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alcium on the evolution of nitrogen during pyrolysis of a typical low rank coal 被引量:2
1
作者 Xiongchao Lin Sasha Yang +3 位作者 Xujun Chen Panpan Zheng Yonggang Wang Shu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20年第2期397-404,共8页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lcium on the migration of nitrogen in coal(coal-N)to N-containing gas species,particularly,NH3 and HCN(volatile-N)in volatiles,as well as th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lcium on the migration of nitrogen in coal(coal-N)to N-containing gas species,particularly,NH3 and HCN(volatile-N)in volatiles,as well as th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 in char during coal pyrolysi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pyrolysis experiments of Shengli brown coal and its derived coal samples loaded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calcium were conducted under 600–800°C in a novel fluidized bed reacto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coal pyrolysis,the generation of NH3 is mainly derived from secondary reactions among volatiles,tar and char with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mineral matter,especially calcium in coal.Increasing pyrolysis temperature from 600 to 800°C could enhance the release of N in coal to volatiles.Meanwhile,the increased pyrolysis temperature could also inhibit the generation of NH3 while facilitating the formation of HCN.The release of HCN is more sensitive to pyrolysis temperatures.Specifically,under higher pyrolysis temperatures,more N-containing structures in coal would become thermally unstable and crack into HCN;On the other hand,higher pyrolysis temperature could also enhance the decomposition of N in coal to N-containing species in tar or N2,thus reducing the release of HCN and NH3.Nitrogen in tar could either undergo secondary decomposition reactions,generating NH3,HCN,N2 and other N-containing species in gas phase,or experience 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by forming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and be retained in char at high pyrolysis temperatures.Calcium could significantly restrain the release of N from coal,thus reducing the yields of NH3 and HCN.During coal pyrolysis,calcium catalytically enhances the fracture and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bonds,generating abundant free radicals.These free radicals could continuously attack N-containing structures and consequently release the N-containing gaseous products,such as NH3,HCN,N2 etc.,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N in char.Calcium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char during coal pyrolysis by catalytically intensify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N in char from pyridinic nitrogen(N-6)and pyrrolic nitrogen(N-5)to quaternary type nitrogen(N-Q)during coal py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n coal pyrolysis nitrogen CALCIUM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秀峰 顾永达 陈诵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3,共6页
