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和Ⅱ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53
2
作者 徐平东 周仲驹 +1 位作者 林奇英 谢联辉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对我国分离的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Ⅰ和Ⅱ的各一分离物(GB、XB)的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以提纯病毒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及PCR扩增,并通过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得到插入C... 对我国分离的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Ⅰ和Ⅱ的各一分离物(GB、XB)的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以提纯病毒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及PCR扩增,并通过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得到插入CP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对插入GB和XB两个分离物CP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进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克隆序列长分别为777bp和792bp,均只含一个开放读框(ORF),长度为657nt,可编码218个氨基酸;两个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775%,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为826%。与我国已报道的7个CM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比较,分离物GB的同源率为913%~973%,分离物XB的同源率为766%~784%。与国际上已报道部分CMV株系的CP基因序列相比较,分离物GB与亚组Ⅰ株系有更密切的亲缘关系,而分离物XB则与亚组Ⅱ株系的亲缘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亚组I 亚组 外壳蛋白基因
下载PDF
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与蛋白质作用的光谱性质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秋娈 王春风 +3 位作者 李全民 张永花 曹向阳 刘尚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7,共4页
在pH 3.80~4.20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Cu(Ⅱ)-ARS络合物作用,其吸收光谱发生大幅度变化,生成的深红色三元复合物,λmax为538nm,比试剂本身红移118 nm,比络合物λmax红移30 nm.研究了有生物大分子参与的三元复合物反应体系的... 在pH 3.80~4.20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Cu(Ⅱ)-ARS络合物作用,其吸收光谱发生大幅度变化,生成的深红色三元复合物,λmax为538nm,比试剂本身红移118 nm,比络合物λmax红移30 nm.研究了有生物大分子参与的三元复合物反应体系的光谱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解释了初步机理,在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以Cu(Ⅱ)-ARS络合物为光谱探针光度法测定人血清蛋白质的新方法.蛋白质在0~300mg/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38=2.37×105L·mol-1·cm-1(人血清白蛋白).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的测定基本无干扰,灵敏度比茜素红S探针法高2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茜素红S络合物 蛋白质 光度法
下载PDF
丝胶蛋白质与铜(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冠峰 陈文兴 +1 位作者 傅雅琴 沈之荃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文运用pH滴定、光谱法、电子自旋波谱、X射线衍射研究丝胶蛋白质与铜 (Ⅱ )的配位反应及其络合物的高次结构 .当溶液的 pH >9 1时 ,丝胶蛋白质与Cu(Ⅱ )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 ,此络合物具有拉伸八面体Cu(N) 4(OH-) 2 型配位结构 ,高... 本文运用pH滴定、光谱法、电子自旋波谱、X射线衍射研究丝胶蛋白质与铜 (Ⅱ )的配位反应及其络合物的高次结构 .当溶液的 pH >9 1时 ,丝胶蛋白质与Cu(Ⅱ )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 ,此络合物具有拉伸八面体Cu(N) 4(OH-) 2 型配位结构 ,高次结构为无规卷曲非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Cu()-蛋白质络合物 配位结构 高次结构
下载PDF
