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 Depth Colloidal Dispersion Gels Improve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被引量:5
1
作者 Luo Jiangtao Yang Haibo +1 位作者 Wu Tianhu Xiao Long 《Global Geology》 2000年第2期207-209,共3页
Daqing Oilfield has carried out the production of polymer flooding was promoted since in 1996. Presently, polymer flooding is very successful in several production plants of Daqing Oilfield, and getting into industria... Daqing Oilfield has carried out the production of polymer flooding was promoted since in 1996. Presently, polymer flooding is very successful in several production plants of Daqing Oilfield, and getting into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It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oilfield stable production of over 50 million tons of oil. But the high permeability variation is serious, resulting in polymer production in some production wells recylingly and production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slowly,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polymer flooding efficiency. Chlloid dispersion gels (CDG) is a unique in - depth permeability modification process. It can reduce in - depth reservoir permeability variation by moving into highly permeable, water saturated zones and providing high resistance to subsequent water injection in those zones, so that oil can be produced from tighter rock. So CDG can enlarge volumetric sweep, and improve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We had a CDG pilot programme in Daqing Oil Field in 1999, now this pilot has been entering into effective period with produing more oil and less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FLOODING colloid DISPERSION geis(CDG) oil reco
下载PDF
紫草油联合凝胶体位垫对俯卧位全身麻醉患者压疮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晓娟 洪肖伟 +2 位作者 袁雯 张双双 梁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究紫草油联合凝胶体位垫对俯卧位全身麻醉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俯卧位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50)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紫草油联合凝胶体位垫对俯卧位全身麻醉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俯卧位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凝胶体位垫,研究组患者术中采用紫草油联合凝胶体位垫。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与压疮个数、面积以及压疮分级,并对患者术后的疼痛及舒适度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并记录其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头面部、髂嵴、前胸部、膝部、脚趾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损伤个数、平均损伤面积分别为(2.34±0.98)个、(1.56±0.61)cm^(2),均低于对照组[(3.11±1.23)个、(2.15±0.87)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压疮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08±0.56)、(2.37±0.98)、(1.34±0.36)分,均低于对照组[(4.22±0.87)、(3.67±1.12)、(1.84±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术后12、24、72 h的生理、心理精神、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持续性疼痛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26±4.98)%,高于对照组[(75.26±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俯卧位全身麻醉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紫草油联合凝胶体位垫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舒适度,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油 凝胶体位垫 俯卧位全身麻醉 压力性溃疡
下载PDF
不同亲水多糖胶体对油炸鸡肉块油脂渗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小平 刘玉梅 +1 位作者 伍天佑 熊双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2-119,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亲水多糖胶体降低油炸鸡肉块油脂含量及油脂渗透的影响规律,本实验在油炸鸡肉块外裹糊中分别加入5种浓度为0.2%、0.4%、0.6%、0.8%、1.0%的亲水多糖胶体(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通过测定各组鸡... 为探究不同亲水多糖胶体降低油炸鸡肉块油脂含量及油脂渗透的影响规律,本实验在油炸鸡肉块外裹糊中分别加入5种浓度为0.2%、0.4%、0.6%、0.8%、1.0%的亲水多糖胶体(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通过测定各组鸡肉块裹糊率、外壳与肉块油脂及水分含量,以外壳油脂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5种亲水多糖胶体降油的最佳添加量,并研究最佳添加量下各处理组质构、感官品质、表面疏水性、荧光强度及油脂迁移影响。结果表明,1%羧甲基纤维素组油炸鸡肉块外壳油脂含量最低,弹性与感官弹性最高,感官评分最佳。与对照组比较,所有处理组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硫键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面疏水指数(H_(0))和荧光强度发射波长的λ_(max)均增大。相比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1.0%羧甲基纤维素和0.2%黄原胶组巯基含量较低,二硫键含量、H_(0)与荧光强度较高,表面油脂含量较低,苏丹红染色过程油脂渗入较少,抑制油炸鸡肉块油脂渗透效果较好。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低脂健康高品质油炸鸡肉块提供理论依据,在健康油炸肉制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 鸡肉块 亲水多糖胶体 油脂渗透 羧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微泡流体在压裂与提高采收率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文茜 郑秀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711,共4页
