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Localized Interlayer Rock Stratum and the Impact on Deep Multi-Seam Coal Mining
1
作者 Mingwei Zhang Hideki Shimada +1 位作者 Takashi Sasaoka Kikuo Mats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9期1248-1255,共8页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interlayer rock stratum on the exploitation of protected coal seam,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multi-seam mining structure. Lateral stress redistri...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interlayer rock stratum on the exploitation of protected coal seam,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multi-seam mining structure. Lateral stress redistribution and interlayer rock failure behavior were surveyed. Then an assistant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was implemented to evolve the effect of liberated seam min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stress reconstruction in surrounding rock mass. The cause of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its impact were discussed finally. Key findings turn out that a certain lateral stress increases in interlayer rock stratum and concentrates on its lower region.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interlayer rock failure are interactional. The former is an inducing factor of the latter;the latter promotes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degree. Extent of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o the maximum as seam distance is about 50 m. But the efficacy of liberated seam mining decreases as the seam spacing gets larger. Protected seam mining is then classified based upon the impact of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which helps to prevent the rock burst hazard and then to achieve a reliable mining in deep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INTERLAYER rock stratum Multi-seam coal Mining STRESS Relaxation Zone Floor Failure Behavior
下载PDF
浅埋深厚硬基岩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破坏规律研究
2
作者 常云博 薛吉胜 +3 位作者 郑立永 马金奎 高新建 朱有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1,共8页
为揭示浅埋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来压及覆岩运移特征,在五家沟矿15304工作面辅运巷内施工钻孔,现场重探顶板岩层分布及关键层位置,并对来压期间的顶板不同层位的裂隙发育特征及破断位置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结果表... 为揭示浅埋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来压及覆岩运移特征,在五家沟矿15304工作面辅运巷内施工钻孔,现场重探顶板岩层分布及关键层位置,并对来压期间的顶板不同层位的裂隙发育特征及破断位置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顶板关键层控制工作面覆岩运移及工作面矿压显现,关键层破断引起覆岩剧烈运动及采场剧烈来压,采空区覆岩垮落以规则的弧线状向上发育,其中由顶板中间底部向上部、两端逐渐递减,覆岩破坏形态易形成“马鞍形”。由于亚关键层厚度及强度较大,导致15304工作面推进90 m时亚关键层才发生破断引起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过程中导水裂隙带逐步向上发育到主关键层附近,厚硬关键层阻断了顶板裂隙继续向上发育。该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90 m,周期来压来压步距22 m;覆岩垮落带最大发育高度为44 m左右,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为5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覆岩运移 厚关键层 覆岩“两带” 矿压监测
下载PDF
倾斜软硬交互岩层双基本顶切顶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华博 花少震 王浩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对倾斜软硬交互岩层双基本顶切顶留巷围岩控制难题,阐明了该地质条件下采空侧-顶板-实体煤帮综合护巷机理,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空区侧“U型钢插顶插底+高强锚索补强+金属网挡矸护帮”、留巷顶板“槽钢桁架锚索+切顶锚索+单体柱撑顶”、实... 对倾斜软硬交互岩层双基本顶切顶留巷围岩控制难题,阐明了该地质条件下采空侧-顶板-实体煤帮综合护巷机理,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空区侧“U型钢插顶插底+高强锚索补强+金属网挡矸护帮”、留巷顶板“槽钢桁架锚索+切顶锚索+单体柱撑顶”、实体煤帮“槽钢桁架锚索强力锚固”的综合控制技术;提出了布孔形式、布孔间距及角度、布孔深度、装药参数及封泥长度等爆破切顶参数。现场结果表明:9.5 m深度的切顶孔利于倾斜软硬交互岩层切顶留巷围岩控制,切缝侧顶板与实体煤帮稳定后的最终变形量约为192 mm与119 mm,保证了下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 软硬交互岩层 双基本顶 切顶留巷 围岩综合控制技术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
4
作者 王云峰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12期118-122,127,共6页
