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陷性黄土场地大型储罐基础设计
1
作者 郭东 郭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0,40,共7页
结合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设的10万方大型钢储罐工程,从基础选型、承载力设计、地基处理、充水预压、沉降观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经济性、施工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地基处理方案比选,确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桩+灰土石垫层,... 结合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设的10万方大型钢储罐工程,从基础选型、承载力设计、地基处理、充水预压、沉降观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经济性、施工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地基处理方案比选,确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桩+灰土石垫层,提出对含水率较低的湿陷性土层进行预增湿技术,使土层达到最优含水率,解决桩沉管不易、拔管困难、较难消除湿陷性的问题,充水预压后进行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地基沉降随充水荷载增大而增大,在15d后趋于稳定,且储罐四周沉降大于中心点,但沉降量均小于估算值,地基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场地 10万方储罐 地基处理 孔内深层强夯桩 增湿 沉降
下载PDF
黄土场地挤密地基处理深度的探讨
2
作者 崔金柱 常传清 王睿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7期65-67,共3页
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挤密地基的浸水试验结果,探讨了沉管挤密桩地基处理的深度问题,建议在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时,可以采用沉管挤密桩处理地基,处理深度可设定为12m,这一深度不仅能有效挤密桩间土,消除... 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挤密地基的浸水试验结果,探讨了沉管挤密桩地基处理的深度问题,建议在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时,可以采用沉管挤密桩处理地基,处理深度可设定为12m,这一深度不仅能有效挤密桩间土,消除地基湿陷性,降低地基渗透系数,还能使处理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形成良好的承载层和隔水层,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挤密地基 浸水试验 地基处理深度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问题的合理控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世径 黄雪峰 +2 位作者 朱彦鹏 杨校辉 姚志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44-350,共7页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与剩余湿陷量的合理控制关键技术难题,对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挤密地基进行了大面积深层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用挤密地基处理在6~12 m深度以下进行深层浸水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基...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与剩余湿陷量的合理控制关键技术难题,对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挤密地基进行了大面积深层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用挤密地基处理在6~12 m深度以下进行深层浸水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基湿陷下沉,而地基处理在15 m深度时(剩余湿陷量远大于200 mm)地基整体实际下沉量相对较小,说明现行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对乙、丙类建筑地基关于最小处理深度的规定过于严格,不符合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建议在采取一定措施的情况下将12~15 m作为乙、丙类建筑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合理深度。并针对现行规范中对乙、丙类建筑剩余湿陷量控制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剩余湿陷量折减系数'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该折减系数的建议值,可为同类工程建设和规范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挤密地基 深层浸水 剩余湿陷量 合理处理深度 剩余湿陷量折减系数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变形特征的大型现场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09
4
作者 黄雪峰 陈正汉 +5 位作者 哈双 薛塞光 孙树勋 徐毅明 金学菊 朱元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9,共8页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1号泵站地基的预浸水处理,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5m的场地上做了面积为110×70m2的浸水试验,试验历时251d,揭示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具有与中小厚度(小于15m)自...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1号泵站地基的预浸水处理,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5m的场地上做了面积为110×70m2的浸水试验,试验历时251d,揭示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具有与中小厚度(小于15m)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不同的3个显著特征:①湿陷量随浸水历时的发展过程包含5个阶段,即初期平缓段、浸水陡降段、中期平缓段、停水后的陡降段和后期平缓段;②湿陷速率在浸水期间呈显“小→大→小→稳定”的变化规律,在停水后则呈显“大→小→稳定”的变化规律;③湿陷量、试坑周边裂缝的宽度和裂缝两侧地面的高差远远大于既往同类研究记录。通过分析,建议把连续5d的平均湿陷量不大于2m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试验的停止注水标准;采用建议的停水标准,缩短了该建设项目的工期、节省了费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的地基处理工程及修订黄土规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大型现场浸水试验 稳定标准 湿陷变形特征 湿陷量 湿陷速率 预浸水地基处理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原位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建平 蔡德钩 +1 位作者 闫宏业 史存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在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运用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路基浸水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的浸水规律以及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分别在浸水60和50d时,浸水附加沉降发生突变;浸水约19 d浸... 在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运用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路基浸水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的浸水规律以及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分别在浸水60和50d时,浸水附加沉降发生突变;浸水约19 d浸润角达到最大,因此路基坡脚附近因降雨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积水滞留时间不应超过19 d;浸水87 d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沉降量为1.7-5.1 mm,挤密桩为26.2-51.3 mm;长时间持续浸水后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总沉降量仅为3.8-7.4 mm,而挤密桩路堤的总沉降量则高达62.3-103.1m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加强挤密桩路段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局部积水,以保证行车安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浸润角为38°-42°,故建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铁路时,距路基坡脚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鱼塘、水池等长期积水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湿陷性黄土 原位浸水试验 柱锤冲扩桩 挤密桩 浸润角
下载PDF
