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台湾岛的台风所引发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小红 杨舒楠 +1 位作者 王健治 尹丝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7-1107,共11页
利用1961—2020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资料和中国台站逐日台风降水资料,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福建和广东)过台湾岛台风(以下简称过岛台风)不同量级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初步探讨造成过岛台风极端降水差异的成因... 利用1961—2020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资料和中国台站逐日台风降水资料,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福建和广东)过台湾岛台风(以下简称过岛台风)不同量级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初步探讨造成过岛台风极端降水差异的成因。研究表明:九成过岛台风会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暴雨影响,年均有1.6次过岛台风暴雨事件发生。过岛台风日最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明显增强趋势,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暴雨极端事件呈现明显增多增强现象。不同量级日暴雨发生的频次月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7—9月为高峰季。过岛台风过程日最大降水不同量级发生的频次表明,东南沿海100 mm以上强降水频次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300 mm以上强降水频次明显减少。空间分布上,东南沿海日暴雨频次呈现由沿海向内陆不均匀快速递减特征。过岛台风暴雨对福建北部沿海地区的影响最为突出,其中福建的柘荣站是暴雨极值中心。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两组相似台风引发极端降水差异的大尺度环境对比显示:强降水组的台风中心北侧大风速区导致向岸风较大,在山脉地形作用下,山前具有更强的辐合及深厚的强垂直上升运动,配合更有利的水汽条件,将低空高能高湿水汽送至中高层,降水动力和水汽条件均明显强于弱降水组的台风,从而造成更强的台风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台湾岛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 不同量级暴雨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76
2
作者 邢光福 陈荣 +4 位作者 杨祝良 周宇章 李龙明 姜杨 陈志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微弱,研究程度不高,但构造意义重要。对浙闽沿海晚白垩世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测得小雄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斑岩和石牛山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分...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微弱,研究程度不高,但构造意义重要。对浙闽沿海晚白垩世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测得小雄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斑岩和石牛山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87.9±1.2Ma和93.8±1.3Ma;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均属后造山A型花岗质岩类,它们是在东南沿海巨型白垩纪A型花岗岩带主体形成之后、岩石圈进一步强烈伸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是区域中生代最晚期的酸性火山岩浆活动产物,标志着燕山造山过程最终结束于约9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后造山A型花岗质岩类 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 浙闽沿海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从盛 陈居成 吴幼恭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63-370,共8页
老红砂是中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第四纪沉积物。本文回顾了老红砂的研究历史,综述了所取得的关于老红砂的成因、年代和红化作用等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 老红砂 研究综述 东南沿海 红砂 砂矿成因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亚历山大藻休眠孢囊的分布和萌发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顾海峰 蓝东兆 +2 位作者 方琦 王宗灵 蔡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对 4个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 (A .catenella)休眠孢囊的分布及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厦门港仅在X1和X2站位有分布 ,且密度很小 (0 .4个·g-1) ;广西只在G2站位有发现 ,密度较少 (2 .5... 对 4个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 (A .catenella)休眠孢囊的分布及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厦门港仅在X1和X2站位有分布 ,且密度很小 (0 .4个·g-1) ;广西只在G2站位有发现 ,密度较少 (2 .5个·g-1泥样 ) .闽江口有 3个站位有分布 ,M4站位的 4~ 6cm层密度最大 ,达到 6个·g-1泥样 ;长江口的孢囊分布广、密度大 ,DG 2 6站位的 8~ 10cm层孢囊密度达到了 2 3.2个·g-1泥样 .孢囊的分布与沉积物底质类型、沉积速率、海流都有一定的关系 .光照对孢囊萌发没有影响 ,温度升高导致萌发率和存活率均增大 ,而萌发时间缩短 ;在低氧条件下 (0 .0 1mgO2 L-1) ,孢囊萌发率为 0 .亚历山大藻孢囊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终年都会萌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亚历山大藻 孢囊 分布 萌发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重点城市台风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69
