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Exists: Three Standpoints of Death
1
作者 FANG Yaju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12期878-881,共4页
At present,suicide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frequently occur in colleges,but the problem of why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has always plagued many college educato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vinas’view of existenc... At present,suicide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frequently occur in colleges,but the problem of why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has always plagued many college educato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vinas’view of existence,suicide is the last control that people can have over existence.Suicide includes a person’s three mental states:exhaustion,laziness,and boredom,and it can orderly induce three standpoints of death:“I have to die”,“I want to die”,and“I am going to die”.Knowing the problems of suicide is helpful to help college educato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suicid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help them better carry out the lif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EXISTENCE DEATH
下载PDF
Effects of supervised movie appreci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meaning sense 被引量:15
2
作者 Xinqiang Wang Dajun Zhang +2 位作者 Jinliang Wang Hui Xu Min Xiao 《Health》 2010年第7期804-810,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pervised movie appreciation on improving the life meaning sen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vention combined by “pre-video, post counseling” was condu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pervised movie appreciation on improving the life meaning sen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vention combined by “pre-video, post counseling” was conducted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scores on the subscales of will to meaning, life purpose, life control, suffer acceptance and on the total scale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No gender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participants receiving intervention maintained higher level on related subscales a week later, indicating that supervised movie appreci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ife meaning sen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 students Life MEANING SENSE Supervised MOVIE APPRECIATION suicide Preven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分类决策树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朝霞 任子媛 +1 位作者 荆雷 李慧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为了识别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感恩问卷、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自杀问卷及人口学信息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1288份,进行分类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近一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17.1%,近半年内自杀行为发生率3... 为了识别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感恩问卷、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自杀问卷及人口学信息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1288份,进行分类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近一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17.1%,近半年内自杀行为发生率3.8%。分类决策树分析发现,自杀意念为根节点,感恩、冲动、控制、家庭阶层、是否独生均为重要的子节点(AUC=0.959)。结论:自杀意念是大学生自杀行为最重要的近端风险因素,冲动为中端风险因素,感恩特质和适度控制分别为远端保护因素;低社会家庭阶层、中高阶层家庭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由自杀意念转变自杀行为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行为 感恩 自我控制 分类决策树
下载PDF
知觉压力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复原力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才智 马娜 +3 位作者 黄婷婷 陆阿方 任志洪 袁丰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探究心理复原力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8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知觉压力与抑郁、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复原...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探究心理复原力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8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知觉压力与抑郁、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复原力呈显著负相关;②知觉压力不能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但能通过3条间接路径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心理复原力的单独中介作用、抑郁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复原力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心理复原力和抑郁在知觉压力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中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压力 心理复原力 抑郁 自杀意念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潜在风险的测量指标:个人中心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斌原 郭蒨岚 +1 位作者 谢滨如 张卫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8,共17页
为探索大学生自杀潜在风险的核心测量指标,供高校心理普查进行参考,本研究基于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框架,分别在广东省3所高校的大一至大四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在获取的3126个大学生样本数据中建立一元回归方程、潜在剖面模型,筛选了初始... 为探索大学生自杀潜在风险的核心测量指标,供高校心理普查进行参考,本研究基于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框架,分别在广东省3所高校的大一至大四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在获取的3126个大学生样本数据中建立一元回归方程、潜在剖面模型,筛选了初始的24个测量指标,重构了大学生自杀潜在风险检测的测量指标系统,其中相关的测量指标有19个。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潜在变量多因素综合预测时关联程度最高的8个核心指标是:边缘性人格、精神病前驱症状、心理痛苦、自伤行为、焦虑、既往自杀倾向、日常烦恼事件和情绪调节能力。研究发现了大学生自杀潜在风险的三个潜在类别并对每个群体提出精准的干预策略:类别1情绪困扰组,表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类别2心理健康组,呈现出“富者更富”的特征,应关注发展性心理需求;类别3高风险组,表现出“穷者更穷”的特征,是大学生自杀或心理行为问题的高风险群体,应进行重点关注。大学生自杀是应激、个人易感和环境保护因素交互作用、多方位叠加的结果,且往往以情绪与精神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时应改变只采用单一症状指标筛查的方法,注意多指标应用、综合性评估自杀风险值。本研究所筛选的有关大学生自杀风险4个维度19个测量指标8个核心指标可供高校心理普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风险 个人中心分析 潜在剖面分析 心理普查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6
