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燥湿互化病机探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1
作者 谢秀丽 罗亚 卢传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3058-3062,共5页
燥与湿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既是六淫的组成,也可指证候表现。燥与湿为反映机体津液盛衰的两种状态,具有相伴而生、相互转化的特点。特应性皮炎为临床常见皮肤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其发病与燥邪和湿邪密切相关,病症表现以燥... 燥与湿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既是六淫的组成,也可指证候表现。燥与湿为反映机体津液盛衰的两种状态,具有相伴而生、相互转化的特点。特应性皮炎为临床常见皮肤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其发病与燥邪和湿邪密切相关,病症表现以燥湿同病为特点。该文通过结合现代医家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及多年临证经验,提出燥湿互化是特应性皮炎的重要病机,治法可采用从燥论治兼以治湿,或从湿论治兼以治燥。健脾祛湿常用茯苓、白术、陈皮、苍术、淮山、太子参、党参等;滋阴润燥可选用沙参、生地黄、石斛、麦冬等。基于中医燥湿互化病机探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可为其临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燥湿互化 燥湿同病 健脾祛湿 滋阴润燥 中医病机
下载PDF
从中焦湿热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2
作者 尹李虎 卢世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临床表现为眼、口干燥以及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pSS患者的治疗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治疗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疗...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临床表现为眼、口干燥以及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pSS患者的治疗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治疗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疗效欠佳。中医将pSS归属于“燥痹”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阴液亏损、津液枯涸,治疗亦多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法为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发现pSS属中焦湿热证者占较大比例,从中焦湿热论治,采用健脾化湿,清热润燥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中焦湿热 健脾化湿 清热润燥 疗效 经验
下载PDF
基于“三热”理论分析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
3
作者 郭晨希 朱垚 狄红杰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基于“三热”理论研究2型糖尿病(T2DM)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0例T2DM患者的四诊资料,确定中医证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分析T2DM的中医证... 目的:基于“三热”理论研究2型糖尿病(T2DM)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0例T2DM患者的四诊资料,确定中医证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分析T2DM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瘀热证[48.78%(200/410)]、湿热证[27.80%(114/410)]、燥热证[23.41%(96/410)]。年龄、病程以瘀热证最高(P<0.05),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以湿热证最高(P<0.05)。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家族史、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的占比接近或超过50%,其中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以湿热证最多(P<0.05)。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以湿热证最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瘀热证最低(P<0.05)。结论:以“三热”理论分析T2DM证型,总体以瘀热证居多。湿热证的T2DM患者多存在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并伴有超重、高胰岛素血症、高TG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临床问题;瘀热证T2DM患者多存在胰岛素缺乏,且年龄较大,病程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三热论” 燥热证 湿热证 瘀热证 危险因素 糖脂代谢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Ⅲ期和Ⅳ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吴沙 周静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为DKD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57例DKDⅢ期和Ⅳ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本虚证与标实证的证型分...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为DKD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57例DKDⅢ期和Ⅳ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本虚证与标实证的证型分布规律;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24hUTP)、血肌酐(Scr)、尿素氮(UREA)、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分析中医证型与上述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DKD不同分期本虚证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患者本虚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燥热证[58.57%(41/70)]、气阴两虚证[28.57%(20/70)]、阴阳两虚证[10.00%(7/70)]、脾肾气虚证[2.86%(2/70)];DKDⅣ期患者本虚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燥热证[40.23%(35/87)]、气阴两虚证[29.89%(26/87)]、脾肾气虚证[18.39%(16/87)]、阴阳两虚证[11.49%(10/87)]。