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米海珍 杨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51-1956,1964,共7页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多层建筑大多数都会遇到地基处理的问题,用素土桩、灰土桩、碎石桩等各种桩处理地基的湿陷性是常用的方法。为检验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试验方案中考虑了桩心距、处理深度、处理范围及桩孔...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多层建筑大多数都会遇到地基处理的问题,用素土桩、灰土桩、碎石桩等各种桩处理地基的湿陷性是常用的方法。为检验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试验方案中考虑了桩心距、处理深度、处理范围及桩孔填料等不同影响因素,设置了8个试验点。各点处理后测得了两桩间和3桩间等距离的5个点上的土体密度变化数值。之后对各点加载200 kPa,做小面积(小坑)浸水测试和大面积(整个场地,28 m×16 m)浸水测试,测量两种浸水条件下各试验点的湿陷量。由此总结了该种工程方法处理地基湿陷性的效果和规律性。结果表明:桩心距应控制在2.5倍桩径以内,可保证消除挤密桩间所有面积的湿陷性,超出挤密桩长以下地层的湿陷性仍然存在;小面积浸水发生的湿陷为外荷湿陷,大面积浸水才能释放试验场地地基的全部湿陷量,而与处理深度无关;灰土填料显然优于素土填料,在地基主要持力层内须用灰土填料,但对于其下地层或自重湿陷不严重的部位强调使用灰土填料是不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挤密桩 浸水试验
下载PDF
挤密桩处理高填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金奎 吴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7-204,共8页
以延安新区综合管廊项目中挤密桩处理地基为背景,为了研究挤密桩对高填方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消除湿陷性的处理效果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段的分析。首先,在试验场地设计了7个实验组,分析了桩心距、桩孔填料、处理深度、处理范围等... 以延安新区综合管廊项目中挤密桩处理地基为背景,为了研究挤密桩对高填方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消除湿陷性的处理效果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段的分析。首先,在试验场地设计了7个实验组,分析了桩心距、桩孔填料、处理深度、处理范围等因素的影响,处理后测得了两桩间和三桩间各个实验点的地基密实度变化值;其次,进行了现场的静载试验、桩体取样试验、小面积浸水和大面积浸水试验,测量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浸水试验的各组湿陷沉降量。结果表明:桩心距在2.5d范围内基本上不仅可以解决承载力问题还可以完全消除回填黄土的湿陷性;桩孔填料为灰土时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素土,灰土配合比为3∶7时能满足要求;小面积浸水试验消除的湿陷性为外荷载湿陷性,大面积浸水可以完全释放地基的湿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密桩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浸水试验
下载PDF
挤密桩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地基及其工后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朱彦鹏 杜晓启 +1 位作者 杨校辉 栗慧王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14-2924,共11页
确定了挤密桩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地基的合理处理范围,揭示了挤密桩处理地基效果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挤密桩复合地基在地基浸水后的入渗规律及沉降特征。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不同深度的灰(素)土挤... 确定了挤密桩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地基的合理处理范围,揭示了挤密桩处理地基效果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挤密桩复合地基在地基浸水后的入渗规律及沉降特征。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不同深度的灰(素)土挤密桩地基处理试验及埋设TDR水分计和分层沉降仪的工后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各试验区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挤密效果呈增强趋势;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干密度增长率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抗渗性能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增强;外界水分在挤密桩复合地基中的入渗规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基本由4个阶段组成;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受水浸湿时的沉降变形,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基本由5个阶段组成。根据研究结果,在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的情况下建议地基处理深度为9~12m,处理宽度为管廊每边延伸控制在2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的合理地基处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综合管廊地基 挤密桩 合理处理范围 工后浸水试验 入渗规律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场地换填垫层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勇 纪成亮 孟志浩 《山西建筑》 2019年第21期78-80,共3页
为确定青海西宁某电厂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换填垫层现场原体试验,研究分析了换填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参数及施工检测方案,并通过平板载荷试验对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以天然级配... 为确定青海西宁某电厂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换填垫层现场原体试验,研究分析了换填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参数及施工检测方案,并通过平板载荷试验对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以天然级配的砂卵石作为换填材料进行换填垫层的处理方案可满足要求,可作为该工程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换填垫层 地基处理 原体试验
下载PDF
静压挤密桩在湿险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文怀 魏厚峰 张元冬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为了解决水泥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噪音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基处理的静压挤密桩施工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测试了静压挤密桩在湿险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施工时噪音较小,施工速度高,满足设计要求,此为该地基处理... 为了解决水泥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噪音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基处理的静压挤密桩施工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测试了静压挤密桩在湿险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施工时噪音较小,施工速度高,满足设计要求,此为该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挤密桩 地基处理 湿险性黄土 施工工艺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与设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裴增壮 艾兵 +1 位作者 阳佳林 吴宗华 《建筑技术》 2014年第7期596-598,共3页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强夯法、换土垫层法、挤密桩法和桩基础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合具体工程,分析比较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处理效果及经济合理性等。体现了地基处理方案比选中经济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灰土挤密桩 DDC桩 载体桩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区公路涵洞地基处理措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永虎 米维军 +3 位作者 孙润东 屈耀辉 荣露 梁恒祥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74,共6页
研究目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工后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新建民小一级公路沿线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采用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 研究目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工后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新建民小一级公路沿线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采用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分别对两座涵洞进行地基处理,对其处理效果和地基沉降变形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都能有效减弱或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涵洞地基承载力;(2)灰土挤密桩法对提高地基土压缩模量比换填法更有效;(3)通过现场监测得到,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涵洞地基的一年累计沉降量分别为25.0 mm和18.2 mm,分别完成最终沉降量的79.9%和78.1%,两种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稳定的变化趋势;(4)经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处理过的涵洞地基累计沉降量都在稳定可控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涵洞结构的安全性,相比于换填法,灰土挤密桩法对降低湿陷性黄土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更为有效;(5)本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公路 涵洞 换填法 灰土挤密桩法 地基处理效果