为研究斜沟煤矿23103工作面浅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破断运移特征,采用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监测三维空间范围覆岩破裂发生的位置及释放能量。监测结果表明:覆岩低层位范围内,微震事件发生密集。高位岩层破裂时,同步伴有低位岩层破裂... 为研究斜沟煤矿23103工作面浅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破断运移特征,采用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监测三维空间范围覆岩破裂发生的位置及释放能量。监测结果表明:覆岩低层位范围内,微震事件发生密集。高位岩层破裂时,同步伴有低位岩层破裂事件的发生,表明了高位岩层破断失稳,易造成下赋低位岩层的同步破断失稳,并进一步对工作面矿压产生影响。基于微震监测的覆岩破断失稳规律研究,为矿井矿压控制及顶板灾害预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岩层破裂 微震监测 运移规律
下载PDF
覆岩主关键层运动对地表沉陷影响的钻孔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朱卫兵 许家林 +2 位作者 施喜书 王晓振 刘文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3-409,共7页
通过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31401工作面内部岩移的地面钻孔原位观测与地表沉陷观测的对比研究,就覆岩主关键层运动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进行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厚47.01 m的粉砂岩主关键层控制了上覆基岩直至地表的移动变形,上覆岩层的运... 通过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31401工作面内部岩移的地面钻孔原位观测与地表沉陷观测的对比研究,就覆岩主关键层运动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进行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厚47.01 m的粉砂岩主关键层控制了上覆基岩直至地表的移动变形,上覆岩层的运动随主关键层破断出现周期性跳跃变化;受主关键层的控制作用,地表沉陷测站观测时间间隔长短显著影响了测点的下沉速度曲线,观测时间间隔越短,其对应的下沉速度曲线呈现的周期跳跃性变化越强;观测时间间隔越长,其对应的下沉速度曲线更为均化。因此,在浅埋煤层开采中,为了准确反映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应该缩短观测时间间隔,才能正确掌握采动覆岩内部移动与地表沉陷的内在联系,推动开采沉陷预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关键层 岩层移动 地表沉陷 浅埋煤层 绿色开采
下载PDF
厚硬火成岩的关键层复合效应及致灾机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舒龙勇 邓志刚 +1 位作者 常未斌 孔胜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以杨柳煤矿发生的2号地面钻井喷水-瓦斯事故为实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层厚硬火成岩的相互组合关系,研究了厚硬火成岩下保护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特征和地面钻井发生喷水-瓦斯事故的原因。结果发现:火成岩附近的... 以杨柳煤矿发生的2号地面钻井喷水-瓦斯事故为实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层厚硬火成岩的相互组合关系,研究了厚硬火成岩下保护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特征和地面钻井发生喷水-瓦斯事故的原因。结果发现:火成岩附近的煤体存在着大量的热解气孔,煤层吸附瓦斯能力增强,因厚硬火成岩的存在,控制了其上覆岩层的运动,弯曲带内存在裂隙与离层长期不闭合的区域,成为水和瓦斯的富集区和运移通道;当厚硬火成岩突然发生强度失稳时,瞬间释放大量弹性应变能,诱导了地面钻井喷水-瓦斯事故的发生。基于此研究结果,提出了厚硬火成岩下复合动力灾害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火成岩 突出煤层 关键层 致灾机理 动力灾害
下载PDF
乌东煤矿坚硬岩层注水软化与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长德 李金波 +2 位作者 张伟光 李春阁 王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53,共3页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近直立顶底板岩层破坏导致冲击地压现象,针对急倾斜岩层的危险性,在其内部开凿工艺巷,采用高压注水方法对岩层进行弱化处理,并采用微震监测和PASAT-M探测手段进行弱化效果的观测和统计。结果表明:高压注水改变...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近直立顶底板岩层破坏导致冲击地压现象,针对急倾斜岩层的危险性,在其内部开凿工艺巷,采用高压注水方法对岩层进行弱化处理,并采用微震监测和PASAT-M探测手段进行弱化效果的观测和统计。结果表明:高压注水改变了岩体的内部结构,使岩体初始强度降低;微震监测发现注水后岩柱高能事件减少,低能事件增加,能量积累程度降低,减小冲击危险性; PASAT-M探测显示在高压注水的作用下岩体内部高应力区峰值降低,低应力区峰值上升,但总体应力集中系数减小。注水软化对降低直立岩层应力集中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或防治直立岩层冲击地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岩层 注水软化 急倾斜特厚煤层 应力集中 岩层弱化 微震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鹏 曲延伦 刘宝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43,共4页
南屯煤矿的3_上、3_下煤层间距2~13 m,3上煤层开采中受巨厚红层初次断裂影响引发强矿震,并诱发采场形成冲击灾害,且在3_下煤层开采中仍发生强矿震。分析了开采3_下煤层上覆岩层的冒落和移动规律,得出3_下煤层采动引发矿震的机理。依据... 南屯煤矿的3_上、3_下煤层间距2~13 m,3上煤层开采中受巨厚红层初次断裂影响引发强矿震,并诱发采场形成冲击灾害,且在3_下煤层开采中仍发生强矿震。分析了开采3_下煤层上覆岩层的冒落和移动规律,得出3_下煤层采动引发矿震的机理。依据矿震诱发冲击机理,通过采取优化采面开采布局、减小采动对冲击危险区扰动和优化巷道支护体参数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被解放层采场的作业安全,实现了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开采 被解放层 巨厚岩层 矿震 冲击地压
下载PDF
登封煤田庞窑详查区煤岩层对比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延伟 刘文斌 +3 位作者 孙东甫 杨崇科 阎昆 刘心宁 《中州煤炭》 2014年第1期90-92,99,共4页