DKD不同分期患者的本虚证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的来说均表现出随着疾病进展,DKD患者阴虚燥热证减少,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增加的趋势。(2)DKD不同分期标实证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患者标实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证[54.29%(38/70)]、痰瘀证[27.14%(19/70)]、血瘀证[10.00%(7/70)]、寒湿证[8.57%(6/70)];DKDⅣ期患者标实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证[44.83%(39/87)]、痰瘀证[35.63%(31/87)]、寒湿证[14.94%(13/87)]、血瘀证[4.60%(4/87)]。DKD不同分期患者的标实证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关系:DKD脾肾气虚证患者的Scr、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阴虚燥热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寒湿证患者的Scr、24hUTP水平均明显高于湿热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DⅢ期和Ⅳ期患者均以阴虚燥热证为主,并随着疾病进展表现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阴阳两虚的发展规律;湿邪和瘀血是DKD的主要致病因素;Scr、UREA、24hUTP与DKD中医证型有关,可用来指导DKD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生化指标 中医证型 阴虚燥热证 气阴两虚证 湿热证 痰瘀证
下载PDF
从《医原》中的“燥、湿”论论治干燥综合征
5
作者 姜雨 姜兆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5期39-42,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累及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风湿免疫病,临床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可损及其他重要脏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临床症状与湿病相差甚远,但临床中部分燥证是由湿证导致的,与患者体内的... 干燥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累及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风湿免疫病,临床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可损及其他重要脏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临床症状与湿病相差甚远,但临床中部分燥证是由湿证导致的,与患者体内的水液代谢障碍息息相关。《医原》为清代名医石寿棠所撰,书中对“燥邪、湿邪”论述尤为透彻,认为燥湿之证的形成与季节、患者个人体质、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干燥综合征与燥湿关系密切,同时还受精、气、血、津液运行的影响。该病临床症状表现表面与湿病性质、表现相差甚大,表现出是燥证,但其症状与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息息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从燥、湿角度出发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研究以《医原》中的“燥、湿”理论为基础,从燥、湿、燥湿同病3个方面论治干燥综合征,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医原》 燥湿
下载PDF
陈启兰基于燥湿相兼理论治疗新冠后遗症
6
作者 徐田玉 骆倩楠 陈启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燥湿相兼理论源于新安医学家余国珮的燥湿论,现代的西北燥证等学说皆以此为基础。本次新冠疫情中医普遍认为是一种湿毒疫,但发病季节又多在冬季,陈启兰发现疫情后燥湿相兼的证候临床上更加多发。故本文从溯源、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型论... 燥湿相兼理论源于新安医学家余国珮的燥湿论,现代的西北燥证等学说皆以此为基础。本次新冠疫情中医普遍认为是一种湿毒疫,但发病季节又多在冬季,陈启兰发现疫情后燥湿相兼的证候临床上更加多发。故本文从溯源、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型论治三方面,并结合陈启兰临证经验,梳理了燥湿相兼理论,并附陈启兰验案一则为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湿相兼 新冠后遗症 燥证 湿证 临床经验 陈启兰
下载PDF
鲁艳芳教授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经验探析
7
作者 郑仁 鲁艳芳 +2 位作者 王怡然 魏芹芹 王亚晓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677-680,共4页
慢性湿疹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尤其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病因复杂且病情反复,表现为局部皮肤浸润肥厚,呈苔藓样改变,且伴有顽固性瘙痒,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西医多以止痒、抗过敏等对症治疗为主,常选... 慢性湿疹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尤其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病因复杂且病情反复,表现为局部皮肤浸润肥厚,呈苔藓样改变,且伴有顽固性瘙痒,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西医多以止痒、抗过敏等对症治疗为主,常选用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易产生药物依赖性等不良作用,且临床疗效欠佳。