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山_(1)^(3)沉积相类型论证
1
作者 王龙 李娅 +3 位作者 董倩云 范倩倩 刘平 单敬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10-7526,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山1段是其主力产层,其沉积环境及其相类型一直争议较多,不同认识导致各个沉积相域内砂体对比模式和砂体分布形态存在着一定差异,从而给勘探井位部署增加了难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地震、测井、岩心、露头...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山1段是其主力产层,其沉积环境及其相类型一直争议较多,不同认识导致各个沉积相域内砂体对比模式和砂体分布形态存在着一定差异,从而给勘探井位部署增加了难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地震、测井、岩心、露头及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地震反射结构揭示的溯源退覆特征、岩心显示的岩性粒度与层理构造、测井沉积旋回特征、现代沉积学的比较等等多视角证据链,对该区山_(1)^(3)小层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多发育块状、板状及小型槽状交错层理,测井相既有河流“二元结构”发育完整的井段,也有只发育下部粗粒端元河流“二元结构”发育不完整的井段,前者揭示发育曲流河,后者则与辫状河发育有关;粒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以跳跃粒度成分为主,说明古水动力强;研究区周边露头资料显示既有曲流河发育也有辫状河发育,说明山1段沉积期曲流河和辫状河是同期存在的;现代卫星照片揭示,曲流河和辫状河共生共存发育是普遍存在的,综合上述证据,最终确定研究区山31发育相类型为河流相,且表现为曲辫共存特征,曲流河的频繁侧积以及平面多种河型共存,垂向河道的多期叠置是导致砂体分布复杂化和横向相变化快速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气田 曲辫共存 野外露头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辫状河—曲流河河型转换前后砂体差异性研究——以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为例
2
作者 王跃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9,共9页
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 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助定量岩心沉积构造、定量地震地貌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东二段4,3,2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1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2)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平均河道深度分别为17~52,20~59,19~52 m,平均河道宽度分别为1589~11602,2154~14597,1862~11923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1000~7000 m;1砂组曲流河平均河道深度为11~30 m,平均河道宽度为665~4221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700~3000 m。3)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砂体垂向以接触叠置式、下切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侧切接触式、对接接触式为主;1砂组曲流河砂体垂向以分隔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为主。明确砂体几何形态及时空切叠方式,为东辛地区东二段河流相砂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实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定量沉积构造 砂体接触关系 东二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曲流河沉积模式及演化规律研究——以渤海湾盆地L油田明下段为例
3
作者 徐中波 刘英宪 +2 位作者 林国松 姚元戎 甘立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4-1002,共9页
【目的】L油田明下段发育多种曲流河模式,其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尚不明确。【方法】综合利用古生物资料、岩心、壁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明下段各时期的曲流河特征、古地质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了明下段曲流河的演化规律。... 【目的】L油田明下段发育多种曲流河模式,其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尚不明确。【方法】综合利用古生物资料、岩心、壁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明下段各时期的曲流河特征、古地质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了明下段曲流河的演化规律。【结果】明下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先后发育了五种曲流河模式;L_(4)油组底部L_(4)^(4)小层为辫曲共生模式;L_(4)^(2)~L_(4)^(0)小层为高弯度曲流河模式;L_(3)^(2)小层为限制性曲流河模式;L_(3)^(0)小层为串珠状曲流河模式;L_(2)油组主力储层为低弯度入湖曲流河模式。【结论】明下段时期,研究区古地质背景也不断发生演化,受沉积基准面旋回、古气候、古地貌、沉积区水体环境等古地质因素耦合作用影响,形成了不同时期多种类型的曲流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弯度入湖曲流河 限制性曲流河 高弯度曲流河 串珠状曲流河 辫曲共生
下载PDF
辫状河—曲流河转换模式探讨——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组露头为例 被引量:62
4
作者 谭程鹏 于兴河 +4 位作者 李胜利 李顺利 陈彬滔 单新 王志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0-458,共9页
