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Extreme Gale of Capital Airport
1
作者 Huang Jixiong Ji Pengfe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4期12-14,19,共4页
Observation data of extreme gale in Capital Airport during 1976-2013 were analyzed,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gale in Capital Airport were summarized. Moreover,three extreme gale weather processes with lar... Observation data of extreme gale in Capital Airport during 1976-2013 were analyzed,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gale in Capital Airport were summarized. Moreover,three extreme gale weather processes with larger influences on December 10,2010,November 22,2011 and March 9,2013 were contrasted and analyzed,and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 gale in Capital Airport mainly appeared during March-April or December-January.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extreme gale was the most from late afternoon to evening,and the minimum was from night to morning,while peak appeared during 14:00-15:00. Extreme gale of Capital Airport was dominated by northwest gale at the rear of cold front,and the peak occurred at the wind direction of 330°. The common effect of strong cold high pressure going south at the rear of ground cold front and highaltitude transverse trough turning vertical was main cause of extreme gale in Capital Airport,and momentum transmission below 500 hP a also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in the generation of extreme g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gale cold front NORTHEAST low pressure Momentum transmission Transverse TROUGH turning vertical
下载PDF
冷涡影响下杭州湾一次区域性极端大风的演变和机制分析
2
作者 黎玥君 马昊 +2 位作者 勾亚彬 戴祥霖 余贞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3,共13页
利用常规气象探空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逐分钟观测、风廓线雷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多源观测资料,分析了2021年4月30日傍晚到夜间浙江北部和杭州湾沿海地区一次区域性极端大风的天气特征,重点探讨了对流系统移入杭州湾后的中尺度演变... 利用常规气象探空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逐分钟观测、风廓线雷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多源观测资料,分析了2021年4月30日傍晚到夜间浙江北部和杭州湾沿海地区一次区域性极端大风的天气特征,重点探讨了对流系统移入杭州湾后的中尺度演变特征和大风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典型的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高空深厚的东北冷涡影响下,配合中层西北急流和较强的地面暖低压促使飑线后部对流系统发展,形成雷暴大风天气。对流单体在经过杭州湾水系后明显增强,其阵风锋前侧有西南暖湿入流,后部冷池发展强盛,气压涌升,叠加地面环境风场和杭州湾水面的热动力条件,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促使单体发展。系统经过杭州湾后辐散下沉出流明显增强,将中高层的动量更快地下传至地面,对于杭州湾南部风力增强效应显著。杭州湾光滑下垫面、喇叭口等特殊地形也是造成极端大风出现的原因之一。同时,逐分钟变温相比于极大风出现时间提前了约7~10 min,对于局地极端大风监测预警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观测 极端雷暴大风 阵风锋 冷池 杭州湾
下载PDF
大连地区寒潮强风天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燕 张彩凤 +1 位作者 赵惠芳 王锡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93-1898,1901,共7页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7年3月4~5日大连地区出现的极端寒潮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寒潮大风天气是北方冷空气东南移形成强冷锋与北上强江淮气旋共同作用造成的。强冷空气在下沉气流...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7年3月4~5日大连地区出现的极端寒潮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寒潮大风天气是北方冷空气东南移形成强冷锋与北上强江淮气旋共同作用造成的。强冷空气在下沉气流作用下,在大连上游即渤海中低层形成强干冷中心,低空有强负涡度、强辐散,高空有强正涡度、强辐合,有利于地面冷高压及冷锋的加强;大连东部低空有强正涡度、强辐合,高空有强负涡度、强辐散,有利于气旋加强发展;强高压、强冷锋配合罕见的强大气旋,从地面到850hPa形成明显的西边强高压、东边特强气旋的形势,这是出现寒潮强风天气非常有利的因素,这种西高东低形势形成的强气压梯度区自西向东经过大连地区,造成大连地区罕见的寒潮强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大风 冷锋 江淮气旋 冷空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17.6.21致灾雷暴大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鸿青 郭志强 +2 位作者 李彦 徐义国 董疆南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0期23-28,共6页
为深入探讨保定雷暴大风的形成机理和提前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本研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逐日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21日发生在保定东部及雄安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冷池是直接触发... 为深入探讨保定雷暴大风的形成机理和提前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本研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逐日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21日发生在保定东部及雄安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冷池是直接触发机制;探空曲线存在上下2个自由对流高度LFC;雷暴大风出现在最强负变温与正变压前侧锋区;雷暴大风位于高能舌附近的能量锋区;边界层弱冷平流有利于水平锋区的形成与加强。整层MPV2负值的增大、高低空垂直螺旋度的耦合,构成此次雷暴大风天气的典型模式。此次过程是发生在高空槽前的雷暴大风天气,高低空系统的配置和不稳定条件比较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依据地面中尺度系统至少可以提前10^20 min发出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雷暴大风 中尺度辐合线 冷池 能量锋区
