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coastlines in northern China (2000-2012) 被引量:10
1
作者 XU Jinyong ZHANG Zengxiang ZHAO Xiaoli WEN Qingke ZUO Lijun WANG Xiao YI L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8-32,共15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inent coastline in norther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iques, and calculate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coastline by box-counting method, with a 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inent coastline in norther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iques, and calculate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coastline by box-counting method, with a time span from 2000 to 2012. Moreover, we ana- 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the coastline's length and fractal di- men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change and fractal dimension change, and the driving forces of coastline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the coast- line of the study area increased by 637.95 km, at a rate of 53.16 km per year. On the regional level,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n coastline length was observed in Tianjin and Hebei. Temporally, the northern China coastline grew faster after 2008. The most dramatic growth was found between 2010 and 2011, with an increasing rate of 2.49% per year.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coastline in northern China was increasing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and the most dramatic increase occurred in Bohai Rim. There is a strong-positive linear relation- ship between the historical coastline length and fractal dimens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62).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coastline change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local coastline length will, in most cases, lead to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the whole coastline fractal dimension. Civil-coast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riving the coastline change in northern China. Port construction, fisheries facilities and salt factories were the top three construction activi- ties. Compared to human activities,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processes such as estuarine deposit and erosion were relatively sm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line fractal dimension remote sensing spatial-temporal change northern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遥感的1987-2021年广西海岸线变迁分析
2
作者 高二涛 李淑娴 +2 位作者 李淑瑾 马晓诗 肖云志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海岸线的变迁直接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广西海岸带为研究区,通过多景遥感卫星影像,在基于半自动化提取的基础上,利用MNDWI阈值分割技术和潮位校正原理,获取了近35年间广西海岸线的总长度变化。结果表明:广... 海岸线的变迁直接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广西海岸带为研究区,通过多景遥感卫星影像,在基于半自动化提取的基础上,利用MNDWI阈值分割技术和潮位校正原理,获取了近35年间广西海岸线的总长度变化。结果表明:广西海岸线的长度在近35年来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中人工岸线的比重不断增长,淤泥岸线比重不断减小,其他的生物岸线、砂质岸线和基岩岸线长度总体趋势呈减小状态。其中,淤泥沉积、海潮波浪侵蚀和气象灾害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力,围海造陆、破坏红树林、修建海堤等为主要的人为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遥感 时空变化 海岸线变迁 水体指数 潮位校正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浙江省三门湾近40年海岸线及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
3
作者 马苑浩 辜鹏 +1 位作者 周春艳 汪求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三门湾人工岸线和基岩岸线变化最大,分别增加了80.3 km和减少了79.3 km;近40年三门湾海岸带面积累计增加了130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是围填海新增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主要的土地转移形式为裸地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转变以及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近40年三门湾岸线分形维数由1.22减小至1.201,人工岸线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分别上升了13%和22.57%,总体上呈现向海推进、人工化加强的趋势。人类活动是造成三门湾岸线及海岸带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海岸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推进,三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正逐渐稳中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卫星图像 三门湾 岸线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遥感
下载PDF
天津市近20年海岸线遥感监测与变迁特征分析
4
