促进PAHs分子在活性位点上的吸附活化,抑制竞争吸附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丰富孔道和介孔(6~8 nm)结构的催化剂载体有利于PAHs和加氢中间产物的扩散,降低加氢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对加氢反应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提供更多的反应表面,促进深度加氢反应进行。酸性适宜的载体可以与活性组分产生相互作用,促进活性组分形成适宜的缺电子状态。总结了PAHs加氢饱和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PAHs加氢反应为放热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降低而增大,随反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PAHs的扩散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吸附常数随饱和环数的增加而减小。【展望】最后,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的设计及调控、PAHs加氢饱和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对煤焦油中PAHs加氢饱和过程及其催化剂的分析和讨论将为富油煤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多环芳烃 加氢饱和 催化剂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煤岩显微组分电浮选分离与制氢过程中氢/氧气泡的影响机制
13
作者 赵伟 江雨寒 +3 位作者 李振 李毅红 周安宁 王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8-2435,共8页
电浮选技术是实现煤岩显微组分高效分离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有显著优势的制氢技术。电浮选中电解气泡既是浮选分离的载体,又是有效的氢气/氧气产物。本文探讨了高惰质组煤电浮选过程中电解气泡对煤岩显微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机制,利用诱... 电浮选技术是实现煤岩显微组分高效分离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有显著优势的制氢技术。电浮选中电解气泡既是浮选分离的载体,又是有效的氢气/氧气产物。本文探讨了高惰质组煤电浮选过程中电解气泡对煤岩显微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机制,利用诱导时间测定仪、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及气相色谱等考察了氢气泡和氧气泡对煤岩显微组分的选择性以及电化学反应对煤结构和可浮性的影响规律和气体产物组成等。结果表明,电解氢气泡浮选所得的浮物收率及浮物镜质组含量较氧气泡高,相应的镜质组回收率也高于氧气泡;电浮选过程中的电解作用会改善煤岩显微组分的表面结构,引起润湿性的变化,电浮选阴极区对煤具有电化学还原作用,可减少煤中—OH、—COOH与C==O等亲水性官能团,从而增加煤样的接触角,减小氢气泡对煤的诱导时间,从而增加煤的可浮性,而阳极区的作用相反;煤浆电浮选过程中可获得纯度>94%的氢气和>96%的氧气,且镜质组为电解质时的气体产物纯度高于惰质组,但惰质组可获得更高的产气速率;采用两级串联流程进行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时,浮选分离的综合效率最高可达到83.7%,此时浮物的镜质组回收率为86.7%,两个沉物产品的回收率分别为41.6%和54.9%,氢气的产率可达到6.49mL/(mi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显微组分 电浮选 电解气泡 作用机制 氢气产率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辅助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林 刘晓莎 +3 位作者 胡平 李治宽 李昭 张鹏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常规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方案,难以消除频繁快速变负荷对热力系统造成的潜在寿命折损与设备安全风险。为提高煤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长期安全性与经济性,以某国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 MW燃煤机组为应用对象,提出了基于氢储能系统的煤... 常规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方案,难以消除频繁快速变负荷对热力系统造成的潜在寿命折损与设备安全风险。为提高煤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长期安全性与经济性,以某国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 MW燃煤机组为应用对象,提出了基于氢储能系统的煤电机组“健康调峰”技术路线,并论证了调峰煤电制氢的间接碳减排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不同制氢工艺与煤电厂生产条件的匹配程度,认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为综合最优方案,据此给出了SOEC耦合煤电调峰的原理性设计方案,最后以年度负荷曲线对新方案进行了财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示例机组自第6年起每年可获得1.07亿元/年的净利润,每年减少碳排放281.92 t,同时获得设备延寿、降耗减碳等其他收益。相关结论对于指导调峰煤电机组的健康安全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制氢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煤电机组 可行性 财务分析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数值模拟与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鑫 高云鹤 +4 位作者 郭莉 王丹军 牛鸿权 付鑫 付峰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8,共11页
作为煤焦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的核心设备——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其中上部温度骤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为了解决温度骤升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加氢反应器内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 作为煤焦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的核心设备——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其中上部温度骤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为了解决温度骤升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加氢反应器内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温度控制措施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在3.0 m高度处出现温度骤升,在温度骤升处增设冷氢管,冷氢的通入不仅可有效控制反应器中上部温度,解决温度骤升问题,还使得反应器内温度的轴向和径向分布趋于均匀,且冷氢的适宜温度为41℃~43℃,最佳温度为4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冷氢通入前后加氢反应器内流场的变化。根据流速分布模拟结果,结合温度分布云图,可推测出无冷氢通入时,反应器在3.5 m左右高度处出现局部结焦现象,当高度达到5.0 m时,反应器内开始出现因结焦而导致的局部堵塞,当高度到达5.5 m左右时,反应器内出现因结焦而导致的严重堵塞。43℃冷氢的通入不仅解决了加氢反应器温度骤升问题,还抑制了加氢反应器内的轴向流,促进了反应物料的径向流动及混合,使得流速以及气含率(气相体积占气液混合物体积的百分比)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加氢反应器内传质及煤焦油加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悬浮床加氢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流速分布 气含率
下载PDF
神华上湾煤在含CO气氛下的直接液化行为研究
16
作者 唐博文 张瑞 +2 位作者 刘海云 靳立军 胡浩权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5-1386,共12页
