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SiO_2-Al_2O_3-MgO渣系的作用浓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平 马廷温 张鉴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7-31,共5页
应用炉渣的共存理论建立了CaO-SiO2-Al2O3-MgO四元系的作用浓度模型,将大冶钢厂和上钢五厂以及日本山阳钢厂、的轴承钢精炼渣系代入模型进行计算。选取了对钢水的纯净度有直接影响的结构单元的作用浓度对三者的脱氧... 应用炉渣的共存理论建立了CaO-SiO2-Al2O3-MgO四元系的作用浓度模型,将大冶钢厂和上钢五厂以及日本山阳钢厂、的轴承钢精炼渣系代入模型进行计算。选取了对钢水的纯净度有直接影响的结构单元的作用浓度对三者的脱氧、脱硫能力以及钢中点状夹杂物形成趋势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说明,大冶的精炼渣系点状夹杂物形成趋势小,而山阳的精炼渣系具有较强的脱硫和脱氧能力。分析结果与检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理论 精炼 轴承钢 炉渣 浓度模型
下载PDF
单嘴精炼炉轴承钢脱氧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成国光 张鉴 +1 位作者 杨念祖 佟福生 《特殊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25,共4页
在单嘴精炼炉工业性试验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寻求轴承钢脱氧过程的一般规律,推导了单嘴精炼炉处理轴承钢脱氧模型,得出在现阶段工艺条件下,氧的传质速率常数为0.0938mim-1。
关键词 炉外精炼 轴承钢 脱氧 单嘴精炼炉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鞍钢GCr15轴承钢棒材生产工艺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臧绍双 +2 位作者 杨辉 曹维华 罗建华 《鞍钢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50-54,共5页
介绍了鞍钢GCr15轴承钢棒材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转炉冶炼和炉外精炼工艺的控制,使GCr15轴承钢化学成分符合控制要求,钢中全氧含量达到0.001 0%以下,满足用户要求;精炼过程采取顶渣成分控制和弱氩气搅拌技术,使钢中夹杂物尺寸控制到10... 介绍了鞍钢GCr15轴承钢棒材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转炉冶炼和炉外精炼工艺的控制,使GCr15轴承钢化学成分符合控制要求,钢中全氧含量达到0.001 0%以下,满足用户要求;精炼过程采取顶渣成分控制和弱氩气搅拌技术,使钢中夹杂物尺寸控制到10μm以下;采用低过热度浇注、电脉冲技术、控制铸坯加热时间和初轧、终轧温度等技术,改善了钢坯的中心偏析和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材 GCR15轴承钢 转炉冶炼 炉外精炼 洁净度
下载PDF
Influence of refining process and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slags on inclusions, titanium yield and total oxygen content of Ti-stabilized 321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3
4
作者 Xing-run Chen Guo-guang Cheng +2 位作者 Yu-yang Hou Jing-yu Li Ji-xiang Pan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913-921,共9页
Ti-stabilized 321 stainless steel was prepared using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furnace, ladle furnace (LF), and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refining proce... Ti-stabilized 321 stainless steel was prepared using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furnace, ladle furnace (LF), and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refining process and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slags on the evolution of inclusions, titanium yield, and oxygen content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al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otal oxygen content (TO) and inclusion density decreased during the refining process. The spherical CaO–SiO2–Al2O3–MgO inclusions existed in the 321 stainless steel after the AOD process. Moreover, prior to the Ti addition, the spherical CaO–Al2O3–MgO–SiO2 inclusions were observed during LF refining pro-cess. However, Ti addition resulted in multilayer CaO–Al2O3–MgO–TiOx inclusions. Two different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CaO–Al2O3-based slag (Heat-1) and -TiO2-rich CaO–Al2O3-based slag (Heat-2).