作者 宋丽美 《经纬天地》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海岸线信息是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数据。针对传统岸线监测手段需要大量人工干预、时空条件限制等不足,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提取了天津市近20年的海岸线变迁信息,并从海岸线长度的年平均变化速率、围填海面积变化等... 海岸线信息是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数据。针对传统岸线监测手段需要大量人工干预、时空条件限制等不足,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提取了天津市近20年的海岸线变迁信息,并从海岸线长度的年平均变化速率、围填海面积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市海岸线变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3—2021年天津市海岸线总长度增长224.12 km,围填海面积增加272.81 km^(2)。其中,2008—2010年天津市海岸线向海推进非常明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临海工业、城镇扩张等围填海造陆的用海项目沿海岸线大面积分布,使得天津市海域开发利用的强度较大,这是天津市海岸线发生显著变化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基本实现了海岸线提取的自动解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工解译时间长、效率低、工作量大、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等不足,为海岸线保护修复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遥感监测 时空变迁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广东省海岸线遥感提取和变化研究
5
作者 刘朱婷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104-111,117,共9页
以广东省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采集2000、2005、2010和2015共4期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修复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MNDWI)和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广东省4个时期的海岸线,借助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和统计工具,研究其15 a以... 以广东省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采集2000、2005、2010和2015共4期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修复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MNDWI)和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广东省4个时期的海岸线,借助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和统计工具,研究其15 a以来的动态演变特征,并分析海岸线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广东省海岸线总体呈增长趋势,长度增加158.57 km,年均增速为10.57 km/a。海岸线变化最显著的时段为2005—2010年,其次为2010—2015年,变化最缓慢的为2000—2005年,其年均变化率依次为0.14%、0.40%和0.24%。②从空间上看,珠海、汕头、揭阳、东莞和中山在广东省沿海14市中海岸线增长幅度最为显著。③广东省海岸线变迁趋势以向海延伸为主,驱动因素主要表现为填海造陆、沿海工程建设和围垦养殖等人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海岸线变迁 遥感提取 驱动因素
下载PDF
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甯子豪 蒋昌波 +2 位作者 隆院男 伍志元 马远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2,共12页
海岸线是描述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之一,其在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着不同强度的动态演变。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RS、GIS技术结合实地勘察,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并运用灰色关联分... 海岸线是描述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之一,其在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着不同强度的动态演变。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RS、GIS技术结合实地勘察,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45年来南澳岛海岸线变迁显著,长度增长了11.06 km,分形维数呈升高趋势;2)研究期内,岸线类型由基岩为主的自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化,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岸线结构呈单一至多元发展的态势;3)南澳岛海岸线演变有明显的镇区差异,后宅镇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其演变较为显著,云澳、深澳两镇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其演变较为缓慢;4)台风(自然灾害)以及人口数量是南澳岛海岸线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岛 海岸线 遥感 变迁分析 驱动因素
下载PDF
Recent changing patterns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被引量:1
7
作者 WANG Chenglong ZHAO Yifei +2 位作者 ZOU Xinqing XU Xinwanghao GE Chend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7-96,共10页
To evaluat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coastline change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since 1974,we extracted the mean high tide line from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at span from 1974 to 2014... To evaluat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coastline change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since 1974,we extracted the mean high tide line from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at span from 1974 to 2014 at 2-year intervals.We chose 42 scenes to constrain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oastline,and implemented GIS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area change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Subaerial Delta.Runoff,sediment discharge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were withal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astline changes.The coastline has transgressed seaward since 1974,and a part of it presents inter-annual variations.The area of the Changjiang Subaerial Delta increased by 871 km2,with a net accretion rate of 