为探讨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的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层序划分与河流成因岩相类型确定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对头屯河组辫状河—... 为探讨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的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层序划分与河流成因岩相类型确定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对头屯河组辫状河—曲流河(辫—曲)转换进行成因分析与特征总结,明确了辫—曲转换的控制因素,再现了辫—曲转换的沉积背景。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物源供给、地形坡度及古气候4个方面控制着头屯河组辫—曲转换的过程。随着基准面的逐渐升高,物源供给的减弱,地形坡度的减缓,古气候环境炎热干旱,头屯河组逐渐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最终由头屯河组野外露头垂向序列,建立了辫—曲转换的局部沉积构型模式和区域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辫—曲转换 头屯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砂体叠置结构及构型特征对水驱规律的影响——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油田为例 被引量:44
5
作者 赵伦 王进财 +4 位作者 陈礼 陈希 范子菲 张祥忠 田中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4,共9页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高含水油田为例,建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砂体构型模式,研究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对水淹规律、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曲流河砂体内部以侧积层为主要构型特征,砂体间叠置关系...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高含水油田为例,建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砂体构型模式,研究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对水淹规律、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曲流河砂体内部以侧积层为主要构型特征,砂体间叠置关系简单,注入水主要沿砂体下部突进,造成底部优先水淹,中强水淹厚度比例占51.8%;辫状河砂体内部以近水平分布的落淤层发育为特征,砂体非均质程度低,纵向上水驱波及比较均匀,中强水淹比例高达81.7%;三角洲砂体叠置结构与构型特征相对比较复杂,不同砂体之间频繁叠置,砂体内部发育泥质夹层,注入水推进一方面受到砂体间的不渗透或者低渗透层遮挡,同时在砂体内部受泥质夹层的影响,水驱波及范围小,中强水淹仅占32.6%。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辫状河砂体含水上升速度慢,无水采出程度高,水驱开发效果最好;三角洲砂体水驱波及差,含水上升快,无水采出程度低,水驱开发效果最差,潜力较大;曲流河砂体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砂体类型 曲流河 辫状河 三角洲 水淹程度 水驱特征 剩余油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42
6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2 位作者 高红灿 戴朝成 李国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8,共9页
苏6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气区,主产层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8段,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井、测井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6井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 苏6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气区,主产层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8段,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井、测井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6井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段为辫状河,盒8上段为曲流河。在深入细致的微相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缓坡型辫状河与多河道低弯度曲流河两种沉积模式,认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为高能水道心滩和边滩叠置砂体,其次为河床滞留砂体。上述沉积相类型划分和沉积模式的建立为包括苏6井区在内的整个苏里格气田储集相带预测、储层评价以及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模式 有利储集体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中生界三种类型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李维锋 高振中 +1 位作者 彭德堂 王成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0-434,共5页
库车坳陷中生代呈北陡南缓的箕状,其内连续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碎屑沉积体。湖缘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它们的特征清楚、区别明显:(1) 扇三角洲为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与... 库车坳陷中生代呈北陡南缓的箕状,其内连续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碎屑沉积体。湖缘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它们的特征清楚、区别明显:(1) 扇三角洲为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与间灾变期正常牵引流沉积交替进行,并以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地位:其平原亚相类似于冲积扇沉积,河道砂体呈透镜状,厚度小、变化大。(2) 辫状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通常受到湍急洪水控制,为季节性沉积作用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辫状河沉积;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3) 曲流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沉积物输入量为相对连续的终年河流的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曲流河沉积:河道砂体呈层状,交错层发育,类型丰富。当然,这三种类型三角洲之间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不仅同一时期内可以并存,而且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可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中生界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沉积
