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fluorescent (alizarin red S and calcein) and clip-tag markers for stock assessment of ark shell, Anadara broughtonii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珊珊 张秀梅 +2 位作者 李文涛 李龙 蔡星媛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Release programs to enhance stocks of ark shell(Anadara broughtonii)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a number of Asian countries,but their effectiveness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owing to a lack of marking methods.The qual... Release programs to enhance stocks of ark shell(Anadara broughtonii)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a number of Asian countries,but their effectiveness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owing to a lack of marking methods.The quality and longevity of fluorescent markers,alizarin red S(ARS) and calcein(CAL)(200 and 300 mg/L),as well as clip tags,were tested on juvenile A.broughtonii.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or shell growth were observed in juveniles stained with either of the two fluorochromes after a 160-day culture period,but the retention rate was 100%after 1 year.Fluorescent marks(>grade 3) were observable microscopically in juveniles stained with the two fluorochromes,and some fluorescent marks(>grade 4) were visible with the naked eye after 1 year.ARS-marked shells were brighter than those marked with CAL,and shells marked with 300 mg/L of the fluorochromes were easier to detect than those marked with 200 mg/L.Clip tag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hell as the bivalve grew,and the retention rate was64.25%after 160 day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at 30 days),shell length(at 60,90,120,and 160days),and wet weight(at 90,120,and 160 day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clip-tagged and control groups(all P<0.05),indicating that the tags may have passive effects on the ark shell.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ARS and CAL are suitable to mark A.broughtonii for large-scale restocking programs,and that optimal marking quality was achieved with 300 mg/L ARS.Lighter and smaller clip tag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reduce injury and increase survival rate of cl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dara broughtonii fluorescent staining clip tags survival rate shell length retention rate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respiratory metabolism,feeding and expression of three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 in Anadara broughtonii
2
作者 Xuxu LIU Xiumei ZHANG Yihang WA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755-769,共15页
Anadara broughtonii is one of the main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of shellfish in northern China.A.broughtonii lives in relatively stable subtidal zone where the clam coul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with mi... Anadara broughtonii is one of the main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of shellfish in northern China.A.broughtonii lives in relatively stable subtidal zone where the clam coul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with minimum energy.Therefore,slight fluctuations in water environment ma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feeding and metabolism.Large-scale mortality often occurs during the intermediate rearing processes,and high temperatures in summer are considered the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To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response patterns of A.broughtonii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to estimate the appropriate metabolism temperature for A.broughtonii,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respiratory metabolism and food intake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studied.The response patterns of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 to heat stress and post-stress recovery were also explored.