综述了现有泡沫流体在压裂和提高采收率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特性,提出泡沫流体仍存在苛刻环境下稳定性不足、提高采收率有限、伤害储层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可循环微泡沫流体(CGA),分析论证CGA作为压裂液和驱替液在提高采收率中具有良好的... 综述了现有泡沫流体在压裂和提高采收率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特性,提出泡沫流体仍存在苛刻环境下稳定性不足、提高采收率有限、伤害储层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可循环微泡沫流体(CGA),分析论证CGA作为压裂液和驱替液在提高采收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对其未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流体 泡沫流体 压裂 提高采收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归脾合剂挥发油的包合工艺
5
作者 张娜娜 孙艳 +6 位作者 马云 崔琳琳 曹玲 王竣楠 沈素芹 赵利枝 姜佳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999-3004,共6页
目的优化归脾合剂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以归脾合剂挥发油的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和每克包合物中藁本内酯的含量为指标,赋予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 目的优化归脾合剂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以归脾合剂挥发油的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和每克包合物中藁本内酯的含量为指标,赋予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体积比、β-环糊精与水的质量体积比和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确定了归脾合剂挥发油胶体磨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挥发油包合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确定生产及储存条件。结果最佳的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质量体积比为10∶1,β-环糊精与水质量体积比为1∶7,研磨时间为40 min。结论优选的归脾合剂挥发油胶体磨包合效果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合剂挥发油 藁本内酯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胶体磨包合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棉织物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石彦龙 杨武 冯晓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 O溶胶,以棉织物为基底,在其表面浸涂Zn O溶胶,再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可以实现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 O溶胶,以棉织物为基底,在其表面浸涂Zn O溶胶,再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中油和水的有效分离.为防水服饰的设计、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混合物的分离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超亲油 棉织物 ZnO溶胶 油水分离
下载PDF
粘土胶驱油机理及渗流扩散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周荣 周远斌 +2 位作者 王新 李继勇 袁明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6-39,共4页
利用平板填砂物理模型 ,在初步探讨粘土胶 (SMD)体系驱油机理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粘土胶在不同渗透率模型中的渗流扩散规律 ,研究指出SMD体系驱油机理包括 :大小孔道压力均衡机理、压力波动机理、乳化 携带机理等 ;SMD体系在多孔介质中... 利用平板填砂物理模型 ,在初步探讨粘土胶 (SMD)体系驱油机理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粘土胶在不同渗透率模型中的渗流扩散规律 ,研究指出SMD体系驱油机理包括 :大小孔道压力均衡机理、压力波动机理、乳化 携带机理等 ;SMD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前缘呈扇形推进 ,扇形边缘出现SMD体系稀释和扩散带 ,在低渗透层中会产生周期性向前突进现象 ;粘土胶体系能有效改善油水流度比 ,扩大波及体积 ,尤其对中高渗透层的调驱效果。通过改变SMD体系配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胶 驱油机理 渗流 扩散规律 实验研究会 三次采油
下载PDF
稠油胶体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唐晓东 许可 +3 位作者 罗中 张健 崔盈贤 赵文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综述了稠油胶体体系理论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的进展,分析了稠油胶体体系具有的双电层效应、稳定性与流变特征等性质,介绍了稠油胶体体系在稠油开采、输送和加工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稠油胶体体系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 综述了稠油胶体体系理论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的进展,分析了稠油胶体体系具有的双电层效应、稳定性与流变特征等性质,介绍了稠油胶体体系在稠油开采、输送和加工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稠油胶体体系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稠油胶体体系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胶体 沥青质 开采 集输 加工 综述
下载PDF
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流动性影响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栋 李季 +3 位作者 黄燕山 张洁 鄢园姣 元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7期1100-1104,共5页
以塔河油田12区特稠油中的AD15、TK1225号油井原油作为研究对象,用扭矩式流变仪测定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用氧化铝柱层析法测定原油族组分及其含量,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族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主要官能团,分析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 以塔河油田12区特稠油中的AD15、TK1225号油井原油作为研究对象,用扭矩式流变仪测定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用氧化铝柱层析法测定原油族组分及其含量,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族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主要官能团,分析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在原油中起着主要的增稠作用,其结构对原油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胶质 沥青质 粘温关系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催化裂化油浆对渣油的改性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延飞 程健 +1 位作者 贾生盛 沈本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8-841,共4页