鲁艳芳教授认为儿童慢性湿疹多因血热风燥、邪伏肌表所致,强调清热润燥、祛风凉血为其治疗原则,自拟消疹止痒方为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经验方,临床运用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疮 儿童慢性湿疹 血热风燥证 消疹止痒汤 鲁艳芳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140例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寿柳梅 陈佳露 +2 位作者 邵田娱 张瑶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证型分布 病因病机 热毒蕴肤证 湿热瘀阻证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从湿论治银屑病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玉珊 赵旭涛 +3 位作者 张昕 杨晓仙 谢春宗 李刚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湿邪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特性与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湿邪的致病特点、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燥湿互化理论等方面探析治疗银屑病的认识与体会,认为湿是导致银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湿邪不独为患,常夹有热、毒、瘀... 湿邪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特性与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湿邪的致病特点、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燥湿互化理论等方面探析治疗银屑病的认识与体会,认为湿是导致银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湿邪不独为患,常夹有热、毒、瘀等。银屑病常见湿邪为患的证型包括湿热证、湿毒证、湿热瘀结证、湿热潜证、脾虚湿热证等。临证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湿、热、毒、瘀之主次关系,制定合理治法,并优化研制了消疕合剂,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湿邪 从湿论治 湿热证 湿毒证 湿热瘀结证 燥湿互化
下载PDF
从太阴病论治干燥综合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露瑜 杨玉兰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7期112-115,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该病情况复杂多样,个体差异很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根据干燥综合征患者兼有燥证与湿证的临床案例,提出从太阴病论治该病,分析从太阴病脾虚寒湿证角度论治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该病情况复杂多样,个体差异很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根据干燥综合征患者兼有燥证与湿证的临床案例,提出从太阴病论治该病,分析从太阴病脾虚寒湿证角度论治干燥综合征的诊疗思路,阐述燥与湿的辨证关系,以及太阴脾土与干燥综合征的联系,提出温脾助阳、祛寒除湿、顾护脾阴的治疗原则,以太阴病之主方理中汤为底方,加减化裁,附临床案例一则,为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太阴病 燥证 湿证 理中汤 临床医案
下载PDF
路志正教授湿燥理论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11
作者 刘成帅 周育平 +2 位作者 张维骏 逯俭 路志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90-3093,共4页
路志正教授基于临床实践提出湿燥理论,认为从湿致燥是临床常见现象,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其核心病机是水液代谢和少阳三焦开阖失常,兼夹邪气因素,并受脏腑特性影响,湿燥证治应以辛润为原则,辛展阳气、辛开枢机、除湿润燥,以及甘淡滋脾,... 路志正教授基于临床实践提出湿燥理论,认为从湿致燥是临床常见现象,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其核心病机是水液代谢和少阳三焦开阖失常,兼夹邪气因素,并受脏腑特性影响,湿燥证治应以辛润为原则,辛展阳气、辛开枢机、除湿润燥,以及甘淡滋脾,该理论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了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燥证 临床表现 因湿致燥 辛润 甘淡 经验 @路志正
下载PDF
论西北燥证中燥邪与湿邪的病机转化 被引量:23
12
作者 单丽娟 周铭心 吕光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西北燥证证候中出现湿证的原因,阐明其病机关系。方法以中医传统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线索为依据,综合分析西北燥证中燥、湿二邪的病机关系。结果西北燥证中燥邪与湿邪相互转化的病机关系凡四一为燥滞营卫,外... 目的探讨西北燥证证候中出现湿证的原因,阐明其病机关系。方法以中医传统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线索为依据,综合分析西北燥证中燥、湿二邪的病机关系。结果西北燥证中燥邪与湿邪相互转化的病机关系凡四一为燥滞营卫,外燥内湿;二为遽燥气敛,津停生湿;三为燥极而泽,湿从燥化;四为湿阻气机,燥自内生。结论西北燥证所兼湿证为内湿,系由外感燥邪侵袭人体,邪正交争、病机转化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燥证 病因病机 燥邪 湿邪
下载PDF
甘露饮合升降散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宣磊 王景 +2 位作者 张昊泽 罗虹辉 董振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局方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非系统受累患者的疗效,为中药复方治疗复杂证型疾病提供临床证据,体现中药对本病的治疗优势。方法 75例中医阴虚夹湿燥毒型p SS,随机2∶1比例分为中药组50例,西药组25... 目的观察中药局方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非系统受累患者的疗效,为中药复方治疗复杂证型疾病提供临床证据,体现中药对本病的治疗优势。方法 75例中医阴虚夹湿燥毒型p SS,随机2∶1比例分为中药组50例,西药组25例。中药组口服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西药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纷乐)0.1g每天两次,疗程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西医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ESS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可降低淋巴结肿大、腮腺肿痛、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的ESSDAI评分,同时降低血沉、高免疫球蛋白G、血清IL-17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后乏力、皮肤干裂、口眼黏腻、舌苔厚腻4项的中医积分下降比西药组更显著(P<0.05)。