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nd sulfur fixing of cleaned coal logs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愉 林群 +1 位作者 唐军 刘同成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6年第1期91-95,共5页
As special cylindrical briquettes of coal for long distanc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nd directly cleaned combustion the cleaned coal logs should possess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in pipeline and cleaned co... As special cylindrical briquettes of coal for long distanc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nd directly cleaned combustion the cleaned coal logs should possess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in pipeline and cleaned combustion. In order to make cleaned coal logs a rational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cleaned coal logs was designed and compound sulfur fixing binders with high effects of binding and sulfur-fixing was selected and combined. In addition, by means of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s of strength, wear, waterproof and sulfur-fixing five different cleaned coal logs made with different compound sulfur fixing binders in different compaction conditions was tested and measu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cleaned coal logs was reasonabl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ound sulfur fixing binders was scientific. Cleaned coal logs made up with the fourth group of coal mixture had high strength, good waterproof property, efficient sulfur-fixing, good characteristic of transportion, and achieved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for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nd sulfur fix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煤 管道输运 选煤 硫磺固定
下载PDF
煤柱(Coal Log)在水力输送管道内的流动性状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愉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8-23,共6页
煤柱水力输送管道(CoalLogPipeline)是目前正在美国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最新型的管道输煤技术.本文就这种管道输煤技术的水力学原理,即压制成圆柱形的煤柱在管道中的流动性状进行分析讨论.这些流动性状包括管道煤柱流的区域划分... 煤柱水力输送管道(CoalLogPipeline)是目前正在美国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最新型的管道输煤技术.本文就这种管道输煤技术的水力学原理,即压制成圆柱形的煤柱在管道中的流动性状进行分析讨论.这些流动性状包括管道煤柱流的区域划分,煤柱的起动速度和悬浮机理,以及沿管道的压力损失.通过分析导出的有关的水力学计算公式简单易行,可为煤柱水力输送管道的设计提供基本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送 煤柱 水力学 流动性状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nversion Using Logging Data as Constraints in Coalfield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永忠 潘冬明 +1 位作者 张宝水 崔若飞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Seismic inversion and basic theory are briefly presented and the main idea of this method is introduced. Both non-linear wave equation inversion technique and Complete Utilization of Samples Information (CUSI) neural ... Seismic inversion and basic theory are briefly presented and the main idea of this method is introduced. Both non-linear wave equation inversion technique and Complete Utilization of Samples Information (CUSI)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are used in lit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Jibei coal fiel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can provide reliable data for thin coal exploitation and promising area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非线性微分方程 波动 波阻抗
下载PDF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及其判识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蒙 秦云虎 +3 位作者 孔庆虎 兰凤娟 苏文凯 朱士飞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1期92-102,共11页