acuum residuum is mixed with FCC slurry oil and the mechanism of residuum modification FCC slurry oil is studied.In the course of mixed residuum with FCC slurry oil,there are two competitive processes of solution and ... acuum residuum is mixed with FCC slurry oil and the mechanism of residuum modification FCC slurry oil is studied.In the course of mixed residuum with FCC slurry oil,there are two competitive processes of solution and adsorption.The solution process means that some components with similar structure and solubility parameter from FCC slurry oil and residuum will dissolve in each other and small molecules will be freed from the surface of big molecules;The adsorption process means that asphaltene adsorbs molecules with polarity similar to and some molecules with similar surface structure adsorb on each other with small particles aggregating into big ones.The process of solution is balance with process of adsorption.When the ratio of FCC slurry oil is lower;while the process of adsorption predominates,when the ratio of FCC slurry oil is higher.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ompetitive processes changes the composition and compatibility of residuum colloidal system,which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solvent power and stability of residuum.The properties of mixed residuum that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催化裂化 油浆 胶体 吸附 改性
下载PDF
稠油胶质沥青分散解堵剂性能评价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永太 范登洲 +1 位作者 史玮平 金千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3,57,共4页
为了解决稠油开采过程中由于胶质沥青沉淀析出堵塞储层,造成蒸汽吞吐开采中注汽压力高以及井筒举升和管线输送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稠油胶质沥青分散解堵技术,并对稠油胶质沥青分散解堵剂进行性能评价.室内评价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散... 为了解决稠油开采过程中由于胶质沥青沉淀析出堵塞储层,造成蒸汽吞吐开采中注汽压力高以及井筒举升和管线输送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稠油胶质沥青分散解堵技术,并对稠油胶质沥青分散解堵剂进行性能评价.室内评价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散解堵剂能极强地溶解、分散稠油中的胶质沥青及杂环芳烃,并能抗凝固防沉降,在温度低于10℃以下仍具有较好的溶解分散能力.注汽过程中添加该分散解堵剂能有效防止胶质、沥青质沉积,疏通液体流动通道,大幅度降低注汽压力;此外还能有效降低稠油黏度,提高原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改善稠油在井筒的举升能力及地面的集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胶质沥青 分散解堵剂 注汽压力 稠油黏度
下载PDF
原油胶体体系相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飞 王小伟 +1 位作者 王京 田松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1年第1期78-83,共6页
原油不相容引起沥青质絮凝沉淀会对石油工业造成不利影响。从原油胶体体系理论、原油相容性对储运加工过程的影响、原油相容性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原油相容性问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原油相容性的最新... 原油不相容引起沥青质絮凝沉淀会对石油工业造成不利影响。从原油胶体体系理论、原油相容性对储运加工过程的影响、原油相容性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原油相容性问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原油相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深入开展原油相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胶体体系 相容性 沥青质 絮凝 综述
下载PDF
稠油分散体系中黏度与化学组成的灰熵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程亮 杨林 +2 位作者 罗陶涛 雷佶明 兰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稠油黏度及其族组成、有机杂原子、金属元素和主要官能团的关联,探讨了物系黏度随稠油分散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沥青质是影响稠油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稠油体系中沥青质聚集分相的形成特性取决...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稠油黏度及其族组成、有机杂原子、金属元素和主要官能团的关联,探讨了物系黏度随稠油分散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沥青质是影响稠油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稠油体系中沥青质聚集分相的形成特性取决于稠油体系的物理结构,即稠油胶体构造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越高,沥青质越不容易从稠油分散体系中聚集沉淀.②在沥青质分子单元叠积过程中,由沥青质的杂原子因素、过渡金属因素、芳香环结构因素和脂肪性侧链因素共同决定的化学作用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中芳香环结构因素和杂原子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由稠油体系不稳定性构成的物理作用的影响则居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胶体分散体系 化学组成结构 灰关联熵
下载PDF
重油胶体结构的介观模拟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强 代振宇 周涵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4,共9页
重油是一个结构复杂的胶体体系,为了研究重油的胶体结构及重油中各组分含量对胶体结构的影响,选用了10种模型化合物代表重油的组分,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了重油胶体结构,并考察了重油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重油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 重油是一个结构复杂的胶体体系,为了研究重油的胶体结构及重油中各组分含量对胶体结构的影响,选用了10种模型化合物代表重油的组分,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了重油胶体结构,并考察了重油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重油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重油体系以胶体的形式存在,胶粒是由一些从内到外组分极性逐渐变小的组分组成,在胶体体系中作为分散相,而饱和分和单环芳烃为胶体体系的分散介质;重油组分中,胶质和芳香组分对重油胶体的活化起积极的作用,而烷烃组分对重油胶体的活化起消极的作用;可用稳定性指数SI作为重油胶体稳定性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胶体结构 耗散粒子动力学
下载PDF
重质油胶体聚集结构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胜飞 孙丽丽 +2 位作者 徐俊波 周涵 温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5,共9页
