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耳子对小鼠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肝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树民 姚珠星 +1 位作者 白庆云 徐颖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苍耳子对小鼠体重、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灌服苍耳子粉状提取物(1g相当15g生药)1.04g/kg(低剂量组)、5.2g/kg(中剂量组)、20.8g/kg(高剂量组)和等体...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苍耳子对小鼠体重、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灌服苍耳子粉状提取物(1g相当15g生药)1.04g/kg(低剂量组)、5.2g/kg(中剂量组)、20.8g/kg(高剂量组)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给药过程中每周测体重、血清氨基转移酶并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在第2周后出现体重增长减慢,其中高剂量组在第3周出现负增长,第4周各给药组均出现体重的负增长。各给药组的体重总增加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苍耳子高剂量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苍耳子各给药组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1,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苍耳子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使肝脏组织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并对肝脏有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肝脏 氨基转移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苍耳子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金勇 刘树民 +1 位作者 刘颖 牟洪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苍耳子65%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为探讨苍耳子的毒性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苍耳子碎粉22kg,用8倍量乙醇浸泡6h回流加热提取2h,共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浓缩... 目的:研究苍耳子65%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为探讨苍耳子的毒性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苍耳子碎粉22kg,用8倍量乙醇浸泡6h回流加热提取2h,共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浓缩液用石油醚萃取,回收石油醚;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有机溶剂,水层减压干燥。取苍耳子干燥乙酸乙酯萃取物4.8g,正丁醇萃取物24g和水萃取物56g,各加含3%吐温-80生理盐水2000mL,分别配成浓度为0.0024、0.0120和0.0280g/mL的混悬液。将SPF级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3个给药组大鼠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的混悬液2.5mL灌胃,2次/d(剂量分别为每天0.06g/kg、0.3g/kg、0.7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吐温80生理盐水灌胃,2次/d,均连续灌胃28d。观察给药后大鼠外观、饮食和活动情况;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开始后7、14、21、28d称体重。第29天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水平;之后,处死大鼠,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肝脏组织学形态观察。结果:水萃取物组大鼠给药后7d皮毛无光泽,活动及摄食量减少。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组大鼠给药后14、21d出现皮毛枯黄,精神萎靡,28d出现竖毛,倦卧少动。乙酸乙酯萃取物组大鼠未见明显改变。正丁醇萃取物组大鼠给药开始后21、28d体重分别为(240.6±24.1)和(255.1±21.3)g,水萃取物组大鼠给药开始后14、21、28d体重分别为(214.4±20.5)、(230.7±21.2)和(239.1±18.5)g,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大鼠体重[分别为(251.7±27.2)、(280.7±38.2)和(306.2±36.5)g,(P<0.05,P<0.01)]。正丁醇萃取物组AST为(112.6±24.3)U/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20.4)U/L,P<0.01];水萃取物组ALT、AST和AKP分别为(51.1±3.9)、(112.9±16.6)和(198.4±41.8)U/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4.3±6.2)、(79.9±20.4)和(152.2±39.9)U/L,(P<0.01,P<0.05)];正丁醇萃取物组和水萃取物组肝脏指数分别为4.71±0.89和5.80±0.6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14±0.33(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TBil和DBil值有所增加,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可见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组大鼠肝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核溶解、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结论:苍耳子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萃取物及水萃取物对大鼠具有明显肝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肝脏 药物毒性 大鼠
原文传递