应用XRD和EXAFS技术表征了热解温度对煤中铁催化剂形态的影响,用XPS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元素在低温制备煤焦中的主要物相是Fe2O3和Fe3O4,而在高温制备的煤... 应用XRD和EXAFS技术表征了热解温度对煤中铁催化剂形态的影响,用XPS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元素在低温制备煤焦中的主要物相是Fe2O3和Fe3O4,而在高温制备的煤焦中,还原态αFe和铁碳物种(Fe,C)是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煤或焦中的氮元素以季胺盐、吡啶和吡咯等三种形态存在。铁能催化季胺盐在较低温度下分解。与吡咯类氮相比较而言,铁能优先催化吡啶类氮脱除。说明铁催化剂对不同形态的氮元素,在煤热解过程中的逸出影响是不同的。煤中掺入铁催化剂,能使其中的氮元素较多地留在低温煤焦中,从而减少了煤的低温热解阶段污染性氮化物气体的逸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煤热解 铁催化剂 迁移 氮化物
下载PDF
用XPS研究新西兰高硫煤热解过程中氮、硫官能团的转变规律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梅 杨俊和 +2 位作者 张启锋 常海洲 孙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7-1293,共7页
选择一种高硫新西兰煤(NXL)作为研究对象,高纯Ar气氛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在管式炉中热解,热解终温为300~1 000℃.用XPS研究煤及不同温度下半焦中氮、硫的赋存形态.将N1s谱图用Lorentzian-Gaussian拟合分为四个峰:N-6(398.8±... 选择一种高硫新西兰煤(NXL)作为研究对象,高纯Ar气氛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在管式炉中热解,热解终温为300~1 000℃.用XPS研究煤及不同温度下半焦中氮、硫的赋存形态.将N1s谱图用Lorentzian-Gaussian拟合分为四个峰:N-6(398.8±0.4) eV、N-5 (400.2±0.3)eV、N-Q(401.4±0.3)eV和N-X(402.9±0.5)eV;S 2p谱图分为六个峰:硫铁矿(162.5±0.3)eV、硫化物(163.3±0.4)eV、噻吩(164.1±0.2)eV、亚砜(166.0±0.5)eV、砜(168.0±0.5)eV和硫酸盐硫(169.5±0.5)eV.结果表明,煤中氮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吡啶、吡咯、质子化吡啶和氮氧化物;低于600℃,半焦中的氮元素主要以吡啶和吡咯形式存在;随温度的升高,吡咯向吡啶转化;当温度超过900℃,氮氧化物这一形态消失.该煤中的硫以有机硫为主,其中,噻吩硫占50%以上;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的硫铁矿硫逐步转化为无机硫化物,600℃时分解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高硫煤 热解 氮迁移 硫迁移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N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书 白艳萍 +4 位作者 米亮 郑盼盼 陈绪军 许德平 王永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3-1159,共7页
在固定床/流化床管式石英反应器中进行了胜利褐煤的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实验,考察了升温速率对N迁移转化及对半焦内部N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升温热解气相N(NH3和HCN)生成量明显高于慢速热解时的生成量,且随着温度的升高... 在固定床/流化床管式石英反应器中进行了胜利褐煤的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实验,考察了升温速率对N迁移转化及对半焦内部N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升温热解气相N(NH3和HCN)生成量明显高于慢速热解时的生成量,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两者差值均逐渐增大。在多数情况下,NH3或HCN的产率在973 K左右并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与高温下的半焦热缩聚反应以及挥发分的二次反应有关。快速热解条件下,半焦N的释放速率要快于半焦炭本身失重速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认为,热解使得吡咯型N(N-5)部分转化为吡啶型N(N-6)和季氮型N(N-Q),快速热解有利于生成N-6,而慢速热解下半焦中N-Q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解 升温速率 N迁移
下载PDF
煤裂解过程中负载铁化学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珍平 顾永达 +3 位作者 吴东 巨新 谢亚宁 胡天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3,共5页
应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研究了褐煤中负载铁在裂解过程中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载FeCl_3·6H_2O煤中,铁与煤表面碳-氧官能团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以如下顺序... 应用EXAFS、XANES和XRD方法研究了褐煤中负载铁在裂解过程中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载FeCl_3·6H_2O煤中,铁与煤表面碳-氧官能团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铁化学形态以如下顺序递变:高分散Fe-O/C络合物,超细FeOOH,晶态Fe_3O_4,晶态还原态铁(α-Fe,(F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 催化剂