煤体结构的测井精准识别有助于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层位优选。为了准确、恰当地运用地球物理测井识别煤体结构,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相关成果,对煤体结构分类、测井响应及其判识方法进行了述评。结果发现:原生结构煤的井径(CAL)为14.82~4... 煤体结构的测井精准识别有助于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层位优选。为了准确、恰当地运用地球物理测井识别煤体结构,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相关成果,对煤体结构分类、测井响应及其判识方法进行了述评。结果发现:原生结构煤的井径(CAL)为14.82~47.29 cm,密度(DEN)为1.18~2.08 g/cm^(3),自然伽马(GR)为8.66~111.45 API,声波时差(AC)为259.00~681.21μs/m,中子(CNL)为22.95%~52.76%,侧向电阻率(LLD)为39.18~26990.50Ω·m。随着煤体结构破碎程度的加剧,DEN、CNL和LLD值减小,GR、CAL和AC值增大。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贝叶斯判别式、BP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支持向量机等定量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测井识别煤体结构的准确度。最后,建议煤体结构精准判识应加强地球物理测井的曲线重构理论、资料标准化、系统化和数据化研究,构建可视化、智能化、跨区域煤体结构测井判识的数据提取、指标优选和结果存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煤体结构 测井 判识方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穿层钻孔声波远探测有限元方法的煤岩界面成像
5
作者 徐宏阳 翟成 +6 位作者 夏济根 孙勇 董兴蒙 来永帅 余旭 徐吉钊 丛钰洲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小型地质构造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因素,小构造的精准探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岩界面高精度探测是查明小构造,实现透明工作面的基础。声波远探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分辨率高、可成像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煤岩界面的精准识... 小型地质构造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因素,小构造的精准探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岩界面高精度探测是查明小构造,实现透明工作面的基础。声波远探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分辨率高、可成像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煤岩界面的精准识别。为此,提出了基于穿层钻孔声波远探测的煤岩界面探测技术,通过在井下穿层钻孔内布置声波远探测仪,采集孔周煤岩分界面产生的阵列波形,并利用反射波信息反演获得煤岩界面成像图,进一步结合钻孔群,实现工作面的整体勘察。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出煤系单极远探测数值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全波信号与波场快照的全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对远探测声波数据进行反演实现煤岩界面的偏移成像。正演结果表明:模型中煤层的纵波波速比顶底板岩层慢1.2 km/s左右,声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得更快,同时声波穿过煤岩界面时会出现主频的漂移;当测点趋近于仪器从底板岩层向煤层过渡的位置时,直达波的变化特征为幅度的骤降与声时的增大,而界面反射波的特征为时间-深度域中倾斜同相轴的斜率改变。对采集到的波形数据进行滤波、波场分离、反射波增强、偏移成像四个步骤完成模型反演,成像结果与原始模型相似度高,煤岩界面倾角误差0.6°、煤厚误差0.212 m,穿层钻孔远探测声波有限元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煤岩界面的位置和形态特征。该研究可为声波远探测技术应用于穿层钻孔煤岩界面识别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远探测 煤岩界面成像 煤层小构造 穿层钻孔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煤层气可采性
6
作者 刘之的 杨斌睿 +3 位作者 汤小燕 王伟 纪亮 蒋志浩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65-278,419,共15页
精准评价煤层气可采性,对于制定压裂排采方案至关重要。本文以鄂东气田韩城矿区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测井、煤岩心化验分析及排采动态测试资料,对影响煤储层完井品质的煤体结构指数、煤岩脆性指数、地应力差异系数进行了计算,并构... 精准评价煤层气可采性,对于制定压裂排采方案至关重要。本文以鄂东气田韩城矿区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测井、煤岩心化验分析及排采动态测试资料,对影响煤储层完井品质的煤体结构指数、煤岩脆性指数、地应力差异系数进行了计算,并构建了煤储层完井品质指数预测模型;详细分析了煤层气排采出水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了煤层气排采出水量预测模型;有机融合煤储层完井品质指数和出水量预测指数,建立了煤层气开采性评价指数预测模型和划分标准,进而基于该套技术方法进行了煤层气开采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技术既充分考虑了完井品质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又兼顾了排采出水量,所评价的煤层气可采性与煤层气开采实际生产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可采性 测井资料 评价
下载PDF
多源测井数据预测煤层工业组分和发热量模型研究
7
作者 余永鹏 张广兵 +4 位作者 黄自军 闫建波 王嘉文 杨彦成 毛兴军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煤层工业组分和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利用测井资料预测煤层工业组分和发热量可以弥补煤芯样试验分析的不足。利用宁夏某井田详查、勘探等不同阶段的数字测井和煤质化验数据,在研究煤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 煤层工业组分和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利用测井资料预测煤层工业组分和发热量可以弥补煤芯样试验分析的不足。利用宁夏某井田详查、勘探等不同阶段的数字测井和煤质化验数据,在研究煤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测井响应特征提取、样本集建立和数据处理方法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测试数据的预测结果和试验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预测模型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地球物理测井 煤炭 工业组分 发热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河南西部某煤田地质特征研究
8