5
作者 欧进萍 段忠东 常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7,共9页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以上海等9个沿海重点城市为例,通过对《台风年鉴》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取了台风关键参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建模;利用MonteCarlo抽...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以上海等9个沿海重点城市为例,通过对《台风年鉴》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取了台风关键参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建模;利用MonteCarlo抽样和成熟台风风场模型模拟,得到了极值风速序列;对年极值风速序列进行极值风速统计分析,得到了不同重现期和地貌的极值风速,结果与实测风速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台风 危险性分析 极值风速 地貌 沿海地区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区横向构造及其对东南沿海地震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沈金瑞 许世远 傅文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541,共7页
台湾海峡两岸存在一系列断续分布、横贯台湾海峡的NW向断裂,研究表明为一系列具有走滑运动的横向构造,根据地壳运动、区域变形和断裂特征分为巴士断裂带、台中-晋江断裂带和宁德-三貂角断裂带。中部的台中-晋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地壳运... 台湾海峡两岸存在一系列断续分布、横贯台湾海峡的NW向断裂,研究表明为一系列具有走滑运动的横向构造,根据地壳运动、区域变形和断裂特征分为巴士断裂带、台中-晋江断裂带和宁德-三貂角断裂带。中部的台中-晋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地壳运动南北差异的重要分界断裂,断裂带以北的东南沿海北部和台湾北部地壳整体向东运动,与琉球俯冲带右行走滑运动方向基本相同,形成一致的变形取向;断裂带以南处于华南地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向运动挤压变形环境,地壳变形比北部强烈。东南沿海地震强度增强趋势、地震南强北弱与该应变场和横向走滑有关:(1)由于该断裂以南比以北地区应力应变场变化大,多场耦合复杂,耦合程度降低,造成蠕动变形不均产生应力闭锁,孕育地震发生。(2)福建东部比台湾海峡地壳均一性差、地球物理场变化明显,组成更为复杂的多元、多场耦合,耦合场稳定性差,容易受横向构造活动干扰,产生弹性变形而孕育地震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横向构造 构造藕合作用 台湾海峡 东南沿海
下载PDF
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祁新华 朱宇 周燕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距离的中小城镇。在"双拉力"模型分析框架内,乡村拉力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预期收入)、社会保障与乡土情节,城市拉力包括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乡村拉力作用强度远大于城市拉力。在这个来源于乡村的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当地居民出于个人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由此导致了与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迥异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一步论证了就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对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劳动力 迁移意愿 就地城镇化 “双拉力”概念模型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鳗鲡幼体的日龄及其孵化时间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弘艺 魏凯 +3 位作者 谢正丽 唐文乔 吴嘉敏 陈文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0-1057,共8页
测定了2008年1—3月采自中国广东至江苏沿海9个河口的538尾线鳗的体长和矢耳石长轴半径,分析了其中107尾线鳗矢耳石的日龄结构。结果表明,线鳗的体长在47.40~62.34 mm,平均(54.77±2.21)mm,各采样点的平均体长存在极显著差异(ANOVA... 测定了2008年1—3月采自中国广东至江苏沿海9个河口的538尾线鳗的体长和矢耳石长轴半径,分析了其中107尾线鳗矢耳石的日龄结构。结果表明,线鳗的体长在47.40~62.34 mm,平均(54.77±2.21)mm,各采样点的平均体长存在极显著差异(ANOVA,P<0.001)。矢耳石长轴半径为133.22~175.95μm,平均(154.55±9.09)μm,各采样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线鳗的日龄为124~158 d,平均(135.78±6.84)d,呈现出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最北部的大丰较最南部的新会大了15.9 d。根据日龄和采集时间推断,这些标本的孵化时间在9月6日—10月20日,主要集中在10月中旬,85.98%个体符合孵化时间的新月假设。分析表明,孵化较早的个体到达河口的时间也较早,生长速度快的个体也比生长慢的个体到达河口的时间要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鳗 日龄分布 孵化日期 中国东南沿海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序列变异分析中国东南部沿海凤鲚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20
9
