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a combinatorial control method for coaxial rotor aircraft based on sliding mode 被引量:5
1
作者 Yi-ran Wei Hong-bin Deng +2 位作者 Zhen-hua Pan Ke-wei Li Han C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80-292,共13页
Aiming at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tracking of coaxial rotor aircraft(CRA),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binatorial control method of sliding mode control(SMC)coupled with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C).Con... Aiming at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tracking of coaxial rotor aircraft(CRA),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binatorial control method of sliding mode control(SMC)coupled with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C).Considering the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flight dynamics,aerodynamics and airflow interference,the dynamical model of CRA is established.The dynamical model is simplifi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flight,then the simplified dynamical model is divided into two subsystems:a fully-actuated subsystem and an under-actuated subsystem.The controller of the fully-actuated subsystem consists of a SMC controller coupled with a rate bounded PIDC controller,while the controller of the under-actuated subsystem is composed of a SMC controller.The sliding manifold is defined by combining the position and velocity tracking errors of the state variables for each subsystem.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is used to verify the stability of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which ensures that all state trajectories of the system can reach and stay on the sliding mode surface,the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interference of the model are compensated.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IDC a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xial rotor aircraft Sliding mode control Position and attitude track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下载PDF
Modeling and Robust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with Adaptive RBFNN for a Novel Coaxial Eight-rotor UAV 被引量:12
2
作者 Cheng Peng Yue Bai +3 位作者 Xun Gong Qingjia Gao Changjun Zhao Yantao Tian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2015年第1期56-64,共9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bust attitude control of a novel coaxial eight-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which has higher drive capability as well as greater robustness against disturbances than quad-rotor UAV....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bust attitude control of a novel coaxial eight-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which has higher drive capability as well as greater robustness against disturbances than quad-rotor UAV. The dynamical and kinematical model for the coaxial eight-rotor UAV is developed, which has never been proposed before. A robust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BSMC) with 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attitude of the eightrotor UAV in the presence of model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The combinative method of backstepping control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has improved robustness and simplified design procedure benefiting from the advantages of both controllers. The adaptive RBFNN as the uncertainty observer can 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lumped uncertainties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their bounds for the eight-rotor UAV. Additionally, the adaptive learning algorithm, which can learn the parameters of RBFNN online and compensate the approximation error, is derived us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And then the uniformly ultimate stability of the eight-rotor system is prov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robust control method adopted in the novel coaxial eight-rotor