作者 张蕾 许岩炯 +1 位作者 谌霞 王丰琪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32-137,145,共7页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煤炭资源的保障,要立足国内供给,加大煤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地质勘查,挖掘自身潜力,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后续矿源。以某煤炭区域地质情况为背景,研究了煤田沉积环境特征、测井响应特征、煤层分布特征、煤层物理性质、...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煤炭资源的保障,要立足国内供给,加大煤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地质勘查,挖掘自身潜力,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后续矿源。以某煤炭区域地质情况为背景,研究了煤田沉积环境特征、测井响应特征、煤层分布特征、煤层物理性质、煤岩特征以及煤类。研究得出,某煤炭区可采煤层为赋存在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0.15~10.57 m,平均厚4.11 m,属大部分可采的中厚煤层、结构简单,二1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贫煤和无烟煤,区内二1煤层的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煤层。研究对该地区煤炭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特征 测井响应特征 煤层分布特征 煤层物理性质 煤岩特征 煤类
下载PDF
余吾 - 古城区块基于测井参数的煤体结构预测
9
作者 王瑞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172-176,共5页
基于余吾-古城区块3号煤层测井资料与现场取芯结果,在GSI值表征的基础上,通过GSI表征值与测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建立煤体结构GSI表征值的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通过测井参数对煤体结构的连续精确化表示。结果表明:通过余吾区块测井资料... 基于余吾-古城区块3号煤层测井资料与现场取芯结果,在GSI值表征的基础上,通过GSI表征值与测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建立煤体结构GSI表征值的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通过测井参数对煤体结构的连续精确化表示。结果表明:通过余吾区块测井资料计算的煤体结构GSI值与现场取芯结果相符,说明此预测方法适用于该区块煤体结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GSI值
下载PDF
河北省宣化东部煤系地层综合气含气性评价
10
作者 李正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通过对河北省宣化东部施工的ZY 1井的地层岩性发育特征、气测录井、含气量测定以及等温吸附试验、气体组分及甲烷碳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对该区煤系地层综合气含气性进行评价,最终证实:该区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中-下侏罗统下花园组地层中... 通过对河北省宣化东部施工的ZY 1井的地层岩性发育特征、气测录井、含气量测定以及等温吸附试验、气体组分及甲烷碳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对该区煤系地层综合气含气性进行评价,最终证实:该区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中-下侏罗统下花园组地层中发育多段垂向空间叠置特征明显的暗色泥页岩、煤、致密砂岩沉积地层;气测录井发现气测异常层8层,均存在于下花园组地层中;含气量测定数据显示泥页岩层总含气量介于1.10~8.30 m^(3)/t之间,平均值3.60 m^(3)/t,煤层总含气量介于2.78~14.80 m^(3)/t之间,平均值7.17 m^(3)/t;等温吸附实验显示泥页岩兰氏体积介于3.33~6.49 cm^(3)/g之间,平均值4.78 cm^(3)/g,煤层兰氏体积介于12.29~21.67 cm^(3)/g之间,平均值17.75 cm^(3)/g;气体化学组分以甲烷为主,平均值91.27%。通过分析气体甲烷碳同位素测试数据认为,该区气成因复杂,热成因、生物成因、次生热成因均存在。综合分析,该区具有较大的煤系地层综合气资源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综合气 综合录井 含气量测定 等温吸附 气体组分 甲烷碳同位素 宣化东部
下载PDF
长庆油田深层煤层气储层的录井分类评价
11
作者 张文雅 刘建新 +3 位作者 范伟 胡海海 王习军 许玉青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国内煤层气历经30年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1 200 m以浅煤层,随着浅层煤层气资源的逐步枯竭,深层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鉴于深层煤层气评价在录井属于新领域,近两年针对深层煤层气多口新钻井围绕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开展技... 国内煤层气历经30年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1 200 m以浅煤层,随着浅层煤层气资源的逐步枯竭,深层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鉴于深层煤层气评价在录井属于新领域,近两年针对深层煤层气多口新钻井围绕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开展技术攻关,结合之前在国内各浅层煤系气市场服务成果,通过优选适用于深层煤层气的录井技术系列,从岩性、脆性、烃源岩特性、含气性4个方面揭示储层的情况,形成了深层煤层气的录井分类评价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长庆油田深层煤层气15口井评价和压裂选层方案设计,凸显了录井技术多信息综合评价的技术优势,满足了深层煤层气非常规储层勘探开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层气 储层 录井技术 岩性 脆性 烃源岩特性 含气性 分类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煤层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疆 关蕴文 +1 位作者 蒲仁海 高小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0-842,共13页
根据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煤层识别方法、厚度变化及其与古地貌和沉积相关系。研究发现,该区在山西组下段和本溪-太原组发育两套较厚煤层,它们具有低自然伽马、低密度、高电阻率和高时差测井特征,在地震剖面... 根据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煤层识别方法、厚度变化及其与古地貌和沉积相关系。研究发现,该区在山西组下段和本溪-太原组发育两套较厚煤层,它们具有低自然伽马、低密度、高电阻率和高时差测井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形成半个周期的上谷下峰特强振幅反射。两套煤层累计厚度1~10 m,平均累厚2.4 m,单层煤最厚5.5 m。单层厚度大于2 m的煤层面积约2500 km 2,煤层埋深一般2500~3000 m。研究认为,本溪-太原组厚煤层主要分布在近源的、具有下切成因的奥陶系古岩溶凹地,而无下切的、远源的奥陶系古岩溶凹地为同时代或近时代的灰岩沉积;上古生界的煤层与分流河道砂岩在平面上的分布具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分布 测井与地震响应 古地貌 沉积相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coal bed methane content using BET adsorption isotherm equ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ZHANG Yi FAN Xiaomin HAN Xue NAN Zeyu XU Jun 《Global Geology》 2012年第1期74-77,共4页