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growth stage of A.broughtonii we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metabolism and feeding.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feeding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in each shell-length group was 24℃.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peak metabolic rate occurred in each shell-length group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hell length.With the increase in heat stress,the expression of three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Abhsp60,Abhsp70,and Abhsp90)in the tissues of two size groups of A.broughtoni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emperature was above 24℃and reached a peak at 30℃.After heat shock at 30℃for 2 h,the expression of the three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 rapidly increased,peaked at 2 h after the heat shock,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to the level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48 h after the heat shock.The three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 respond rapidly to heat stress and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to the cellular stress response in A.broughtonii under an environmental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dara broughtonii TEMPERATUR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clearance rate heat shock protein gene
下载PDF
泥蚶34个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格粗饰蚶中的通用性检测 被引量:17
3
作者 董迎辉 吴国星 +3 位作者 姚韩韩 边平江 赵德旻 林志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7,共8页
利用泥蚶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拼接获得的大量EST序列开发SSR标记,在1 123条EST序列里筛查到73条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其中54个位点适合设计引物,在位点两侧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46对引物获得稳定扩增的位点,引物在泥蚶奉化... 利用泥蚶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拼接获得的大量EST序列开发SSR标记,在1 123条EST序列里筛查到73条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其中54个位点适合设计引物,在位点两侧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46对引物获得稳定扩增的位点,引物在泥蚶奉化群体的多态性检测中发现,有34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共扩增出122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7个,平均每个位点产生3.59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分别为0.000~0.600、0.078~0.771、0.106~0.718;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显示,13个位点偏离了平衡状态;用Nr和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对含有多态性SSR的EST进行了基因注释,25个SSR位点来自注释基因序列。将34对泥蚶多态性SSR引物在格粗饰蚶中进行了通用性检测,结果有11对成功扩增,8对表现为多态,通用率为23.53%,这些通用引物可用于两种蚶的遗传多样性评价、系统进化分析、比较作图和基因发掘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EST-SSR 多态性 通用性 格粗饰蚶
下载PDF
青岛魁蚶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颖 吴志宏 +4 位作者 李红艳 刘天红 李晓 孙元芹 郑永允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对青岛魁蚶软体部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魁蚶软体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67%、1.23%、4.44%和11.73%;软体部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19.75mg/g(干重),其中8种必需... 对青岛魁蚶软体部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魁蚶软体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67%、1.23%、4.44%和11.73%;软体部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19.75mg/g(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251.23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4.91%,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魁蚶软体部各必需氨基酸平均得分为107.86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魁蚶软体部脂肪酸中ω-3PUFA质量分数为33.32%;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VC、VB2、VB3和VB5,并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无机元素。魁蚶中重金属含量极低,无重金属污染和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食用安全性高。研究认为,魁蚶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均衡,营养价值较高的贝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软体部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下载PDF