UAV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 2014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Aircraft control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Attitude control BACKSTEPPING Controllers Functions Learning algorithms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obust control Robustness (control systems) Sliding mode control Uncertainty analysis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with Boundary Layer for Unmanned Coaxial Rotor Ducted Fan Helicopter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 Zhi Wang Daobo +1 位作者 Zeng Ziyang Wang Biao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2期199-207,共9页
The structure and modeling of a novel unmanned coaxial rotor ducted fan helicopter(RDFH)are introduced,and then,based on the helicopter air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principles,a nonlinear model of the coaxial rotor duc... The structure and modeling of a novel unmanned coaxial rotor ducted fan helicopter(RDFH)are introduced,and then,based on the helicopter air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principles,a nonlinear model of the coaxial rotor ducted fan helicopter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wind tunnel experiment.After that,the helicopter′s stability and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nipulation are analyzed through time-domain.Finally,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SMC)with boundary layers is developed on a hardware in the loop platform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 the flight control compu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DFH′s tracking ability performs well under the use of propose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coaxial rotor ducted fan HELICOPTER (RDFH) TIME-DOMAIN analysis sliding mode controller(SMC)
下载PDF
Global optimization for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based on Kriging model an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璐鸿 刘顺安 +1 位作者 张冠宇 王春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15-1323,共9页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global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Krig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pl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ons.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an...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global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Krig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pl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ons.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Fluent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the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s. Through simulation sample points, the total lift of the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was obtained. The Kriging model was then constructed, and the function was fitte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was also utilized for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of the Kriging model of the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ized global coordinates. Finally, the optimized results were simulated by Flu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riging model and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ft performance of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and compute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ed coaxial rotors aircraft Kriging mode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lobal optimization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力分析的全柔性共轴旋翼无人机路径跟踪方法
5
作者 岳鹍 张月新 宋光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随着无人机作业工况复杂性的提升,对其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结合多种因素对无人机控制系统和结构特性进行建模并开展改进研究。该文章提出了基于虚拟力分析的全柔性共轴旋翼无人机路径跟踪方法:首先,基于旋翼柔性变形的受力形变模... 随着无人机作业工况复杂性的提升,对其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结合多种因素对无人机控制系统和结构特性进行建模并开展改进研究。该文章提出了基于虚拟力分析的全柔性共轴旋翼无人机路径跟踪方法:首先,基于旋翼柔性变形的受力形变模型构建全柔性共轴旋翼无人机动力学模型;然后,依据虚拟力分析方法制定虚拟力反馈控制律,并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基于虚拟力反馈无人机路径跟踪;最后,开展模型特性分析及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抵抗外界干扰方面具有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力 共轴旋翼无人机 路径跟踪 全柔性 控制律