作者 阎雪岚 唐文乔 杨金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为了解中国东南部沿海凤鲚(Coilia mystus)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文分析了长江口(CJ)、钱塘江口(QT)、闽江口(MJ)和九龙江口(JL)4个凤鲚地理群体的mtDNA控制区561bp片段的序列变异。65尾样本共检测到28个单元型。4个群体总的单... 为了解中国东南部沿海凤鲚(Coilia mystus)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文分析了长江口(CJ)、钱塘江口(QT)、闽江口(MJ)和九龙江口(JL)4个凤鲚地理群体的mtDNA控制区561bp片段的序列变异。65尾样本共检测到28个单元型。4个群体总的单元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高(h=0.9433±0.0168,π=0.0317±0.0158),但单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却很低,其中以CJ最高(π=0.0080±0.0046),MJ最低(π=0.0015±0.0013)。MJ与JL群体之间以及CJ与QT群体之间的平均K2P遗传距离很小,分别为0.3%和0.8%;而CJ、QT分别与MJ、JL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达到了6%。采用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分别构建的单元型间的系统发育树揭示,4个凤鲚群体构成CJ-QT和MJ-JL2个支系,且具有极高的支持率。单元型的网络分析也显示这两个支系间有高达28步的突变次数。AMOVA分析显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来自这两支系群体间(90.77%),表明凤鲚群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地理分化。种群分化指数和基因流分析也表明,支系间群体有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9,Nm<0.03)。所有分析结果支持所研究的凤鲚标本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且种群的分化至少已达到亚种水平。采用BEAST和TRACER软件得到凤鲚两个亚种的最近共同祖先约在0.34-0.46百万年前,处于更新世晚期,推测可能是第四纪晚期的气候旋回和海平面的升降导致了凤鲚的种群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lia mystus 东南沿海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单系群
下载PDF
东南沿海海域海水细菌的分布 被引量:21
10
作者 韩善桥 虞积耀 +1 位作者 姜涛 王大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海域海水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防治海水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从160份海水中分离出细菌58种666株,其中弧菌科细菌339株(50.9%),肠杆菌科细...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海域海水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防治海水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从160份海水中分离出细菌58种666株,其中弧菌科细菌339株(50.9%),肠杆菌科细菌120株(18.0%),非发酵菌97株(14.6%),革兰阳性球菌69株(10.4%),革兰阳性杆菌41株(6.1%)。结论东南沿海海域海水细菌种类多、分布广,主要是弧菌科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尤以弧菌科数量最多。本研究对于海战伤感染的救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海水 细菌 弧菌科 肠杆菌科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丽佳 刘敏 +1 位作者 陆敏 权瑞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3,91,共4页
采用1990~2007年的台风相关资料,建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数据库,分析了台风强度、台风路径及台风致灾因子频次分布;最终选取由台风引起的大风、24h雨量、风暴潮及受灾次数等为评价指标。计算出台风灾害灾次指数TZC,编制了1990... 采用1990~2007年的台风相关资料,建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数据库,分析了台风强度、台风路径及台风致灾因子频次分布;最终选取由台风引起的大风、24h雨量、风暴潮及受灾次数等为评价指标。计算出台风灾害灾次指数TZC,编制了1990~2007年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图。结果表明:浙江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大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多,而浙江北部、内陆地区及上海受影响较小,这与台风登陆的强度和频次有密切关系;TZC高危险区和次高危险区分布在浙江台州以南的沿海区域,TZC小于4.0的低危险区分布在浙江、福建及广东省的内陆地区,TZC空间递变表现出从沿海向内陆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致灾因子 危险性评价 东南沿海
下载PDF
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祁新华 朱宇 +1 位作者 张抚秀 林小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8,共9页
企业区位选择是理解城镇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微观视角。应用西方区位因素分析框架,探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区位选择背离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中倾向于选择位于或接近大城市的预期... 企业区位选择是理解城镇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微观视角。应用西方区位因素分析框架,探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区位选择背离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中倾向于选择位于或接近大城市的预期,而呈现出以镇村行政区域为主以及"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同时,大多数企业没有过搬迁的经历,或属于近距离搬迁且迁移至开发区或大中城市的意愿并不强烈。