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在体脉络膜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辛晨 汪军 +1 位作者 刘广峰 孟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较新的眼科检查手段,它是在传统OCT的基础上,增加光源的聚焦深度,实现在体的脉络膜成像,对在体脉络膜进行定量测量。这一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脉...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较新的眼科检查手段,它是在传统OCT的基础上,增加光源的聚焦深度,实现在体的脉络膜成像,对在体脉络膜进行定量测量。这一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增强成像技术OCT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加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
下载PDF
OCT在检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邢球 陈百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7-820,共4页
脉络膜为外层视网膜提供氧和营养,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活性,其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对于视网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观察脉络膜形态对于跟踪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较有意义。随着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 脉络膜为外层视网膜提供氧和营养,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活性,其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对于视网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观察脉络膜形态对于跟踪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较有意义。随着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technique,EDI)可定量测量脉络膜厚度,为诊断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我们对OCT在检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厚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EDISD-OCT的眼科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伟亮 李双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23-227,共5页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SD-OCT)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增强成像,可以清楚的观察脉络膜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目前,对EDI SD-OCT的应用主要是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上,这样,对许多波...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SD-OCT)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增强成像,可以清楚的观察脉络膜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目前,对EDI SD-OCT的应用主要是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上,这样,对许多波及脉络膜的眼部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如:高度近视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各种脉络膜肿瘤等;此外对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的随诊观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 脉络膜 测量
下载PDF
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少凡 刘丹岩 +2 位作者 梁爽 刘晓丽 张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10,共7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并探讨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PACD)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规律,分析脉络膜厚度在PA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01/2019-12于我院就诊...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并探讨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PACD)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规律,分析脉络膜厚度在PA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01/2019-12于我院就诊的PACD患者82例155眼,其中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组24例24眼;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组28例35眼;慢性原发性房角关闭(CPAC)组30例3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38例58眼。另收集健康志愿者87例87眼纳入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EDI-OCT测量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结果:PACD各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ACD患者中,除距黄斑中心凹3mm处鼻侧,PACG组黄斑区其余各点位脉络膜厚度均低于PACS组、APAC组、CPAC组(P<0.05)。APAC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357.17±61.49μm)最厚,PACS组(318.04±56.52μm)次之,PACG组最薄(263.55±67.87μm)。除CPAC组,其余各组黄斑中心凹旁1mm处脉络膜厚度均较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降低(P<0.05)。各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旁3mm处脉络膜厚度均低于黄斑中心凹下和黄斑中心凹旁1mm处(P<0.05)。各组受检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无差异(P>0.05)。结论:PACD患者及正常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最厚,离黄斑中心凹越远,脉络膜越薄。黄斑区脉络膜增厚是PACD患者又一特征性解剖结构,可能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PACD患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并无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 黄斑区脉络膜厚度 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人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海滨 刘二华 +1 位作者 谭钢 李洁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100-103,共4页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人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116例(116眼)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3组:A组36例,年龄21—40岁;B组41例,年龄41—60岁,C组39例...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人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116例(116眼)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3组:A组36例,年龄21—40岁;B组41例,年龄41—60岁,C组39例,年龄61~80岁。采用CirrusH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以长度为6mm的扫描线段对黄斑中心凹行180°方位扫描,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及颞侧每隔500μm直至2500μm的脉络膜厚度。并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的关系。结果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平均厚度为(275.27±58.20)μm,由中心凹向鼻、颞侧脉络膜厚度逐渐变薄,至鼻侧2.5mm处为(174.21±48.75)μm,颞侧2.5mm处为(233.75±57.64)μm。