下载PDF
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试验与分析
6
作者 刘向楠 邵天双 +2 位作者 刘实 刘少腾 陈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82-6088,共7页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是高速直升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前进比及升力偏置对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在航空工业气动院FL-52风洞开展了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风洞试验,通过合理的操纵与配平策略,实现了共轴刚性旋翼配平,并...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是高速直升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前进比及升力偏置对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在航空工业气动院FL-52风洞开展了共轴刚性旋翼气动特性风洞试验,通过合理的操纵与配平策略,实现了共轴刚性旋翼配平,并对悬停、多种前飞状态下气动特性及升力偏置对旋翼操纵特性及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配平效果,桨毂力矩、合扭矩及升力偏置配平误差分别优于±2 N·m、±0.5 N·m、±0.01;悬停状态扭矩配平与非配平状态下,上旋翼效率都大于下旋翼,差动总距效率随联动总距的增大而增大;前飞状态升力偏置可有效提升大前进比时旋翼气动效率而小前进比时则并不明显,升力偏置的增大会使上下旋翼的桨毂滚转力矩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刚性旋翼 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旋翼配平 升力偏置
下载PDF
边缘电磁驱动碟形涵道飞行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邹文炀 李嘉仪 +6 位作者 刘凯 张恒珲 王亦凡 王新林 刘铁让 陈吉昌 童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0-908,共9页
针对传统转轴转子电机难以为大尺寸桨叶提供大输出转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边缘电磁驱动”的中型碟形涵道式飞行器。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并评估飞行器性能参数,对飞行器典型过载工况进行了结构强度仿真计算,对悬停和平飞姿态分别进行... 针对传统转轴转子电机难以为大尺寸桨叶提供大输出转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边缘电磁驱动”的中型碟形涵道式飞行器。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并评估飞行器性能参数,对飞行器典型过载工况进行了结构强度仿真计算,对悬停和平飞姿态分别进行了气动数值模拟,并对优选电磁线圈构型进行了电磁力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器边缘电磁驱动系统能输出3700 N·m的转矩,转矩密度33.76 N·m/kg,满足运行动力需求;计算得出该飞行器设计具备一吨级最大起飞质量的气动能力,结构强度满足典型过载工况下的强度要求,为中大型碟形飞行器的构型设计和驱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设计 碟形涵道飞行器 共轴双旋翼 数值模拟 边缘电磁驱动
下载PDF
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交联控制方法研究
8
作者 谌昱 宋劼 +1 位作者 张海波 杨波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针对常规的旋翼总距前馈方法难以有效实现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快速交联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设计了适用于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的新型交联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综合仿真平台,揭示不同运行工况下,共轴双旋翼、... 针对常规的旋翼总距前馈方法难以有效实现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快速交联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设计了适用于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的新型交联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综合仿真平台,揭示不同运行工况下,共轴双旋翼、推力桨操纵输入、发动机燃油输入变化规律;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共轴双旋翼、推力桨桨距的增益自调节交联控制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开展了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中等、高速度飞行时,相比于常规的旋翼总距前馈,新型交联控制方法可使动力涡轮转速的超调与下垂量减小36%与70%,可使直升机/发动机快速交联控制品质更优,进一步提升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的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高速直升机 涡轴发动机 交联控制 双旋翼 推力桨
下载PDF
共轴刚性旋翼振动载荷影响分析
9
作者 谭水鹏 王宇奇 虞志浩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3期18-25,30,共9页
针对共轴刚性旋翼建立了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开展旋翼载荷影响分析。气动弹性分析模型中采用几何精确桨叶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旋翼自由尾迹模型,并结合松耦合方法计算共轴刚性旋翼载荷。通过XH-59A和X2悬停及前飞试验状态,验证了理论模型。... 针对共轴刚性旋翼建立了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开展旋翼载荷影响分析。气动弹性分析模型中采用几何精确桨叶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旋翼自由尾迹模型,并结合松耦合方法计算共轴刚性旋翼载荷。通过XH-59A和X2悬停及前飞试验状态,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了旋翼桨叶片数、交叠方位角、轴前倾角等结构参数和飞行状态参数对共轴刚性旋翼振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实度下旋翼桨叶片数增加,振动载荷降低;奇偶片桨叶交叠角相对机身的分布,显著影响横向和纵向振动载荷水平;相同升力和升力偏置(LOS)下轴前倾角增加,振动载荷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振动 载荷 共轴刚性旋翼 气动弹性分析
下载PDF
小型共轴无人机CFD气动仿真分析
10
作者 王胜 刘凤丽 郝永平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1期46-49,53,共5页