下载PDF
太原一次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晓芳 《山西科技》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根据天气学原理,对2018年4月5-6日的太原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风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发展东移,与鄂霍茨克海附近冷涡分裂的横槽转竖合并加强形成的较深的西风槽以及地面冷锋过境、锋后冷高压东移造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根据天气学原理,对2018年4月5-6日的太原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风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发展东移,与鄂霍茨克海附近冷涡分裂的横槽转竖合并加强形成的较深的西风槽以及地面冷锋过境、锋后冷高压东移造成的。其中4月5日古交站大风主要是冷锋过境、气压梯度增大造成的,6日白天太原全市大风主要是横槽转竖、高空动量下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地面冷锋 动量下传 太原市
下载PDF
太原一次罕见的区域雷暴大风过程潜势预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晓芳 李树文 《山西科技》 2020年第4期53-57,共5页
利用太原MICAPS高低空实况、探空、物理量场等资料对太原2011年6月7日一次罕见的较强区域雷暴大风过程进行潜势预报分析,为太原区域雷暴大风潜势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此次过程具有范围大、强度强的特点,属于太原罕见的较强区域... 利用太原MICAPS高低空实况、探空、物理量场等资料对太原2011年6月7日一次罕见的较强区域雷暴大风过程进行潜势预报分析,为太原区域雷暴大风潜势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此次过程具有范围大、强度强的特点,属于太原罕见的较强区域雷暴大风过程;500 hPa横槽转竖以及低空切变线,为此次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影响系统从低层到高层接近于垂直,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近地层存在逆温,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上干下湿"的层结结构,潜在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沙氏指数SI对此次雷暴大风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在此次雷暴大风过程中有较好的指示效果;500 hPa冷平流、850 hPa暖平流使层结更加趋于不稳定,潜势上更有利于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冷锋在不断发展和南压过程中触发了此次区域雷暴大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横槽转竖 地面冷锋 太原
下载PDF
新巴尔虎右旗一次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 《河南科技》 2018年第32期159-160,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9月26—29日大风天气中地面、高空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天气前期主要受冷锋影响,后期受深厚低压系统影响,全程平均风力不大,主要为阵风与大风。
关键词 大风 冷锋 低压
下载PDF
沈阳桃仙机场春季冷锋型雷暴与冷锋型大风合成对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天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6期22-28,共7页
以1996~2005年逐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春季雷暴的天气演变过程相似资料为依据,采用合成方法,选取4个典型冷锋雷暴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前部的暖平流、大范围正涡度区和正涡度平流导致了我国沈阳地区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和加... 以1996~2005年逐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春季雷暴的天气演变过程相似资料为依据,采用合成方法,选取4个典型冷锋雷暴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前部的暖平流、大范围正涡度区和正涡度平流导致了我国沈阳地区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和加强;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为雷暴天气的发生和加强创造了动力抬升条件;高空具有高湿位势涡度值的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扰动上,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加强和降水发生。与相似形势下只产生春季大风而未产生雷暴的4次大风个例天气过程的合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冷锋的伸展方向及沈阳上空深厚的辐散层和低空湿位势涡度的不同分布可能是产生雷暴和大风不同天气现象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冷锋型雷暴 冷锋型大风 合成与对比
下载PDF
2017年2月下旬浙江省一次冷锋引起的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毛程燕 龚理卿 +1 位作者 孙杭媛 李浩文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2月20—21日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一次冷空气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伯利亚冷高压与东亚大槽共同作用形成的强气压梯度是此次大风天气过程的重要成因;高空槽槽后动量下传是...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2月20—21日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一次冷空气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伯利亚冷高压与东亚大槽共同作用形成的强气压梯度是此次大风天气过程的重要成因;高空槽槽后动量下传是此次区域性大风超出一般冷锋大风强度的关键因素;200 hPa高空西风急流入流区的辐合下沉运动与冷锋前的上升运动叠加形成的次级环流是此次大风天气出现的增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大风 气压梯度 动量下传 次级环流
下载PDF
长春机场地面大风的特征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金花 王玥 吴淑珍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年第3期59-62,共4页