黄芪对苍耳子肝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树民 姚珠星 张丽霞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苍耳子肝毒性的影响。方法:65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3只):1:1组(苍耳子5g/kg加黄芪5g/kg)、1:2组(苍耳子5g/kg加黄芪10g/kg)、2:1组(苍耳子5g/kg加黄芪2.5g/kg)、苍耳子组(苍耳子5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连续给... 目的:观察黄芪对苍耳子肝毒性的影响。方法:65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3只):1:1组(苍耳子5g/kg加黄芪5g/kg)、1:2组(苍耳子5g/kg加黄芪10g/kg)、2:1组(苍耳子5g/kg加黄芪2.5g/kg)、苍耳子组(苍耳子5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1次体重,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T)和丙二醛(MDA)。结果:1:1组和2:1组小鼠体重增加量明显高于苍耳子组(P<0.05),肝脏指数低于苍耳子组(P<0.05)。各实验组小鼠血清AST、ALT水平均低于苍耳子组,其中2:1组与苍耳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组和2:1组GSH-PX、GST活力均高于苍耳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2与2:1组MDA含量均低于苍耳子组,其中2:1组与苍耳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伍不同比例的黄芪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苍耳子的肝脏毒性作用,在3组中,以2:1组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黄芪 肝毒性
原文传递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夏召 张海新 +2 位作者 许天启 陈宜敏 周光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07-2915,共9页
研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HR-ESI-MS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研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HR-ESI-MS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筛选模型评价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从苍耳子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胸腺嘧啶(2),尿苷(3),吲哚-3-甲醛(4),吲哚-3-甲酸(5),2′-O-methyluridine(6),鸟苷(7),2,4(1H,3H)-quinazolinedione(8),3-hydroxy-3-(2-hydroxyethyl)indolin-2-one(9),nicotinamide(10),N-acetyl-L-phenylalaninol(11),heliolactam(12),terresoxazine(13),告达亭(14),qingyangshengenin(15),告达亭-3-O-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苷(16),告达亭-3-O-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苷(17),caudatin-3-O-α-L-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α-L-cymaropyranosyl-(1→4)-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18),qinyangshengenin-3-O-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19),qinyangshengenin-3-O-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digitoxopyranoside(20),rostratamine-3-O-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21)。化合物5~21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21个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2~13具有抗炎活性,其IC50分别为(15.45±0.56),(20.14±0.7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菊科 NICOTINAMIDE heliolactam terresoxazine
原文传递
苍耳子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召 张海新 +2 位作者 许天启 陈宜敏 周光雄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2,共10页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高分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NMR)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为筛选模型评价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苍耳子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c-藜芦酰乙二醇(1)、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2)、阿魏醛(3)、丁香脂素(4)、蛇菰宁(5)、落叶松脂醇(6)、愈创木基甘油(7)、3-hydroxy-l-(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8)、salicifoliol(9)、6-(4-hydroxy-3-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2-ol(10)、榕醛(11)、jatrointelignan D(12)、icariol A2(13)、异落叶松脂素(14)、ehletianol C(15)、(7R,7'R,7”S,7‴S,8S,8'S,8”S,8‴S)-4”,4‴-dihydroxy-3,3',3”,3‴,5,5'-hexamethoxy-7,9';7',9-diepoxy-4,8”;4',8‴-bisoxy-8,8'-dineolignan-7”,7‴,9”,9‴-tetraol(16)、(7R,7'R,7”R,7‴S,8S,8'S,8”S,8‴S)-4”,4‴-dihydroxy-3,3',3”,3‴,5,5'-hexamethoxy-7,9';7',9-diepoxy-4,8”;4',8‴-bisoxy-8,8'-dineolignan-7”,7‴,9”,9‴-tetraol(17)、2-(4-hydroxy-3-methoxyphenyl)-1-(4-hydroxyphenyl)-propan-1,3-diol(18)、2,3-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methoxypropanol(19)、楝叶吴萸素B(20)、threo-guaiacylglycerol-8-vanillin ether(21)、erythro-guaiacylglycerol-8-vanillin ether(22)、黄花菜木脂素B(23)和27-对香豆酰氧基熊果酸(24)。结论化合物6~24为首次从苍耳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24个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4、21和23具有抗炎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8.14±1.89),(16.78±0.68)和(38.42±2.15)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菊科 苍耳属 苯丙素类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