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行政协同治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范例
1
作者 刘敏 李小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305,共16页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进行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在实证层面检验本研究的两个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发现,以机关事务为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治理尺度差异,这与中央政策调控共同构成协同的内外动机,驱动成渝地区深化合作意愿,卷入区域协同;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两地机关事务标准化协同工作中亦有所披露,并阻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案例分析结果:推进协同地区加强行政治理协同、推进治理尺度统一具有紧要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标准化执行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的行政治理协同增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互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此外,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干部协同卷入的奖惩机制不完善,行政治理协同还需大力推进,两地协同仍有较强的地方本位意识。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方保护现象是长久以来中国实行区域分治所衍生的治理产物,消弭地方保护主义、强化区域一体化思维成为协同瓶颈破局之必然要求,而基于行政尺度视角出发的行政协同治理则可能通过为地区卷入协同建构与区域空间相适配的治理尺度,从而成为区域协同必然的路径选择。并且,协同是基于时间矢量上不断发展变换的过程,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牢牢把握不同阶段中区域协同“动机—路径—目的”三核心元素以寻求合理的区域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 区域协同发展 行政协同治理 区域协同新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机关事务协同标准化
下载PDF
新治理范式下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治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贾旻 韩阳阳 《职教发展研究》 2022年第1期10-20,共11页
新治理为解决公共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本研究基于新治理范式的核心要素,构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治理模式分析框架,并从主体视角、关系视角和工具视角三个维度分析台湾技职教育治理模式及特征。70余年来,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形成了... 新治理为解决公共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本研究基于新治理范式的核心要素,构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治理模式分析框架,并从主体视角、关系视角和工具视角三个维度分析台湾技职教育治理模式及特征。70余年来,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协作式治理模式,即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技职院校、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各自作用与优势,通力协作,选择运用经济支持、信息共享和法律法规三重可辨别的行动机制,实现技职教育的有效治理。治理主体适度多元、适当分权治理以及治理工具有效组合运用,是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治理的特征,对大陆职业教育治理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治理范式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 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协作式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