本研究通过对比CO、H_(2)、N_(2)三种气氛下的液化行为,探究了CO对神华上湾煤液化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不同CO/H_(2)比以及催化剂对合成气条件下液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O气氛下煤直接液化的油产率达到43.1%,比H_(2)气氛中低4.... 本研究通过对比CO、H_(2)、N_(2)三种气氛下的液化行为,探究了CO对神华上湾煤液化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不同CO/H_(2)比以及催化剂对合成气条件下液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O气氛下煤直接液化的油产率达到43.1%,比H_(2)气氛中低4.2%,但比N_(2)气氛下高10.2%,添加神华863催化剂后液化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表明,CO在液化过程中可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和CO与煤有机结构间的反应促进煤液化。对液化产物进行GC-MS、FT-IR等分析发现,CO使液化油中苯系物、脂肪烃与含氧化合物同时增多,对液化残渣中官能团与自由基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在CO+H_(2)合成气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20%CO的合成气中煤液化具有最高的油产率,达到57.4%;适当提高煤的含水量能够提升液化效果;神华863催化剂对液化过程与水煤气变换反应均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CO 合成气 水煤气变换反应
下载PDF
不同升温速率下褐煤热解特征及产氢过程
17
作者 石莹 朱炎铭 +2 位作者 陈尚斌 王阳 徐倩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煤制氢是现阶段中国H_(2)的主要来源,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褐煤热解反应和产氢机理研究,对提高H_(2)产率、优化工艺流程以及褐煤的高效清洁利用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实验测试—分子模拟—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TG... 煤制氢是现阶段中国H_(2)的主要来源,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褐煤热解反应和产氢机理研究,对提高H_(2)产率、优化工艺流程以及褐煤的高效清洁利用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实验测试—分子模拟—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TG—FTIR—MS)实验测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ReaxFF MD)对云南省先锋煤矿的褐煤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10℃/min、20℃/min和30℃/min)的主要热解产物,尤其是H_(2)的生成特征,标定了氢原子的热解路线,从多角度探究了褐煤热解生成H_(2)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升温速率下褐煤热解的最终失重率接近,升温速率越高反应越易进行;②20℃/min条件下褐煤热解气体产物最多,主要成分为CO_(2)、H_(2)等小分子气体,气体析出总量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③H_(2)的生成过程主要为脂肪链上的氢原子发生脱落,生成氢自由基,氢自由基之间再进行结合而生成H_(2)。结论认为,褐煤热解H_(2)析出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约350~700℃,H_(2)缓慢生成,主要由脂肪链甲基C—H和羟基中的O—H键断裂后组合形成;第二阶段为700~900℃,H_(2)快速生成,主要与羧基官能团、脂肪烃结构以及吡咯结构中氢键断裂的反应有关;第三阶段为900℃以上,H_(2)大量生成,主要表现为芳香结构的氢自由基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煤矿褐煤 煤热解 产氢过程 分子动力学 升温速率 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
下载PDF
基于氢储能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方案研究
18
作者 王林 刘晓莎 +2 位作者 胡平 李昭 张鹏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现有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方案,聚焦局部与短期,难以消除频繁快速变负荷对热力系统造成的长期寿命折损与安全风险。为提高煤电机组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提出建立基于氢储能系统的煤电机组系统级灵活性改造方案。分析... 现有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方案,聚焦局部与短期,难以消除频繁快速变负荷对热力系统造成的长期寿命折损与安全风险。为提高煤电机组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提出建立基于氢储能系统的煤电机组系统级灵活性改造方案。分析了现有制氢路线,认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槽路线与煤电机组结合度高,且具有辅助煤电机组削减碳排放、提升经营收益的综合优点。以某国产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为应用对象,提出了氢储能系统与煤电机组的可行性结合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开发新型系统级的安全、健康经济的煤电灵活性提升改造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煤电机组 灵活性 安全健康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现状及煤基沥青高值利用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兆会 赖加新 +1 位作者 刘玲 杨涛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21-226,232,共7页
随着石油资源匮乏和工业不断发展,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中低温煤焦油由于具有杂质含量低、烃类组分含量较多的特点,因此更适合作为石油的补充能源进行加氢改质生产各种燃料油;同时煤焦油加氢过程中产生的煤沥青具有高碳收率... 随着石油资源匮乏和工业不断发展,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中低温煤焦油由于具有杂质含量低、烃类组分含量较多的特点,因此更适合作为石油的补充能源进行加氢改质生产各种燃料油;同时煤焦油加氢过程中产生的煤沥青具有高碳收率和高缩合度等特点,是制备高品质碳材料的优质原料。因此,对中国目前存在的6种煤焦油加氢技术和煤基沥青生产各种优质碳材料的研究现状做了相关讨论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加氢技术 煤基沥青 碳材料
下载PDF
煤炭超临界水汽化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栋 周臣臣 +2 位作者 葛志伟 于鹏峰 胡志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7,52,共6页
回顾了近年来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进展,介绍了制氢反应机理,系统总结了温度、浓度、停留时间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影响及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反应装置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问题对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未来前景进行... 回顾了近年来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进展,介绍了制氢反应机理,系统总结了温度、浓度、停留时间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影响及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反应装置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问题对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汽化 制氢 反应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