Cu(Ⅱ)-家蚕丝素蛋白质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文兴 沈之荃 +1 位作者 刘冠峰 白井汪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6-310,共5页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 p 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 Cu( ) -丝素配合物 ,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ESR)、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 ( p H=1 0 .60 ) ,丝素肽链主链的 4个氮原子螯...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 p 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 Cu( ) -丝素配合物 ,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ESR)、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 ( p H=1 0 .60 ) ,丝素肽链主链的 4个氮原子螯合 Cu( )生成具有近似平面四方 Cu( N) 4结构的配合物 ;而在酸性条件下 ( p H=4 .3 0 ,5.88) ,主要是丝素肽链的侧 (端 )基羧酸根键合 Cu( )生成 Cu( ) (—COO— ) ( H2 O) 3和 Cu( ) (— COO— ) 2 型配合物 .讨论和描述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 Cu(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质 配位结构 高次结构 铜配合物
下载PDF
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的新突破——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物Ⅱ结构解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飞 饶子和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由清华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结构生物学联合研究小组完成的“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物II的晶体结构”研究成果以Article的方式发表在2005年7月1日出版的Cell上。本文介绍了该项成果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创新点及方法。
关键词 线粒体 呼吸链 复合物 膜蛋白 晶体结构 膜蛋白复合物 结构解析 结构研究 三维 结构生物学
下载PDF
铬天青S-Cu(Ⅱ)配合物探针吸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兰菊 缪吉根 +1 位作者 吴小华 杨安胜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74,共4页
在pH 5.0 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铬天青S-Cu(Ⅱ)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使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了30 nm,由此提出了普通光度法测定蛋白质(BSA)的新方法。最佳条件下,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 nm处,表观摩尔... 在pH 5.0 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铬天青S-Cu(Ⅱ)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使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了30 nm,由此提出了普通光度法测定蛋白质(BSA)的新方法。最佳条件下,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3×105L.mol-1.cm-1,蛋白质(BSA)量在10-60μg/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方法可直接用于蛋清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为10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蛋白质 铬天青S-Cu() 配合物
下载PDF
Ⅱ型猪链球菌S_2株在兔中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杜文金 孙融冰 黄引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对Ⅱ型猪链球菌S2株进行了研究。作者用S2制备了3种不同抗原:荚膜多糖,多糖蛋白复合物,灭活菌苗。通过血清学方法证明荚膜多糖(CPS),多糖蛋白复合物与S2株有共同的抗原,免疫兔后,保护指数在1/2至2/2之间。... 本文对Ⅱ型猪链球菌S2株进行了研究。作者用S2制备了3种不同抗原:荚膜多糖,多糖蛋白复合物,灭活菌苗。通过血清学方法证明荚膜多糖(CPS),多糖蛋白复合物与S2株有共同的抗原,免疫兔后,保护指数在1/2至2/2之间。本试验用ELISA法检测了3种抗原的免疫反应。免疫荚膜多糖组在第2周就能检测到抗体,并持续到第4周,免疫多糖蛋白复合物组在第4周才有抗体出现,免疫灭活苗组第2周出现较低滴度的抗体,第4周就降到零。从抗体滴度看,CPS反应快,多糖蛋白复合物产生抗体迟,灭活苗产生抗体滴度低。本文还比较了3种不同佐剂(铝胶,蜂胶,EMULSIGENR)对3种抗原的佐剂活性作用。铝胶能促使兔体对荚膜多糖产生抗体,蜂胶次之,EMULSIGENR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荚膜多糖 多糖蛋白复合物 免疫
下载PDF
Cu(Ⅱ)-胺配合物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道战 蓝虹云 +2 位作者 邓加彦 农升辉 陆启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u(Ⅱ)-胺配合物催化生漆漆酚的氧化聚合过程,考察了生漆漆酚成膜性能、涂膜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结果表明,Cu(Ⅱ)-胺配合物催化生漆漆酚氧化聚合过程具有类似漆酶的催化反应特征,它能够催化生漆漆酚氧化聚...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u(Ⅱ)-胺配合物催化生漆漆酚的氧化聚合过程,考察了生漆漆酚成膜性能、涂膜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结果表明,Cu(Ⅱ)-胺配合物催化生漆漆酚氧化聚合过程具有类似漆酶的催化反应特征,它能够催化生漆漆酚氧化聚合干燥成膜,所得的涂膜具有与天然生漆涂膜相似的硬度、附着力、抗冲击力、热稳定性以及耐化学介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胺配合物 漆酚 氧化聚合 涂膜性能
下载PDF