根据调查结果,探讨了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运费、技术成本、交易成本、集聚经济、劳动力、土地成本、资本因素、个人因素等),并揭示了导致该地区就地城镇化现象的微观机制,验证与完善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素 就地城镇化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特点与灾情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丽佳 刘敏 +3 位作者 权瑞松 陆敏 王静静 许世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9,共9页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高峰期,而且登陆地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综合灾情评估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损失偏重,福建省和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严重,上海偏轻,广东省灾害损失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时空分布 灾情评估 东南沿海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平原晚第四纪超浅层生物气藏盖层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春明 王彦周 +1 位作者 黄志诚 钱奕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2-99,共8页
根据晚第四纪地层的物性特征、力学性质及烃浓度值实验资料和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历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覆盖下切河谷之上的近岸浅海相灰色淤泥质粘土层为区域盖层,下切河谷内的河漫滩相灰—灰黑色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层为局部盖层。粉细... 根据晚第四纪地层的物性特征、力学性质及烃浓度值实验资料和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历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覆盖下切河谷之上的近岸浅海相灰色淤泥质粘土层为区域盖层,下切河谷内的河漫滩相灰—灰黑色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层为局部盖层。粉细砂、粉砂、粉砂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和粘土的粒径依次变小,比表面积依次增大,使其孔隙率、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及孔隙水压力值依次增大。粘土的压缩系数、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及抗剪强度最大,其抗变形能力相对最弱,可压缩相对最大,相对封闭性最好;而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的封闭性次之。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盖层的封闭性增强。盖层的封闭机理主要为物性封闭、烃浓度封闭和孔隙水压力封闭,后者可能对生物气藏保存起着最主要的封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盖层 生物气 中国 东南沿海 天然气
下载PDF
广东省未来十年强震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绚敏 黄福明 +2 位作者 易志刚 陈虹 高忠宁 《华南地震》 1998年第2期1-9,共9页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70余年来广东及其近海地区最为突出的地震事件.后续的地震形势如何?本文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对象,研究了区内强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演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在目前新的地震活跃期中,广东省的强震形势值...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70余年来广东及其近海地区最为突出的地震事件.后续的地震形势如何?本文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对象,研究了区内强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演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在目前新的地震活跃期中,广东省的强震形势值得注意,尤其在2000年前后,历史上未发生过强震而又具备发生强震条件的地区.通过对构造背景、强震分布、震中迁移等分析提出的广东中部及其近海地区更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强震 地震活动趋势 广东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不同类型花岗岩的磁性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英会 余学中 黎津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6-528,共3页
通过对东南沿海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磁性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源岩物质的不同,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差别很大,深源物质越多,磁性越强,反之则磁性越弱。根据磁性的强弱变化来判断其成因类型,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磁资料的地质解... 通过对东南沿海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磁性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源岩物质的不同,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差别很大,深源物质越多,磁性越强,反之则磁性越弱。根据磁性的强弱变化来判断其成因类型,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磁资料的地质解释以及相关的地质研究、指导找矿等都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花岗岩成因分类 磁性特征 幔源物质
下载PDF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平原区洪水淹没模拟 被引量:27
17
作者 许有鹏 葛小平 +1 位作者 张立峰 都金康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5,共8页