结论局方甘露饮合升降散加减方有效改善非系统受累p SS患者的病情,减轻口眼干燥、乏力、腮腺肿大、关节疼痛等中医临床症状,并且降低血清Ig G、IL-17水平。改善患者乏力、皮肤干裂、口眼黏腻、舌苔厚腻优于西药;本方治疗p SS阴虚夹湿燥毒这一复杂证型有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阴虚夹湿燥毒证 中药治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咳嗽之脾湿肺燥证中医辨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法庭 张学娅 +1 位作者 严石林 吴施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04-2005,共2页
文章从肺脾生理病理特性、燥湿邪气致病特点、侵袭以及体质、地域、季节在肺燥脾湿证形成中的影响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咳嗽之脾湿肺燥证的发病特点、证候特征及用药规律。并通过列举典型病案加以映证。文章最后提出致病邪气对于不同的... 文章从肺脾生理病理特性、燥湿邪气致病特点、侵袭以及体质、地域、季节在肺燥脾湿证形成中的影响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咳嗽之脾湿肺燥证的发病特点、证候特征及用药规律。并通过列举典型病案加以映证。文章最后提出致病邪气对于不同的脏腑的易感性,也因脏腑自身的生理特性而决定,深刻认识脏腑生理特性及不同邪气对脏腑的易感性是临床辨治复杂病证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脾湿肺燥证 辨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不同证型外周血Th1和Th2细胞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金土 何凤玲 张若冰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不同中医证型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应性皮炎湿热型及脾虚血燥型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并以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湿热型外周血Th1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低于健康人(P<0.01),而...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不同中医证型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应性皮炎湿热型及脾虚血燥型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并以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湿热型外周血Th1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低于健康人(P<0.01),而Th2细胞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脾虚血燥型Th1、Th2细胞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1,P<0.05);湿热型与脾虚血燥型比较,Th1和Th1/Th2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h1和Th2细胞表达可反应特应性皮炎中医证型的某些特点,可作为其辨证论治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湿热型 脾虚血燥型 中医证型
下载PDF
中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夹湿燥毒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宣磊 王景 +2 位作者 张昊泽 陈霞 董振华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882-886,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阴虚夹湿燥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pSS阴虚夹湿燥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口服甘露饮合柴芩升降散汤剂,对照组服硫酸羟氯喹片(纷乐),疗程为6个月。治疗3个月、6个...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阴虚夹湿燥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pSS阴虚夹湿燥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口服甘露饮合柴芩升降散汤剂,对照组服硫酸羟氯喹片(纷乐),疗程为6个月。治疗3个月、6个月时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欧洲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1%、75.6%,对照组为35.6%、82.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SDAI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均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下降(P<0.05),3个月时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口咽干燥、舌苔厚腻、皮肤干燥、口眼黏腻、腮腺肿痛、关节肿痛、两目干涩、舌干燥裂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口眼黏腻、舌苔厚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6个月时上述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且五心烦热积分降低(P<0.05),皮肤干燥、舌苔厚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关节肿痛积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3个月时2组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ESR、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各实验室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甘露饮合柴芩升降散汤剂治疗pSS阴虚夹湿燥毒证疗效较好,与硫酸羟氯喹片疗效无差异;可减轻pSS患者口眼和皮肤干燥、口眼黏腻、腮腺肿痛、舌干苔厚腻等症状,且作用持续,治疗半年效果最佳;改善口眼黏腻、舌苔厚腻、皮肤干燥症状,起效快于西药硫酸羟氯喹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阴虚夹湿燥毒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强 肖敏 +4 位作者 余倩颖 尤雯丽 雷晴 陈明岭 艾儒棣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湿疮及中医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证候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口服,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比较。