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南部燃煤型砷中毒及环境砷水平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运森 曹文发 +1 位作者 刘军 柯尊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调查陕西南部 (陕南 )地方性砷中毒现状 ,其危害程度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 根据土壤、石煤、室内空气、粮菜等环境样品中砷含量分布情况 ,对高砷区进行流行病学对比调查。结果 发现砷中毒患者 199例 ,患病率 19.2 2 %。临床表... 目的 调查陕西南部 (陕南 )地方性砷中毒现状 ,其危害程度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 根据土壤、石煤、室内空气、粮菜等环境样品中砷含量分布情况 ,对高砷区进行流行病学对比调查。结果 发现砷中毒患者 199例 ,患病率 19.2 2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色素改变、掌跖过度角化及皲裂等皮肤病变。居民燃用的石煤砷含量极高 ,其居住室内砷污染严重。结论 陕南存在有燃煤型砷中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燃煤型砷中毒 流行病学 皮肤色素 尿砷
下载PDF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综合防治后环境介质含砷量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念恒 李达圣 +6 位作者 靳争京 安冬 何平 佘丹娅 潘月华 凯金祥 曾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实施综合防治后,燃煤砷对食物含砷量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根据贵州省地砷病历史资料,选择2005年实施综合防治后的兴义、兴仁和安龙3个病区县的25个病区村为调查点。根据家中煤样来... 目的评价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实施综合防治后,燃煤砷对食物含砷量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根据贵州省地砷病历史资料,选择2005年实施综合防治后的兴义、兴仁和安龙3个病区县的25个病区村为调查点。根据家中煤样来源的不同,每村每种煤样选择5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家中日常用煤及辣椒、玉米进行含砷量测定。根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划分标准》(WS277—2007)中的规定,按测定后的家中煤含砷量的高低,将被调查的居民分为低危险因素组(煤砷含量≤40mg/kg)和高危险因素组(煤砷含量〉40mg/kg),分析两组家庭食物砷暴露的风险。将调查结果与综合防治前1991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煤样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一原子吸收法,玉米和辣椒测定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结果在3个病区县的25个病区村共检测煤样125份,平均含砷量为30.54mg/kg;检测辣椒样125份,平均含砷量为0.25mg/kg;检测玉米样125份,平均含砷量为0.20mg/kg。辣椒高、低危险因素调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1,P〈0.05)。病区煤、玉米、辣椒中平均含砷量与1991年(472.49、5.28、586.60mg/kg)比较,明显降低(Z=-9.15、-11.93、-9.94,P均〈0.05)。结论综合防治在防控砷污染物方面取得了预期成效.地砷病病区粮食污染显著降低,部分达到国家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应持续坚持病区防控的后期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砷中毒 污染治理 辣椒 玉米
原文传递
高砷污染地区慢性砷中毒发病及死亡率不同民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项翠琴 沈建华 +4 位作者 陈玉刚 周运书 林国芳 李秀解 陈纪刚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高砷污染地区中慢性砷中毒(以下简称慢砷)发病和居民死亡的民族分布特点。方法以2006年人口加上1985-2006年的死亡人数建立近似的1985-2006年人口队列,1991年调查的全部慢砷确诊病人(分重、中和轻症3组)为慢... 目的探讨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高砷污染地区中慢性砷中毒(以下简称慢砷)发病和居民死亡的民族分布特点。方法以2006年人口加上1985-2006年的死亡人数建立近似的1985-2006年人口队列,1991年调查的全部慢砷确诊病人(分重、中和轻症3组)为慢砷人群,其余为非慢砷人群。全队列与非慢砷人群内各民族各性别作各症状型慢砷发病(仅限全队列)和癌因及非癌因死亡的SIR或SMR分析,并进行性别和民族比较。截取1992-2004年为观察期,对慢砷病人和非慢砷人群作死因分析。结果男性各型慢砷发病以及两类死因的死亡均显著高于女性。两性各型慢砷发病和男性与非慢砷人群的非癌因死亡由高到低的民族排序为回、汉、布依、苗族;男性与非慢砷人群癌因死亡的排序则为汉、回、布依、苗族。男性慢砷病人中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列癌因首位,粗死亡率达到128.66/105,在非慢砷人群中列次位,而在女性非慢砷人群中突出地列首位。男性慢砷病人的肺癌和喉癌死亡显著超高。结论妇女对重症型慢砷可能不太敏感。回族对慢砷的敏感性以及非癌因死亡领先于其他民族,但由于汉族对重症型慢砷的易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民族,造成癌因死亡呈回汉族颠倒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砷污染 慢性砷中毒 民族差异 居民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