下载PDF
水库及河道整治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吴保生 马吉明 +1 位作者 张仁 府仁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20,共9页
研究了修建水库及河道整治对黄河下游白鹤镇至高村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影响,探讨了游荡性河道向弯曲性河道转化的可能性。认为经过水库调节后,进入下游的来沙量减少,洪峰削平及中水持续时间加长,有利于游荡性河道游荡程度的降低及向弯... 研究了修建水库及河道整治对黄河下游白鹤镇至高村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影响,探讨了游荡性河道向弯曲性河道转化的可能性。认为经过水库调节后,进入下游的来沙量减少,洪峰削平及中水持续时间加长,有利于游荡性河道游荡程度的降低及向弯曲方向的发展;河道整治工程对于减小河道的摆动强度,稳定流路,促使河道由游荡向弯曲方向发展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小浪底水库下泄有利水沙条件下,若能利用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并补充必要的河道整治措施,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有可能逐步转化为象高村至陶城铺河段那样的限制性弯曲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游荡性河道 弯曲性河道 河型 三门峡水库 小浪底水库 河道整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侏罗系的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文厚 周立发 +1 位作者 赵文智 薛良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9,共7页
西北地区侏罗系广泛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扇三角洲与陡倾的盆地边缘有关,盆地的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沉积层序为加积型,并以沉积物重力流和无河道片流共同搬运的沉积物短暂泄荷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 西北地区侏罗系广泛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扇三角洲与陡倾的盆地边缘有关,盆地的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沉积层序为加积型,并以沉积物重力流和无河道片流共同搬运的沉积物短暂泄荷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与不很陡的盆地边缘梯度有关,其沉积速率大于盆地的沉降速率,沉积层序为进积型,并以河道径流广泛发育为特征。曲流河三角洲与缓坡拗陷型构造边界有关,并具有以河流作用为主,湖泊作用为辅的特征。3种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储集油气潜能,是西北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侏罗系 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
下载PDF
不同沉积体系储集层构型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1
10
作者 蒋平 赵应成 +1 位作者 李顺明 许晓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储集层构型自提出以来,研究范围从河流沉积体系逐步延伸到各种沉积体系。目前为止,针对曲流河沉积体系,形成了废弃河道定位、构型界面定期、相互关系定型的定量研究思路;针对辫状河沉积体系,逐步完善辫状河河道和心滩组合关系以及心滩... 储集层构型自提出以来,研究范围从河流沉积体系逐步延伸到各种沉积体系。目前为止,针对曲流河沉积体系,形成了废弃河道定位、构型界面定期、相互关系定型的定量研究思路;针对辫状河沉积体系,逐步完善辫状河河道和心滩组合关系以及心滩内部构型模式;针对冲积扇沉积体系,寻求地下储集层的构型分级和识别模式;针对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精细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加积体,河口坝内部增生体等构型要素划分。最后总结了不同沉积体系储集层构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认为建立其更加符合地下地质认识的构型模式,认识储集层构型动态响应特征以及与井网匹配关系将是储集层构型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构型 沉积体系 曲流河 辫状河 冲积扇 三角洲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白垩系泉头组典型河流相沉积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占东 王殿举 +5 位作者 张海翔 殷跃磊 赵凤全 徐磊 程鹏 刘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1-629,共9页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白垩系泉头组储层特征、沉积相类型以及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岩性以氧化较强的紫红色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储层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白垩系泉头组储层特征、沉积相类型以及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岩性以氧化较强的紫红色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储层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及微量造岩矿物组成,属低孔、低渗型致密储层。结合重矿物组合和砂岩百分含量分析法确定了盆地主要受梨树-桑树台、长春-农安和榆树-扶余三大水系控制,自东向西,沿着沉积盆地边缘至凹陷区方向,砂岩百分含量逐渐变小。泉头组沉积整体上表现为沉降速率快、粗粒沉积物快速充填的特点,具有陡坡成扇、缓坡成河的沉积特征。层序V-q1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和冲积扇沉积,层序V-q2和层序V-q3为从辫状河沉积过渡为曲流河沉积的过程,主要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体系,层序V-q4辫状河到曲流河的过渡结束,完全表现出曲流河沉积特征,长春-农安与榆树-扶余两个水系在此时期于长春岭背斜带汇聚,形成了泉头组末期的河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泉头组 白垩系 东南隆起区