以新款共轴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方式寻求最优间距比进而完善飞行器结构,提升飞行器性能。为研究悬停状态下共轴飞行器的桨叶间距对旋翼气动的影响,首先通过叶素-动量理论建立旋翼载荷模型,然后应用非结构运动嵌套网... 以新款共轴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方式寻求最优间距比进而完善飞行器结构,提升飞行器性能。为研究悬停状态下共轴飞行器的桨叶间距对旋翼气动的影响,首先通过叶素-动量理论建立旋翼载荷模型,然后应用非结构运动嵌套网格技术及CFD方法展开新型共轴飞行器旋翼系统在悬停状态下的气动载荷分析;通过改变不同的间距比在Fluent中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间距比下旋翼升力与扭矩,并利用CFD-Post后处理得出相应间距下旋翼附近速度流线图。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悬停状态下小间距比的旋翼系统气动性能优于大间距比的旋翼系统气动性能;同一转速时,不同间距比下的总扭矩及总载荷不同,间距变化对旋翼系统载荷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无人机 旋翼气动特性 CFD 间距比
下载PDF
纵列双桨无人机的气动仿真分析
11
作者 贺登俊 康会峰 +3 位作者 刘颖 刘泽辉 宣佳林 黄新春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解决纵列双桨无人机的桨叶重叠部分的气动干扰导致的旋翼效率减少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纵列双桨无人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包括不同攻角、两桨叶相对位置变化以及整流罩气动外型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攻角下,无人... 为解决纵列双桨无人机的桨叶重叠部分的气动干扰导致的旋翼效率减少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纵列双桨无人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包括不同攻角、两桨叶相对位置变化以及整流罩气动外型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攻角下,无人机的攻角对升力系数的影响大于阻力系数;无人机两桨叶在纵向距离3420 mm、轴向距离540 mm时旋翼的干扰最小,效率最高。之后进行了无人机整流罩优化,得到了更加理想的气动外型。为纵列双桨无人机的气动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为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双桨无人机 气动特性 旋翼效率
下载PDF
构型参数对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气动干扰的影响机理
12
作者 祁浩天 濮天梅 朱卫军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9-67,共9页
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嵌套网格法建立了共轴刚性旋翼流场模拟方法,通过与单旋翼对比,深入分析了其气动干扰特征和形成机理,并探究了旋翼间距和转速对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气动干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桨叶相遇干扰引起... 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嵌套网格法建立了共轴刚性旋翼流场模拟方法,通过与单旋翼对比,深入分析了其气动干扰特征和形成机理,并探究了旋翼间距和转速对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气动干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桨叶相遇干扰引起的拉力波动主要取决于桨叶附近诱导流场的梯度,在悬停状态,桨叶上方、桨尖附近的流场梯度较大,因此上旋翼拉力脉冲幅值大于下旋翼,桨尖附近剖面的拉力波动大于桨根处;随着间距从基准间距逐渐增大,桨叶相遇干扰迅速减弱然后消失,周期诱导效应则逐渐减弱,但在大间距时仍然存在;旋翼转速增加会增强诱导流场强度,从而引起更大的拉力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刚性旋翼 悬停 气动干扰 旋翼间距 旋翼转速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基于同轴度优化的多级压气机转子分段堆叠装配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玉 李静 庞昕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压气机转子装配优化技术是通过调节转子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角度,达到控制转子同心度和初始不平衡量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基于多级压气机转子部件堆叠测量数据,采用分段式堆叠装配方法验证了转子部件优化同轴度的装配技术,从而改善了转子的... 压气机转子装配优化技术是通过调节转子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角度,达到控制转子同心度和初始不平衡量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基于多级压气机转子部件堆叠测量数据,采用分段式堆叠装配方法验证了转子部件优化同轴度的装配技术,从而改善了转子的装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转子 同轴度 分段堆叠装配
下载PDF
共轴式直升机上下旋翼之间气动干扰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邓彦敏 陶然 胡继忠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
介绍了共轴式直升机在悬停和前飞时 ,上下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及干扰随前进比变化的情况。风洞实验结果表明 ,悬停时 ,在两旋翼的相互干扰中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较大 ,拉力系数越大 ,干扰相对增强。前飞时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减弱 ... 介绍了共轴式直升机在悬停和前飞时 ,上下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及干扰随前进比变化的情况。风洞实验结果表明 ,悬停时 ,在两旋翼的相互干扰中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较大 ,拉力系数越大 ,干扰相对增强。前飞时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减弱 ,下旋翼对上旋翼的干扰增强。在前进比 μ =0~ 0 0 5之间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最大 ,μ =0 1时 ,下旋翼对上旋翼干扰最大 ,μ =0~ 0 1之间 ,两旋翼之间干扰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式旋翼 气动干扰 上旋翼 下旋翼 拉力系数 扭矩系数 前进比 风洞实验
下载PDF
基于自由尾迹方法的共轴式双旋翼流场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水林 徐国华 李春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1-726,共6页
