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research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and cold region environment:a report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FuJun Niu 1,2,GuoYu Li 1,ShuPing Zhao 1,ShuJuan Zhang 1,YongGuo Zhao 2,HuiJun Jin 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oil Engineering,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Gansu Province 730000,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or Permafrost Regions of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Ltd.,Xi’an,Shaanxi Province 710068,China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0年第2期93-103,共11页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was held in Xi’an,China,October 2009.The major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symposium included:permafrost engineering (involving design,construction and evaluat...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was held in Xi’an,China,October 2009.The major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symposium included:permafrost engineering (involving design,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mitigation of frost hazards in the regions affected by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properties of frozen soils,model develop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frost hazards and periglacial environments in mountain and plateau regions;climatic,environmental and cryospheric changes;and permafrost hydrology,cold regions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uses.The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symposium and lectures during the meeting represented some new developments of research on cold region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Here we summarized the works of the symposium in topics including:Permafrost engineering;General geocryology;Properties of frozen soils:model develop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And climatic,environmental and cryospheric changes.During the symposium,the attendees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and engineering mechanism study,and also on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cold region environments and their engineering a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8th symposium permafrost engineering cold region environment summarizing
下载PDF
THE LABORATORY OF ICE CORE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2
作者 Guo Yaxi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7年第3期280-280,共1页
Affiliation unit: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CAS Brief history: The Laboratory of Ice Core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LICCRE) was formally approved to open domestically and intern... Affiliation unit: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CAS Brief history: The Laboratory of Ice Core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LICCRE) was formally approved to open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April 1997. It is attached to the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 THE LABORATORY OF ICE CORE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CAS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and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Cold-Rolled and Annealed Fe_3 (Al,Cr,Zr) Alloy at Ambient Temperature
3
作者 Jian-sen Ni Xiao-jing Wan +1 位作者 Wen-jue Chen Mei-yi Yao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CAS 200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The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properties of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Fe 3(Al,Cr,Zr) alloy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warm rolled Fe 3Al alloys. The cold rolled Fe 3(Al,Cr,Zr) alloy is also susceptible to test enviro... The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properties of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Fe 3(Al,Cr,Zr) alloy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warm