21.8 km2/a.Based on the change of sediment discharge due to the major project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Basin,we divided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the coastline into three stages:the slow accretion stage(1974–1986),the moderate accretion stage(1987–2002),and the rapid accretion stage(2003–2014).Liner regression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ea changes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 the Chongming Eastern Shoal and Jiuduansha.This suggested that sediment load has a fundamental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Construction of Deep Waterway in the North Passag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1998–2010) led to a rapid accretion in the Hengsha Eastern Shoal and Jiuduansha by influencing the hydrodynamics in North Passage.Coastal engineering such as reclamation and harbor construction can also change the morphology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We defined a contribution rate of area chang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reclam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Changjiang Estuary.It turned out that more than 45.3% of area increment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was attributed to recla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coastline change sediment load coastal engineering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栗云召 于君宝 +2 位作者 韩广轩 王永丽 张志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06,共8页
以黄河三角洲的LandsatTM/ETM+影像(1989~2009年)为数据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与面积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状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 以黄河三角洲的LandsatTM/ETM+影像(1989~2009年)为数据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与面积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状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线向内陆蚀退明显;清水沟流路区的岸线整体向海域推进,部分区域有蚀退现象;神仙沟流路区主要为人工海堤,岸线变化不大。黄河三角洲的整体面积在1989~2009年处于增加中,但2006~2009年,面积变化为负值。从淤蚀情况来看,1989—2009年,黄河三角洲的淤蚀强度经历了“和缓.剧烈”的过程。这说明20年来黄河三角洲整体上处于增长发育中,但2006年后三角洲整体上呈现蚀退现象,同时黄河三角洲的淤蚀情况变得比以往更剧烈,意味着更强的海陆交汇作用和岸线变化。黄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响三角洲岸线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堤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岸线的稳定。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区域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变化 遥感 面积变化
下载PDF
渤海湾西岸近百年来海岸线变迁遥感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姜义 李建芬 +1 位作者 康慧 钟新宝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4期54-58,C002,共6页
渤海湾是中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带,应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地形图、航空照片及多时相的MSS、TM、ETM遥感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进行信息增强及信息复合,提取了百年来海岸线变化信息,划分为侵蚀、淤积和稳定不同类型岸段,表明渤海湾西岸泥... 渤海湾是中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带,应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地形图、航空照片及多时相的MSS、TM、ETM遥感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进行信息增强及信息复合,提取了百年来海岸线变化信息,划分为侵蚀、淤积和稳定不同类型岸段,表明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近百年来已发生了"缓变型地质环境变化"中的"相对快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淤泥质海岸带 遥感 图像处理 海岸线变化
下载PDF
2010—2015年环渤海海岸线时空变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培强 张杰 +1 位作者 马毅 孙伟富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以Landsat ETM+,OLI影像为数据源,开展了2010—2015年环渤海大陆海岸线和岸线摆动区内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并对其逐年时空变化特征和海岸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大陆海岸线长度及类型动态变化显著,岸线长度增加了396.2km... 以Landsat ETM+,OLI影像为数据源,开展了2010—2015年环渤海大陆海岸线和岸线摆动区内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并对其逐年时空变化特征和海岸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大陆海岸线长度及类型动态变化显著,岸线长度增加了396.2km,以人工岸线为主,占比超过80%,共增加465.7km;其余岸线类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缩减,砂质岸线变化最大,减少了35.6km。2010—2015年岸线整体向海推进导致陆域面积净增737.81km2,养殖、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是渤海主要的用海类型,以养殖用海最多,增加了301.88km^2,建设用地次之,增加了297.14km^2。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为开发是环渤海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开发方式时间异质性显著,2010—2012年增速剧烈,2013年后逐年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遥感 海岸线变迁 土地覆盖
下载PDF
近40a来三门湾海岸线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晓英 张杰 +1 位作者 马毅 崔廷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9,共7页