作者 张平 王培 +2 位作者 张雯 张兰鸽 张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8-624,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亲子依恋的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和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37名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PANSI)考察自杀意念、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考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生命意义量表(MLQ)考察生命...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亲子依恋的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和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37名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PANSI)考察自杀意念、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考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生命意义量表(MLQ)考察生命意义感。结果: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拥有意义、寻求意义得分与PANSI得分均呈负相关(r=-0.51~-0.19,均P<0.001)。同伴依恋与拥有意义的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08、-0.16、-0.04,分别占总效应的13.83%、25.83%、6.17%。结论:大学生亲子依恋与自杀意念相关,可以通过提升同伴依恋水平、提高拥有意义感来降低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亲子依恋 同伴依恋 拥有意义 自杀意念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杨晓星 王晶晶 +1 位作者 谢昊 赵天广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二年级的2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班,干预组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二年级的2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班,干预组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进行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随访干预3个月,对2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生命意义及自我和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杀意念检出率(6.13%)低于对照组(10.31%)及干预前(11.74%)(P<0.05);干预组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得分分别为(2.98±0.56)分、(2.81±0.45)分、(2.97±0.36)分和(2.95±0.61)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自身得分(P<0.05);干预组生命意义得分和寻求意义得分分别为(25.15±3.12)分和(26.82±3.63)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干预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得分分别为(45.32±8.21)、(47.81±8.27)和(16.03±3.9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有着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在高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 大学生 自杀意念 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变动趋势和相关因素
8
作者 赵思博 张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9年间自杀意念变动趋势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2007-201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n=9716),采用美国国家共病复测调查(NCS-R)中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条目、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 目的:探讨大学生9年间自杀意念变动趋势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2007-201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n=9716),采用美国国家共病复测调查(NCS-R)中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条目、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进行评估,采用线性分解回归分析考察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结果:自杀意念得分2007年平均0.24分、2015年0.13分。自杀意念得分与CESD得分正相关(r=0.30,P<0.001),与MSPSS得分负相关(r=-011,P<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生自杀意念的下降速度高于男生(β=-0.030、-0.017,均P<0.05),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下降速度更快(β=-0.026、-0.016,均P<0.05),出生越晚者自杀意念得分越高(β=0.012,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自杀意念在调查期间呈下降趋势,但年轻世代自杀意念更高,抑郁、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抑郁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心理痛苦和乐观的作用
9
作者 金童林 乌云特娜 +3 位作者 张璐 刘振会 李鑫 姜永志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8-1015,共8页
为探讨社会性创伤、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痛苦及乐观之间的关系,选取55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性创伤问卷、自杀意念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及乐观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心... 为探讨社会性创伤、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痛苦及乐观之间的关系,选取55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性创伤问卷、自杀意念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及乐观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心理痛苦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作用;(2)乐观调节了社会性创伤与心理痛苦、社会性创伤与自杀意念以及心理痛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具体而言,在低乐观水平下,社会性创伤对心理痛苦、社会性创伤对自杀意念以及心理痛苦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均显著,而在高乐观水平下,这些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心理痛苦是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过程的加速机制,而乐观是抑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性创伤 自杀意念 心理痛苦 乐观
下载PDF
抑郁、焦虑症状在经验性回避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
10