rolled Fe 3Al alloys. The cold rolled Fe 3(Al,Cr,Zr) alloy is also susceptible to test environment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ductility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decreases in sequence of oxygen—oil—air—distilled water. The results of X 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 that (211)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B 2 phase appears in cold rolled Fe 3(Al,Cr,Zr) alloy after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ed Fe 3Al 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preferred orientation
下载PDF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4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The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AREERI) wascreated in June 1999 as a result of the current PilotRroject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Chinse Academy of Sciences (... The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AREERI) wascreated in June 1999 as a result of the current PilotRroject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Chin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Formed onthe basis of three former CAS institutes,namely, the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the Lanzhou Institute of Desert Studies,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ATION CAS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下载PDF
湖北冷季高架雷暴天气分类及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5
作者 苟阿宁 姚雯 +3 位作者 雷彦森 明绍慧 鲁易 魏凡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和ERA5再分析资料,将2011—2020年湖北冷季91次高架雷暴事件,按照形成机制分为雷雨型、强对流型和雷打雪型3类,并细致归纳了3类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及关键环境参数等特征。(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和ERA5再分析资料,将2011—2020年湖北冷季91次高架雷暴事件,按照形成机制分为雷雨型、强对流型和雷打雪型3类,并细致归纳了3类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及关键环境参数等特征。(1)湖北冷季高架雷暴雷雨型最多,强对流型次之,雷打雪型最少。3类型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雷雨型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11月)和冬末初春(1—2月),强对流型及雷打雪型常出现在早春2月,3月基本以强对流型为主。(2)低槽冷锋、850 hPa切变线及低空西南急流是冷季高架雷暴发生的有利环流背景,近地面为稳定的冷气团控制,逆温明显,西南低空急流沿着锋面逆温层以上的850 hPa附近触发抬升,水汽、上升运动及不稳定层结均出现在850 hPa以上。雷雨型和雷打雪型距离冷锋超过100 km以上,强对流型不足100 km。(3)850 hPa是风场转换的重要层次。强对流型850 hPa露点温度(T_(d850))、K指数、850 hPa与500 hPa温差(ΔT_(85))、850 hPa假相当位温(θ_(se850))、西南急流厚度和强度(I700)、切变线强度(S_(850))最大,中低层(850~700 hPa)垂直风切变(SL78)最小;雷打雪型对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要求最低,SL78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 高架雷暴 环境参数 箱线图
下载PDF
寒地滨水公园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研究--以沈阳市奥林匹克生态公园为例
6
作者 袁敬诚 安天一 周玥琦 《城市学报》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城市滨水公园是承载市民体力活动的核心场所,也是促进公共健康的重要媒介。寒地城市气候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滨水环境特征,使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呈现一定分异性,因此在寒地城市视域下系统审视与研判滨水公园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 城市滨水公园是承载市民体力活动的核心场所,也是促进公共健康的重要媒介。寒地城市气候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滨水环境特征,使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呈现一定分异性,因此在寒地城市视域下系统审视与研判滨水公园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以沈阳市奥林匹克生态公园为例,围绕面域与线域两类空间单元展开探索;建立由空间联系、场地空间、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构成的环境要素体系;结合体力活动与环境要素测度数据,解析环境要素与体力活动密度的关联关系,解析夏、冬两季面域单元与线域单元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密度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差异,并尝试性提出各类环境要素的底线取值标准和适宜取值标准,以期为滨水公园健康效益促升、人居环境品质改善提供有力支持与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城市 滨水公园 体力活动密度 环境要素
下载PDF
一次冷涡背景下次天气尺度系统对强对流环境场的影响
7