煤岩层对比工作是研究煤系地层层序、煤田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赋存规律的基础工作,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登封煤田区内广泛发育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早二叠世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为指导勘探施工,提高勘探质量... 煤岩层对比工作是研究煤系地层层序、煤田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赋存规律的基础工作,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登封煤田区内广泛发育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早二叠世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为指导勘探施工,提高勘探质量,在野外进行岩心编录的基础上,针对登封煤田庞窑详查区内的岩心柱状图采用沉积相、标志层、煤层等多种方法对含煤岩系的煤岩层进行了综合对比既指导了登封煤田庞窑详查区内的施工,加快了勘探速度,且有助于整个登封煤田成煤环境的研究及相邻井田的煤岩层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封煤田 煤岩层对比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浅埋深工作面覆岩“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的提出与验证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艳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共8页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受其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影响,覆岩中无法形成完整“三带”,所形成的承载结构也不能稳定存在,结构失稳后形成浅埋深煤层特殊的顶板来压特征。以浅埋煤层特殊的顶板破断及运动特征为基础,通过相似模拟和离散元模拟2种方...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受其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影响,覆岩中无法形成完整“三带”,所形成的承载结构也不能稳定存在,结构失稳后形成浅埋深煤层特殊的顶板来压特征。以浅埋煤层特殊的顶板破断及运动特征为基础,通过相似模拟和离散元模拟2种方法探索浅埋深长壁工作面岩层破断运动特征及覆岩结构形式,提出浅埋深工作面覆岩中“悬臂梁-铰接岩梁”组合岩层结构,其中,基本顶破断后形成铰接岩梁结构,承担其自身及“悬臂梁”下方软弱岩层载荷,并受悬臂梁断裂下沉载荷影响,其失稳载荷通过直接顶作用于工作面支架上;基本顶上部岩层形成悬臂梁结构,承担其自身及覆盖松散层载荷,其断裂下沉步距要大于“铰接岩梁”失稳步距;两级岩层结构所处层位不同,其形成与失稳活动共同影响回采空间。结合典型浅埋深工作面的矿压及地表下沉规律实测结果,对所提出的“悬臂梁-铰接岩梁”组合结构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悬臂梁-铰接岩梁”两级岩层结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得到“悬臂梁”断裂下沉而引起“铰接岩梁”结构在煤壁处出现滑落失稳是造成浅埋深长壁工作面顶板沿煤壁切落、形成压架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顶板载荷主要来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浅埋深条件下工作面切顶灾害的控制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悬臂梁-铰接岩梁 岩层结构 支架围岩关系
下载PDF
注浆加固深度对底板岩层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见波 尹尚先 王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底板注浆加固设计,开展了近奥灰特条件下加固深度对底板岩体变形影响研究。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构建了采动作用下奥灰顶部风化岩层影响下底板岩层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注浆加固对不同层位岩层的作用效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验证... 为了更好地进行底板注浆加固设计,开展了近奥灰特条件下加固深度对底板岩体变形影响研究。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构建了采动作用下奥灰顶部风化岩层影响下底板岩层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注浆加固对不同层位岩层的作用效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奥灰顶部岩层被风化时,岩层变形在垂向上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布置监测点的位移曲线在形态表现为三段。当设计底板加固深度14m时监测点位移值小于岩体不加固时的位移值,位移减小6.2%;当设计加固奥灰顶部风化岩层时,位移值小于设计加固深度14m时位移值,且位移减小明显。开采见方时所有监测点位移曲线分为三段型和两段型,随着加固深度增加,三段型向两段型转变,一定程度上注浆加固深度越大注浆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岩体破坏 注浆设计 奥灰岩 风化岩层
下载PDF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及支护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书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2,26,共4页
针对东圪堵煤矿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现状,利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上覆岩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工作面支护进行了合理设计。结果表明:东圪堵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采高4.0m、基岩厚度30m以上时,上覆岩层可形成稳... 针对东圪堵煤矿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现状,利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上覆岩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工作面支护进行了合理设计。结果表明:东圪堵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采高4.0m、基岩厚度30m以上时,上覆岩层可形成稳定的承压结构,对工作面开采是有利的;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7400kN以上时,可以有效控制顶板;大采高工作面支架选型合理,开采过程中顶板未出现台阶下沉现象,基本顶来压时顶板未出现压死支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覆岩结构 工作面支护设计 3DEC模拟分析 关键层
下载PDF
顺发井田综合勘查施工中煤岩层对比
13
作者 于春景 梁奉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采用地震与钻探综合地质剖面定构造形态、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定层位;钻探岩性及标志层特征定深度,用这种综合岩煤层对比方法指导勘查施工行之有效。
关键词 煤岩层对比 岩性标志层 测井曲线 地震波
下载PDF
用煤岩层对比法寻找断失煤层
14
作者 杨宝金 黄哲会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通过实例说明生产过程中,用煤岩层对比法寻找断失煤层的方法、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 煤岩层对比 断层 断失煤层