下载PDF
豫西山地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继鹏 闫芳 高一帆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豫西山地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夯后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夯实厚度与处理厚度的关系,夯后地基沉降量的估算方法等,有利于改进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地基 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 强夯法 试验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衡朝阳 王玉海 《电力勘测设计》 1998年第2期9-15,共7页
以一巨厚层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多种方案的现场试验实例,对浸水试桩和高能级强夯的试验方法与结果作了阐述和分析,选择出该场地地基处理的最佳方案,并提出应采用的技术参数。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方案 试桩 强夯
下载PDF
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区涵洞地基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永虎 房建宏 +2 位作者 徐安花 屈耀辉 孙润东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16-422,共7页
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的病害、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东部黄土地区民和至小峡一级公路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2.5倍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对两座涵洞进行地基处理,基于此对其... 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的病害、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东部黄土地区民和至小峡一级公路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2.5倍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对两座涵洞进行地基处理,基于此对其实际效果和地基沉降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涵洞基底8 m深度内的土体湿陷系数从地基处理前的0.03~0.065减小至0.015内,基底6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压缩模量从处理前的均值10 MPa提高到15~21.5 MPa。相对于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2.5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对桩间土湿陷系数的减小值略大0.003~0.005,对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增加值略大1.5~4.5 MPa。说明不同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都能有效消除或减弱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湿陷变形,桩间距越小、对消除或减弱土体湿陷性的效果越明显,对控制涵洞沉降变形更有利。经过1年后,分别采用2.5倍桩径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涵洞沉降量为40.6 mm和45.3 mm。涵洞基底土压力随施工阶段的变化呈先增大后逐渐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涵洞受力状态与其沉降变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公路 涵洞 灰土挤密桩 地基处理效果
下载PDF
某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大利 徐云博 《四川建材》 2011年第4期79-80,共2页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强夯法、换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桩基础等,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技术与经济比选,并讨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灰土挤密桩
下载PDF
晋西北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特征分析及处理措施——以山西保德某氧化铝厂场地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小强 《岩土工程技术》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山西省保德地区某大型氧化铝厂勘察工程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648组实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_4)、上更新统(Q_3)及中更新统(Q_2)的风成及坡积堆积物,其中湿陷性黄... 以山西省保德地区某大型氧化铝厂勘察工程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648组实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_4)、上更新统(Q_3)及中更新统(Q_2)的风成及坡积堆积物,其中湿陷性黄土层厚度达15~30 m,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Ⅱ~Ⅲ级,属中等—严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在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普通的处理措施难以全部处理湿陷性黄土层,而采用沉管成孔、重锤二次夯扩挤密桩则能全部处理湿陷性黄土,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湿陷特征 处理措施 沉管成孔 重锤二次夯扩挤密桩
下载PDF
谈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孔隙率对湿陷性的影响
18
作者 曹程明 胡殿杰 +1 位作者 张森安 郭志元 《山西建筑》 2017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依据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实际资料,对比分析了孔隙率在沉管挤密桩处理后与天然状态下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孔隙率和湿陷系数在沉管挤密桩处理后与天然状态下的规律性,对今后黄土地区采用沉管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沉管挤密桩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孔隙率 湿陷系数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的机理分析及应用
19
作者 刘玮 阮兵峰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2期67-68,共2页
分析了灰土挤密桩的作用机理,并针对自重性Ⅱ级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某污水处理工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设计应用及处理效果,提出了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黄土地区类似场地的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灰土挤密桩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孔内深层强夯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方明 关立军 刘晓华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2006)(DDC工法)已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使用。本文结合晋西北大厚度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实例,进行了垫层法、强夯法、预浸水法和挤密法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详细地阐述了DD...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2006)(DDC工法)已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使用。本文结合晋西北大厚度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实例,进行了垫层法、强夯法、预浸水法和挤密法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详细地阐述了DDC工法的作用机理、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其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的应用。分析了某工程中DDC工法未完全消除湿陷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土的含水量和浅层夯击能等参数对地基湿陷性处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的有关观点提出了修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C工法 自重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湿陷系数 孔内深层强夯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