Coal bed methane is unconventional raw natural gas stored in coal seam with considerable reserves in China.In recent years,as the coal bed methane production,the safety and the use of resources have been paid more att... Coal bed methane is unconventional raw natural gas stored in coal seam with considerable reserves in China.In recent years,as the coal bed methane production,the safety and the use of resources have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s.Evaluating coal bed methane content is an urgent problem.A BET adsorption isotherm equation is used to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BET equatio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obtained;a theoretical gas content correction factor is proposed,and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actual coal bed methane i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等温方程 评价方法 甲烷含量 煤层气 原料天然气 BET方程 实验数据 校正因子
下载PDF
山西沁水寿阳ST区块煤储层三维精细地质建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城 李丹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5-650,共16页
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后期煤层气开发方案的部署和煤层气井的产量。本文以山西沁水盆地寿阳ST区块为例,基于地质数据、岩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资料,提出了井震约束条件下煤储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构... 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后期煤层气开发方案的部署和煤层气井的产量。本文以山西沁水盆地寿阳ST区块为例,基于地质数据、岩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资料,提出了井震约束条件下煤储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构造模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煤层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建立研究区岩相模型。通过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模拟煤层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分布规律,建立反映煤层气特征的精细三维属性模型,预测了相关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地质模型划分了产能潜力区,结合产能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煤层气井单井产能预测。本文划分的煤层气产能潜力区与产能预测结果,与目前区块内煤层气开发部署和实际产气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井震约束 煤储层 属性模型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基于测井的煤层力学特性评价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以沁南郑庄区块3号煤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峰 刘晋华 +2 位作者 蔡益栋 刘大锰 孙逢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6,共11页
准确掌握煤岩力学性质对储层改造及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庄区块3号煤层为研究层位,建立以多测井参数为基础的煤储层横波时差预测模型和以动静态力学参数转换为依据的脆性指数评价模型;利用弹性参数法对研究区内煤储层脆性指数进... 准确掌握煤岩力学性质对储层改造及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庄区块3号煤层为研究层位,建立以多测井参数为基础的煤储层横波时差预测模型和以动静态力学参数转换为依据的脆性指数评价模型;利用弹性参数法对研究区内煤储层脆性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单井中煤层脆性指数受“边界效应”影响明显且分布具有区域性;脆性指数与煤体结构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以脆性指数为依据的煤体结构划分标准;脆性指数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为负相关关系;四维地震裂缝监测结果显示碎裂结构煤压裂效果最好,原生结构煤次之,碎粒结构煤最差;最后,以含气量与脆性指数为主要评价参数,预测了区块内煤层气开发地质有利区,为煤储层压裂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参数 测井评价 脆性指数 煤体结构 有利区优选
下载PDF
基于测井的古县区块含煤岩系沉积岩粒度分析
16
作者 冯阿建 陈强 +4 位作者 申有义 杨晓东 魏巍 刘舸 康苒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6期72-75,83,共5页
砂地比是沉积相分析的重要手段,以往基于测井解释成果进行砂地比分析的方法,未充分考虑研究区测井资料的实际情况,只是将砂岩、泥岩各自归为一类,致使测井解释成果局部无法正确反映研究区真实情况。以古县区块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基于... 砂地比是沉积相分析的重要手段,以往基于测井解释成果进行砂地比分析的方法,未充分考虑研究区测井资料的实际情况,只是将砂岩、泥岩各自归为一类,致使测井解释成果局部无法正确反映研究区真实情况。以古县区块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粒度沉积岩的测井响应,进行交汇分析,认为研究区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测井响应差异较小,界限难以划分;通过去粉砂砂地比图、含粉砂的砂地比图与煤层厚度图对比,认为研究区“去粉砂砂地比”与煤层厚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较好地反映该研究区沉积相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测井响应 砂地比 煤层厚度 沉积相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测井仪采控一体化电路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小超 《煤矿机械》 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