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可定量测量脉络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 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沙艳会 李爽 +2 位作者 王薇 王敬敬 王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7-1593,共7页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就诊的并发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68眼作为DR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无糖尿病病史健康人群34例34眼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就诊的并发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68眼作为DR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无糖尿病病史健康人群34例34眼作为对照组。通过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EDI-OCT)获取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RT),并将黄斑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黄斑区脉络膜总面积(TCA)、血管区面积(LA)及间质区面积(SA),计算CVI。结果:对照组和DR组受检者TCA(0.53±0.14mm2 vs 0.49±0.15mm2)、LA(0.35±0.09mm2 vs 0.32±0.10mm2)、SA(0.17±0.05mm2 vs 0.17±0.06mm2)及SFCT(347.9±76.9μm vs 325.9±92.9μm)均无差异(P>0.05),但DR组患者CVI明显低于对照组(64.33%±3.25%vs 67.04%±2.46%,P<0.001),二者临界值为63.59%。结论:CVI可以直观反映脉络膜内部结构的变化,较SFCT更加稳定可靠,合并DR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CVI较健康人群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 脉络膜血管指数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悠 席瑞洁 +3 位作者 陈鹏飞 史俊芳 戴丽 郝玉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的影响及脉络膜微结构变化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12单眼IMH患者56例5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的影响及脉络膜微结构变化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12单眼IMH患者56例5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12%C3F8气体填充术。晶状体混浊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3、6mo行EDI SD-OCT检查,记录黄斑中心凹下及距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3mm处共9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结果:术前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为233.43±84.638μm,术后1、3、6mo SFCT分别为242.46±88.199,238.97±89.252,236.71±88.661μm,术后1mo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距中心凹下方3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T3mm)术前(170.89±57.040μm)与术后1、3、6mo(179.63±62.941、179.74±65.981、180.80±58.379μm)相比呈逐渐增高趋势,但各个测量时间点的ICT3mm值两两比较无差异。距中心凹下方1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T1mm)术前(207.37±67.502μm)与术后1、3、6mo(216.31±80.297、214.54±75.693、205.69±68.697μm)有差异(P<0.05),术后6mo与术后1mo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脉络膜厚度降低可能是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IMH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值变化与位置有关,可能与术中填塞气体的压迫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 填塞气体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贺李娴 刘二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一种黄斑中心凹全层解剖缺陷的老年性视网膜疾病,严重影响老龄患者的中心视力与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发现脉络膜局部血流状况和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与IMH的发病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一种黄斑中心凹全层解剖缺陷的老年性视网膜疾病,严重影响老龄患者的中心视力与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发现脉络膜局部血流状况和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与IMH的发病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一种精确测量脉络膜厚度的新方法,为阐明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针对OCT测量的脉络膜厚度与IMH发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特发性黄斑裂孔 发病机制 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
下载PDF
患单侧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的马来西亚患者脉络膜厚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Chew Y Tan Selva R Vengadasalam +1 位作者 Amir Samsudin Nurliza Khaliddi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患单侧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FTMH)眼、对侧眼以及正常对照组黄斑脉络膜厚度。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30例单侧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马来西亚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种族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用激光干涉法测量研究对象眼轴长度。利... 目的:比较患单侧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FTMH)眼、对侧眼以及正常对照组黄斑脉络膜厚度。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30例单侧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马来西亚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种族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用激光干涉法测量研究对象眼轴长度。利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获取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黄斑中心凹处,距中心凹1 mm和2 m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测量脉络膜厚度。采用独立统计分析法、配对样本ttests、chi-square tests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层黄斑裂孔组平均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为201.0±44.0μm,对侧眼平均为225.3±51.4μm,对照组为262.3±70.3μm。相较于对照组,全层黄斑裂孔各部位脉络膜较薄(P<0.05)。对侧眼组除了鼻侧1 mm和2 mm处,其余地方脉络膜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全层黄斑裂孔组脉络膜厚度低于对侧眼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膜厚度通常在中心凹处最高,在鼻侧最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年龄(r=-0.278,P=0.032)和眼轴长度(r=-0.328,P=0.011)呈负相关。结论:单侧全层黄斑裂孔患眼与对侧眼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脉络膜厚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谱域 增强深度成像 海德尔堡
下载PDF