结...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湿疮及中医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证候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口服,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比较。结果:慢性湿疮患者在治疗4周后,各证候患者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价,取得痊愈49例,显效125例,总显效率为62.8%;在治疗结束6月后对取得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回访,共随访160例,痊愈患者增加到101例,复发39例,总体复发率为24.4%。结论:运用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协定方治疗慢性湿疮可显著降低其皮损面积百分比、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疮 湿热蕴肤证 脾虚湿蕴证 血虚风燥证 文氏马齿苋汤 文氏健脾除湿汤 文氏润燥止痒汤
下载PDF
《医学正旨择要》咳嗽证治规律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胜林 马凤丽 +4 位作者 聂坚 秦琼 乔磊 张建英 张明 《河南中医》 2013年第6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正旨择要》中咳嗽的证治规律。方法:将《医学正旨择要》中所论述的咳嗽证治等内容逐句分解为586条,依据其各自所论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治疗等不同,以八纲、脏腑等为据,逐条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经计数统计,《医学... 目的:探讨《医学正旨择要》中咳嗽的证治规律。方法:将《医学正旨择要》中所论述的咳嗽证治等内容逐句分解为586条,依据其各自所论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治疗等不同,以八纲、脏腑等为据,逐条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经计数统计,《医学正旨择要》论及咳嗽病因病性,属于热者有59条,属于寒者有59条,属于虚者48条,属于实者10条,因于水湿痰饮者共有119条(水25条,湿36条,痰45条,饮13条),因于燥者14条,病位在肺者共140条,在脾者35条,在肾者34条,在肝者13条,在胃者8条;论及治疗该病的方剂113首,其中只出现过一次的方剂有70首,出现过两次的方剂有25首,平均出现频次1.8次,出现次数最多的方剂是小青龙汤(11次)和小柴胡汤(11次),出现频次较多的方剂还有二陈汤(9次)、真武汤(6次)。结论:《医学正旨择要》认为咳嗽主要分为风寒外袭、风热侵袭、痰湿困阻、燥邪侵袭、肺脾气虚、肺肾阴虚六种证型。诊治咳嗽,在病位上除肺脏外,强调脾肾两脏的重要性;在病因上,强调咳嗽与痰湿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证治规律 《医学正旨择要》 病位 病因 风寒外袭证 风热侵袭证 痰湿困阻证 燥邪侵袭证 肺脾气虚证 肺肾阴虚证
下载PDF
中医辨治干眼症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莎莎 王晶 李延萍 《河南中医》 2021年第3期392-395,共4页
运用脏腑辨证,可将干眼症分为燥热伤肺证,肺阴亏虚证,脾虚湿热伤阴证,肝经郁热证,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证,阴虚燥热证6型。燥热伤肺证,治以清热利肺为主,方以桑白皮汤加减;肺阴亏虚证,治以滋阴润肺为主,方以养阴清肺汤加减;脾虚湿热伤阴证... 运用脏腑辨证,可将干眼症分为燥热伤肺证,肺阴亏虚证,脾虚湿热伤阴证,肝经郁热证,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证,阴虚燥热证6型。燥热伤肺证,治以清热利肺为主,方以桑白皮汤加减;肺阴亏虚证,治以滋阴润肺为主,方以养阴清肺汤加减;脾虚湿热伤阴证,治以健脾、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为主,养阴为辅,方以三仁汤加减,如脾虚重湿热轻,可合补中益气汤或升阳益胃汤加减,如湿热重,可合四妙丸加减;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养血为主,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证,治以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为主,方以杞菊地黄丸加减;阴虚燥热证,治以养阴清热、润燥为主,方以百合固金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燥热伤肺证 肺阴亏虚证 脾虚湿热伤阴证 肝经郁热证 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证 阴虚燥热证
下载PDF
刘复兴辨治日晒疮临证经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伍迪 林燕 +2 位作者 黄虹 张旭 叶建州 《河南中医》 2019年第6期850-852,共3页
刘复兴教授认为禀赋不耐是日晒疮发病的基础,光热毒邪为发病的诱因,湿、热、毒邪为致病因素,应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为治疗大法。临证时结合地域特点给予自拟中药协定处方分型论治:湿热蕴毒型给予化裁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热风燥型给予自... 刘复兴教授认为禀赋不耐是日晒疮发病的基础,光热毒邪为发病的诱因,湿、热、毒邪为致病因素,应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为治疗大法。临证时结合地域特点给予自拟中药协定处方分型论治:湿热蕴毒型给予化裁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热风燥型给予自拟荆芩汤加减;热毒炽盛型予以黄连解毒汤加减。刘复兴教授在诊治日晒疮中善于运用土茯苓、青蒿、昆明山海棠等特色药物,同时强调皮肤病的治疗除辨证准,用药精之外,忌口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如光敏性皮肤病忌食芥蓝菜、灰菜、油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晒疮 湿热蕴毒证 血热风燥证 热毒炽盛证 龙胆泻肝汤 荆芩汤 黄连解毒汤 刘复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