作者 李瑞萍 王秀明 +3 位作者 李树文 王扬 田晓婷 李梦军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在同一东北冷涡背景下,2016年6月12—13日山西境内连续2 d出现强对流天气,12日为分散性对流而13日为大范围强对流。基于多源资料通过对比探讨次天气尺度系统及其演变对风暴环境进而对风暴结构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两日风暴强度和风... 在同一东北冷涡背景下,2016年6月12—13日山西境内连续2 d出现强对流天气,12日为分散性对流而13日为大范围强对流。基于多源资料通过对比探讨次天气尺度系统及其演变对风暴环境进而对风暴结构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两日风暴强度和风暴结构差异显著。6月12日对流孤立分散且回波强度小于55 dBZ,而13日准线性风暴发展成尺度较大的弓形回波引发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回波强度达60 dBZ。(2)此次过程的关键影响系统为冷涡背景下的次天气尺度低涡。12日次天气尺度低压扰动开始出现,距离远而未影响山西;13日低压扰动东移发展为次天气尺度切断低涡,低涡相关的地面冷锋及850 hPa切变线触发山西上游对流。(3)12日低层水汽含量低,0~3 km垂直风切变弱,13日低涡前偏南水汽输送使低层显著增湿,叠加中层干冷空气形成不稳定层结,受低涡影响0~3 km风垂直切变增强至5.0×10-3s-1,冷锋触发的对流风暴在上述环境下强烈发展并产生阵风锋,阵风锋组织风暴形成飑线,冷池与0~3 km风切变相互作用使飑线维持。(4)13日有利于飑线发展的环境要素与东北冷涡西侧的次天气尺度切断低涡系统密切相关,次天气尺度低涡是飑线形成发展的关键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次天气尺度系统 强对流 环境场
下载PDF
提高岗位胜任力的寒区医学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效果研究
8
作者 王泽军 谭小玲 +5 位作者 杨天 熊坤 黄榆杰 崔琪 谢宏晨 王艾平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寒区医学任职培训新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适用性及教学效果。方法构建寒区医学课程内容新体系,以某军医大学2021-11/2022-12月举办的3期任职培训班学员为教学对象,发放问卷83份,统计分析学员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授课质量的评价,及其... 目的评价寒区医学任职培训新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适用性及教学效果。方法构建寒区医学课程内容新体系,以某军医大学2021-11/2022-12月举办的3期任职培训班学员为教学对象,发放问卷83份,统计分析学员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授课质量的评价,及其掌握知识的程度。结果约80%的学员评价已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科学适用。培训后学员对4个课程内容模块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均<0.001)。培训后,84.34%(70/83)的学员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达60%以上,73.49%(61/83)的学员对冷损伤防治理论及技能掌握程度达60%以上,分别有61.45%(55/83)、81.93%(68/83)的学员对寒区卫生学理论及技能和寒区勤务学理论及技能掌握程度达60%以上。74.70%(62/83)的学员评价整体授课质量为“很好”。结论以基础理论-冷损伤防治-卫生防护-寒区勤务为内容体系的寒区医学新课程教学可提高寒区部队军医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其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寒区医学 培训课程 任职培训 教学效果
下载PDF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nvironment-rel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northern China
9
作者 Yukai Cao Xuejie Han +3 位作者 Xinbo Zhao Jiuxu Kan Yue Yuan Yue Li 《Frigid Zone Medicine》 2022年第3期140-148,共9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have been the top-ranked cause of human death in the world for years,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ccumulating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al data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have been the top-ranked cause of human death in the world for years,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ccumulating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al data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isk of CVDs is higher in northern China than in southern area.There is no doubt that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crucial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CVDs in northern region.However,there have not been any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strategy of environment-related CVDs,especially for cold exposure.Thus,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old-induced CVDs in order to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proper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minimizing the risk of CVDs for people residing in low-temperature area.Cold exposure,air pollution,lack of sunlight and irrational diet are believed to be cruci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related CVDs,and preventive measures might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ly to decrease the high risk of CVDs in nor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environm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orthern China
下载PDF
低温丙烷冷能利用研究
10
作者 施晓鲁 张吉辉 王雅欣 《大氮肥》 CAS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介绍一种低温丙烷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循环水冷却和冷库供冷的节能优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一级加热系统、二级加热系统及冷媒循环系统。低温丙烷经一级加热器将冷能传给冷媒,再通过循环水在二级加热器加热同时降低了循环水的温度,升... 介绍一种低温丙烷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循环水冷却和冷库供冷的节能优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一级加热系统、二级加热系统及冷媒循环系统。低温丙烷经一级加热器将冷能传给冷媒,再通过循环水在二级加热器加热同时降低了循环水的温度,升温后的丙烷送至常温丙烷球罐储存并送至下游装置或外卖;冷媒所含冷能用于冷库制冷。通过对方案流程分析及模拟计算证实了此方案的可实施性和经济价值,展望了低温丙烷冷能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丙烷 冷能利用 循环水 冷库 冷媒循环 节能环保