EDISD-OCT扫描观察在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前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郑琳璐 毛新帮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9期5-7,20,169,共5页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观察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手术前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的变化。方法对2017年2~8月就诊本院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例(32眼)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经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FA...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观察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手术前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的变化。方法对2017年2~8月就诊本院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例(32眼)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经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FA)确诊为重度NPDR(观察组),并均接受PRP治疗。选取18例(32眼)正常眼作为对照组。PRP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采用OCT的EDI技术对黄斑部进行水平扫描,获取MCV值。结果观察组术前MC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MCV值均较术前增大,术后3个月MCV值较术前减小(P<0.05)。结论重度NPDR会导致脉络膜体积减小。PRP术后在短期内能够明显增加黄斑区脉络膜体积。EDI SD-OCT可用于评估NPDR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深度增强成像 脉络膜体积 全视网膜光凝术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和血管密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欣 王继红 +1 位作者 褚婷 汪村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厚度和血管密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入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共96例(192只眼),根据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非DR患者24只眼、非增生期DR患者133... 目的探讨脉络膜厚度和血管密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入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共96例(192只眼),根据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非DR患者24只眼、非增生期DR患者133只眼和增生期非DR患者35只眼,其中非增生期又分为轻度40只眼、中度57只眼和重度36只眼。采用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EDI-OCT)定量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密度、脉络膜总面积和血管区面积,并计算血管指数。结果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比较发现,非增生期和增生期患眼明显低于正常眼(P<0.05),非增生期与增生期、非增生期不同分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膜厚度、血管密度和血管指数比较发现,非增生期患眼明显低于正常眼,增生期明显低于非增生期(P<0.05),并且非增生期中度患眼明显低于轻度,重度明显低于中度(P<0.05);但是各组间脉络膜总面积和血管区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I-OCT定量检测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血管密度和血管指数对于评估DR患眼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 脉络膜厚度 血管密度 血管指数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测量在眼病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苏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王维 王新婷 《国际眼科纵览》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是在传统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基础上改进的能反映脉络膜组织结构的技术,可以定量测量脉...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是在传统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基础上改进的能反映脉络膜组织结构的技术,可以定量测量脉络膜厚度,初步检测脉络膜血流情况,是一种简单、快捷、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目前,以健康人脉络膜厚度的研究为基础,这一技术已经用于多种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部疾病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高度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 脉络膜厚度
原文传递
Bardet-Biedl综合征眼底病变影像学特征
13
作者 李倩 彭晓燕 +2 位作者 张永鹏 朱晓青 周海英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了解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眼底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诊断的8例BB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采用Sanger测序BBS1-BBS12基因进行基因诊断,... 目的了解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眼底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诊断的8例BB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采用Sanger测序BBS1-BBS12基因进行基因诊断,并采用眼底彩像、眼底自发荧光(FAF)、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SD-OCT)和增强深度成像(EDI-OCT)对患者眼底病变进行评估。主要指标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突变筛查确定了6例患者的致病突变分别位于BBS1、BBS2、BBS4和BBS7基因。所有患者均显示视盘蜡黄色萎缩、视网膜血管缩窄、中周部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且均有不同程度黄斑形态异常。SD-OCT显示不同BBS患者之间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改变存在较大差异,视网膜退行变类型可分为弥漫性退变、向心性退变和离心性退变三类。EDI-OCT检查显示6例患者(12眼)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薄变甚至消失。结论多种视网膜影像学检查显示BBS患者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改变可呈向心性、离心性以及弥漫性退变多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det-Biedl综合征 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 增强深度成像
原文传递
像素平移法提高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深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丽萍 陈朝良 高万荣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增大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FDOCT)成像深度是扩大FDOCT应用范围的一个关键。主要研究了基于像素平移法提高频域OCT成像深度的问题。讨论了像素平移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频域OCT理论最大成像深度与电荷耦合元件(CCD)像素数的关系。通过点扩... 增大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FDOCT)成像深度是扩大FDOCT应用范围的一个关键。主要研究了基于像素平移法提高频域OCT成像深度的问题。讨论了像素平移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频域OCT理论最大成像深度与电荷耦合元件(CCD)像素数的关系。通过点扩散函数实验、5层盖玻片成像实验以及手指皮肤的活体成像实验验证了像素平移法对于提高频域OCT成像深度的作用。手指皮肤的成像实验表明256个像素点的CCD和512个像素点的CCD采用像素平移法后实际成像深度分别增加到了原来的1.98倍和1.12倍。Matlab软件模拟验证方法为频域OCT系统中CCD的像素数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 像素平移法 成像深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