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素蛋白ColicinE1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临界摩尔比的测定
1
作者 武轶 隋森芳 +1 位作者 李庆喜 王敬尊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磷脂-蛋白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是研究膜脂-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技术首次测定了毒素蛋白ColicinE1在不同条件下与不同磷脂膜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并通过临界摩尔比的变化讨论了插膜蛋白与磷脂膜相互作... 磷脂-蛋白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是研究膜脂-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技术首次测定了毒素蛋白ColicinE1在不同条件下与不同磷脂膜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并通过临界摩尔比的变化讨论了插膜蛋白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摩尔比 脂质体 荧光光谱 磷脂膜 毒素蛋白
下载PDF
Interaction specific binding hotspots in Endonuclease colicin-immunity protein complex from MD simulations
2
作者 YAO XueXia JI ChangGe +1 位作者 XIE DaiQian ZHANG John Z.H.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1143-1151,共9页
The binding of Endonuclease colicin 9 (E9) by Immunity protein 9 (Im9) was found to involve some hotspots from helix III of Im9 on protein-protein interface that contribute the dominant binding energy to the complex.I... The binding of Endonuclease colicin 9 (E9) by Immunity protein 9 (Im9) was found to involve some hotspots from helix III of Im9 on protein-protein interface that contribute the dominant binding energy to the complex.In the current work,MD simulations of the WT and three hotspot mutants (D51A,Y54A and Y55A of Im9) of the E9-Im9 complexe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specific interaction mechanisms of these three hotspot residues.The changes of binding energy between the WT and mutants of the complex were computed by the MM/PBSA method using a polarized force field and we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values,verifying that these three residues were indeed hotspots of the binding complex.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binding by D51 to E9 was dominated b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carboxyl group of Asp51 which hydrogen bonds to K89.For binding by hotspots Y54 and Y55,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from the aromatic side chain of tyrosine provided the dominant interaction.For comparison,calculation by using the standard (nonpolarizable) AMBER99SB force field produced binding energy changes from these mutations in opposite direc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Dynamic hydrogen bond analysis showed that conformations sampled from MD simulation in the standard AMBER force field were distorted from the native state and they disrupted the inter-protein hydrogen bond network of the protein-protein complex.The current work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electrostatic polariz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modulating protein-protein b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binding hotspot mutation Endonuclease colicin immunity protein MD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大肠菌素Colicin S4的重组表达、分离纯化和性质
3
作者 李小未 杨浩 +1 位作者 万琳 卢晓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传统抗生素的广谱抗菌特性是诱导细菌普遍产生耐药性重要原因之一。细菌素由于具有窄谱抗菌活性而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抗菌药物。大肠菌素因被认为对人体安全而倍受关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获得了大肠菌素S4及其抑制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 传统抗生素的广谱抗菌特性是诱导细菌普遍产生耐药性重要原因之一。细菌素由于具有窄谱抗菌活性而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抗菌药物。大肠菌素因被认为对人体安全而倍受关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获得了大肠菌素S4及其抑制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QE30质粒中,构建了表达质粒pQE30-Col S4。大肠菌素S4在该表达体系中以可溶形式高表达,产量达到30-50 mg/L。活性分析发现,带有6His标签的重组大肠菌素S4与天然大肠菌素S4特性一致,仍具有对大肠杆菌的选择性抗菌活性,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素 大肠菌素
原文传递
细菌素研究进展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之文 苏永全 +1 位作者 丁少雄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219-224,共6页
细菌素是细菌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的一类多肽,分为广谱与窄谱.本文论述了细菌素的分类、遗传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在食品工业、饲料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阐述了细菌素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细菌素 大肠杆菌素 乳酸菌素 水产养殖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大肠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建新 田昆仑 +3 位作者 刁有芳 陈惠孙 朱佩芳 王正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本文观察了BPI对大肠杆菌脓毒症小鼠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结果显示,BPI治疗组动物72小时存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注菌后0.5、1h,BPI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NS)对照组(P<0.01);注菌后1.5h,BPI组... 本文观察了BPI对大肠杆菌脓毒症小鼠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结果显示,BPI治疗组动物72小时存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注菌后0.5、1h,BPI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NS)对照组(P<0.01);注菌后1.5h,BPI组血清TNF_α峰值也明显低于NS对照组(P<0.01);但两组间血液细菌计数在注菌后 0.5、1.5和3h均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BPI对大肠杆菌脓毒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这可能与其拮抗细菌内毒素,抑制TNF_α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大肠杆菌素 杀菌性 通透性增强 蛋白
下载PDF
海水混凝除浊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衣守志 钟素红 《盐业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实验对海水进行预处理研究,确定了聚硅酸氯化铝铁(PAFCS i)对海水进行预处理的最佳混凝除浊条件,能使处理后的海水浊度降至0.05NTU;硼的去除率达到了48.3%;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大于89.3%。
关键词 海水 PAFCSi 混凝 浊度 大肠菌群
下载PDF
A new enzymat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E. coli 被引量:1
7
作者 Yun Xiang CI Tian Le LI(Department of Chemist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849-850,共2页
beta-Galactosidase, a kind of endoenzyme in E. coli cells. can be released by the pore-forming action of colicin El. and E. coli can be detected rapidly by enzymatic method.
