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and view of the geochemistry theory i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technique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hong XIA Yong Q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液化现象 迁移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izhou Permian coal measure strata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factors 被引量:11
2
作者 YANG Rui-dong LIU Ling +2 位作者 WEI Huai-rui CUl Yu-chao CHENG Wei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1年第1期55-68,共14页
Based on element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main Permian exploitable coal measure strata in Western Guizhou, the element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exploitable coal measures were revealed in ... Based on element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main Permian exploitable coal measure strata in Western Guizhou, the element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exploitable coal measures were revealed in the regions of Dafang, Qianxi, Weining, Hezhang, Zhijin, etc.,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ir element content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errestrial material supply. Coal measures formed in the delta plain environment where sufficient terrestrial materials are supplied contain relatively abundant trace elements and rare-earth elements, whereas those formed in the tidal-fiat environment influenced greatly by seawater have relatively low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and rare-earth elements, mainly con- trolled by the geological fact that basalts the parent rocks from source regions contain high trace elements and rare-earth elements. In addition, coal measures affected by later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fault tectonics contain a large amount of harmful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coal measures, a new idea was put forward to classify coal-forming environments by using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ssolving the problem of whether coal measures were fbrmed either in delta environments or in tidal-flat environments in Western Gui- zhou. At the same time, the rules of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main exploitable coal measures in Western Guizhou were fully understood, which is of direct significance in utilizing co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classification of coals, as well as in developing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 geochemistr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major exploitable coal measures PERMIAN Western Guizhou
下载PDF
开平煤田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
作者 李绪慧 于海成 +4 位作者 张冀 张华 牛兴国 李冲 霍婷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开平煤田吕家坨矿主采煤层及顶底板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稀土元素(REE)含量为18.43×10^(-6)~324.50×10^(-6),均值84.18×10^(... 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开平煤田吕家坨矿主采煤层及顶底板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稀土元素(REE)含量为18.43×10^(-6)~324.50×10^(-6),均值84.18×10^(-6),富集系数均值0.61,表明吕家坨矿煤中稀土元素含量总体不高,相对不富集。稀土元素富集类型主要为轻稀土富集型。煤层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趋势走向与顶底板的基本一致,表明煤层和顶底板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基本一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δ(Eu)呈现微弱的负Eu异常,指示煤层沉积时受陆源输入控制,后期成岩时可能受到了热液流体活动的影响;δ(Ce)呈现微弱的负Ce异常,指示成煤沼泽受海水影响较小;δ(Ce)/δ(Eu)均值1.01,反映了煤层沉积时处于氧化还原过渡带;δ(Gd)属于弱负异常,反映出成煤沼泽可能受碱性水环境影响;Y呈现正异常,推断煤在泥炭堆积过程中可能遭受火山热液流体影响。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与煤中灰分呈临界正相关关系(R=0.52),说明煤中稀土元素以无机态和有机吸附态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平煤田 沉积环境 煤中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电厂燃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燃烧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宋党育 秦勇 王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石嘴山电厂、上湾电厂、大柳塔电厂和海勃湾电厂的原煤、灰渣、飞灰、超细飞灰进行了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 As,Pb,Hg,Cd,Cr,Se,Mn,Ni,Co,U,Th,Be,Sb,Br...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石嘴山电厂、上湾电厂、大柳塔电厂和海勃湾电厂的原煤、灰渣、飞灰、超细飞灰进行了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 As,Pb,Hg,Cd,Cr,Se,Mn,Ni,Co,U,Th,Be,Sb,Br等元素在粉煤燃烧过程中的散逸、迁移行为 ,揭示了他们在燃煤过程中在气态产物和固态产物 (底灰、飞灰、超细飞灰 )中的分配富集特征 ,分析了这些元素的环境效应 .