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Br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作者 Mingchao Li 《Management Studies》 2021年第1期61-70,共10页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ultures have strong basic strengths and internation...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ultures have strong basic strengths and international advantages in education and talents,and have the rigi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alents gathering.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brought ra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Guangdong.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y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下载PDF
高校与乡村依托“第一书记”构建互促发展机制研究
2
作者 孙绍然 关世龙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28,共5页
高校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乡村在助力高校提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增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 高校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乡村在助力高校提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增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也具有宝贵资源。高校与地方党委应充分利用“第一书记”这一纽带,突破以往在关爱支持、角色认知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提升群体意识、优化角色定位、完善评价机制等举措,取得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各方活力、推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成效,进而推进高校与乡村互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乡村 第一书记 发展机制
下载PDF
“双一流”畜牧学科大学生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3
作者 窦秀静 王鑫 +5 位作者 王羿阳 盛一 于文皓 毕重朋 董娜 单安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大学生“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实践是中国当代农业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育人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劳动参与者与知识传递者。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 大学生“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实践是中国当代农业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育人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劳动参与者与知识传递者。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畜牧学科大学生“三下乡”助农实践小队实践过程为例,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寻找解决方案。以“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总结全面、实践分析透彻、实践意义重大”为实践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引面,总结当前“三下乡”活动中的创新和不足,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为今后的大学生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提供经验,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培养肩负重任的社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 农业高校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基本特征及其引导——基于Y校31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4
作者 倪卓 高英凡 张馨元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15-119,共5页
新兴自媒体和社交软件的推广普及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和思维方式。诸多自媒体网络平台也逐渐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及时掌握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科学合理的舆情... 新兴自媒体和社交软件的推广普及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和思维方式。诸多自媒体网络平台也逐渐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及时掌握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科学合理的舆情引导策略,凝聚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互嵌共融,正成为高校舆情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对313份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归纳Y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实状况、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探讨引导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积极向好开展,健全完善符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模式。通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导,积极营造理性、健康、和谐、互嵌共生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综合性大学 网络舆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下载PDF
涉农高职院校耕读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桂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158-161,共4页
实现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为涉农高职院校开展耕读教育工作赋予新的内涵和挑战。解读耕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分析耕读教育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的重要价值和现实困境,探索涉农高职院校耕读教育... 实现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为涉农高职院校开展耕读教育工作赋予新的内涵和挑战。解读耕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分析耕读教育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的重要价值和现实困境,探索涉农高职院校耕读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路径,即营造耕读教育校园文化、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拓展耕读教育实践平台和培育耕读教育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耕读教育 乡村 人才振兴 路径
下载PDF
校地融合视角下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赢路径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管雨 肖国良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后,如何在实施过程中深化校地合作、实现双向共赢一直是地方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以盐城地区为例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输入和社会服务等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后,如何在实施过程中深化校地合作、实现双向共赢一直是地方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以盐城地区为例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输入和社会服务等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着服务氛围不浓、动力不强、贡献不够和合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应立足盐阜大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与服务,进一步激发主体能动性,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五大振兴”,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汇聚乡村振兴力量,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融合 地方高校 乡村振兴 共赢路径 三农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应用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实践技能培养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琳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发展,英语口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应用型院校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区域发展对高质量英语人才的需求。该研究分析了当前英语口语教育的现状、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文化交流对英语口语实践技能的具体要求。针对上...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发展,英语口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应用型院校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区域发展对高质量英语人才的需求。该研究分析了当前英语口语教育的现状、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文化交流对英语口语实践技能的具体要求。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其中涵盖课内外相结合、开展行业英语口语教学、巧妙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善于运用评价语言等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口语实践技能,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口语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 应用型院校
下载PDF
文化资本视角下边疆农村高校学生成长路径研究
8
作者 黄一卿 尚所林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文化资本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枢纽。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从教育资源、文化活动、信息传播以及社会交往四个维度探讨了边疆农村高校学生存在“信息茧房”的深层原因,从再延续的文化家庭资本匮乏、较发达地区或新场域的“强势”文化排斥、批判... 文化资本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枢纽。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从教育资源、文化活动、信息传播以及社会交往四个维度探讨了边疆农村高校学生存在“信息茧房”的深层原因,从再延续的文化家庭资本匮乏、较发达地区或新场域的“强势”文化排斥、批判性思维下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界定不清晰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边疆农村高校学生成长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通过优化文化资本转化,提升文化资本积累;健全社会支持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展社会网络,缩小文化资本差距等边疆农村高校学生成长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边疆农村 大学生 路径研究
下载PDF
广西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建伟 姚柳利 朱振忠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2期108-111,133,共5页
高等教育阶段是高校学生身心成长成熟、健康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该研究立足广西边疆高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深入剖析探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价值意蕴与纾解策略,为人才发展提供一定帮助。研究认为,... 高等教育阶段是高校学生身心成长成熟、健康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该研究立足广西边疆高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深入剖析探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价值意蕴与纾解策略,为人才发展提供一定帮助。研究认为,在广西边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基于此,提出培养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习惯,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氛围,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高校 民族传统体育 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
下载PDF
基于教学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0