下载PDF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锰铁基催化剂上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机理(英文)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婷 管斌 +1 位作者 林赫 朱霖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301,共8页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Ti0.9Mn0.05Fe0.05O2-δ催化剂,运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催化剂的NO和NH3稳态吸附以及NO和NH3瞬态反应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相比于Lewis酸性位,150 oC时Brnsted酸性位吸附的NH3更具有SC...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Ti0.9Mn0.05Fe0.05O2-δ催化剂,运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催化剂的NO和NH3稳态吸附以及NO和NH3瞬态反应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相比于Lewis酸性位,150 oC时Brnsted酸性位吸附的NH3更具有SCR活性;与双齿硝酸盐和桥式硝酸盐相比,NO吸附产生的单齿硝酸盐是主要的中间物种;该SCR反应遵循Eley-Rideal和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但以后者为主.另外,O2的存在有利于NO的氧化和配位态NH3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锰铁基催化剂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高分散铁系催化剂对煤加压低温热解过程中硫元素迁移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敏 王永刚 +3 位作者 陈贵锋 史权 HU Yong-feng 赵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443,共8页
选取镜质组含量高的白石湖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分散铁催化剂及热解气氛对煤加压低温热解过程中硫元素迁移影响。采用GC-SCD和FT-ICR MS研究了热解焦油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采用XANES研究了热解半焦中硫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白石湖煤... 选取镜质组含量高的白石湖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分散铁催化剂及热解气氛对煤加压低温热解过程中硫元素迁移影响。采用GC-SCD和FT-ICR MS研究了热解焦油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采用XANES研究了热解半焦中硫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白石湖煤中的硫化物主要是煤主体结构中侧链的S1类。催化剂中的单质硫助剂在热解过程中部分会进入焦油中形成硫醇或硫醚化合物。高分散铁系催化剂能活化煤中的氢原子,促进焦油中芳香硫化物的氢化饱和及裂解。该催化剂优先捕获硫化氢,增加了焦炭中黄铁矿的含量,抑制了半焦中硫酸盐的生成。在H_2气氛和高分散铁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噻吩类化合物明显减少,亚砜类化合物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转化 傅里叶高分辨质谱 XANES 煤热解 高分散铁系催化剂
下载PDF
铁镍复合助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月华 上官炬 +2 位作者 刘守军 杨颂 杜文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4-172,共9页
为了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在管式炉中进行了煤与金属助剂(FeCl3、NiCl2)的热解实验,研究了助剂负载量、热解温度、助剂添加方式对氮迁移及N2产率的影响并且对复合助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助剂负载量的增加,氮脱... 为了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在管式炉中进行了煤与金属助剂(FeCl3、NiCl2)的热解实验,研究了助剂负载量、热解温度、助剂添加方式对氮迁移及N2产率的影响并且对复合助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助剂负载量的增加,氮脱除率及N2产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负载量以0.8%Fe复合1.0%Ni为最佳。在700~1000℃的热解温度范围内氮脱除率及N2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煤进行溶胀处理添加复合助剂后,氮脱除率及N2产率要优于未经处理的煤样。铁基助剂与镍基助剂在催化煤热解氮迁移过程中形成互补,铁基助剂的添加增加了镍基助剂的活性,弥补了单助剂的劣势,且复合助剂相比于单助剂有更强的氮脱除效果并且N2产率达到最高39%。铁镍复合助剂对煤中N-5转化为N2的催化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复合助剂对吡咯的内氢转移和开环有更强的催化作用。本研究能够为煤炭洁净化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复合助剂 煤热解 氮迁移 氮氧化物
下载PDF
煤基聚苯胺制掺N碳微纳米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从少领 赵捷 +7 位作者 杨玉飞 吴长清 贺凡 袁华 汪晓芹 熊善新 吴燕 周安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0-4960,共11页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为原料制备碳纳米管,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新途径。以煤基聚苯胺为碳氮源,分别以乙酸镍或柠檬酸铁为碳源热解催化剂,以二茂镍、乙酸镍或二茂铁为碳管生长催化剂,采用催...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为原料制备碳纳米管,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新途径。以煤基聚苯胺为碳氮源,分别以乙酸镍或柠檬酸铁为碳源热解催化剂,以二茂镍、乙酸镍或二茂铁为碳管生长催化剂,采用催化热解-化学气相沉积耦合法成功制备出了三种高石墨化程度的掺N碳微纳米管。并对其进行了SEM、TEM、XRD、Raman、XPS等结构测试和甲醇氧化电催化剂载体应用测试,结果发现:三种掺N碳微纳米管的微观形态多样,有直立管、弯曲管、竹节状管等。二茂镍和二茂铁适合生长长而直的碳管,乙酸镍适合生长短而弯的碳管。二茂镍和乙酸镍所长碳管收率相当,约为5.8%(质量);二茂铁所长碳管收率较高,为21.2%(质量)。N元素主要以石墨型N掺入三种碳微纳米管中,乙酸镍所长碳管的掺N量最高,为1.17%(质量),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剂载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催化剂 化学气相沉积法 碳微纳米管 N掺杂