磺氯酚N-Cu(Ⅱ)-HSA-OP体系对尿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秋娈 冯爱青 +1 位作者 赵淑珍 刘尚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室温下,在pH3.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磺氯酚N与cu^2+生成淡蓝色配合物,配合物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多元深蓝色复合物,λmax为724nm,相比于磺氯酚N红移了174nm。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光谱性质及其影响... 室温下,在pH3.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磺氯酚N与cu^2+生成淡蓝色配合物,配合物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多元深蓝色复合物,λmax为724nm,相比于磺氯酚N红移了174nm。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光谱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以多元反应为基础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方法的ε724nm=3.06×105L·mol^-1·cm^-1,对HS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120mg/L。聚乙醇辛基苯基醚(0P)存在时,λmax基本不变,灵敏度提高31%,将该法用于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与双缩脲法相比,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提高了16倍,适用于干扰较大的尿蛋白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磺氯酚N—Cu()络合物 尿蛋白
下载PDF
水杨醛缩芳胺席夫碱铜(Ⅱ)配合物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彩霞 兰淑芬 卢丽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5-922,共8页
为了探讨席夫碱配体上取代基变化对其配合物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活性的影响,合成表征了水杨醛缩芳胺席夫碱铜髤配合物[Cu(X-pimp)2](X=Cl,Br和Acetyl),用紫外光谱滴定和pH电位滴定研究了[Cu(Cl-pimp)2]的溶液结构,并测定了3个配... 为了探讨席夫碱配体上取代基变化对其配合物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活性的影响,合成表征了水杨醛缩芳胺席夫碱铜髤配合物[Cu(X-pimp)2](X=Cl,Br和Acetyl),用紫外光谱滴定和pH电位滴定研究了[Cu(Cl-pimp)2]的溶液结构,并测定了3个配合物抑制4种PTPs活性的IC50值。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够有效抑制PTP1B和TCPTP(0.20μmol·L-1<IC50<0.31μmol·L-1),但对SHP-1的抑制较弱且对SHP-2几乎无抑制作用。分析并与文献结果比较发现,席夫碱配体上苯胺对位取代基类型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其抑制作用,但取代基位置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选择性。稳态动力学研究表明[Cu(Cl-pimp)2]能够非竞争性抑制PTP1B活性,而荧光光谱实验表明二者形成了键合常数为9.3×106 L·mol-1的1∶1复合物。我们推测,配合物可能结合在PTP1B非活性区域,间接导致活性中心结构变化,从而抑制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铜()配合物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抑制剂 取代基效应
下载PDF
草酰胺合铜(Ⅱ)单核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杰 朱春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应用TG D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 ,N’ 双 ( 2 氨丙基 )草酰胺合铜 (Ⅱ )单核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 ;分别用微分法 (Achar法 )和积分法 (Coats Redfen法 )对其非等温TG数据进行了解析。通过对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 应用TG D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 ,N’ 双 ( 2 氨丙基 )草酰胺合铜 (Ⅱ )单核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 ;分别用微分法 (Achar法 )和积分法 (Coats Redfen法 )对其非等温TG数据进行了解析。通过对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该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 ;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 ,lnA和S ,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酰胺 Cu()配合物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Achar法 coats-Redfen法
下载PDF