不同地理群体魁蚶的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颖 吴志宏 +4 位作者 李红艳 刘天红 孙元芹 李晓 郑永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分析和评价山东即墨、辽宁庄河、江苏连云港3个不同地理群体魁蚶的营养成分。用常规方法检测魁蚶软体部的一般营养成分,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组成;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和能值以江苏连云港群体最高;碳... 分析和评价山东即墨、辽宁庄河、江苏连云港3个不同地理群体魁蚶的营养成分。用常规方法检测魁蚶软体部的一般营养成分,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组成;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和能值以江苏连云港群体最高;碳水化合物以辽宁庄河群体最高;氨基酸的组成非常全面,各地理群体魁蚶干物质中氨基酸总量由高到低的变化顺序为山东即墨(719.75mg/g)>江苏连云港(703.54mg/g)>辽宁庄河(685.16mg/g);EAA/TAA比率在34.72%~34.91%之间,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以山东即墨群体最高;呈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276.92~293.21mg/g;脂肪酸中ω3脂肪酸相对含量高;钙、铁、锌、硒等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不同地理群体的魁蚶营养成分虽存在一定差异,但与其他一些双壳贝类相比,魁蚶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海洋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魁蚶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及鳃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蔡星媛 张秀梅 +1 位作者 田璐 张沛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9,共8页
文章研究了盐度胁迫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稚贝(壳长25~35 mm)血淋巴渗透压和鳃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突变胁迫下,盐度20、25、35、40组的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均在48 h内显著降低或波动升高后趋于稳定,盐度15组则需96 h... 文章研究了盐度胁迫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稚贝(壳长25~35 mm)血淋巴渗透压和鳃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突变胁迫下,盐度20、25、35、40组的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均在48 h内显著降低或波动升高后趋于稳定,盐度15组则需96 h完成波动调整。以日变幅5渐变至高盐40过程中,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在48 h内趋于稳定;低盐15组仅需72 h完成渗透压调节,调整时间显著小于突变组。盐度突降胁迫下,各处理组稚贝鳃Na+/K+-ATP酶活力12 h后显著升高,24 h分别达到最大值,随后快速回落并稳定在高于对照组水平;盐度骤升胁迫下,鳃ATP酶活力波动降低,在12~24 h达到最小值后稳定在低于对照组水平。低盐(15)和高盐(40)渐变组的鳃ATP酶活力变幅均小于突变组。盐度胁迫下鳃Na+/K+-ATP酶活力的响应方式不同,即低盐胁迫时活力增强,高盐胁迫时活力降低。采用盐度渐变的驯化处理更有利于魁蚶稚贝应对盐度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魁蚶 血淋巴渗透压 Na+/K+-ATP酶
下载PDF
温度对魁蚶稚贝潜沙能力及对多棘海盘车捕食魁蚶稚贝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珊珊 张秀梅 +2 位作者 蔡星媛 佟飞 陈慕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9-1446,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变化(10、15、20、25和30℃)对魁蚶稚贝(壳长2~3 cm)潜沙能力,及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捕食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温10℃时,魁蚶稚贝的初次潜沙时间(初潜时间)最长,潜沙率最低,分别为28.87 min、21.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变化(10、15、20、25和30℃)对魁蚶稚贝(壳长2~3 cm)潜沙能力,及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捕食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温10℃时,魁蚶稚贝的初次潜沙时间(初潜时间)最长,潜沙率最低,分别为28.87 min、21.25%,且与其他温度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20℃时,魁蚶稚贝初潜时间最短、潜沙率最高,分别为7.49 min、55.63%,可视为魁蚶稚贝的最适潜沙温度。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的捕食速率受温度影响显著,水温20℃时捕食速率最大,为5.28个/d,且与10℃、25℃处理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水温15~20℃时,多棘海盘车的捕食温度系数Q10为2.22,可视为其最适捕食温度。魁蚶稚贝的最适潜沙温度与多棘海盘车的最适捕食温度范围重叠。因此,在水温20℃左右进行魁蚶稚贝底播增殖时,也是多棘海盘车捕食速率的最高时期,应加强底播海区多棘海盘车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多棘海盘车 温度 潜沙行为 捕食速率
下载PDF
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瑞 乔长晟 +2 位作者 贾鹏 贾培起 贾士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以生鲜毛蚶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生鲜毛蚶中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了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条件,为建立和推广海产品超高压杀菌工艺提供了实例。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 以生鲜毛蚶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生鲜毛蚶中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了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条件,为建立和推广海产品超高压杀菌工艺提供了实例。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40℃,保压时间为5~15min时,压力在300~500MPa范围内对生鲜毛蚶中各种微生物杀灭作用显著(P<0.01)。最终确定压力500MPa、温度40℃、保压时间5min为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毛蚶 杀菌工艺 正变实验
下载PDF