下载PDF
河流辫——曲转换特点与废弃河道模式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李胜利 于兴河 +2 位作者 姜涛 梁星如 苏东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总结河流变迁规律,明确了辫—曲转换特征,建立了辫—曲过渡型河流的沉积序列;通过分析弯曲度与废弃河道沉积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不同类型河流中存在分叉分流、串沟取直及颈项截直三类废弃河道,并提出三类废弃河道的分类依据,进而建... 通过总结河流变迁规律,明确了辫—曲转换特征,建立了辫—曲过渡型河流的沉积序列;通过分析弯曲度与废弃河道沉积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不同类型河流中存在分叉分流、串沟取直及颈项截直三类废弃河道,并提出三类废弃河道的分类依据,进而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通过解剖北京西山军庄二叠系河流相野外露头,分析了辫状河、以曲流河及其过渡型河流的沉积特征与演变特点,识别出该露头中发育的废弃河道,进而明确该露头中产生辫—曲转换的地质因素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由于沉积供源的差异导致河道类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辫-曲转换 沉积序列 废弃河道 二叠系河流相
下载PDF
渤海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下段多河型地震地貌学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谈明轩 朱筱敏 +3 位作者 刘强虎 刘伟 李顺利 赵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1-419,共9页
渤海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是渤海地区浅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利用地震地貌学方法结合现代河流体系卫星照片,在重点区的若干典型地层切片中识别出顺直河、中—低弯度曲流河(弯曲度1.2~1.8)及辫状河等多种河流... 渤海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是渤海地区浅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利用地震地貌学方法结合现代河流体系卫星照片,在重点区的若干典型地层切片中识别出顺直河、中—低弯度曲流河(弯曲度1.2~1.8)及辫状河等多种河流地貌类型,并在明下上亚段沉积阶段发现了辫状河、曲流河共存现象。古沉积坡降分析表明,在整体宽缓的沉积背景下,顺直河、曲流河坡降整体偏小,辫状河坡降相对较大。利用地貌—水动力关系进行古流量估算,认为辫状河满岸流量最大可达3 942 m ^3 /s,曲流河满岸流量最小为145 m^ 3 /s,顺直河满岸流量一般小于300 m^ 3 /s。基于坡降—流量进行河流类型的判别,可增进对研究区不同河型发育特征、多河型地貌、辫曲共存现象及复杂河道砂体空间展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辫曲共存 多河型 明化镇组下段 新近系 沙垒田地区 渤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虹 党犇 李文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上古生界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气层系,天然气的聚集受相带的控制,其主产层均为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对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曲线等的综合分析,将区内上古生界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分... 上古生界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气层系,天然气的聚集受相带的控制,其主产层均为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对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曲线等的综合分析,将区内上古生界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分析表明,研究区两类三角洲沉积在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序列、测井曲线等方面存在差异。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中二叠世下石盒子组下部盒8、盒9段气层组,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早二叠世山西组山2段气层组,以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勘探实践表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对于研究区天然气的富集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山2段气层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有利储集相的寻找,同时兼顾盒8、盒9段气层组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 三角洲 晚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河流相沉积的河型转换特征与控制因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彬滔 于兴河 +6 位作者 王磊 史忠生 马轮 薛罗 史江龙 白洁 赵艳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结果表明:1)坳陷期Jimidi组河流相研究层段发育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可识别出垂向加积型、侧向加积型、充填型、充填—废弃型、漫溢型等5类典型岩相组合。2)揭示出Jimidi组由下至上具有"曲—辫—曲"河型转换规律,明确了构造作用所造就的古地貌背景和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总体趋势是控制河型转换的主要因素。3)河型转换的新认识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曲流河型层段内连续分布的相对低孔封隔带的发现,推动了Jimidi组首口岩性油藏风险探井的部署与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河型转换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Melut盆地 Jimidi组