下载PDF
河南焦作煤田程村井田岩、煤层对比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红梅 《江苏地质》 2007年第4期315-318,共4页
岩、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探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综合运用岩性段旋回法、测井曲线法、层间距法、标志层法、煤层特征法等对程村井田岩、煤层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针对不同层段采用不同方法组合能取得较好效果,对指导豫北地区岩、煤层对... 岩、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探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综合运用岩性段旋回法、测井曲线法、层间距法、标志层法、煤层特征法等对程村井田岩、煤层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针对不同层段采用不同方法组合能取得较好效果,对指导豫北地区岩、煤层对比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对比 视电阻率曲线 测井曲线 焦作煤田 河南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覆岩移动相似材料模拟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从军 南存全 王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覆岩移动和离层发育规律,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拟了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覆岩移动过程;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位移测点进行测量,获得了测点位移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对测点进行分类,得出受采动影响的三带的具体范围。...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覆岩移动和离层发育规律,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拟了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覆岩移动过程;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位移测点进行测量,获得了测点位移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对测点进行分类,得出受采动影响的三带的具体范围。分析了测点的位移过程,得出测点位移特点具有连续性和突变性;采动影响范围的扩展特点为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下煤层开采时岩层最大位移点滞后工作面的距离缩短;上煤层开采时的离层量转化为下煤层开采时的垮落量。分析了离层扩展,得出离层扩展方向为横向扩展、纵向延伸,经历了发育—扩张—突变—闭合的过程;发现行、列测线离层率曲线均呈双驼峰状。对行测线,分析了离层率曲线成因和峰值点大小关系、位置变化,得出上部岩层相对下部岩层峰值点内错,峰值点位于断裂线附近,波谷位于采空区中部;对于列测线离层率曲线,得出峰值点为离层位置,峰值点左侧为离层闭合区,右侧为离层发育区,峰值点右侧波谷为关键层位置,峰值点随煤层开采不连续右移,具有跳跃性。给出了来压时刻的判别方法,发现采动影响区测点位移曲线上存在外包络线;给出关键层的识别方法,得出下煤层开采时关键层位置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覆岩移动 聚类分析 数字图像相关 离层 关键层
下载PDF
福建漳平市箭竹坪矿区主采煤层对比分析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兵 《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11期31-33,共3页
文章在对箭竹坪矿区岩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并研究了矿区的岩煤层对比。经过分析表明,在某些标志层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找到其它某些特征明显的标志层对矿区的岩煤层对比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岩煤层对比 箭竹坪 大白洋 龙永煤田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上行开采可行性论证与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军文 刘义新 +1 位作者 李峰 高凯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7,共4页
鉴于上行开采影响因素复杂,根据新疆龟兹矿业西井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首先基于传统的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数理统计法和围岩平衡法的初步判别,再进一步通过井下探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及工程类比... 鉴于上行开采影响因素复杂,根据新疆龟兹矿业西井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首先基于传统的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数理统计法和围岩平衡法的初步判别,再进一步通过井下探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及工程类比等方法,论证了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尽管上下煤层层间距近,不能满足比值判别法中采动影响倍数的要求,但鉴于层间坚硬岩层的控制作用,该矿上行开采是可行的。现场开采实践证实了上行开采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上行开采 近距离煤层 坚硬层间岩层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浅谈勘探阶段的岩煤层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谷烨真 《山东煤炭科技》 2016年第7期152-153,155,共3页
如何运用岩煤层对比分析技术对勘探地区的岩煤层特性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是勘探阶段岩煤层对比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勘探阶段的岩煤层对比方法的改进研究,提出联合标志法,有效地提高了勘探阶段的岩煤层对比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 岩煤层 对比方法 联合标志法
下载PDF
云南大河矿区中深部一矿后备区主采煤层对比探讨
20
作者 黄永元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8-240,共3页
文章以岩相~旋回分析方法为基础,经煤岩、煤质等验证,具体采用煤岩层组合规律、标志层、煤质、煤层顶底板及测井曲线等特征进行对比,为矿区勘探及今后矿井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主采煤层 标志层 层位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