古蚶亲贝室外水泥池催熟培育与催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蒲利云 陈傅晓 +2 位作者 曾关琼 谭围 隋曌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利用室外水泥池进行古蚶(Anadara antiquata)亲贝不同密度的催熟培育,经过44 d的培育,均获得生长良好、性腺成熟的亲贝。通过比较发现,20个/m3的培育密度效果最佳。且采用了阴干、藻液、温度、精液和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比... 利用室外水泥池进行古蚶(Anadara antiquata)亲贝不同密度的催熟培育,经过44 d的培育,均获得生长良好、性腺成熟的亲贝。通过比较发现,20个/m3的培育密度效果最佳。且采用了阴干、藻液、温度、精液和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比较不同催产诱导方法,结果显示,采用阴干刺激2 h+藻液刺激1 h+精液刺激结合诱导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蚶 亲贝 催熟 催产
下载PDF
毛蚶、魁蚶和泥蚶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的RFLP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永军 戴伟 +1 位作者 王晓梅 周晓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91,共4页
对毛蚶、魁蚶和泥蚶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区)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发现,6种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haⅠ,HpaⅡ,RsaⅠ,Sse9Ⅰ和TaqⅠ)均能将泥蚶与毛蚶及魁蚶区别开来,但未发现毛蚶和魁蚶间特异性的RFLP标记。对酶切图谱... 对毛蚶、魁蚶和泥蚶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区)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发现,6种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haⅠ,HpaⅡ,RsaⅠ,Sse9Ⅰ和TaqⅠ)均能将泥蚶与毛蚶及魁蚶区别开来,但未发现毛蚶和魁蚶间特异性的RFLP标记。对酶切图谱进行的数理分析结果显示,毛蚶与魁蚶之间的净遗传距离Pnet值为0,而泥蚶与毛蚶、泥蚶与魁蚶之间的Pnet值均为0.0797;泥蚶群体内检测到5种酶切复合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值为0.0008外,而毛蚶和魁蚶群体内为相同的1种复合单倍型,π值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魁蚶 泥蚶 ITS区 RFLP
下载PDF
EPC铸铁件表面皱皮缺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英杰 李立新 +2 位作者 李增民 邢建东 刘津冬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在铸铁件消失模铸造生产中 ,经常遇到铸件表面出现皱皮缺陷 ,影响铸件的表面品质。结合工厂生产实践 ,论述消失模铸造铸铁件皱皮缺陷产生的机理、原因和防止的途径 ,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消失模铸造 皱皮缺陷 防止措施
下载PDF
古蚶生物学特性及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围 陈傅晓 +2 位作者 曾关琼 蒲利云 隋曌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3,共3页
为探索古蚶(Anadara antiquata)的生物学特性,建立古蚶与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混养模式,对古蚶生物学性状、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与总结,并开展了古蚶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在人工培育条件下,掌握了古蚶各个阶段的变... 为探索古蚶(Anadara antiquata)的生物学特性,建立古蚶与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混养模式,对古蚶生物学性状、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与总结,并开展了古蚶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在人工培育条件下,掌握了古蚶各个阶段的变态发育情况,初步了解了其幼虫在各个时期的生长状况。试验表明,通过实施古蚶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每亩(667 m2)可产古蚶200 kg、南美白对虾300 kg、点蓝子鱼(Siganus gut-tatus)30 kg,可以改善养殖环境,达到良好的生态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蚶 生物学特性 混养 南美白对虾
下载PDF
菲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体内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波 谭送琴 +4 位作者 马晓芳 刘宪斌 田胜艳 张涛 王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2-578,共7页
采用室内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菲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Anadara subcrenata)体内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释放过程中毛蚶体内菲和Cd的富集量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了菲和Cd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体内的吸... 采用室内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菲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Anadara subcrenata)体内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释放过程中毛蚶体内菲和Cd的富集量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了菲和Cd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体内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半衰期B1/2和平衡状态下最大富集量CA max等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菲和Cd在实验前期富集速率较高,8 d以后富集速率减缓,释放阶段与富集阶段相似。毛蚶对菲的BCF值为37.80,远大于Cd的BCF值13.12,且生物半衰期时间更长,菲更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菲和Cd联合暴露条件下,在毛蚶体内的CA max和BCF值均大于单一作用,说明二者同时暴露时,毛蚶对菲和镉的吸收富集均有所增强。实验模型拟合度较好,输出值和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拟合方程和拟合参数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单一污染 复合污染 生物富集 动力学
下载PDF
筏式和底播增养殖模式下魁蚶食物来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星媛 张秀梅 +2 位作者 刘旭绪 尤凯 张沛东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8-1379,共12页