下载PDF
中国冲积大河的河型分布与成因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志威 刘晶 +2 位作者 胡世雄 田世民 潘保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3,87,共8页
结合遥感影像、野外调查和水沙数据,以冲积大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大河的河型分布及成因。中国大河的冲积河段以弯曲与辫状河型为主,局部河段为分汊与网状河型。综合考虑河型分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认为相对输沙率(来沙量与输沙能力之比... 结合遥感影像、野外调查和水沙数据,以冲积大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大河的河型分布及成因。中国大河的冲积河段以弯曲与辫状河型为主,局部河段为分汊与网状河型。综合考虑河型分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认为相对输沙率(来沙量与输沙能力之比)、相对河岸侵蚀切应力(近岸水流切应力与河岸临界抗冲切应力之比)和河谷地形控制(如节点和宽度)是决定河型成因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大河 河型分布 弯曲河流 辫状河流 分汊河流 网状河流
下载PDF
黄河源玛曲河段河型沿程变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1 位作者 余国安 杜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8,共8页
黄河源玛曲河段是一段特殊的冲积平原河道,接连出现了网状河型、分汊河型、弯曲河型和辫状河型,在270km的流程里,冲积河型发生了4次河型沿程变化。通过遥感图像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描述玛曲河段河型多样性和河道的基本特征,分析河型沿程... 黄河源玛曲河段是一段特殊的冲积平原河道,接连出现了网状河型、分汊河型、弯曲河型和辫状河型,在270km的流程里,冲积河型发生了4次河型沿程变化。通过遥感图像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描述玛曲河段河型多样性和河道的基本特征,分析河型沿程变化的原因。玛曲河段的冲积河道主要发生4次河型变化,即网状型-分汊型、网状型-弯曲型、弯曲型-辫状型和辫状型-弯曲型。网状型-分汊型变化的原因是地形限制,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植被发育。网状型-弯曲型变化的原因是地形限制、河床比降由大变小、河岸物质组成沿程变细。弯曲型-辫状型变化的原因是白河入汇、河床比降变大。辫状型-弯曲型变化的主原因是下游峡谷段河床下切和黑河入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河型多样性 沿程变化 网状河流 分汊河流 弯曲河流 辫状河流
下载PDF
渤海湾中部南堡35-2地区新第三系河流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玉卿 田洪 +3 位作者 孟杰 乔悦东 高东升 王景花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7-84,共8页
渤海湾中部南堡 35 - 2地区新三系河流沉积十分发育 ,可分为曲流河沉积和辫状河沉积两种类型。曲流河沉积以发育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和泛滥平原等微相单元为特征。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河道和心滩微相 ,泛滥平原微相不太发育。本文重... 渤海湾中部南堡 35 - 2地区新三系河流沉积十分发育 ,可分为曲流河沉积和辫状河沉积两种类型。曲流河沉积以发育点砂坝、决口扇、天然堤和泛滥平原等微相单元为特征。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河道和心滩微相 ,泛滥平原微相不太发育。本文重点研究了河流沉积各类微相的沉积特点 ,并将河流沉积的垂向层序归纳为 6种类型。本文还探讨了各类砂体的储集物性特征 ,认为点砂坝和心滩砂体是形成大油气田的优质储层 ,而油气藏的形成除与砂体的储集物性有关外 ,主要与区域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新第三系 河流沉积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沉积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孟立娜 李凤杰 +2 位作者 方朝刚 李磊 林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的辫状河沉积,延9和延8期则发育曲流河沉积.这2种河流沉积经历了有规律的继承性演化:富县组河谷充填作用最强,辫状河道砂体沉积厚度最大.延10期河谷进一步填平补齐,河谷斜坡上次级河道溯源增长、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宽,漫滩分布面积减小.延9和延8期,古地形差异进一步减弱,河流转型为曲流河,河道和漫滩沉积均发育.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河流沉积模式.沉积相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油层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相 河流演化 侏罗纪早中期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分布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钟俊义 郑浚茂 +2 位作者 王振付 陶宗普 李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决定了三角洲发育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侯庄、杨楼辫状河和张厂、古城曲流河三角洲的成因及沉积相研究认为,辫状河沉积体的储集性能优于曲流河三角洲。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辫状河三角洲油层主...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决定了三角洲发育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侯庄、杨楼辫状河和张厂、古城曲流河三角洲的成因及沉积相研究认为,辫状河沉积体的储集性能优于曲流河三角洲。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辫状河三角洲油层主要分布于河口坝微相中,其次为远砂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则以油、水同层和水层居多,而曲流河三角洲砂体虽然成层性好,孔隙度较发育,但砂体厚度远小于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在曲流河三角洲上的油气藏产量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断陷盆地 缓坡带 泌阳凹陷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