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流场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计算方法。该方法中,桨叶模型采用了升力面/涡格法,尾迹则使用畸变的自由尾迹模型,以更好地模拟流场特性及计入桨尖三维效应。通过旋翼下洗速度的计算值与可得到的实验值对比... 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流场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计算方法。该方法中,桨叶模型采用了升力面/涡格法,尾迹则使用畸变的自由尾迹模型,以更好地模拟流场特性及计入桨尖三维效应。通过旋翼下洗速度的计算值与可得到的实验值对比,表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然后,着重计算分析了共轴式直升机的旋翼尾迹结构和诱导速度分布,并与单旋翼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悬停时,与单旋翼相比,共轴式双旋翼在旋翼下方的诱导速度更大,但并非两幅单旋翼诱导速度的迭加;前飞时,随前飞速度的增加,上下旋翼间的相互干扰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直升机 自由尾迹 共轴式旋翼 流场
下载PDF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桨毂阻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龙 王畅 +2 位作者 唐敏 孙海生 杨永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5,共6页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在突破常规直升机前飞速度极限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桨毂阻力。为研究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桨毂的阻力特性,采用天平测力的方式在1.4m×1.4m直流风洞中对不同的共轴双桨毂组合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状态变量包括...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在突破常规直升机前飞速度极限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桨毂阻力。为研究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桨毂的阻力特性,采用天平测力的方式在1.4m×1.4m直流风洞中对不同的共轴双桨毂组合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状态变量包括桨毂转速、模型各部件间缝隙和不同整流模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共轴双桨毂试验模型的阻力受对称光滑桨毂旋转运动的影响基本可忽略;各整流部件间缝隙对模型所受阻力影响较大,大缝隙会使试验模型阻力增大;各整流部件分离尾流存在较大的气动干扰,使模型所受阻力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刚性旋翼 直升机 桨毂阻力 缝隙 气动干扰
下载PDF
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载荷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国仪 胡继忠 +1 位作者 曹义华 王晋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表明,共轴式直升机在悬停、前飞状态下,上下旋翼桨盘处轴向诱导速度分布与单旋翼直升机的相类似,本文根据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这一特点,引入气动力相互干扰因子,将单旋翼直升机一阶谐波形式的Pitt-Peters静态非均匀入... 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表明,共轴式直升机在悬停、前飞状态下,上下旋翼桨盘处轴向诱导速度分布与单旋翼直升机的相类似,本文根据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这一特点,引入气动力相互干扰因子,将单旋翼直升机一阶谐波形式的Pitt-Peters静态非均匀入流模型推广到共轴式直升机,建立了一种共轴双旋翼载荷计算模型,为共轴式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作前期准备。以某共轴双旋翼为研究对象进行载荷计算,并与国外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式直升机 计算模型 共轴双旋翼 空气动力学 旋翼尾迹
下载PDF
共轴式双旋翼悬停流场和气动力的CFD计算 被引量:28
18
作者 叶靓 徐国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7-442,共6页
考虑到共轴式双旋翼流场特征高度复杂、桨叶承受非定常气动载荷的特点,为更好地预测共轴式双旋翼的气动特性,把非结构嵌套网格方法和网格的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套适合于共轴式双旋翼流场数值计算的求解器。在该求解器中,采用非结... 考虑到共轴式双旋翼流场特征高度复杂、桨叶承受非定常气动载荷的特点,为更好地预测共轴式双旋翼的气动特性,把非结构嵌套网格方法和网格的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套适合于共轴式双旋翼流场数值计算的求解器。在该求解器中,采用非结构嵌套网格方案来模拟桨叶之间存在的相对运动,自适应网格技术用来捕捉尾迹对流场和气动特性的影响,求解惯性坐标系下的非定常N-S主控方程来模拟流场的非定常特性。应用该求解器,首先计算了有试验结果可供对比的一副试验旋翼的诱导速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共轴式双旋翼的桨尖涡轨迹和拉力分布特性,并与单旋翼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式旋翼 非结构网格 嵌套网格 自适应网格 直升机
下载PDF
共轴式双旋翼流动的 N-S 方程模拟 被引量:16
19
作者 童自力 孙茂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数值求解带有动量源项的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模拟了共轴式双旋翼的流动。通过与单旋翼流场的下洗速度分布的比较,探讨了两旋翼间相互干扰的特性,并讨论了双旋翼的旋翼间距、前进比及桨根安装角等参数对流动的影响。
关键词 旋翼空气动力学 动量源 共轴式 双旋翼 N-S方程
下载PDF
共轴式双旋翼悬停诱导速度场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杨超 于世美 邓彦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悬停状态下共轴式双旋翼和单旋翼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水洞实验测量,得到流场矢量图和涡量云图数据。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深入分析,得出了悬停状态下共轴双旋翼流场特性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如:共轴式双...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悬停状态下共轴式双旋翼和单旋翼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水洞实验测量,得到流场矢量图和涡量云图数据。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深入分析,得出了悬停状态下共轴双旋翼流场特性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如:共轴式双旋翼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大于单独靠下旋翼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但小于其两倍;沿旋翼轴向下,轴向诱导速度逐渐增大。径向诱导速度在桨尖区域表现为快速向内收缩,上旋翼收缩速度比下旋翼快,收缩范围大;对于单双旋翼,周向诱导速度都存在一个方向转向的半径位置,在其内和该旋翼转向相同,在其外则相反,对于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式旋翼 旋翼流场 诱导速度 悬停 PI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