下载PDF
东北冷涡背景下三类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分布和环境特征对比分析
11
作者 曹艳察 郑永光 +2 位作者 孙继松 华珊 盛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6,共15页
东北冷涡是造成中国暖季强对流的重要天气尺度系统之一。为对比东北冷涡与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时空关系及其环境特征差异,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大气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时大风、降水观测资料,筛选了2017... 东北冷涡是造成中国暖季强对流的重要天气尺度系统之一。为对比东北冷涡与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时空关系及其环境特征差异,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大气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时大风、降水观测资料,筛选了2017—2021年4—9月东北冷涡背景下9例雷暴大风型、9例强降水型以及8例混合型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动态合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类强天气过程相对于冷涡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雷暴大风型过程,超过70%的雷暴大风出现在冷涡中心的西南部或南部;而混合型过程,超过70%的大风出现在冷涡中心的东南部或南部;混合型和强降水型过程中,短时强降水均主要出现在冷涡中心南部或东南部,但后者发生在冷涡东南部的比例更高;雷暴大风型和强降水型过程主要出现在东北冷涡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而混合型过程主要发生在东北冷涡的成熟阶段。(2)三类强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差异显著。雷暴大风型过程多出现在5—6月,一般对应的东北冷涡更深厚,等温线更密集,大气环境偏干,存在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和强风垂直切变条件,雷暴大风多发生在冷涡南侧的锋区附近,对流层中、高层受干冷空气控制,叠加在低层比较浅薄的暖湿空气之上有利于大气层结条件不稳定的增强,降水粒子蒸发降温形成的下沉气流和地面冷池,叠加锋区辐合更有利于形成区域性地面强风;而强降水型过程多集中在7—8月,对应的东北冷涡强度较弱,等温线较稀疏,强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靠近暖区一侧的强层结不稳定区域内,对应水汽充沛、整层暖湿的环境条件,中低层温差较小,风垂直切变较弱。混合型过程对应的月份和冷涡强度与强降水型过程更接近,水汽、高低层温差以及风垂直切变等环境条件介于上述两类过程之间,但下沉对流有效位能在三类过程中表现为最大。总体来看,相较于中国中、低海拔地区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环境特征而言,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天气过程对应更强的深层风垂直切变,具有更强的天气尺度动力强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雷暴大风 短时强降水 时空特征 环境条件
下载PDF
数据中心高效空调系统关键节能技术及能效分析
12
作者 李元阳 管绪磊 +8 位作者 邱艺德 方兴 梁钦 胡钦 王聪 罗亮 刘峥 傅家早 陈奕涛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2期101-116,共8页
空调系统作为数据中心能源站的能耗大户,其从冷源到末端的整体系统优化对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率至关重要。本文以某数据中心为例,从冷源形式、冷源设备选型等方面介绍空调系统的关键节能设计方法。针对空调自控方案提出高效智能环控... 空调系统作为数据中心能源站的能耗大户,其从冷源到末端的整体系统优化对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率至关重要。本文以某数据中心为例,从冷源形式、冷源设备选型等方面介绍空调系统的关键节能设计方法。针对空调自控方案提出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全自动智能优化运行。最后基于数据中心全年制冷季的历史数据对空调系统的综合能效进行分析,该能源站的全年制冷综合能效比达到7.71,为大型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建设和高效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空调系统 冷源系统 节能技术 智能环控 能效分析
下载PDF
The acclimatization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被引量:1
13
作者 Hai WANG Wei LIU +4 位作者 Dan-feng YANG Xiao-ling ZHAO Chao-liang LONG Zhao-yun YIN Jia-ying LIU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94-503,共10页
Acclimatization is a process of biological adaptation when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hypoxia,cold and heat for prolonged periods of time,where non-genetical variations play a role in allowing subjects t... Acclimatization is a process of biological adaptation when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hypoxia,cold and heat for prolonged periods of time,where non-genetical variations play a role in allowing subjects to tolerate hypoxic,cold or hot environments.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acclimatization found through major research advances by our institute.First,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cclimatization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are complex.In our investigations,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multiple systems including the nervous,circulatory,respiratory,and hemopoietic system were demonstrated when the acclimatization to hypoxia was developed,and the underlying significance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 was investigated.Second,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cclimatization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complicated.Hypoxia and cold coexist at high