我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洪水过程短, 调节能力差, 洪水灾害严重。而该区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流域中下游冲洪积平原上, 为此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奉化江下游为实验区,探讨了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的方... 我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洪水过程短, 调节能力差, 洪水灾害严重。而该区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流域中下游冲洪积平原上, 为此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奉化江下游为实验区,探讨了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开展了基于遥感和GIS的流域降雨径流和洪水演进模型的研究, 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范围和灾情评估模型。最后利用遥感、遥测和GIS信息, 对实验区洪水淹没和灾情评估进行了验证分析, 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 从而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研究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淹没 灾情评估 GIS 遥感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中小流域 平原区 洪水灾害 洪水过程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震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0
18
作者 魏柏林 徐辉龙 谢明富 《华南地震》 1996年第4期11-19,共9页
根据断层面的最新错动方向、震源机制解和地壳形变等资料,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本区构造应力场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分区:长乐-诏安断裂带以东地区主压应力轴为近东西向;以西地区的主压应力轴近南北向。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断层滑动 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华东中南部山区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区划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文乔 宋小晶 张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1-629,I0001-I0009,共18页
为摸清华东中南部山区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阐明其在动物地理区划中的位置,研究先后5次对本地区所属长江下游、鄱阳湖、钱塘江、瓯江、闽江和韩江水系的132个河段作了实地调查,采集鱼类标本13000余尾。结合标本和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发... 为摸清华东中南部山区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阐明其在动物地理区划中的位置,研究先后5次对本地区所属长江下游、鄱阳湖、钱塘江、瓯江、闽江和韩江水系的132个河段作了实地调查,采集鱼类标本13000余尾。结合标本和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华东中南部山区自然分布的纯淡水鱼类有5目22科99属255种,其中有鲤形目182种、鲈形目40种、鲇形目27种、合鳃鱼目4种和胡瓜鱼目2种。特有鱼类多达58种,包括鲤科20种、虾虎鱼科17种、腹吸鳅科16种、鳅科2种,及沙鳅科、爬鳅科和钝头科各1种,主要发现于韩江(20种)、闽江(20种)和瓯江(16种)等南部水系。6个水系之间的物种相似度在50.8%—79.8%,全部9种拟腹吸鳅属及7种缨口鳅属中的6种集中分布于本地及邻近区域。区系分析显示,江河平原鱼类所占比例,从北面水系的50.0%逐渐下降到南部水系的40.0%,暖水性鱼类则从南部水系的32.5%下降至北面水系的15.6%。文章认为:南岭—武夷山—洞宫山山脉是东洋区南东亚亚区华南小区与华东小区的分界线,南面的闽江和韩江水系属于华南小区,此线以北属于华东小区;鉴于区域内特有种多又是属级分化中心等特点,将包括闽江、韩江在内的福建及广东南部水系定名为华南小区的闽粤分区,瓯江、钱塘江至长江下游水系定名为华东小区的浙苏皖分区,鄱阳湖水系则是华东小区赣湘分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沿海山区 物种多样性 区系特征 动物地理区划 淡水鱼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柳 陈兴伟 +2 位作者 许有鹏 刘梅冰 胡春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为该区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南沿海福建省晋江山美水库集水区为例,运用SWAT水文模型。[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林地转向园地和建... [目的]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为该区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南沿海福建省晋江山美水库集水区为例,运用SWAT水文模型。[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林地转向园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的特征。(2)固定其他条件,将构建的模型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替换为1995年,对比分析发现2000—2010年全流域和典型子流域的年径流深增加,洪水期平均径流增加,枯水期径流基本减少。(3)从全流域空间角度看,径流量均增大,特别是研究区西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同时径流量变率增大,稳性减小。(4)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田是驱动区内水文变化的主要因子。[结论]研究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导致"洪水量更大,枯水量更小"的径流变化趋势。河川径流的变化受各地类变化的组合叠加效应影响,这种叠加效应还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日径流过程模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水文效应 东南沿海区 小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