了解岸线的变化对海岸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1973~2013年的4期三门湾大陆岸线,获取岸线长度以及陆域变化面积等信息,并以县级市(象山县、宁海县、三门县)为... 了解岸线的变化对海岸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1973~2013年的4期三门湾大陆岸线,获取岸线长度以及陆域变化面积等信息,并以县级市(象山县、宁海县、三门县)为单位分段分析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新增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结果,对三门湾地区海岸开发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73~2013年三门湾岸线总体向海推进,总长度减少40.18 km,沿岸陆域面积增加155.89 km2,其中2000~2013年岸线向海扩张最为显著,近40 a来,在沿海三县中,宁海县岸段岸线变迁最为剧烈;海岸人为开发是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开发方式时间异质性显著:早期以围垦造田、堵港蓄淡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偏重围垦养殖,进入21世纪,开发规模大幅增长,围垦造田和养殖依然是海岸开发的主要方式,同时城镇、工业建设等围填海规模迅增,港口码头建设也加快了步伐,海岸开发方式呈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湾 遥感 海岸线变迁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威海岸线变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梅娜 陈小英 +2 位作者 刘金庆 吴振 宋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4,共6页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与技术,通过对1990、2000、2009和2013年4个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和2013年资源卫星数据分析,获得了近20多年来威海海岸线演变的信息。研究表明,威海市围填海活动频繁,岸线变化显著,人工岸线所占比例由...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与技术,通过对1990、2000、2009和2013年4个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和2013年资源卫星数据分析,获得了近20多年来威海海岸线演变的信息。研究表明,威海市围填海活动频繁,岸线变化显著,人工岸线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50.7%上升到2013年的57.8%;海岸线变化呈现显著区域特征,变化较剧烈的区域集中在环翠区双岛港、杨家湾,及文登五垒岛湾;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力表现为早期的滩涂围垦养殖及中后期的码头建设和海洋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时空变化 遥感 围填海 岸线变迁 威海
下载PDF
近40年来海州湾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晓英 张杰 马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34,共11页
以Landsat MSS、TM、ETM+影像和HJ-1ACCD1影像为数据源,对海州湾大陆海岸线1973-2013年的变迁进行了连续监测,定量获取了海岸线信息,解译了岸线摆动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对近40a来海州湾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和海岸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 以Landsat MSS、TM、ETM+影像和HJ-1ACCD1影像为数据源,对海州湾大陆海岸线1973-2013年的变迁进行了连续监测,定量获取了海岸线信息,解译了岸线摆动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对近40a来海州湾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和海岸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岸线长度及类型动态变化显著,岸线长度整体增加,海湾面积不断减少,岸线类型以人工岸线为主;岸线整体向海推进导致陆域面积净增65.54km2,变迁速率时空分布不均,变迁主要发生在岚山港、绣针河口至柘汪河口、兴庄河口至西墅、连云港港岸段,城镇扩张导致2010-2013年变迁最为剧烈,速率达122.9m/a;海岸人为开发是海州湾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开发方式时间异质性显著,早期以盐业、养殖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口码头建设比例显著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用于城镇建设的围填海规模大幅增长,尤其是2010年之后已成为海州湾地区海岸开发的首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遥感 海岸线变迁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海南岛南部海岸线变迁及其成因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刚 万荣胜 +2 位作者 陈泓君 唐江浪 李波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是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有限的地区。海岸线的变化情况研究对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遥感技术对海岸线的动态监...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是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有限的地区。海岸线的变化情况研究对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遥感技术对海岸线的动态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挖掘,对1991—2013年岸线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解译出5个时相的海南岛南部海岸线,统计了岸线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典型区岸线变化原因。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岸线总长度在1991—2013年间变化不大,在560~600km之间,波动很小;但局部岸线变化比较大,主要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围海造地、码头建设以及鱼塘围垦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遥感 海岸线 变迁
下载PDF
近30年来湄洲湾海岸线变迁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宗泽 刘荣杰 +1 位作者 马毅 孙伟富 《海岸工程》 2013年第1期19-27,共9页
以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1983年、1993年、2001年和2010年湄洲湾四期海岸线。利用基线法和面积法对湄洲湾的海岸线变迁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反映岸线曲折度的岸线曲率。结果表明:近30a来湄洲湾海... 以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1983年、1993年、2001年和2010年湄洲湾四期海岸线。利用基线法和面积法对湄洲湾的海岸线变迁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反映岸线曲折度的岸线曲率。结果表明:近30a来湄洲湾海岸线整体一直处于向海增长态势,海岸线整体曲折度增大,海湾面积在减少,减少了70km2。海岸线长度整体处于增加态势,增加了2.99km,这主要由围填海养殖和港口建设引起。其中2001-2010年湄洲湾海岸线变迁最剧烈,向海增长最大距离为3 406m,陆地面积净增51.74km2,主要由外走马埭围垦、斗尾港区建设和养殖池塘的围填引起;1993-2001年变迁最缓和,向海增长最大距离为2 123m,陆地面积净增5.52km2,主要由养殖池塘围填引起;1983-2010年海岸线曲率分布中值在增大,得出整体曲折度在增大,主要原因是养殖池塘围填和港口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湾 海岸线 遥感 变迁分析 曲折度
