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病“胃家寒”当作“塞”解
1
作者 邓嘉帅 宁静 贺娟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9期107-110,130,共5页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是阳明病的提纲证。基于训诂学,认为“寒”实为“塞”字讹误。在字形上,“寒”“塞”的隶楷字形极为相似,诸多出土文献皆有“寒”“塞”互讹的例子。在字义上,“塞”表达“充盈”“壅盛”“闭阻不通”...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是阳明病的提纲证。基于训诂学,认为“寒”实为“塞”字讹误。在字形上,“寒”“塞”的隶楷字形极为相似,诸多出土文献皆有“寒”“塞”互讹的例子。在字义上,“塞”表达“充盈”“壅盛”“闭阻不通”,与阳明病的共性病机相符,故“胃家寒”实为“胃家塞”。此外,将“寒”作“塞”解,《伤寒论》第166条、176条等与“寒”相关的疑难条文皆可通。将“寒”作“塞”解,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胃家寒 胃家实 里有寒 提纲证 文献考证
下载PDF
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燕琼 秦华珍 +6 位作者 余腾飞 刘颖 谭喜梅 李文强 翁铭钻 张兴燊 王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1,140,共4页
目的:观察干姜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尿17-OHCS与CAs以及血清ACTH、D-β-H的影响,探讨其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揭示10味药的温热药性本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灌服知母冰水液建立胃实寒证模型。... 目的:观察干姜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尿17-OHCS与CAs以及血清ACTH、D-β-H的影响,探讨其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揭示10味药的温热药性本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灌服知母冰水液建立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干姜等10个温中散寒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对照组,给药3次后检测尿液17-OHCS及CAs含量和血清ACTH、D-β-H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液中17-OHCS、CAs、血清中ACTH、D-β-H含量均降低,各治疗组大鼠均显著升高。结论:10味温中散寒药有提高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作用,通过增强机体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而呈现其温热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中散寒药 胃实寒证 17-OHCS CAS ACTH D-β-H 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 药性本质
下载PDF
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病理切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柳俊辉 李文强 +6 位作者 黄燕琼 秦华珍 谭喜梅 翁铭钻 罗君 龙小琴 谢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313-316,386,387,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大鼠造模后第1、3、5、7天的胃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分别灌服寒凉药复制大鼠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于造模后第1、3、5、7天分别麻醉处死动物,取胃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空白组、胃实... 【目的】观察比较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大鼠造模后第1、3、5、7天的胃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分别灌服寒凉药复制大鼠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于造模后第1、3、5、7天分别麻醉处死动物,取胃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空白组、胃实寒证组、胃虚寒证组大鼠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胃实寒证、胃虚寒证大鼠均出现炎细胞浸润、腺体破坏(P<0.01),黏膜充血水肿无显著性差异。与胃虚寒证组比较,胃实寒证大鼠造模后第1、3天胃组织炎细胞浸润及腺体破坏程度均更为严重(P<0.05或P<0.01),第5天腺体破坏程度较胃虚寒证大鼠严重(P<0.05),第7天胃实寒证组与胃虚寒证组炎细胞浸润、腺体破坏均无显著性差异。胃实寒证大鼠随造模后时间的推移胃黏膜有明显的恢复。胃虚寒证大鼠在造模后1周内出现轻度炎细胞浸润和轻微腺体破坏,随时间的推移胃黏膜恢复不明显。【结论】胃实寒证大鼠造模后第1、3、5天的病理损伤较胃虚寒证严重,但胃实寒证大鼠造模后1周内胃黏膜恢复速度明显快于胃虚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实寒证 胃虚寒证 胃/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胃实寒证的10味温中散寒药温热药性与温通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柳俊辉 秦华珍 +7 位作者 刘颖 余腾飞 黄燕琼 李文强 谭喜梅 翁铭钻 张兴燊 王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观察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荜茇、荜澄茄、花椒、胡椒10味温中散寒中药对胃实寒证大鼠甲状腺机能及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研究其温热药性与温通血脉的作用,揭示温中散寒药的性效本质与科学内涵。方法实验设空白... 目的观察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荜茇、荜澄茄、花椒、胡椒10味温中散寒中药对胃实寒证大鼠甲状腺机能及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研究其温热药性与温通血脉的作用,揭示温中散寒药的性效本质与科学内涵。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附子对照组、10个受试药物组和2个寒性药对照组,予以灌服寒凉药知母冰水提液复制大鼠胃实寒证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灌胃给药,连续3次,分别进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3(T3)、甲状腺素T4(T4)含量检测与肠系膜微循环观察。结果 10个温中散寒药组均能显著升高胃实寒证大鼠TSH、T3、T4含量(P约0.05,P约0.01)。显著提高微循环血流速度和流态(P<0.05,P<0.01);除荜澄茄、花椒、胡椒组外,其余各给药组还可增加网交数(P<0.05,P<0.01)。结论温中散寒药通过提高胃实寒证大鼠的甲状腺机能而体现温热药性,通过改善胃实寒证大鼠的肠系膜微循环而发挥温通血脉作用,缓解阴盛则寒,寒凝血滞状态,发挥治疗胃实寒证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实寒证 温中散寒药 甲状腺机能 肠系膜微循环 药性 药效
下载PDF