altitude.Our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gative cross-relationship in the acclimatization to hypoxia and cold.And third,it is interesting for us to understand that acclimatization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transferable among individuals,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acclimatizationinducing factor(HAIF) were presented.The above finding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otective operations and help to establish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related to acclima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环境 生理机制 驯化 缺氧诱导因子1 循环系统 HIF-1 环境因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城市道桥工程中的冷再生技术:案例研究与效能评估
14
作者 何彦筠 《城市建筑》 2024年第6期192-194,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三个城市案例,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的成效。方法结合了定量和定性研究,通过比较冷再生与传统施工在成本、时间、材料和环境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三个城市案例,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的成效。方法结合了定量和定性研究,通过比较冷再生与传统施工在成本、时间、材料和环境影响方面的数据。结果显示,冷再生技术可减少约30%的施工成本,包括15%的材料成本和10%的人工成本,施工时间缩短20%,平均从30天减少至24天。此外,技术还可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约40%的碳足迹,即每km道路减少约50t二氧化碳排放。总结来说,冷再生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环境保护贡献显著,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环境影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再生技术 城市道桥工程 成本效益 环境影响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冷涡影响下两次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褚颖佳 郭飞燕 +4 位作者 高帆 胡鹏 郑丽娜 刘奕辰 鲁亓 《干旱气象》 2023年第2期279-289,共11页
为深入认识冷涡影响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差异,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 为深入认识冷涡影响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差异,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2016年6月13日和2018年6月13日山东两次同受冷涡影响但分别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和风雹天气为主的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I”、“过程II”)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过程I,降水效率高,在其发展阶段回波质心高度低,成熟阶段形成强降水超级单体,最强降水出现在中气旋附近;以风雹天气为主的过程II,雷暴大风强度具有极端性,对流风暴发展深厚,60 dBZ以上强回波发展至-20℃层高度之上并持续,是产生大冰雹的重要原因。两次过程的强风均出现在弓形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前部和超级单体后侧下沉气流区。(2)过程I不稳定条件中等,西南气流配合湿区使低层增湿,950~850 hPa形成近饱和层并增厚,干层位于500 hPa以上,构成上干下湿层结,对流在地面辐合线和地面湿舌顶端叠加处触发;过程II热力和动力不稳定强,中空急流与800~600 hPa的显著干层为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触发抬升系统是暖锋,比过程I更深厚。环境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两次过程天气类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强对流 环境条件 垂直风切变
下载PDF
扫描电镜中半导体制冷冷台使用条件优化及在高含水量样品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惜燕 魏兰兰 +2 位作者 康靖全 段慧 范宁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2,共5页
目的:有效解决高含水量样品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的难点。方法:通过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新仪器组合模式,对一系列高含水量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高含水量样品在以导电胶带为基质,电压5 kV,电子束斑值为50/60,冷台... 目的:有效解决高含水量样品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的难点。方法:通过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新仪器组合模式,对一系列高含水量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高含水量样品在以导电胶带为基质,电压5 kV,电子束斑值为50/60,冷台温度为4℃的条件下,无需对样品进行固定和脱水处理,可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直接成像观察其显微结构,样品微观结构没有皱缩、拉伸、扭曲等变形现象,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样品的原貌。结论: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仪器自由组合模式是解决高含水量样品显微结构观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冷冻扫描电镜 环境扫描电镜 半导体制冷冷台 束斑 高含水生物样品
下载PDF
1971—2020年辽宁龙卷的气候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
17
作者 袁潮 杨文艳 +2 位作者 李得勤 杨磊 王式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5-1298,共14页