长春龙嘉机场2005-08开航以来,气候特征与老机场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长春机场2006-200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新机场的大风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并分析了大风的季节分布与年、月等变化,从天气形势上将大风分为冷锋大风、雷... 长春龙嘉机场2005-08开航以来,气候特征与老机场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长春机场2006-200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新机场的大风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并分析了大风的季节分布与年、月等变化,从天气形势上将大风分为冷锋大风、雷暴大风和低压发展型3种类型,并进行归纳总结,为大风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大风气候特征 冷锋大风 雷暴大风 低压发展型大风
下载PDF
2013年4月17日宁夏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姬菲菲 马宁 +1 位作者 杜宏娟 倪丽霞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309-312,315,共5页
利用基本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13年4月17日宁夏形成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大风沙尘天气是受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影响,地面冷锋和冷高压移动过境所致,而中高层的强... 利用基本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13年4月17日宁夏形成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大风沙尘天气是受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影响,地面冷锋和冷高压移动过境所致,而中高层的强冷平流也是影响此次大风沙尘暴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动力热力场及垂直风结构分析得出,强热力不稳定与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的卷起,同时风力的切变也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沙尘暴 地面冷锋 热力不稳定
下载PDF
宁夏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霞 庞彩霞 于冬梅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以及FNL 6 h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4月24日宁夏地区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热力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是在高空强风带和强锋区,地面冷高压、热低压以及...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以及FNL 6 h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4月24日宁夏地区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热力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是在高空强风带和强锋区,地面冷高压、热低压以及两者过渡地带产生的地面强冷锋共同作用下发生的,200 hPa高空急流也是影响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动力热力场及垂直风结构分析得出,强热力不稳定与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的卷起,同时垂直风的切变也有利于对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沙尘 地面强冷锋 高空急流 热力不稳定
下载PDF
天津地区一次冷锋后大风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13
作者 李静楠 张丽萍 王璐瑶 《天津科技》 2021年第12期69-73,77,共6页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FNL逐6 h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10日—11日天津地区冷锋后大风天气过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陆地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后倾的天气形势与强大少动的地面冷高压共同作用形成的强气压梯度为此次...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FNL逐6 h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10日—11日天津地区冷锋后大风天气过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陆地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后倾的天气形势与强大少动的地面冷高压共同作用形成的强气压梯度为此次大风的产生提供了根本动力;大风期间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冷空气传输通道,高层深厚的冷平流传送到中低层促使地面风速增大;200 hPa高空入口区辐合下沉运动造成动量下传是大风维持的重要原因;风速波动与地面变压和冷平流的时空演变、锋生作用有较好的对应,风速峰值在变压梯度峰值后6~12 h出现,而且越靠近6 h正变压中心、500 hPa和700 hPa冷平流中心,其强度、梯度越强,地面风速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后大风 变压梯度 温度平流 动量下传
下载PDF
一次高空冷平流诱发的极端雷暴大风分析
14
作者 韦玮 张涛 +1 位作者 张东方 周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72-380,共9页
为提高盆地西部极端大风的预报预警水平,利用多源探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21年7月18日四川盆地西部的一次极端雷暴大风的成因和风暴的精细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干冷平流侵入低层暖湿区域以及中等强度垂直风切... 为提高盆地西部极端大风的预报预警水平,利用多源探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21年7月18日四川盆地西部的一次极端雷暴大风的成因和风暴的精细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干冷平流侵入低层暖湿区域以及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作用下,配合抬升凝结高度以下“喇叭口”结构的温湿廓线条件形成本次雷暴大风。中层干冷入流加强为急流、蒸发冷却和降水拖曳明显增强、冷池梯度加大等因素诱导强下沉气流在地面形成极端大风。极端大风出现时雷达回波为弓形多单体回波。成熟和消亡阶段,本站气压涌升和风速剧增开始时刻较最大瞬时风速出现提前15 min左右,瞬时风速的大值时段与相对湿度小值时段同时出现。成熟阶段灾害性大风发生的区域位于风暴母体“V型”缺口顶部及其右侧区域。此外,基于RKW理论还发现,风暴最强时刻冷池和低层风垂直切变产生的水平涡度接近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干冷入流 冷池 阵风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