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正常胎儿、成人胃粘膜A、B、H、M、N血型抗原的定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明 毛毓斌 鄂群 《天津医药》 CAS 1993年第3期155-157,T002,共4页
首次应用国产单克隆血型抗体,ABC 法,检测国人正常胎儿、成人胃组织石蜡切片 A、B、H、M、N 血型抗原的定位,结合粘液组化染色,判断粘液分泌特点。结果表明:胎儿表面和小凹上皮不完全由粘液细胞组成,血型抗原阳性,分泌混合型粘液;成人... 首次应用国产单克隆血型抗体,ABC 法,检测国人正常胎儿、成人胃组织石蜡切片 A、B、H、M、N 血型抗原的定位,结合粘液组化染色,判断粘液分泌特点。结果表明:胎儿表面和小凹上皮不完全由粘液细胞组成,血型抗原阳性,分泌混合型粘液;成人胃粘膜血型抗原分为分泌性抗原(A、B、H)和非分泌性抗原(M、N、A、B),粘液中分泌性抗原主要由表面和小凹上皮细胞分泌。提出血型抗原为粘膜屏障的重要组成,为进一步研究胃疾病提供正常形态学和免疫遗传学对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血型 抗原 粘液 粘膜 屏障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Fok-I based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for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X region V5M mut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Hong Kim Seok-Hyun Hong +2 位作者 Seoung-Ae Lee Jeong-Ryeol Gong Bum-Joon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7期13360-13367,共8页
AIM: To develop a Fok-I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PRA)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X region(HBx) V5 M mutation.METHODS: Nested PCR was ap... AIM: To develop a Fok-I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PRA)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X region(HBx) V5 M mutation.METHODS: Nested PCR was applied into DNAs from 198 chronic patients at 2 different stages [121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and 77 carrier patients]. To identify V5 M mutants, digestion of nested PCR amplicons by the restriction enzyme Fok-I(GGA TGN9↓) was done. For size comparison, the enzymetreated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phoresis on 2.5% agarose gels, stained with ethidium bromide, and visualized on a UV transilluminator.RESULTS: The assay enab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69 patients(sensitivity of 34.8%; 46 HCC patients and 23 carrier patients). Our data also showed that V5 M prevalence in HCC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arrier patients(47.8%, 22/46 patients vs 0%, 0/23 patients, P < 0.001), suggesting that HBx Ag V5 M mutation ma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HCC generation in chronic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 infections.CONCLUSION: The Fok-I nested PRA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a reliab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HBx Ag V5 M mutation in chronic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2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X antige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nalysis V5m mUTATION Hepatocellur carcinoma
下载PDF
羊布鲁菌O链M抗原提纯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梅建军 王兴龙 +4 位作者 万忠海 李晓燕 马云志 张辉 崔丽瑾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研制羊布鲁菌O链M纯化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冷酚法提纯羊布鲁菌16M的O链抗原,并经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和SDS-PAGE鉴定,用灭活的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结果建立3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2D10、3C... 目的研制羊布鲁菌O链M纯化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冷酚法提纯羊布鲁菌16M的O链抗原,并经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和SDS-PAGE鉴定,用灭活的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结果建立3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2D10、3C6和1E10,ELISA效价分别为1.380、1.109和1.048,与大肠杆菌0:15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0:9、鼠伤寒沙门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无交叉反应。3C6和1E10与牛布鲁菌544A发生交叉反应,2D10的亲和常数达5.30×10~7M^(-1)。结论已制备出纯化的羊布鲁菌O链M抗原及其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菌 O链 m抗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检测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的鉴别价值
4
作者 陈久应 刘露 +4 位作者 陈肖 赵四书 张宁涵 李建勇 吴雨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sIgM)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首次确诊的CLL患者420例、MCL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CL... 目的探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sIgM)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首次确诊的CLL患者420例、MCL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CLL患者中,典型免疫表型CLL(tCLL)298例,不典型免疫表型CLL(aCLL)122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细胞中sIgM和公认的CLL诊断免疫标记物分化抗原簇(CD)200表达水平,并分析sIgM、CD200以及二者联合在aCLL和MCL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sIgM高表达率在MCL(88.1%)、aCLL(23.0%)、tCLL(8.7%)中依次降低(χ^(2)=193.218,P<0.01);而CD200高表达率反之,在MCL(10.4%)、aCLL(78.7%)、tCLL(92.9%)中依次升高(χ^(2)=261.194,P<0.01)。sIgM对MCL鉴别于aCLL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与CD200相近。sIgM联合CD200相比于单一的CD200或sIgM指标拥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98.5%)和阴性预测值(98.7%)。结论sIgM表达水平在CLL和MCL的诊断,尤其在aCLL和MC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套细胞淋巴瘤 表面免疫球蛋白m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分化抗原簇200