胃实寒证与胃虚寒证模型大鼠血清NO、β-EP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强 秦华珍 +3 位作者 柳俊辉 黄燕琼 谭喜梅 翁铭钻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胃实寒证与胃虚寒证模型大鼠造模后第1,3,5,7天血清NO及β-EP的变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照文献分别灌服寒凉药制备大鼠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于造模后第1,3,5,7天分别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NO及β-EP... [目的]比较胃实寒证与胃虚寒证模型大鼠造模后第1,3,5,7天血清NO及β-EP的变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照文献分别灌服寒凉药制备大鼠胃实寒证、胃虚寒证模型,于造模后第1,3,5,7天分别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NO及β-EP的含量。[结果]实寒证大鼠在造模后第1、3天血清NO值较空白组显著性升高(P<0.05),造模后第1天血清NO值较虚寒组显著性升高(P<0.05);而虚寒组与空白组差异不明显。实寒证大鼠在造模后第1、3天血清β-EP值较空白组及虚寒组均显著性降低(P<0.05),虚寒组与空白组差异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寒证大鼠血清NO值与β-EP值呈逐渐恢复正常的趋势。[结论]胃实寒证模型大鼠造模后第1、3天疼痛程度比胃虚寒证大鼠剧烈,且有较快恢复正常的趋势,胃虚寒证大鼠疼痛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实寒证 胃虚寒证 NO Β-EP
下载PDF
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不同提取物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华珍 黄燕琼 +4 位作者 王晓倩 刘颖 余腾飞 刘磊 李文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三味山姜属中药对胃实寒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探讨此三味中药所含挥发油与温中散寒功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灌服寒凉药(石膏、知母、黄柏、龙胆草)及冰柜冷冻的方法复制胃实寒证模型;分别予以... [目的]观察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三味山姜属中药对胃实寒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探讨此三味中药所含挥发油与温中散寒功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灌服寒凉药(石膏、知母、黄柏、龙胆草)及冰柜冷冻的方法复制胃实寒证模型;分别予以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三味中药的挥发油及去挥发油水提液,分高、低剂量组进行观察,阳性对照药选用附子水煎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三味药物的挥发油高剂量组对胃实寒证模型大鼠的炎细胞浸润、腺体破坏或减少、黏膜充血水肿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大高良姜挥发油低剂量组对炎细胞浸润有非常显著改善作用(P<0.01);建砂仁挥发油低剂量组对胃黏膜充血水肿有非常显著改善作用(P<0.01);益智挥发油低剂量组对炎细胞浸润、腺体破坏或减少有非常显著改善作用(P<0.01)。大高良姜去挥发油水提液高剂量组对炎细胞浸润和黏膜充血水肿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P<0.01),低剂量组对黏膜充血水肿有显著性改善(P<0.01);建砂仁去挥发油水提液高、低剂量组对黏膜充血水肿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益智去挥发油水提液高、低剂量组对胃黏膜各种损伤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大高良姜、建砂仁、益智挥发油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提示此三味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与其温中散寒功效有密切的相关性;大高良姜、建砂仁去挥发油水提液也对胃黏膜充血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这二味药还含有其他保护胃黏膜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建砂仁 益智 挥发油 胃实寒证 胃黏膜
下载PDF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考
7
作者 赵京博 徐爽 +1 位作者 赵沛涵 钟相根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71-674,共4页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为《金匮要略》第10篇第4条,本条的篇目归属及记载在《金匮要略》《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医心方》中不尽相同。本文运用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等方法,结合仲景字词使用习惯、历代注...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为《金匮要略》第10篇第4条,本条的篇目归属及记载在《金匮要略》《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医心方》中不尽相同。本文运用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等方法,结合仲景字词使用习惯、历代注家解读以及中医医理,详细考察了本条的篇目归属及更可能的原文样貌,结果如下:本条应归属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本条第一句当作“病者痿黄”;第二句当作“躁而不渴”;第三句当作“胃中寒实”;第四句当作“而下利不止者”。本考证的价值:其一,有文献价值,有助于还原仲景先师的原文原意;其二,有临床价值,该考证确定了本条归属于下利病篇,且“胸中寒实”当作“胃中寒实”,当遇到此类患者时,不宜救其胸阳,而应救其胃阳,可选择附子理中丸等温胃还阳的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者痿黄 躁而不渴 胸中寒实 而利不止者 死” 胃中寒实 《金匮要略》 条文考证 张仲景
下载PDF
钱乙调理脾胃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岩杰 秦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87-3489,共3页
《小儿药证直诀》记载了"儿科医圣"钱乙诊治儿科病的经验,其中钱乙有关调理脾胃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着重以方证结合方式,从寒热虚实入手,将散在于《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钱乙对小儿脾... 《小儿药证直诀》记载了"儿科医圣"钱乙诊治儿科病的经验,其中钱乙有关调理脾胃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着重以方证结合方式,从寒热虚实入手,将散在于《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钱乙对小儿脾胃病的辨证论治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把脾胃病分为脾胃伏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虚热证以及脾胃阴阳失和证,详细地总结了上述病证的证候和辨证用方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继承钱乙辨治尤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脾胃病 虚实寒热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论辨识证候的真假应注重脾胃症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萍 陈震萍 牟重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2-1266,共5页
临床对疑似于真假之间病证的辨识,前人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等方法,但存在模糊性。辨识病证的真假应当注重于脾胃的反应症状。因为五脏六腑之气禀脾胃之气而生,且中药的性能是经口服,首先通过脾胃反应出的症状... 临床对疑似于真假之间病证的辨识,前人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等方法,但存在模糊性。辨识病证的真假应当注重于脾胃的反应症状。因为五脏六腑之气禀脾胃之气而生,且中药的性能是经口服,首先通过脾胃反应出的症状而确认的。对疑似证的辨识,脾胃所表现的症状颇具可靠性。临床对于表里证、寒热证、虚实证及燥湿证之间有疑似不清者,着重于脾胃的反应症状分析,常能辨识清楚真假病证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真假证 表里 寒热 虚实 燥湿 脾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