关键词 E-coli colicin E1 enzymatic method
下载PDF
1510株肠道杆菌大肠菌素调查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郭维植 林成水 +1 位作者 陈亮 曾凝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对7个菌属1510株肠道杆菌进行了大肠菌素检测,宋内氏菌Col质粒检出率最高为78.18%,其次为普通大肠杆菌33.47%,福氏志贺氏菌、克雷伯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为8.0%、3.5%、2.32%,不同种属菌株大肠... 对7个菌属1510株肠道杆菌进行了大肠菌素检测,宋内氏菌Col质粒检出率最高为78.18%,其次为普通大肠杆菌33.47%,福氏志贺氏菌、克雷伯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为8.0%、3.5%、2.32%,不同种属菌株大肠菌素检出率差异悬殊。药敏试验证明,90.5%(105/116)Col+大肠杆菌具有耐药性,在接合实验中,26.2%(16/61)大肠杆菌能传递Col质粒。将Col+菌株接种保种半固体置室温2年,19.9%(31/156)的菌株丢失Col质粒。本实验同时建立一种直接覆盖指示菌──插种受检菌以检测大肠菌素的方法。通过大量菌株考核,结果与Monk法基本一致,而且比后者简单、快速。在细菌素的调查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杆菌 大肠菌素 质粒
下载PDF
大肠杆菌素通道结构域与变异链球菌感受刺激多肽原核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9
作者 高洁 倪龙兴 孙汉堂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的: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素Ia通道结构域(Colicin Ia channel domain)与变异链球菌感受刺激多肽(CSP)的融合蛋白。方法:将编码大肠杆菌素Ia通道结构域的基因与编码变异链球菌感受刺激多肽CSP的基因导入带有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基因的pMA... 目的: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素Ia通道结构域(Colicin Ia channel domain)与变异链球菌感受刺激多肽(CSP)的融合蛋白。方法:将编码大肠杆菌素Ia通道结构域的基因与编码变异链球菌感受刺激多肽CSP的基因导入带有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基因的pMAL-c2x质粒中,构建pMAL-c2x-Colicin Ia channeldomain-CSP融合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后,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裂解后得到目的蛋白。结果:通过双酶切、电泳分析、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pMAL-c2x-Colicin Ia channel domain-CSP融合表达载体,目的蛋白产物经SDS-PAGE分析,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pMAL-c2x-Colicin Ia channeldomain-CSP,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olicin Ia channel domain-CSP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素Ia通道结构域 变异链球菌 感受刺激多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水源污染引起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10
作者 龙虎 罗薇 +3 位作者 于学辉 岳华 刘内生 袁圣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对某种鸭场发生的鸭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以及饮水和病料的检测,诊断为大肠杆菌污染水源所致的鸭大肠杆菌病.将从饮水和病料中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作药敏试验,用对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 对某种鸭场发生的鸭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以及饮水和病料的检测,诊断为大肠杆菌污染水源所致的鸭大肠杆菌病.将从饮水和病料中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作药敏试验,用对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治疗病鸭,同时改进水源,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污染 大肠杆菌病 鸭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工程多肽—一种人工构建的抗菌蛋白质分子机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颖 张杰 +5 位作者 卢晓风 万琳 李胜富 陈刚 杲阳 丘小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5-609,共5页