自然伽马测井因其可有效识别钻遇地层岩性的特点,在煤矿井下逐步得到应用。基于对测井仪特殊应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测井仪中采控一体化电路设计要求及其具备的功能模块,并设计了以微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的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采控一... 自然伽马测井因其可有效识别钻遇地层岩性的特点,在煤矿井下逐步得到应用。基于对测井仪特殊应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测井仪中采控一体化电路设计要求及其具备的功能模块,并设计了以微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的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采控一体化电路。在实验室环境下,对采控一体化电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工作性能稳定、功耗低,可按照预设配置参数有效采集、存储待测信息并经无线WiFi上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仪 煤矿井下 数据采集 低功耗 钻孔轨迹
下载PDF
方位电磁波仪器PeriScope水平井煤岩边界探测特性研究
18
作者 张意 康正明 +3 位作者 冯宏 李飞 李新 韩雪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167,共10页
在煤矿生产中,预先、精准识别煤岩界面能够提高采出率、降低开采风险,是实现煤炭智能化开采的卡脖子技术之一。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具有较大探测深度和方位分辨能力,其在煤岩界面测井方法中具有一定优势,为了研究油田方位电磁波仪器PeriS... 在煤矿生产中,预先、精准识别煤岩界面能够提高采出率、降低开采风险,是实现煤炭智能化开采的卡脖子技术之一。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具有较大探测深度和方位分辨能力,其在煤岩界面测井方法中具有一定优势,为了研究油田方位电磁波仪器PeriScope在煤田测井中的适用性,建立了煤矿测井水平分层地层模型,使用广义反射系数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以方位电磁波仪器Peri-Scope为例,考察了其对煤层边界的探测特性。应用PeriScope仪器的发射频率和源距组合,设置其仪器半径为煤矿钻杆的常用半径,模拟结果显示,地质信号在界面处的响应符合典型特征,地质信号随仪器旋转角变化具有周期性响应规律,频率和探边距离非简单正相关关系,源距和探边距离具有正相关关系,地质信号幅值随煤层层厚的增加而增加,但层厚增加到一定值后地质信号不再随层厚变化,偏心距较大时地质信号受偏心距影响,方位电磁波测量响应能够反映采空区的电阻率变化。结果表明,地质信号对煤岩边界的探测能力受频率、源距、电阻率对比度、层厚等多种因素影响,方位电磁波仪器PeriScope的地质信号具有方位分辨能力,能够用于探测模型设置的煤岩分界面和识别采空区,但对于围岩和煤层电阻率均较高的情况,需要增加仪器的源距或选取合适的发射频率,以满足测量信号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电磁波测井 煤岩界面识别 水平井 正演 煤矿智能化
下载PDF
煤系页岩有机质特征及有机碳含量预测:以宁武南区块为例
19
作者 刘忠 唐书恒 +4 位作者 张鹏豹 张迁 张珂 杨雄雄 梅小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11593-11604,共12页
宁武盆地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地层广泛发育,但其煤系页岩气勘探程度尚低。基于宁武南区块多口钻井页岩样品的扫描电镜观测、有机碳含量测试、岩石热解测试及系列测井数据探讨了宁武南区块煤系页岩展布特征、有机质微观赋存特征和... 宁武盆地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地层广泛发育,但其煤系页岩气勘探程度尚低。基于宁武南区块多口钻井页岩样品的扫描电镜观测、有机碳含量测试、岩石热解测试及系列测井数据探讨了宁武南区块煤系页岩展布特征、有机质微观赋存特征和有机质丰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宁武南区块太原组-山西组煤系页岩连续泥岩厚度达到30 m以上,有机质丰度平均达到2.6%,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显微组分以惰质体与镜质体为主,有机质孔隙主要发育于固体沥青,镜质体与惰质体中零星可见。构建了基于改进ΔlgR法、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对比预测精度认为反向传播(back propo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煤系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利用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宁武南区块太原组和山西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进行预测,指出研究区东北部煤系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3%),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武南 太原组 山西组 煤系页岩 显微组分 测井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跨积水煤层段小断面隧洞注浆防渗影响行为研究
20
作者 刘鹏 唐思勤 陈征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52-858,共7页
引水隧洞穿越积水煤层段施工风险大,设计施工过程中通常结合现场渗流程度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控制时效性较差。为提升注浆防渗措施设计参数的适用性,本文依托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黄瓜山隧洞,基于渗流—损伤耦合模型,选取不同注浆... 引水隧洞穿越积水煤层段施工风险大,设计施工过程中通常结合现场渗流程度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控制时效性较差。为提升注浆防渗措施设计参数的适用性,本文依托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黄瓜山隧洞,基于渗流—损伤耦合模型,选取不同注浆层厚度进行渗流控制效果及影响行为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隧道渗流场分析过程中,围岩渗透系数较小时考虑围岩损伤十分必要;相较于不采取防渗措施,采取注浆措施后围岩孔隙水压力场分布的影响明显,衬砌外侧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且注浆层厚度3 m时控制效果最好;随着注浆层厚度的增加,衬砌应力逐渐增加,应力平面分布均匀性也有所提升;注浆层厚度不大于5 m时各方向上的收敛变形更加均匀;注浆层厚度不宜过大,对于本工程注浆层厚度不宜大于5 m。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注浆防渗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煤层 引水隧洞 注浆措施 渗流场 影响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