为了解辽宁龙卷气候特征,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和其他相关资料,根据“改进藤田分级”龙卷级别分类标准,对1971—2020年辽宁龙卷进行强度分类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并对比我国辽宁与美国龙卷高发区环境背景差异,... 为了解辽宁龙卷气候特征,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和其他相关资料,根据“改进藤田分级”龙卷级别分类标准,对1971—2020年辽宁龙卷进行强度分类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并对比我国辽宁与美国龙卷高发区环境背景差异,分析辽宁龙卷典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971—2020年辽宁地区共记录到97个龙卷日发生龙卷105次,年均为2.1次,年平均龙卷生成密度为1.4×10^(-5)个·km^(-2),约为美国的1/10。EF2及以上级别强龙卷共记录到17次,年均出现0.3次。95%的龙卷出现在5—9月,67%出现在14—19时。EF2及以上级别强龙卷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以西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多为弱龙卷,辽宁西北部龙卷季明显早于东南部。对流有效位能和中低层风切变随季节呈反相位变化,两者的合适配置是龙卷等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前提条件。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偏小是我国辽宁较美国龙卷高发区龙卷密度明显偏小的主要原因。辽宁87%的龙卷与冷涡相关,分为低层锋生主导的冷涡底部短波槽和冷涡前部型(65%)、中高空干冷气流主导的冷涡后部型(12%)以及强热力不稳定条件下中尺度近风暴环境主导的冷涡主体型(6%)。辽宁龙卷高发区典型环境条件具有以下特征:中层影响系统为冷涡,地面对应锋面气旋;龙卷常出现于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中心偏西北象限,对流有效位能梯度大值区内,对应地面冷锋和干线的东侧、温度脊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时空分布 环境条件 冷涡 风暴相对螺旋度
下载PDF
新疆色帕巴依—柯坪地区中—晚更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18
作者 王丽鑫 代友旭 +3 位作者 王利鹏 王庆同 阎琨 姜文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8-1276,共9页
【研究目的】塔西北中—晚更新世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西南天山作为亚洲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其古环境的研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意义重大,孢粉组合特征所指示的古植被演替规律已然成为该地区古气候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 【研究目的】塔西北中—晚更新世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西南天山作为亚洲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其古环境的研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意义重大,孢粉组合特征所指示的古植被演替规律已然成为该地区古气候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新疆色帕巴依—柯坪地区河流阶地典型剖面样品孢粉鉴定和光释光定年测试,探讨了该区中—晚更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划分出中—晚更新世三个孢粉组合带:第Ⅰ孢粉组合带:Quercus(栎)-Graminae(禾本科)-Chenopodiaceae(藜科)孢粉组合带;第Ⅱ孢粉组合带:Ephedra(麻黄)-Betula(桦)-Labiatae(唇形科)孢粉组合带;第Ⅲ孢粉组合带:Pinus(松属)-Ephedra(麻黄)-Chenopodiaceae(藜科)孢粉组合带。【结论】孢粉组合指示西南天山中—晚更新世总体气候干旱,呈干冷—暖湿—干冷的气候震荡趋势,其中65~16 ka期间存在明显的降水丰富的潮湿气候阶段;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阶地地貌受构造和气候双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更新世 孢粉 河流下切 古环境 干冷-温暖-干冷气候循环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新疆
下载PDF
海底冷泉系统氧化还原环境重建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渝程 曹红 +10 位作者 耿威 刘晨晖 张喜林 翟滨 张现荣 陈烨 吕泰衡 曹又文 张栋 闫大伟 孙治雷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共13页
冷泉活动是现代深海极端环境系统之一,其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全球气候变化、极端环境生命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重建海底冷泉区氧化还原环境是研究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甲烷渗漏活动特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大... 冷泉活动是现代深海极端环境系统之一,其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全球气候变化、极端环境生命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重建海底冷泉区氧化还原环境是研究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甲烷渗漏活动特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大量矿物学及地球化学指标在冷泉系统氧化还原条件的恢复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生矿物学标志、稀土元素、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U、Fe)和稳定同位素(钼同位素δ^(98)Mo、铁同位素δ^(56)Fe、硫同位素δ^(34)S)等不同指标对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从测试分析方法、后期成岩改造、单一指标的多解性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各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当前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需进一步加强的关键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氧化还原 自生矿物 地球化学指标 环境重建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环境行为的寒地乡村公共空间营造
20
作者 李书颀 刘滢 《住区》 2023年第3期21-26,共6页
寒地乡村老年人在特殊气候、劳作活动等影响下,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老年人的环境行为特征。文章应用环境行为学方法,以三个村落为例绘制寒地乡村老年人行为注记地图,深入调研归纳寒地乡村老年人公共活动的行为时空特征,总结乡村老年人环... 寒地乡村老年人在特殊气候、劳作活动等影响下,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老年人的环境行为特征。文章应用环境行为学方法,以三个村落为例绘制寒地乡村老年人行为注记地图,深入调研归纳寒地乡村老年人公共活动的行为时空特征,总结乡村老年人环境行为模式为紧密社会关系下的偶发性活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界面庇护、老年心理习惯下的可识别场所,并提出尊重老年人社会关系与行为偏好、构建气候庇护空间、打造精细适老化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 寒地乡村 老年人 公共空间 空间营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