丝胶蛋白质与镍(Ⅱ)的配位反应及络合物二次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文兴 小山俊树 +1 位作者 英谦二 白井汪芳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本文研究丝胶蛋白质与镍(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络合物的二次结构。pH滴定和电子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pH值为9~9.5时开始出现配位化合物的435,240nm吸收峰,pH约10.5以上时每个Ni2+与肽链主链或侧基上的氮配位并释放出4个H+,... 本文研究丝胶蛋白质与镍(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络合物的二次结构。pH滴定和电子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pH值为9~9.5时开始出现配位化合物的435,240nm吸收峰,pH约10.5以上时每个Ni2+与肽链主链或侧基上的氮配位并释放出4个H+,从而确认了Ni(N)4型配位化合物的生成。此反应在反应物种的摩尔浓度比[Ni(Ⅱ)]T/[HL]T乃小于0.07时,按照化学计量学法则进行,大于0.07时由于肽链的立体障碍而偏离线性关系。根据PH11.5条件下生成的Ni(Ⅱ)-丝胶络合物的比浓粘度,以及固体试样的FT-IR、X射线衍射,DSC测定表明:丝胶蛋白质的二次结构由于Ni2+的配住而具有无规卷曲的结构.从而使初期热分解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质 配位反应 金属络合物 二次结构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Ⅱ、Ⅴ表达的亚细胞结构定位研究
14
作者 沈爱国 何江虹 +3 位作者 丁斐 朱敏 王汉洲 顾建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2,共6页
为了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和 (β-1,4-Gal T- and )蛋白表达的亚细胞结构定位 ,本实验构建了β-1,4-Gal T- 和 融合绿色荧光蛋白 (GFP)表达质粒 ,分别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到 PC12细胞和肝癌 772 1细胞中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β-1... 为了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和 (β-1,4-Gal T- and )蛋白表达的亚细胞结构定位 ,本实验构建了β-1,4-Gal T- 和 融合绿色荧光蛋白 (GFP)表达质粒 ,分别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到 PC12细胞和肝癌 772 1细胞中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β-1,4-Gal T- 和 在其中表达的亚细胞结构定位。发现 ,β-1,4-Gal T- 和 主要表达在这两种细胞的细胞核旁的 Golgi复合体 ,说明它们主要分布在 Golgi复合体上。提示它们可能是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 表达 亚细胞结构 定位 肝癌细胞
下载PDF
三齿NS_2型配体Cu(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性质及电化学性质
15
作者 乐学义 石巨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8-131,共4页
蓝铜蛋白具有特征的光谱性质和异常的电化学性质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2]。为了阐述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系列模型化合物,并且已取得了某些公认的结论[1]。然而,只有很少的配合物模拟了蓝铜蛋白ES... 蓝铜蛋白具有特征的光谱性质和异常的电化学性质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2]。为了阐述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系列模型化合物,并且已取得了某些公认的结论[1]。然而,只有很少的配合物模拟了蓝铜蛋白ESR谱中较小的超精细裂分A‖值(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三齿 SN2型配体 模型化合物 蓝铜蛋白
下载PDF
植物光系统Ⅱ捕光过程的超分子结构基础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安节 柳振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5-946,共12页
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是位于植物、藻类和蓝细菌等放氧光合生物类囊体膜上的重要超分子复合物,它可通过捕获光能用于激发反应中心的电荷分离并驱动电子传递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可将水分子裂解产生氧气和质子.植物光系统Ⅱ的外周... 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是位于植物、藻类和蓝细菌等放氧光合生物类囊体膜上的重要超分子复合物,它可通过捕获光能用于激发反应中心的电荷分离并驱动电子传递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可将水分子裂解产生氧气和质子.植物光系统Ⅱ的外周存在主要和次要捕光复合物Ⅱ(major and minor light-harvesting complexⅡ,LHCⅡ),它们负责吸收光能并向光系统Ⅱ传递激发能,并且还参与非光化学淬灭和状态转换相关的捕光调节过程.近年来,围绕光系统Ⅱ和LHCⅡ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总结了PSⅡ、LHCⅡ和二者共同组成的PSII-LHCII超级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历程以及最新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 捕光复合物 结构生物学 膜蛋白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复水对玉米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利民 王洪亮 梁厚果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研究了水分胁迫再复水后玉米(ZeamaysL.)叶片中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LHCⅡ)的构象和其含量的变化。培养10d的玉米幼苗在停止灌水48h或72h后,恢复灌水并继续培养24h。此时叶片水分均能恢... 研究了水分胁迫再复水后玉米(ZeamaysL.)叶片中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LHCⅡ)的构象和其含量的变化。培养10d的玉米幼苗在停止灌水48h或72h后,恢复灌水并继续培养24h。此时叶片水分均能恢复到对照水平。72h的水分胁迫使得LHCⅡ的叶绿素和辅基蛋白的含量以及编码LHCⅡ的基因的转录本水平严重下降,而在复水24h后这些含量都没有恢复到对照水平。LHCⅡ在类囊体膜上的构象在72h水分胁迫处理时也受到严重影响,24h复水后构象对水分的响应较敏感,而其组分的代谢和基因表达是一个较长期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复水 光系统 捕光叶绿素