下载PDF
煤液化条件下铁系催化剂的相变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艳 赵鹏 毛学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8-1454,共7页
为研究煤液化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相调控原理,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饱和磁化强度及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Fe_2O_3在煤液化条件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煤液化产物四氢呋喃不溶物样品中鉴别出部分Fe_2O_3残留且未发现FeS_2,可知... 为研究煤液化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相调控原理,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饱和磁化强度及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Fe_2O_3在煤液化条件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煤液化产物四氢呋喃不溶物样品中鉴别出部分Fe_2O_3残留且未发现FeS_2,可知体系中S元素不足;因H元素充足,部分Fe_2O_3被还原为Fe_3O_4。温度条件实验结果显示:400℃时,Fe_2O_3已被硫化生成两种晶形的Fe_7S_8(单斜晶系和三方晶系),且部分Fe_7S_8脱硫生成六方晶系的Fe_9S_(10),Fe_(0.95)S;当温度升高至420℃和440℃,部分磁黄铁矿继续脱硫生成六方晶系陨硫铁FeS。时间条件试验显示在420℃下,当反应时间为0 min时,体系中Fe_7S_8脱硫生成Fe_9S_(10)的速度低于Fe_9S_(10)分解速度,所以在XRD谱图中未发现Fe_9S_(10)的谱峰。随反应时间延长,体系中的亚铁磁性Fe_7S_8匀速分解生成S/Fe原子比更低的磁黄铁矿,当反应时间为90 min时,生成了较多稳定的FeS,此时催化剂促进沥青质加氢裂化的能力下降,煤液化的油收率下降,沥青质产率增加。SEM照片显示体系中出现了长条状的大分子缩聚物。反应气氛实验表明,在氮气和氢气气氛下生成了同样种类的铁硫化物,但氮气气氛下生成的Fe_7S_8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铁系催化剂 相变
下载PDF
固体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氮的迁移
11
作者 潘登峰 姚根有 +2 位作者 郭文林 李伟斌 曲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5,共5页
在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石英砂、燃烧灰和气化半焦为热载体对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的影响。固体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升高有利于煤中挥发分析出,可以促进煤中含氮官能团发生断键,利于氮的脱除。快速热解可促进煤中氮... 在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石英砂、燃烧灰和气化半焦为热载体对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的影响。固体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升高有利于煤中挥发分析出,可以促进煤中含氮官能团发生断键,利于氮的脱除。快速热解可促进煤中氮脱除生成HCN和NH_(3)。分别以石英砂、燃烧灰和气化半焦为热载体,研究表明:热载体中矿物质可促进焦油氮分解;通过气化半焦和脱矿物质气化半焦为热载体研究发现,气化半焦为热载体时,高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可延长在其表面停留时间,对焦油氮分解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热载体 煤热解 氮迁移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燃料型NO_(x)生成及还原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艳艳 《煤质技术》 2022年第3期9-23,共15页
燃料型NO_(x)是煤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抑制燃料型NO_(x)的生成是低氮燃烧技术中降低NO_(x)排放初值的关键手段。燃料型NO_(x)的生成实属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许多相互竞争的机制,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煤燃烧过... 燃料型NO_(x)是煤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抑制燃料型NO_(x)的生成是低氮燃烧技术中降低NO_(x)排放初值的关键手段。燃料型NO_(x)的生成实属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许多相互竞争的机制,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煤燃烧过程中燃料型NO_(x)的生成主要包括煤热解过程中挥发分N的释放过程、挥发分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及还原过程、焦炭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及还原过程。综述煤燃烧过程中燃料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结果,对煤燃烧中均相和非均相氮化学反应的详细机制进行整理并分析燃料型NO_(x)形成的内在机理,发现煤热解过程中煤中氮迁移形成挥发分N和焦炭N,迁移过程由煤种和热解条件共同决定。热解条件不仅影响挥发分N的释放,还影响焦炭的反应活性,从而影响焦炭燃烧及焦炭N的转化过程。挥发分N主要以HCN和NH;的形式存在,通过详细的均相氮化学机理建立挥发分NO_(x)的生成预测模型,以期较为准确地预测煤燃烧过程中挥发分NO_(x)的形成过程。焦炭N的转化过程主要涉及焦炭N-O;和焦炭-NO 2个反应,焦炭NO_(x)的形成是受煤种、温度、氧气浓度、矿物组分、焦炭粒径、焦炭反应活性等因素交互影响的综合结果,研究焦炭N的转化需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燃料型NO_(x)NO_(x)生成机理 NO_(x)还原机理 低氮燃烧技术 预测模型 均相氮化学机理 迁移转化规律 热解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