原文传递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凯阳 翟志敏 +1 位作者 吴竞生 戴海明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分析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诊断依据EGIL标准。结果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构成比为 6 2 % ,其中B系、髓系抗原共同表达的占6 6 7% ,T... 目的 分析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诊断依据EGIL标准。结果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构成比为 6 2 % ,其中B系、髓系抗原共同表达的占6 6 7% ,T系、髓系共同表达的占 33 3 %。CD34阳性率为 44 4% ;9例患者中治疗完全缓解 3例 ,部分缓解 1例 (11 1% ) ,总有效率 44 4%。结论 免疫表型对双表型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以B系和髓系共同表达最常见 ,缓解率低 ,易复发 ;P170 与BAL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双表型 流式细胞仪 免疫表型 bAL
下载PDF
抗HBc IgM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性、病毒学和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春泽 田志新 +2 位作者 石栓柱 李明慧 谢尧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抗HBcAg IgM阳性慢性阳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性及其与HBV病毒学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2004--2006年经Abbott EIA检测试剂证实的所有抗HBcAg IgM阳性和同期随机抽样的抗HBcAg IgM阴性患... 目的探讨抗HBcAg IgM阳性慢性阳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性及其与HBV病毒学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2004--2006年经Abbott EIA检测试剂证实的所有抗HBcAg IgM阳性和同期随机抽样的抗HBcAg IgM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生化指标、血清HBVDNA载量和血清学指标,分析抗HBcAg IgM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疾病程度和临床转归之间的差异及抗HBcAg IgM状态与HBV DNA载量和HBeAg状态的关系。结果收集了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抗HBc IgM阳性70例,阴性130例,轻、中和重度肝脏疾病患者分别为71、83、46例。抗HBc IgM阳性患者的年龄和发病年数高于抗HBc IgM阴性患者,抗HBc IgM阳性的轻度肝脏疾病患者百分比为45.71%,中重度患者为54.29%,低于抗HBc IgM阴性患者(30.00%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7,P=0.027)。抗HBc IgM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HBV DNA载量,血清HBeAg/抗HBe状态、住院天数和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cAg IgM的状态与肝脏疾病的程度相关,但与HBV DNA载量和HBeAg/抗HBe状态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免疫球蛋白m
原文传递
胃癌血型抗原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级和粘液分泌的相关研究
7
作者 江明 毛毓斌 鄂群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1期17-19,共3页
应用国产单克隆抗体、ABC法,检测89例进展期胃癌石蜡切片A、B、H、M、N五种血型抗原的表达,同时进行组织学分型、分级和粘液组化分类。结果表明:1.胃癌ABO(H)BGA消减率为75.3%,MN BGA为64%。2.胃癌ABO(H)、MN BG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 应用国产单克隆抗体、ABC法,检测89例进展期胃癌石蜡切片A、B、H、M、N五种血型抗原的表达,同时进行组织学分型、分级和粘液组化分类。结果表明:1.胃癌ABO(H)BGA消减率为75.3%,MN BGA为64%。2.胃癌ABO(H)、MN BG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级有关(P<0.001),与粘液组化分类无关(P>0.05)。3.胃癌粘液分泌发生质和量的改变,表现为分泌性A、B抗原消减。提示临床病理检测胃癌组织BGA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癌细胞分化程度的指标之一。探讨胃癌粘液异常分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型 抗原 分型 分级
下载PDF
422例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友乾 何学贤 +4 位作者 唐云献 王永明 段斌 刘威高 王华忠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HBV-M),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CA199,酶法检测AFU共检测42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乙肝两对半、AFP、CA199、AFU和725名普通住院病人的乙肝两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HBV-M),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CA199,酶法检测AFU共检测42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乙肝两对半、AFP、CA199、AFU和725名普通住院病人的乙肝两对半, 并随机抽取148名三种乙肝病毒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小三阳和HBsAg与抗HBc阳性)比较其癌变率.结果:原发性肝癌病人乙肝病毒感染率达94.1%,其感染模式的百分比构成以小三阳为主占5 3.6%,其次为HBsAg和抗HBc二项阳性占22.0%,而大三阳仅占8.3%,但这三种主要感染模式之间其癌变率无显著差异(χ2=0.55,P>0.05),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单独抗 HBs阳性或HBV-M全阴组CA199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AFP和AFU则显著低于其他组,这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有关.结论: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抗原转阴并不意味着组织学转为良好,相反由于其与e抗原阳性患者具有同等的癌变率,且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占有最高的比例,我们应特别重视对这部分患者的定期随访,原发性肝癌患者AFP、CA199和 AFU的阳性率与乙肝病毒的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 甲胎蛋白 糖类 抗原19-9、α-L-岩藻糖苷酶
下载PDF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彩玲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前S1抗原和乙肝二对半(HBV-M)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HBV-DNA检测采用荧光PCR探针检测法。结果:在209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前S1抗原和乙肝二对半(HBV-M)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HBV-DNA检测采用荧光PCR探针检测法。结果:在209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182例,HBV-DNA阳性为191例,阳性率分别为87.08%和91.39%。431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212例,HBV-DNA阳性为231例。阳性率分别为49.19%和53.59%。60例HBs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和HBV-DNA各检出2例阳性,阳性率各为3.33%。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复制的敏感性指标,而且用ELISA方法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HbV—DNA 乙肝二对半(HbV—m)