目的 将两个不同种来源 ,不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构域构建成为一种具有靶向抗菌活性的工程多肽。方法 利用质粒重组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 Agr D信息素 (8肽 )基因连接在大肠菌素 Ia水性孔道结构域 (K5 4 4 -I6 2 6 )羧基端基因上 ,将重... 目的 将两个不同种来源 ,不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构域构建成为一种具有靶向抗菌活性的工程多肽。方法 利用质粒重组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 Agr D信息素 (8肽 )基因连接在大肠菌素 Ia水性孔道结构域 (K5 4 4 -I6 2 6 )羧基端基因上 ,将重组的质粒转化入工程菌生产构建的工程多肽 ,离子交换柱纯化后经体外抗菌试验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 构建的工程多肽具有强于青霉素类抗生素上百倍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结论 构建的工程多肽表现出了两个结构域前体都不具备的靶向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素Ia水性孔道结构 细菌信息素 致死性离子通道 工程多肽
下载PDF
磷酸盐对V族大肠杆菌素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胡彦民 宗书燕 李志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0,共4页
含ColV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含有磷酸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当覆盖敏感菌后可以形成较大的抑菌圈。说明磷酸盐对ColV质粒所编码的V族大肠杆菌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二价离子螯合剂——EDTA对大肠杆菌素形成同样... 含ColV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含有磷酸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当覆盖敏感菌后可以形成较大的抑菌圈。说明磷酸盐对ColV质粒所编码的V族大肠杆菌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二价离子螯合剂——EDTA对大肠杆菌素形成同样有促进作用,而增加二价阳离子Ca++或Mg++却起到相反的作用。磷酸盐的这种促进作用是由于它降低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二价阳离子的浓度而引起的。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盐有助于分离ColV质粒含有菌和对V族大肠杆菌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素 抑菌圈 磷酸盐
下载PDF
5种大肠埃希氏菌Col质粒接合传递实验研究
13
作者 郭维植 林成水 +3 位作者 陈亮 乔庆新 陈维瑾 曾凝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5种61株Col^+大肠埃希氏菌为供体,与受体E.Coli K_(12)进行接合实验,结果有16株供体菌的Col质粒传递给K_(12),占25.4%。其中NPEC、ETEC、EPEC、EIEC、EAEC的传递比率分别是8/22、 4/21、2/15、1/2、1/1。按传递方式分类,52株耐药供... 以5种61株Col^+大肠埃希氏菌为供体,与受体E.Coli K_(12)进行接合实验,结果有16株供体菌的Col质粒传递给K_(12),占25.4%。其中NPEC、ETEC、EPEC、EIEC、EAEC的传递比率分别是8/22、 4/21、2/15、1/2、1/1。按传递方式分类,52株耐药供体菌有10株的Col质粒和耐药标记(或R质粒)发生共同传递,占19.2%,伴发Col质粒传递的耐药标记有8种,其中TC、SM、COS、KM的并发传递率较高(16—20%)。不同耐药标记菌株的Col质粒传递率范围在0—66.7%。在8株敏感菌和1株耐药菌中有6株Col质粒发生单独传递,占66.7%。实验发现4个配对组的Col质粒和R(r)质粒发生分离而独自传递。本文分析了Col质粒传递方式和耐药性的关系,同时讨论了接合传递的不同方法。为阐明和研究R^+Col^+肠道菌的演变及其对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影响提供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合传递 大肠杆菌 大肠菌素质粒
下载PDF
融合大肠杆菌素DNA结合域的Taq DNA聚合酶的性质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平 平啸寅 +3 位作者 赵艺 刘阳 吴林 马立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820,共9页
Taq DNA聚合酶发现自水生热栖菌(Thermus aquaticus),是一种同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以及DNA聚合酶活性的工具酶。Colicin E(简称CE)蛋白质是一类以维生素受体BtuB为跨膜受体的大肠杆菌素,其中CE2、CE7、CE8和CE9是非特异性的DNase型大肠... Taq DNA聚合酶发现自水生热栖菌(Thermus aquaticus),是一种同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以及DNA聚合酶活性的工具酶。Colicin E(简称CE)蛋白质是一类以维生素受体BtuB为跨膜受体的大肠杆菌素,其中CE2、CE7、CE8和CE9是非特异性的DNase型大肠杆菌素。Taq DNA聚合酶由5′→3′核酸外切酶结构域、3′→5′核酸外切酶结构域以及聚合酶结构域组成。缺失5′→3′核酸外切酶结构域的Taq DNA聚合酶(ΔTaq)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其进行性很低,无法扩增长片段。为了提高ΔTaq的进行性,本研究融合dCE和ΔTaq,发现dCE-ΔTaq的进行性相比于Taq DNA聚合酶和dCE-Taq显著提升,并且其逆转录酶活性也比ΔTaq更高。dCE8-ΔTaq的提升最明显,不仅能够1 min内扩增8 kb的DNA片段,并且产量高于其他突变体。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将ΔTaq DNA聚合酶和dCE进行融合,提升了Taq DNA聚合酶的PCR效率和逆转录活性,为改造Taq DNA聚合酶提供了新的方法,有望开发出性质更好的Taq DNA聚合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 DNA聚合酶 CE PCR效率 逆转录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