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ensity of inclusions and the -TiOx content in CaO–Al2O3–MgO–TiOx inclusions found in Heat-2 sample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Heat-1 sample. Furthermore, the TO content and Ti yield during the LF refining process were controlled by using -TiO2-rich calcium aluminate synthetic slag. Thes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ion–molecule coexist-ence theory and FactSage?7.2 software calculations. When -TiO2-rich CaO–Al2O3-based slag was used, the -TiO2 activity of the slag increased, and the equilibrium oxygen cont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the AOD to LF processes. Therefore, the higher -TiO2 activity of slag and lower equilibrium oxygen content suppressed the undesirable reactions between Ti and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Oxygen content Inclusion TiO2-rich CaO–Al2O3-based slag Ladle furnace(LF)refining process Ion–molecule coexistence theory
原文传递
GCr15轴承钢LF精炼终点MgO·Al_(2)O_(3)夹杂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家柳 杨玲 +2 位作者 王秀敏 赵栋楠 徐英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3,158,共10页
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国内某钢厂GCr15轴承钢LF精炼终点存在的氧化物夹杂类型,并探索了其形成机理.同时,结合分子离子共存理论模型,分析了钢液中Mg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精炼终点钢样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氧... 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国内某钢厂GCr15轴承钢LF精炼终点存在的氧化物夹杂类型,并探索了其形成机理.同时,结合分子离子共存理论模型,分析了钢液中Mg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精炼终点钢样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氧化物夹杂,即CaO-MgO-Al_(2)O_(3)-(CaS)类复合夹杂和MgO-Al_(2)O_(3)-(CaS)镁铝尖晶石类夹杂.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MgO·Al_(2)O_(3)的存在区域较宽,本次精炼钢样成分质量分数刚好处于MgO·Al_(2)O_(3)的稳定区,与精炼终点存在的氧化物夹杂类型相符合.同时,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模型,分析了耐火材料和精炼渣组分对钢液中Al-Mg平衡关系的影响,揭示了轴承钢LF精炼过程中MgO·Al_(2)O_(3)夹杂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为Ds类夹杂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MgO·Al_(2)O_(3)夹杂 共存理论 Al-Mg平衡
下载PDF
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发展我国轴承钢生产技术
6
作者 殿宝言 《上海金属》 CAS 1996年第4期36-40,共5页
介绍日本发展轴承钢生产技术的有益经验,认为提高我国高碳铬轴承钢质量的根本途径是采用新技术,即发展推广带偏心底出钢的高功率电炉、普及炉外精炼技术、发展连铸技术等,建议发展EF+LF+CC的轴承钢生产流程。
关键词 轴承钢 电炉炼钢 炼钢 炉外精炼 连铸
下载PDF
EF—VAD工艺生产渗碳轴承钢
7
作者 周德光 顾永雄 +1 位作者 王昌生 孟广惠 《钢铁研究》 CAS 1993年第5期12-15,27,共5页
G20CrNi2Mo钢通过炉外精炼与电渣重熔工艺对比试验表明,用炉外精炼工艺生产钢,其夹杂物含量、类型和尺寸以及疲劳寿命达到电渣钢的水平,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是今后生产渗碳轴承钢的方向。
关键词 渗碳轴承钢 炉外精炼 电渣熔炼
下载PDF
提高含硫含铝齿轮钢钢液洁净度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大西 张永 +5 位作者 孙玉春 高晗 陈良勇 杨峰功 战东平 郑淑国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6,共5页
针对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含硫含铝钢时难以实现多炉连浇的状况,研究了利用"LD→LF→VD→CC"流程生产此类钢过程中提高钢液洁净度,改善钢水可浇性的系统工艺技术。通过开发转炉终点高碳出钢技术、出钢Al-Si-Al脱氧技术... 针对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含硫含铝钢时难以实现多炉连浇的状况,研究了利用"LD→LF→VD→CC"流程生产此类钢过程中提高钢液洁净度,改善钢水可浇性的系统工艺技术。通过开发转炉终点高碳出钢技术、出钢Al-Si-Al脱氧技术、含硫含铝钢LF专用精炼造渣技术、LF及VD精炼分阶段变流量底吹氩技术及连铸防氧化保护浇铸技术等,实现了此类钢连浇8炉以上。轧材检测发现:全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2×10-6以下,夹杂物缺陷率由2.3%降至0.6%,超声波探伤合格率由65%提高到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含铝钢 齿轮钢 精炼 洁净度 可浇性