下载PDF
乙肝患者HBV感染指标、病毒复制水平与基因分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秦望森 沈立萍 +2 位作者 张爽 尹文娇 王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指标、病毒复制水平和基因型之间的关联及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V PreS1-Ag、Anti—HBc—IgM和HBV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测HBVDNA水平;巢氏PCR法扩增S片段、测序... 目的探讨HBV感染指标、病毒复制水平和基因型之间的关联及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V PreS1-Ag、Anti—HBc—IgM和HBV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测HBVDNA水平;巢氏PCR法扩增S片段、测序并对比分析判定基因型,联合分析指标的关联。结果收集河南地区急、慢性乙肝患者样本355例。模式Ⅰ(HBeAg阳性)的PreS1-Ag阳性率为80.2%、HBV DNA阳性率为73.7%,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reS1-Ag、Anti-HBc-IgM阳性者的ALT、AST异常率显著高于阴性组;HBV基因型结果为B型4例(2.9%),C型76例(55.9%),D型56例(41.2%),C型患者的HBeAg和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和D型。结论PreS1-Ag和Anti—HBc—IgM对乙肝早期诊断、病毒复制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河南地区乙肝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和D型为主,C型的HBeAg和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B和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抗原 免疫球蛋白m 基因型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国产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剂的比较
11
作者 张爽 王锋 +4 位作者 尹文娇 张硕 赵守军 毕胜利 沈立萍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为中国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筛选合适的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IgM)检测试剂。方法选择市场销量较大的三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nti-HBc-... 目的为中国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筛选合适的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IgM)检测试剂。方法选择市场销量较大的三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nti-HBc-IgM检测试剂,平行检测参比系统各3次,比较各试剂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以评价试剂的可靠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部分(Partial)AUC(pAUC)、固定特异度下灵敏度[Sensitivity at a Fix Specificity,Se(FPR=e)],以评价试剂的真实性。结果三种试剂的ICC均接近于1,一致性均好,两两比较中A试剂稳定性最好,变异性最小(Bootstrap法,P<0.05)。B试剂ROC位于最上方,AUC中位数最大,和A、C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Bootstrap法,P<0.05);B和C、A试剂的pAUC中位数和Se(FPR=0.05)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符合国家标准的三种试剂,以雅培试剂作为参照相比,综合评价结果,B试剂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 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 可靠性 评价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诊断试剂区分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方法的初步探讨
12
作者 张爽 蔡华 +3 位作者 周文亭 赵守军 张勇 王锋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3,167,共5页
目的调整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Ig M)诊断试剂临界值,使该指标能够区分急性乙肝(Acute Hepatitis B,AHB)和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 目的调整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Ig M)诊断试剂临界值,使该指标能够区分急性乙肝(Acute Hepatitis B,AHB)和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急性期患者。方法选择A公司国产和美国雅培(Abbott)公司Anti-HBc-Ig M检测试剂,平行检测2658份疑似AHB患者血清标本。利用R语言程序软件(R Programming Software,R)的VGAM程序包,通过最大似然法求得各自的分布参数和估计的阳性率,采用最大似然法、最大准确率法和固定特异度法,以及试剂说明书提供方法求得两种检测试剂的临界值、估计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最大似然法确定临界值,临界值调整前后A公司试剂阳性率为51.58%、12.23%,雅培试剂为28.37%、10.27%。两种试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接近于1,都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大似然法、最大准确率法和固定特异度法与试剂说明书参考值比较,前三种方法得到的阳性率较为接近,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试剂说明书参考值法,灵敏度均较低,假阳性率过高。结论本研究中调整Anti-HBc-Ig M检测试剂临界值的方法,可以使Anti-HBc-Ig M区分AHB和CHB急性期患者的能力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 临界值 最大似然法 急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羊布鲁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建军 王兴龙 +4 位作者 李晓燕 刘锴 任林柱 贾剑锋 张琴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目的建立羊布鲁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应用针对羊布鲁菌O链M抗原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羊布鲁菌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重复性、特异性、敏感性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经验证,该方法重复性好,特... 目的建立羊布鲁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应用针对羊布鲁菌O链M抗原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羊布鲁菌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重复性、特异性、敏感性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经验证,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最低检出限为3.0×103CFU/ml,与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已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羊布鲁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菌 O链 m抗原 双抗体夹心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