2014年5月和9月,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胃含物分析法,比较研究了不同增养殖模式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饵料特征差异,以期探讨增养殖魁蚶可能的食物来源。结果显示,魁蚶的δ^(13)C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在5月,筏养区魁蚶的δ^(13)... 2014年5月和9月,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胃含物分析法,比较研究了不同增养殖模式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饵料特征差异,以期探讨增养殖魁蚶可能的食物来源。结果显示,魁蚶的δ^(13)C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在5月,筏养区魁蚶的δ^(13)C值明显低于9月,底播区则表现出相反趋势。5月,两种增养殖模式下魁蚶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明显差异;9月,筏养区魁蚶的δ^(13)C、δ^(15)N值均显著高于底播区。以浮游植物为主的颗粒有机物是筏养区魁蚶的主要食物来源,其贡献率可达61.0%~62.9%,附着微藻是其重要的食物补充(37.2%~39.0%);而底栖微藻则是底播区魁蚶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贡献率达到51.7%(5月)和72.5%(9月)。胃含物分析结果显示,魁蚶主要滤食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曲舟藻属(Pleurosigma)、菱形藻属(Nitzschia)和舟形藻属(Navicula)种类。底播模式下魁蚶胃含物组成与底栖微藻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可达85.30%(5月)和77.20%(9月),表明魁蚶对水体中的微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浮游性较弱、且易于下沉的硅藻或底栖硅藻类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魁蚶筏式养殖和底播增殖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食物来源 筏式养殖区 底播增殖区 稳定同位素分析 胃含物分析
下载PDF
消失模铸铁件的皱皮缺陷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春熙 邱晓嘉 韩静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从消失模铸铁件表面产生皱皮缺陷的机理入手,残留固相碳、残留液相表面张力收缩和液态金属脉动式的流动过程均可引起皱皮缺陷,而模样气化不完全是铸铁件产生皱皮缺陷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影响铸铁件产生皱皮的几种主要因素:模样材料、合... 从消失模铸铁件表面产生皱皮缺陷的机理入手,残留固相碳、残留液相表面张力收缩和液态金属脉动式的流动过程均可引起皱皮缺陷,而模样气化不完全是铸铁件产生皱皮缺陷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影响铸铁件产生皱皮的几种主要因素:模样材料、合金的成分、浇注的温度和速度、浇注系统形式、涂料和型砂的透气性及铸件本身形状影响等。据此提出防止皱皮缺陷应该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模 皱皮缺陷 铸铁 机理
下载PDF
Cd^(2+)对毛蚶的毒性效应及对其SOD活性和TAOC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阎波 李英 +3 位作者 高楠 詹志华 高杨 张静雯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d Cl2对毛蚶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对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Cd Cl2对毛蚶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4.88、14.52、10.54、6.20,mg/L,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LC50逐渐变小,...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d Cl2对毛蚶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对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Cd Cl2对毛蚶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4.88、14.52、10.54、6.20,mg/L,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LC50逐渐变小,说明Cd2+对毛蚶的毒性逐渐增加,毛蚶长时间暴露在较低质量浓度的Cd Cl2溶液或短时间暴露在高质量浓度的Cd Cl2溶液中均可产生致死效应.同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Cd2+(100、500,μg/L)胁迫9,d和清洁海水恢复后毛蚶体内SOD活性和TAOC值的变化,毛蚶体内SOD活性和TAOC值总体被诱导,SOD活性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TAOC诱导率在染毒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下降.消除Cd2+的胁迫进行清水恢复后,毛蚶SOD活性降低,TAOC变化不明显(P>0.05),表明Cd2+对毛蚶的氧化胁迫作用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毛蚶 急性毒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总抗氧化能力(TAOC)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魁蚶株IAP-86基因全长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帅 王崇明 +4 位作者 岳志芹 宋晓玲 白昌明 尹伟力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深入探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魁蚶株的致病机理以及IAP-86蛋白的功能,从感染AVNV的濒死魁蚶外套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 DNA。根据NCBI公布的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ORF86序列设计两对反向套式引物,通... 为深入探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魁蚶株的致病机理以及IAP-86蛋白的功能,从感染AVNV的濒死魁蚶外套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 DNA。根据NCBI公布的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ORF86序列设计两对反向套式引物,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ORF86 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拼接获得全长c DNA序列。Blast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牡蛎疱疹病毒的同源性为100%,与栉孔扇贝AVNV的同源性为99%,并存在重叠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最大疏水指数为1.800,最小疏水指数为–3.456。该蛋白存在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包括5个丝氨酸、1个苏氨酸和2个酪氨酸),存在1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不存在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其抗原表位主要集中在8-11、14-16、28-39、75-76、88-95、97-100和147-158位氨基酸。推测该株病毒可能为牡蛎疱疹病毒的变异株,并且基因重叠在该类病毒进化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 魁蚶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古蚶幼虫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蒲利云 陈傅晓 +1 位作者 曾关琼 谭围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2期177-179,196,共4页