下载PDF
2,6-吡啶二甲酰肼2-羟基萘甲醛酰腙-Cu(Ⅱ)-CopC三元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小林 宋珍 杨斌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1-1819,共9页
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经酰化、酯化、胺解、亲和加成合成2,6-吡啶二甲酰肼-2-羟基萘甲酰腙(L1)。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方法研究了酸碱对L1互变异构的影响及L1、Cu(Ⅱ)、铜运输蛋白(copper trafficking protein,ap... 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经酰化、酯化、胺解、亲和加成合成2,6-吡啶二甲酰肼-2-羟基萘甲酰腙(L1)。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方法研究了酸碱对L1互变异构的影响及L1、Cu(Ⅱ)、铜运输蛋白(copper trafficking protein,apo Cop C)三者的相互结合。结果表明,在p H=7.4、50 mmol·L-1 Tris-HCl缓冲条件下,L1可分别与Cu(Ⅱ)、apo Cop C结合形成1∶1的配合物,条件结合常数分别为3.32×106 mol-1·L和4.01×105 mol-1·L;而Cu(Ⅱ)-L1与apo Cop C结合形成1∶1复合物的条件结合常数为8.09×105mol-1·L。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子对接模拟表明,L1结合在apo Cop C的N端,光谱滴定证实L1、Cu(Ⅱ)、apo Cop C可形成以Cu(Ⅱ)为中心的三元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吡啶二甲酰肼2-羟基萘甲醛酰腙 Cu() 铜运输蛋白 配合物 光谱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Beclin-1,LC3-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军武 司丽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1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植入支架类型不同分为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BP-DES)组(n=51)和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PP-DES)组(n=63)。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靶血管病变相关情况及置入支架长度等,术后12个月采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比较两组内膜增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Beclin-1,LC3-Ⅱ水平,术后随访1年,记录期间两组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支架内血栓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BP-DES组靶血管病变总数大于PP-DES组,置入支架长度、病变长度小于PP-DES组(P<0.05);经超声造影检测,BP-DES组内膜中度增生率为56.86%,高于PP-DES组的38.10%,BP-DES组内膜重度增生率为19.61%,低于PP-DES组的39.68%(P<0.05);BP-DES组外周血Beclin-1,LC3-Ⅱ水平均低于PP-DES组(P<0.05);BP-DES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96%,低于PP-DES组的12.70%(P<0.05)。两组靶血管病变位置、程度、长度、内膜轻度增生率以及总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P-DES相比,冠心病患者置入BP-DES可有效改善支架内内膜增生情况,抑制其过度增生,降低Beclin-1,LC3-Ⅱ水平以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同时还可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 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 自噬相关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下载PDF
发菜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分离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梅 钟泽璞 +2 位作者 王可玢 李良璧 匡廷云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7期684-688,共5页
采用改进的Allen’s的绿胶系统 ,首次对陆生蓝藻发菜 (NostocflagelliformeBorn .etFlah .)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进行了分离 ,共分离出了 11条绿色的色素蛋白复合物条带 ,两条浅黄色的条带。其中 7条绿色条带属于PSⅠ组分 ,4条绿色条... 采用改进的Allen’s的绿胶系统 ,首次对陆生蓝藻发菜 (NostocflagelliformeBorn .etFlah .)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进行了分离 ,共分离出了 11条绿色的色素蛋白复合物条带 ,两条浅黄色的条带。其中 7条绿色条带属于PSⅠ组分 ,4条绿色条带属于PSⅡ组分 ,1条浅黄色条带经光谱分析初步认定为类胡萝卜素蛋白复合物 ,而另一条浅黄色条带为游离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类囊体膜 叶绿素蛋白复事物 光谱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