结果表明 :对于挥发性元素 Hg和半挥发性元素 As,其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为 :超细飞灰 >飞灰 >底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有害微量元素 燃烧 迁移 地球化学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安太堡11#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党育 王文峰 秦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太原组 1 1 #煤层样品中 41种元素的进行了测试分析 ,讨论了该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与分布赋存状况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环境效应 .研究表明 :除 S,U,Se,Br和 Mo明显富集之外 ,其他有害元素的含量较低 ,对环境的... 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太原组 1 1 #煤层样品中 41种元素的进行了测试分析 ,讨论了该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与分布赋存状况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环境效应 .研究表明 :除 S,U,Se,Br和 Mo明显富集之外 ,其他有害元素的含量较低 ,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小 ;U,Se和 Mo以及部分硫赋存在硫化物、碳酸盐及黏土矿物中 ,用物理洗选方法可以脱除 ;有机硫所占比例较高 ,难以脱除 ,对环境的危害潜势相对较大 ,但可以考虑化学脱硫、利用过程中脱硫或分层开采的方式来降低硫分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环境效应 安太堡露天煤矿 太原组11#煤层样品
下载PDF
微山湖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的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志根 冯仕安 唐修义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4-67,共4页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测试了微山湖地区石炭-二叠纪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煤样的稀土元素含量,并分析了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煤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其配分模式与成煤环境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指相意义。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煤矿床
下载PDF
西部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燃烧迁移行为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党育 秦勇 +2 位作者 张军营 王文峰 郑楚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0,共5页
应用仪器中子活化( 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和原子吸收光谱( AAS)对我国西北部五个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通过不同电厂原煤与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揭示... 应用仪器中子活化( 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和原子吸收光谱( AAS)对我国西北部五个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通过不同电厂原煤与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揭示了痕量元素在不同燃烧产物中的相对富集规律.以痕量元素在不同燃烧产物中的相对富集系数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分配模型.结合痕量元素的原始赋存状态,总结了痕量元素燃烧的迁移富集机理和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燃烧 赋存状态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忻州窑煤中有害元素地化特征及其洁净潜势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峰 秦勇 宋党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基于 41种元素的测试分析 ,探讨了大同忻州窑矿 9号煤层中 1 9种潜在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赋存机理和环境效应等问题 .结果表明 :有害元素 S,As,Sb,Se,Br,Co,Mo,Pb,Ni,Mn,Be在 9号煤层中明显富集 ,其中 As,Sb,Se,Co,Pb,Ni的含量向煤层... 基于 41种元素的测试分析 ,探讨了大同忻州窑矿 9号煤层中 1 9种潜在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赋存机理和环境效应等问题 .结果表明 :有害元素 S,As,Sb,Se,Br,Co,Mo,Pb,Ni,Mn,Be在 9号煤层中明显富集 ,其中 As,Sb,Se,Co,Pb,Ni的含量向煤层顶板方向有增高趋势 ;无机硫 ,As,Sb,Se,Mo,Co的赋存主要与黄铁矿有关 ,绝大部分通过物理洗选可以有效脱除 ;Br主要以有机态存在 ,不易脱除 ;有机硫绝对含量较高 ,存在对环境危害的潜势 ,可考虑在煤的利用过程中脱除硫分 ;9煤中这些有害元素起源于多种地球化学成因的叠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元素 洁净潜势 地球化学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古泥炭沉积环境及其对微量元素的控制:以宁武煤田东露天煤矿11#煤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权 孙蓓蕾 +3 位作者 刘超 武杰 潘欣雨 曾凡桂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0-1223,共14页
古泥炭形成时期沉积环境对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煤相和相关地球化学参数是指示古泥炭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以宁武煤田平朔矿区东露天煤矿11#煤层为例,利用煤相参数、地球化学参数和矿物学特征对东露天11#煤层的古泥炭沉... 古泥炭形成时期沉积环境对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煤相和相关地球化学参数是指示古泥炭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以宁武煤田平朔矿区东露天煤矿11#煤层为例,利用煤相参数、地球化学参数和矿物学特征对东露天11#煤层的古泥炭沉积环境进行了重建,并探讨了沉积环境对微量元素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露天煤矿11#煤层煤相类型包括障壁岛潟湖低位沼泽相、下三角洲平原低位沼泽相和上三角洲平原低位沼泽相3种类型,受海侵影响,沼泽水体pH、古盐度、氧化还原状态和水动力条件呈现动荡变化;(2)11#煤层中元素Li(平均133.50μg/g)、Zr(平均198.12μg/g)和Pb(平均60.76μg/g)含量远高于世界硬煤;(3)微量元素在11#煤层剖面中表现为2种不同的组合,即Li-Zr-Nb-Ta-Hf组合和Pb-Cu-Ga-Ge-Tl-REY组合,前者主要在DLT-11-2、DLT-11-6和DLT-11-10这3个层位富集,这些层位具有相似的沉积环境,为海水(咸水)、酸性、缺氧—还原、水动力较强、硫含量相对较低的障壁岛—潟湖低位沼泽相,而后者主要在DLT-11-0、DLT-11-4和DLT-11-8这3个层位富集,沉积环境也相似,为海水(咸水)、碱性、氧化或缺氧、水动力较弱、硫含量相对较高的下三角洲平原低位沼泽相。该成果将为含煤盆地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宁武煤田 山西
下载PDF
沁水盆地霍州矿区石炭-二叠纪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车青松 黄文辉 +3 位作者 久博 郝睿林 孙启隆 雷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146,共9页