作者 杨兰 于瑶琨 +2 位作者 姚志英 王涛 贾存显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症状在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来自山东、吉林、陕西的7所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与经验性回避的关联。采用并...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症状在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来自山东、吉林、陕西的7所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与经验性回避的关联。采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和KHB方法对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633名大学生,其中1119名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报告率为24.15%;1813名大学生存在焦虑症状,报告率39.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抑郁症状(OR=1.17,95%CI:1.16-1.18)、焦虑症状(OR=1.13,95%CI:1.12-1.14)、抑郁症状合并焦虑症状(OR=1.17,95%CI:1.16-1.19)相关。中介作用分析显示,在控制其他协变量后,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在经验性回避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分别为0.099(95%CI:0.077-0.120)、0.034(95%CI:0.023-0.047),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比例分别为74.44%和25.56%,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9.78%和15.79%。结论: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自杀意念存在关联,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对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自杀意念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经验性回避 自杀意念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
11
作者 于游 张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9-723,共5页
目的:了解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540人,应用美国国家共病复测调查(NCS-R)中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条目、心理扭力量表(PSS-40)、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 目的:了解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540人,应用美国国家共病复测调查(NCS-R)中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条目、心理扭力量表(PSS-40)、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主观幸福感量表(IWB)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结果:女生的NCS-R得分高于男生的得分(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抑郁得分与NCS-R总分正关联(β=0.69、0.07,均P<0.05),IWB得分、SWLS得分与NCS-R总分负关联(β=-0.03、-0.06,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大学生女生的自杀意念可能更强,抑郁、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自杀意念 心理扭力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三维分析--基于自杀未遂者、参与者、旁观者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张楠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大学生通过微博、QQ空间、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表达自杀意念、发布自杀议题甚至直播自杀行为,发酵、演化为网络热门事件,这成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自杀的新型自杀现象。这一过程中,三类群体牵涉其中。自杀行为主体因精神痛苦超出其应对... 大学生通过微博、QQ空间、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表达自杀意念、发布自杀议题甚至直播自杀行为,发酵、演化为网络热门事件,这成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自杀的新型自杀现象。这一过程中,三类群体牵涉其中。自杀行为主体因精神痛苦超出其应对资源和能力产生自杀意念并将其发布到社交媒体,试图完成自我价值确证;自杀议题的出现激活了“参与者”的情绪情感,成为其宣泄情绪的出口和确认生命价值的载体;对“旁观者”来说,观看自杀议题及相关评论有可能加速激活他们从“自杀想法”步入“自杀计划”乃至进一步进入“自杀行动”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社交媒体 大学生
下载PDF
特质焦虑大学生对不同唤醒度愤怒面孔的注意解除特征
13
作者 王芮 王赛杰 +2 位作者 韩宇阳 邱玉然 王宏超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考察特质焦虑大学生对不同唤醒度愤怒面孔的注意解除特征。方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和注意转换范式进行研究。结果(1)低唤醒度与高唤醒度条件下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但长于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时。(2)高特质焦虑组的反应时大于低特质焦... 目的考察特质焦虑大学生对不同唤醒度愤怒面孔的注意解除特征。方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和注意转换范式进行研究。结果(1)低唤醒度与高唤醒度条件下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但长于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时。(2)高特质焦虑组的反应时大于低特质焦虑组。结论(1)相比中性信息,大学生更难解除对低唤醒度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2)高特质焦虑大学生解除注意的难度大于低特质焦虑大学生,且不受负性情绪唤醒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心理咨询 大学生 特质焦虑 唤醒度 注意转换范式 注意解除困难 自杀倾向
下载PDF
反刍思维在完美主义和自杀风险中的中介作用
14
作者 陈俊鹏 林靖曜 《校园心理》 2024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 探究大学生反刍思维在完美主义与自杀风险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南京市一所高校84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自杀行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与反... 目的 探究大学生反刍思维在完美主义与自杀风险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南京市一所高校84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自杀行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与反刍思维呈正相关(r=0.22,0.56;均P<0.01),反刍思维和自杀风险呈正相关(r=0.47, P<0.01),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杀风险呈正相关(r=0.37,P<0.01)。反刍思维在消极完美主义和自杀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41%。结论 反刍思维在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杀风险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完美主义既能直接预测自杀风险,也通过反刍思维间接预测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完美主义 反刍 认知 自杀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辩证的引导自助程式干预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斐 姜文龙 +3 位作者 杨金伟 才运江 杜悦 杨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8-624,共7页
目的: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结合行为改变阶段理论设计适用于降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引导自助程式干预方案,评估其即时和短期效果,为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定问卷(ANSAQ)评分≥1分的大一新生14... 目的: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结合行为改变阶段理论设计适用于降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引导自助程式干预方案,评估其即时和短期效果,为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定问卷(ANSAQ)评分≥1分的大一新生144人随机分为干预组(n=121人)和等待组(n=123人),干预组接受8周引导自助程式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8周结束时和干预后12周时采用ANSAQ问卷、CES-D量表、PSQI指数施测评估干预效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各变量组间效应(F=13.427,18.571,8.516;P<0.01)、时间效应(F=9.613,13.296,5.993;P<0.05)、分组×时间(F=21.382,38.437,9.893;P<0.01)交互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组ANSAQ、CES-D评分及PSQI指数显著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F=6.860,12.979,6.715;P<0.01);而等待组ANSAQ、CES-D评分及PSQI指数无显著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干预8周结束时ANSAQ、CES-D评分及PSQI指数低于基线(t=-5.140,-8.267,-3.543;P<0.05),干预结束后12周ANSAQ、CES-D评分及PSQI指数低于干预8周结束时(t=-6.209,-7.381,-2.517;P<0.05),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等待组各时间点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引导自助程式干预能有效缓解大学新生抑郁症状,降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引导自助 大学生 程式干预