作者 滕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以结构调整、要素升级、创新驱动为动力,加快了经济转型,凸显了高校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阵地的供需匹配问题,需推进高校教学供给侧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此,文章以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为例,从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概述出... 在经济新常态下,以结构调整、要素升级、创新驱动为动力,加快了经济转型,凸显了高校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阵地的供需匹配问题,需推进高校教学供给侧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此,文章以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为例,从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概述出发,简要分析现有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单一、培养通道不足、缺乏健全保障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人才培养措施,从而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供给侧改革 高校 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优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11
作者 李婷婷 王洋 盘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以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为关键,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性,进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意义 问题 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构成要素、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
12
作者 莫凯洋 虞文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185-190,共6页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内在包含了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与本民族文化认同,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新时代增进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内在包含了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与本民族文化认同,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新时代增进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以及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该文提出,培育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要从“民族性”“边疆性”“个体性”入手,依托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原动力,立足边疆形势激活文化认同外驱力,聚焦个体特点提高文化认同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认同 构成要素 价值意蕴 培育路径
下载PDF
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13
作者 左月双 牛祥荣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0期31-33,共3页
通识选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A师院为例,围绕其课程结构体系建设、课程开设运行、教学运行等基本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存在课程结构体系欠优、特色发展不明显、师资力量不足... 通识选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A师院为例,围绕其课程结构体系建设、课程开设运行、教学运行等基本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存在课程结构体系欠优、特色发展不明显、师资力量不足、课程结构失衡、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分类选课结果不均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分类模块课程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保障体制、构建校本精品课程、优化系统反馈通道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师范类院校 通识选修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农类院校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对策研究
14
作者 周一欣 黄欣 吴美惠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92-94,97,共4页
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精神一直与“三农”一线紧密关联,脱贫攻坚实践中蕴涵着浓厚的“三农”情怀。对于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农类院校,更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青年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当中,切实抓好大学生的“三农”情怀培... 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精神一直与“三农”一线紧密关联,脱贫攻坚实践中蕴涵着浓厚的“三农”情怀。对于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农类院校,更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青年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当中,切实抓好大学生的“三农”情怀培养,使他们成为组织、引导、服务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农类院校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播、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农类院校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精神 农类院校 “三农”情怀 对策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意义及路径探究--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辛桂瑜 詹萍 +4 位作者 卢呈 孙文静 章烨雯 张慧 徐兰程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1期146-149,共4页
新农科背景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既具备过硬技术,又厚植爱国精神和“三农”情怀新型农业人才。该文以地方涉农高校为例,提出将耕读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建设耕读教育特色课程及教... 新农科背景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既具备过硬技术,又厚植爱国精神和“三农”情怀新型农业人才。该文以地方涉农高校为例,提出将耕读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建设耕读教育特色课程及教材体系,强化耕读教育实践体系,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优质师资,营造耕读传家特色校园文化等加强耕读教育,以提升“三农”情怀教育的实效,为新农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三农”情怀教育 地方涉农高校 教育改革 路径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4期53-57,共5页
民族地区高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该论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民族地区高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该论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在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源、设立特色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效路径,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 高校 传播 大学生 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类培养的实践困境及对策探析——以Y大学为例
17
作者 沈权平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30-136,140,共8页
大类培养作为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高校逐渐推广普及,顺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综合化,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整合资源和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高校在大类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暴露出大类培养认知... 大类培养作为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高校逐渐推广普及,顺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综合化,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整合资源和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高校在大类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暴露出大类培养认知意识不足、相关管理制度缺位、专业分流与引导效果有待提高、课程设置有待优化等方面的实践困境。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类培养实践应从大类人才培养意识、管理机制、分流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寻找解困对策,从而进一步满足大类培养需求,使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大类培养 人才培养 实践困境 重构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及对策
18
作者 程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63-67,共5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抓手。通过分析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相关部门应从优化教学...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抓手。通过分析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相关部门应从优化教学定位,促进校企深入合作、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文化基地,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方面入手,化解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不足,激活乡村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服务乡村 乡村文化振兴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特色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祥凤 龙芳敏 +6 位作者 王俊利 何彦妮 庞雅琴 徐启江 邢志勇 姜成宇 李雪斌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647-650,659,共5页
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需要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高校是建设健康中国人才供应的重要保障。随着“大健康”观念的普及,治未病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人民更加注重对疾病的监测与预防,因此,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医... 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需要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高校是建设健康中国人才供应的重要保障。随着“大健康”观念的普及,治未病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人民更加注重对疾病的监测与预防,因此,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医学高校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检验医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最初的手工操作向新技术平台及流水线操作迈进,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紧跟人民健康需求而改革。健康中国2030建设目标对医学高校培养新时期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医科背景下,培养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是医学高校实现“医+X”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地方医学高校根据办学实际积极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适配地方健康事业发展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高校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政策导向、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总结了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新医科”背景下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医学高校创新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民族地区 医学院校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体外诊断产业方向 模式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清涟 郑玉婷 +1 位作者 赵梦怡 周险峰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大学生的返乡创业率不高。导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强的因素有多种:从内部看,主要有学生的乡土情怀不浓、个人能力缺乏等因素;从外部看,主要有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 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大学生的返乡创业率不高。导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强的因素有多种:从内部看,主要有学生的乡土情怀不浓、个人能力缺乏等因素;从外部看,主要有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社会创业环境支持不够、家庭支持意愿不强等因素。因此,消解农村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顾虑,提升其返乡创业意愿,可以从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社会相关支持政策、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及改变家庭就业观念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大学生 返乡创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