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古蚶孵化率、畸形率和发育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盐度为28的条件下,古蚶从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的时间约为22h45min;古蚶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9℃,在此温度范围内,古蚶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较高,... 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古蚶孵化率、畸形率和发育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盐度为28的条件下,古蚶从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的时间约为22h45min;古蚶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9℃,在此温度范围内,古蚶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较高,畸形率较低。古蚶幼虫发育最适盐度为22~30,在此盐度范围内,古蚶孵化率高,发育速度较快,且孵化出幼虫的活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蚶 幼虫发育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青岛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食物来源的季节变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星媛 张秀梅 +2 位作者 刘甜雨 李文涛 张沛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17,共12页
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贝类,筏式养殖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测定了不同季节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及其3种潜在食物源(表层颗粒有机物SPOM、底层颗粒有机物BPOM和附着微藻AM)的碳氮稳定同位素(... 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贝类,筏式养殖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测定了不同季节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及其3种潜在食物源(表层颗粒有机物SPOM、底层颗粒有机物BPOM和附着微藻AM)的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 N),结合胃含物分析研究了海区食物源结构的季节变化对魁蚶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魁蚶及其食物源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魁蚶的δ^(13) C值(-19.6‰^-19.2‰)介于SPOM(-23.3‰^-21.8‰)、BPOM(-22.1‰^-21.2‰)和AM(-17.0‰^-16.0‰)之间,δ15 N值范围集中在8.7‰~9.9‰。冬季魁蚶的δ^(13)C值最低,δ15 N值则最富集。水体颗粒有机物(主要由浮游植物组成)是魁蚶的主要食物来源(60.0%~77.8%),以夏季的饵料贡献率最高;海区再悬浮作用使BPOM的贡献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30.8%~47.1%);而养殖网笼上的附着微藻也可为魁蚶提供约22.1%~40.0%的食物。研究揭示了筏式养殖魁蚶可以混合滤食颗粒有机物和附着微藻,附着微藻是其重要的食物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食物来源 季节变化 筏式养殖 稳定同位素分析 胃含物分析
下载PDF
海扇壳源性碳酸钙纳米微粒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春燕 付文亮 Md Zuki Bin Abu Bakar ZAKARIA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4-530,I0003,共8页
目的:观察海扇壳源性碳酸钙纳米微粒(CCNPs)对SD大鼠的毒性作用,初步探讨CCNPs的安全剂量和生物学效应。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CCNPs组(分别给予剂量0、30、60和120mg·kg^-1 CCNPs),每组10只大... 目的:观察海扇壳源性碳酸钙纳米微粒(CCNPs)对SD大鼠的毒性作用,初步探讨CCNPs的安全剂量和生物学效应。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CCNPs组(分别给予剂量0、30、60和120mg·kg^-1 CCNPs),每组10只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14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日平均进摄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器官相对质量及主要器官的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在14d重复剂量的毒性试验中,高剂量组中有2只大鼠死亡,而在低和中剂量组中均未发现有大鼠死亡。各剂量CCNPs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和日平均进食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CCNPs组大鼠血清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CCNPs组大鼠肺脏相对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低和中剂量CCNPs组大鼠脾脏相对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CCNPs组大鼠脾脏相对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CNPS组大鼠部分脏器呈轻度的炎性浸润,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中和高剂量CCNPs组大鼠主要脏器呈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排列轻度紊乱,肝细胞空泡增多,肺泡间质增厚及大量肉芽肿形成,心肌纤维肿胀、断裂甚至坏死,肾小球出现萎缩和裂隙等。结论:小剂量CCNPs静脉给药不会引起大鼠严重的急性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纳米微粒 载药体系 毒性 海扇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