下载PDF
自我批评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静 康飘 +1 位作者 贾骏 江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8-1255,共8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批评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自我同情恐惧的中介效应以及生命意义感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抑郁体验问卷中的自我批评分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自我同情恐惧量表以及青少...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批评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自我同情恐惧的中介效应以及生命意义感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抑郁体验问卷中的自我批评分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自我同情恐惧量表以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对5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自我批评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r=0.14,P<0.01);②自我同情恐惧在自我批评与非自杀性自伤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β=0.24,t=5.95,P<0.01);③该中介作用会受到生命意义感的调节(β=-0.08,t=-2.30,P<0.05),具体表现为,相较于高生命意义感(βsimple=0.20,SE=0.05,P<0.001)的大学生,自我同情恐惧对低生命意义感(βsimple=0.35,SE=0.06,P<0.001)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自我批评不仅能正向影响大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还能通过自我同情恐惧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同时生命意义感对此中介路径(后半路径)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批评 生命意义感 自我同情恐惧 非自杀性自伤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经验性回避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瑶琨 姚志英 +8 位作者 王涛 桑肖 寇长贵 姚斌 孙文军 李冉 龚晓洁 傅艺娜 贾存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6-981,共6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经验性回避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所综合性大学学生4633名,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及条目“在过去的12个月中,你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自杀”调查经验性回避水平、过去1年的自杀意念情况。结果:大... 目的:探究大学生经验性回避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所综合性大学学生4633名,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及条目“在过去的12个月中,你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自杀”调查经验性回避水平、过去1年的自杀意念情况。结果:大学生过去1年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3.89%,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4.51%vs.3.1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高水平的经验性回避及女性、来自城市地区、学习成绩一般和差、不参加课外活动、吸烟均与过去1年自杀意念正向关联(OR=8.18、29.69、2.51、1.55、1.82、2.74、1.59、2.57)。结论:中、高水平经验性回避与大学生自杀意念有关,大学生自杀意念预防需关注具有中、高水平经验性回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经验性回避 大学生
下载PDF
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婧宇 赵思宇 +2 位作者 孙妍珺 吕逸丽 王伟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了解童年期不良经历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影响,为防控大学生NSSI行为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苏州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6366名,通过童年期不良经历国际问卷与非... 目的了解童年期不良经历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影响,为防控大学生NSSI行为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苏州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6366名,通过童年期不良经历国际问卷与非自杀性自我伤害问卷,调查童年期不良经历及NSSI发生情况,分析不同类型的童年期不良经历与NSSI行为间的关联性。结果受访在校大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为19.0%,男性、大一、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亲密伙伴个数≤2的大学生NSSI检出率较高(χ^(2)值为28.62~100.78,P值均<0.01)。童年期不良经历检出率为76.8%,其中情感忽视检出率高达75.1%,其他依次为躯体忽视(15.7%)、躯体虐待(15.1%)、情感虐待(14.8%)、性虐待(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童年不良经历者是大学生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OR=5.15,95%CI:4.04~6.56),且不同类型童年期不良经历均是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3.04~5.50,P值均<0.01)。结论应重视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影响,及时干预,减少NSSI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虐待 大学生 非自杀性自伤
下载PDF
大学生受欺凌经历与自毁意念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文娟 李艳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8-67,共10页
采用受欺凌经历问卷、自尊量表、自毁意念量表对3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受欺凌经历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自尊和自毁意念维度上,乡镇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大学生受欺凌经历与自毁意念呈显著正相关... 采用受欺凌经历问卷、自尊量表、自毁意念量表对3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受欺凌经历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自尊和自毁意念维度上,乡镇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大学生受欺凌经历与自毁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自毁意念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受欺凌经历对自毁意念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自尊在受欺凌经历和自毁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欺凌经历 自毁意念 自尊 大学生
下载PDF
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大学生对情绪面孔效价的加工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晓康 刘羽 +2 位作者 林慧妍 金花 林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大学生情绪面孔知觉的特点。方法:通过渥太华自我伤害问卷(1个月内至少1次)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半年内至少1次)确定NSSI行为。最终获得有NSSI行为(NSSI组)和无NSSI行为(对照组)的大学生志愿者各23... 目的:探讨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大学生情绪面孔知觉的特点。方法:通过渥太华自我伤害问卷(1个月内至少1次)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半年内至少1次)确定NSSI行为。最终获得有NSSI行为(NSSI组)和无NSSI行为(对照组)的大学生志愿者各23、24名。采用2(组别:NSSI组,对照组)×4(情绪面孔:愤怒,开心,中性,惊讶)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究两组在判断面孔效价(面孔表情为积极还是消极)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SSI组对所有情绪面孔效价的判断更快[(757±43)msvs.(959±41)ms,P<0.01],但两组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判断开心表情效价的反应时最短,而判断惊讶表情效价的反应时最长(均P<0.001)。结论: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对情绪面孔效价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情绪面孔 效价加工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