利用工业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对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以及显微组分进行测定,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沁水盆地霍州矿区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 利用工业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对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以及显微组分进行测定,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沁水盆地霍州矿区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探究了研究区的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古盐度,氧化还原环境和古气候。结果表明:沁水盆地中南部煤的灰分产率、水分含量、挥发分以及含硫量分别为11.19%、1.02%、14.02%及1.27%,为低中灰-中硫煤,镜质体反射率为1.14%,为低变质程度烟煤。与中国煤相比,煤中微量元素含量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仅有Cu(Cc=1.39)、Sr(Cc=1.35)和Zr(Cc=1.04)轻微富集(Cc为浓集系数),太原组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略大于山西组煤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布范围2.44~164.11μg/g,平均为73.28μg/g,小于中国煤,略高于世界煤,煤中稀土元素Yb(Cc=2.81)轻微富集,Y(Cc=7.19)富集,其余都相对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V”字型,为轻稀土富集型,存在Eu负异常,Ce微弱负异常,说明稀土元素的物源来自陆源碎屑,海水并没有造成Ce的亏损。w(Sr)/w(Ba)、w(V)/w(V+Ni)和w(Sr)/w(Cu)平均值分别为6.50、0.74和7.57,表明了沁水盆地霍州矿区石炭-二叠系整体属于海相沉积环境,水体环境呈现缺氧环境,石炭-二叠系成煤环境处于温湿气候。山西组CaO/(MgO×Al_(2)O_(3))平均值为0.055,明显低于太原组平均值1.55,表明从太原组到山西组气温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石炭-二叠系煤 煤中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三塘湖煤田西山窑组煤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静 黄涛 +3 位作者 冯烁 田继军 杨博 郝慧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81,共9页
为了查明新疆三塘湖煤田汉水泉矿区西山窑组煤中元素富集情况,通过分析元素表征指数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来揭示该煤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基于煤田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通过低温灰化、ICP-MS等手段,得出煤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 为了查明新疆三塘湖煤田汉水泉矿区西山窑组煤中元素富集情况,通过分析元素表征指数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来揭示该煤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基于煤田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通过低温灰化、ICP-MS等手段,得出煤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组元素V、Cu、As、Rb、Sr相对富集,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明轻稀土(LREE)明显亏损,重稀土(HREE)相对富集,Ce负异常,Eu正异常。经低温灰化处理后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未处理的,表明稀土元素大多赋存于有机质中。研究区煤层中V、Ga的富集与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有关,Cu与黄铁矿相伴生,As元素主要以砷黄铁矿的形式存在。δEu、Sr/Ba、V/(V+Ni)、V/Cr、Ni/Co及S的含量总体上反映该区泥炭的沉积环境:主体为陆相淡水还原环境,局部为弱氧化环境;其中7、9、17、22号煤层处于氧化环境,8、13、14、15、18、19、20号煤层处于还原环境,垂向上呈氧化还原交替变化的古环境特征,推断三塘湖煤田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在沉积阶段主体上为湖侵过程,期间伴随多次小范围的湖侵-湖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古环境
下载PDF
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小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6-55,共10页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研究了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根据敏感元素的指示意义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常量元素氧化...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研究了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根据敏感元素的指示意义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中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O 2和Al 2O 3为主;与地壳相比,微量元素富集Mo、Sb、Pb、Bi,其中Mo的富集系数达7.99。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分布在14.79~222.78μg/g,平均65.02μg/g,低于中国煤,接近世界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中所有样品十分相似,均呈左高右低的宽缓“V”形曲线,具有明显的LREE富集、HREE亏损的特征,Eu存在明显负异常,表明各煤层稀土元素与陆源碎屑岩关系密切,且成煤期间稀土元素来源一致,陆源物质的供应相对稳定。黄县盆地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无机相赋存在煤中的黏土矿物中。灰成分指数(Fe2O3+CaO+MgO)/(SiO2+Al2O3)、Mg/Ca、δCe/δEu、Sr/Ba以及V/(V+Ni)反映了黄县盆地古近系煤层的沉积环境为还原条件下的陆相淡水环境,且气候湿润,期间间歇受到过海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黄县盆地
下载PDF
大柳塔矿区延安组4^(-2)、4^(-3)煤岩煤质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桂学明 董振国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53-58,62,共7页
为探讨侏罗世延安期煤层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煤环境的关系,本文研究分析了大柳塔矿区的岩心煤样,获取延安组煤层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煤灰常量元素等成果。根据煤样碳氮比(C/N)、镜/惰比(V/I)、化学风化指数(CIA)、灰分指数(K)、m、n、c... 为探讨侏罗世延安期煤层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煤环境的关系,本文研究分析了大柳塔矿区的岩心煤样,获取延安组煤层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煤灰常量元素等成果。根据煤样碳氮比(C/N)、镜/惰比(V/I)、化学风化指数(CIA)、灰分指数(K)、m、n、c值等指标,对成煤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辨识。结果表明,延安组主力煤层属于中低水分、特低灰、中高挥发份、特低硫的低阶烟煤;C/N比值判别煤植物来源主要为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裸子植物体;镜/惰比(V/I)表示泥炭沼泽为潮湿气候,弱覆水环境,煤灰常量元素和比值延安组沉积期古气候温暖潮湿,古水体较为稳定,为半咸水相的淡水环境,沉积条件较为稳定,煤系地层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有利于煤炭的聚集和演化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煤层 主量元素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