下载PDF
南海周边国家近20年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国强 苏奋振 张君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490,共10页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1990-2010年3期南海周边国家不同类型海岸线的时空分布,对近20年来南海周边国家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南海周边国家岸线人工化趋势明显,自然的生物岸线(主要是红树林)和基岩岸线消失...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1990-2010年3期南海周边国家不同类型海岸线的时空分布,对近20年来南海周边国家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南海周边国家岸线人工化趋势明显,自然的生物岸线(主要是红树林)和基岩岸线消失显著。除中国和新加坡外,总体开发强度尚处于初级阶段;(2)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岸线受人为开发因素影响显著,空间位置以向海推进为主,平均推进速度为8.09 m/a。而湄公河口、泰国湾以及印度尼西亚西北部等区域由于海水的侵蚀作用,向陆后退趋势明显,平均后退速度为5.96 m/a;(3)研究区各个国家海岸线长度变化不一,反映各国对海岸线的开发强度和阶段不同,其中,新加坡岸线开发强度最高,菲律宾和柬埔寨处于简单的海岸开发阶段;(4)中国、新加坡和文莱对其海岸带的开发主要集中在2000年前,而2000年后海岸开发强度有所减弱,其他国家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集中在2000年后,尤其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比较明显,而菲律宾对海岸带的开发强度最弱,说明南海周边国家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20年 海岸线 遥感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岸线变迁与海岸冲淤动态遥感监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志一 徐素宁 +2 位作者 姜艳辉 梅军军 吕铁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6-139,154,共5页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砂质、淤泥质海岸正呈现侵蚀加剧的演变趋向。随着卫星遥感数据在光谱、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方面的不断提高,海岸侵蚀和淤积监测具备了精度越来越高的数据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砂质、淤泥质海岸正呈现侵蚀加剧的演变趋向。随着卫星遥感数据在光谱、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方面的不断提高,海岸侵蚀和淤积监测具备了精度越来越高的数据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岸岸线变迁及冲淤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遥感技术在岸线变迁、侵蚀淤积监测和预测方面具有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已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黄河三角洲 岸线变迁 侵蚀淤积 遥感监测
下载PDF
1976年黄河改道以来三角洲近岸区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4
18
作者 黄海军 樊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6-314,共9页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沿岸 1 0个河口、潮汐汊道的 2 3景陆地卫星影像高潮线的解译与对比 ,探讨自 1 976年黄河改道以来 ,三角洲岸线的变化特征 ;同时 ,利用GIS软件处理 1 976年和 1 992年滨海区水深测量数据 ,并与黄河利津站同期入海沙量...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沿岸 1 0个河口、潮汐汊道的 2 3景陆地卫星影像高潮线的解译与对比 ,探讨自 1 976年黄河改道以来 ,三角洲岸线的变化特征 ;同时 ,利用GIS软件处理 1 976年和 1 992年滨海区水深测量数据 ,并与黄河利津站同期入海沙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1 )目前黄河三角洲总体处于侵蚀破坏阶段 ,侵蚀岸线长相当于淤积岸线的 2倍 ;2 )人类活动对三角洲岸线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 ,人工海岸长度大幅度增加 ,总岸线长度缩短 ,岸线趋于平直 ;3)5 2 6%的黄河入海泥沙堆积于入海口附近 ,其中 92 %的泥沙堆积在 1 5m水深线以内 ,向外迅速减少 ,2 0m水深线以外出现侵蚀 ;4) 87%黄河入海泥沙往东、东南方向扩散与沉积 ,往南、东北方向扩散与沉积的泥沙很少 ,河口的北、西北方向整体上处于侵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遥感监测 海岸变化 沉积
下载PDF
1990-2017年杭州湾大陆岸线时空变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力彦 邢喆 +3 位作者 侯辰 章任群 张苗苗 杨慧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1-487,共7页
以1990、2000、2005、2010、2014、2017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杭州湾各时期大陆岸线。通过对岸线长度和类型、岸线变化速率,以及岸线变化区域类型的变化情况统计,综合分析杭州湾大陆岸线时空变迁规律。研究表明,20... 以1990、2000、2005、2010、2014、2017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杭州湾各时期大陆岸线。通过对岸线长度和类型、岸线变化速率,以及岸线变化区域类型的变化情况统计,综合分析杭州湾大陆岸线时空变迁规律。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杭州湾大陆岸线整体向海一侧推进,自然岸线保有率持续下降。围填海等工程建设是导致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围填海工程的管控和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科学合理的海岸带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杭州湾 大陆岸线 时空变迁
下载PDF
浙江大陆淤涨型海岸线的变迁遥感调查 被引量:21
20
作者 丁丽霞 周斌 +1 位作者 张新刚 王人潮 《科技通报》 2006年第3期292-298,共7页
浙江沿海由于滩涂淤涨与围海造地等因素引起海岸线的剧烈变迁,研究海岸线的变迁规律,对浙江生态环境安全、经济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方法对浙江省海岸线的变迁幅度与速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宏观、快速、实... 浙江沿海由于滩涂淤涨与围海造地等因素引起海岸线的剧烈变迁,研究海岸线的变迁规律,对浙江生态环境安全、经济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方法对浙江省海岸线的变迁幅度与速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宏观、快速、实时、直观、动态性和空间定位准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海岸线变迁调查方法费时、费力的缺点。通过对各岸段在不同时期海岸线变迁的幅度与速度进行了数量化的分析与比较发现,一千多年里,浙江整个海岸线变迁幅度与速度都呈现由南至北逐渐变小的趋势,海岸线变迁速度近代大于古代,在1960-1990年期间,海岸线变迁速度最快,近十年有速度变慢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变迁 遥感监测 浙江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