原文传递
轴承钢LF炉外精炼控制回磷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乐 刘浏 王品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了更好降低钢中回磷量,结合现场试验计算得出转炉出钢至精炼结束钢水回磷量、合金及辅料带入钢液的磷含量和转炉的下渣量,检测分析了各阶段炉渣成分和温度对精炼回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回磷和下渣回磷在总回磷中占主导地位,采取... 为了更好降低钢中回磷量,结合现场试验计算得出转炉出钢至精炼结束钢水回磷量、合金及辅料带入钢液的磷含量和转炉的下渣量,检测分析了各阶段炉渣成分和温度对精炼回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回磷和下渣回磷在总回磷中占主导地位,采取使用低磷合金及减小下渣量能有效减少总回磷量。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 620℃左右,终渣FeO含量达到15%以上,可降低转炉出钢下渣引起的回磷。精炼过程中合理控制炉渣碱度,控制前期精炼渣FeO含量在0.25%~0.45%,可以有效抑制钢液回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LF 炉外精炼 下渣 回磷
原文传递
轴承钢精炼中大型夹杂物来源的示踪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浏 范建文 +1 位作者 王品 王乐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41,共8页
为了控制轴承钢中大型夹杂物,采用在LF精炼初渣中添加示踪剂的方法,确定轴承钢大型夹杂物的来源。初期脱氧夹杂一直悬浮在钢中,未与炉渣接触,不含BaO成分,在钢中残留量占全部氧化物夹杂的10%~15%;内生夹杂由渣钢反应生成,随精炼进行,含... 为了控制轴承钢中大型夹杂物,采用在LF精炼初渣中添加示踪剂的方法,确定轴承钢大型夹杂物的来源。初期脱氧夹杂一直悬浮在钢中,未与炉渣接触,不含BaO成分,在钢中残留量占全部氧化物夹杂的10%~15%;内生夹杂由渣钢反应生成,随精炼进行,含BaO夹杂的比例升高。无渣冶炼如RH可抑制该类夹杂生成,在钢中残留量约占25%~40%;卷渣夹杂由钢渣搅动生成,绝大多数含有BaO成分,随精炼进行尺寸逐渐减小,残留在钢中的比例约占50%~60%。因此,降低钢中大型夹杂物的技术措施是严格控制脱氧前钢水的氧活度a_O,降低w(T[O]);尽可能避免或减弱渣钢反应强度,或降低精炼渣的还原势;优化钢水搅拌强度,减少卷渣并促进微细夹杂物聚合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夹杂物 转炉 炉外精炼
原文传递
GCr15轴承钢精炼渣成分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风伟 成国光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8期18-22,35,共6页
根据相关热力学数据,并结合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通过GCrl5轴承钢的化学成分,计算出渣钢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炉渣成分。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基本一致,根据本模型计算结果,实际生产当中,控制钢液中的W[AI]s=-0.01%-o.03%,溶解w... 根据相关热力学数据,并结合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通过GCrl5轴承钢的化学成分,计算出渣钢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炉渣成分。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基本一致,根据本模型计算结果,实际生产当中,控制钢液中的W[AI]s=-0.01%-o.03%,溶解w[ca]=O.00003%-0.00005%,溶解W[Mg]=0.00002%-0.00004%时,溶解氧质量分数在0.0005%以下。精炼渣成分大致为叫(CaO)-50%~60%,W(mgO)=2%~4%,毗鼢)=10%~25%,W(AI2O3)=10%~35%,FeO和MnO质量分数接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精炼渣 共存理论 活度
原文传递
基于IMCT理论的轴承钢精炼渣系碱度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家柳 李德胜 朱航宇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针对轴承钢精炼过程中全氧含量的控制问题,基于熔渣分子与离子共存理论(IMCT),建立了CaO-SiO_2-MgO-Al_2O_3-FeO精炼渣系在1 853 K时炉渣最适碱度的计算模型,并对该渣系最适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FeO含量时... 针对轴承钢精炼过程中全氧含量的控制问题,基于熔渣分子与离子共存理论(IMCT),建立了CaO-SiO_2-MgO-Al_2O_3-FeO精炼渣系在1 853 K时炉渣最适碱度的计算模型,并对该渣系最适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FeO含量时,N_(FeO)均在碱度为3左右时出现最大值,最适碱度基本不随FeO含量的变化而改变。②MgO含量对最适碱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MgO含量的增加,最适碱度呈减小的趋势。③Al_2O_3含量对最适碱度的影响与MgO相反,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加,最适碱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精炼渣 共存理论 最适碱度 计算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