重质油是以沥青质为胶核分散于饱和油分中形成的极其复杂的胶体体系.本文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重质油的胶体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根据重质油各组分的分子结构特征,构建了描述重质油组分的粗粒化模型化合物.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构... 重质油是以沥青质为胶核分散于饱和油分中形成的极其复杂的胶体体系.本文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重质油的胶体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根据重质油各组分的分子结构特征,构建了描述重质油组分的粗粒化模型化合物.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粗粒化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重质油的胶体聚集结构.沥青质分子结构对胶体聚集结构有序性有显著影响,较高稠合程度的芳香环结构将使胶束结构有较高的有序性,烷基侧链则表现出分散作用.重质油中的胶质具有胶溶作用,胶质与沥青质的浓度比存在一个极限,当小于这个极限时,重质油将出现聚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胶体 多分散体系 自缔合 超分子结构 聚集结构 耗散粒子动力学
下载PDF
常压渣油热反应过程中胶体的稳定性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龙力 张世杰 +2 位作者 杨国华 蒋云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7,共6页
利用质量分数电导率方法研究了中东和克拉玛依常压渣油在热反应过程中胶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 ,在热反应生焦诱导期内 ,渣油的胶体稳定性迅速下降 ;开始生焦后 ,胶体稳定性缓慢下降。从中东常压渣油的SARA四组分的... 利用质量分数电导率方法研究了中东和克拉玛依常压渣油在热反应过程中胶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 ,在热反应生焦诱导期内 ,渣油的胶体稳定性迅速下降 ;开始生焦后 ,胶体稳定性缓慢下降。从中东常压渣油的SARA四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碳氢元素组成、平均芳碳率等方面探讨了中东常压渣油在热反应过程中胶体稳定性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热反应中 ,由于裂解和缩聚反应的共同作用 ,使渣油的沥青质和饱和分含量上升 ,芳香分含量下降 ,胶质含量变化不大 ;随着热反应的进行 ,四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呈下降趋势 ,导致了渣油胶体稳定性的下降并发生生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渣油 热反应过程 胶体稳定性 质量分数电导率法 沥青质
下载PDF
胶态二氧化硅与β-环糊精固化丁香油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胜 何丹丹 +2 位作者 刘艺 张振海 鞠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β-环糊精和胶态二氧化硅SYLOID 244FP 2种不同方法固化丁香油的特性。方法以β-环糊精和胶态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固化丁香油制备固化粉末,采用HPLC法测定丁香酚含量并比较两者的收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目的比较β-环糊精和胶态二氧化硅SYLOID 244FP 2种不同方法固化丁香油的特性。方法以β-环糊精和胶态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固化丁香油制备固化粉末,采用HPLC法测定丁香酚含量并比较两者的收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比较两者固化粉末的物相表征,采用加速试验法考察两者的稳定性。结果β-环糊精固化粉末中丁香酚的平均收率为78.59%,胶态二氧化硅固化粉末中丁香酚的平均收率为98.69%;2种固化粉末DSC图中的丁香油吸热峰均消失,得到了较好的包合;丁香油、β-环糊精固化粉末和胶态二氧化硅固化粉末在60℃下密闭放置8h加速试验中丁香酚损失率分别为17.35%、1.76%和3.74%,敞口放置8h加速试验中丁香酚损失率分别为24.29%、4.64%和5.97%。结论胶态二氧化硅和β-环糊精均能较好地固化丁香油,但前者辅料用量少,操作简单,丁香油收率明显高于后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油 Β-环糊精 胶态二氧化硅 挥发油收率 DSC 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小分子油溶性降黏剂的合成及降黏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全红平 李鹏飞 +1 位作者 黄志宇 张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0-155,共6页
利用环氧氯丙烷、邻苯二酚、硬脂酰氯反应得到一种小分子油溶性降黏剂,通过单因素法对降黏剂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单体n(环氧氯丙烷)∶n(邻苯二酚)∶n(硬脂酰氯)=4∶4∶2、主链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8 h、接枝... 利用环氧氯丙烷、邻苯二酚、硬脂酰氯反应得到一种小分子油溶性降黏剂,通过单因素法对降黏剂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单体n(环氧氯丙烷)∶n(邻苯二酚)∶n(硬脂酰氯)=4∶4∶2、主链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8 h、接枝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0 h、促进剂Na OH质量分数为1. 4%。降黏剂质量分数为500μg/g时测得降黏剂的降黏率为52. 36%。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及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降黏剂对沥青质和胶质溶液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降黏剂能减小沥青质和胶质在溶液中的粒径,增大沥青质和胶质在溶液中分散性。屈服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降黏剂有效地提高了稠油的流动性能,降低了稠油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剂 稠油 沥青质 胶质
下载PDF
管道胶体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磊 郭海峰 +1 位作者 杨法杰 张志恒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胶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管道介质输送的实际问题,然而目前很少有文献对该类技术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因此文中结合管输实际,从可动胶体和胶体涂层2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胶体技术在清管、回收、隔离、保温、防腐和密封等方面的研究... 胶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管道介质输送的实际问题,然而目前很少有文献对该类技术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因此文中结合管输实际,从可动胶体和胶体涂层2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胶体技术在清管、回收、隔离、保温、防腐和密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并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难点和发展方向。该研究可为从胶体角度解决具体的介质管输问题,促进建立系统的管道胶体技术原理体系,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胶体 油品 输送 技术
下载PDF
玉门稠油组分特征及其对结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苏慧君 陈刚 +2 位作者 栗菁 李小龙 张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为了研究稠油不同组分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利用柱层色谱分离法、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分析等表征方法及手段,对采自玉门油田的稠油样品进行了组分分离、分析,并对饱和烃组分结蜡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稠油不同组分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利用柱层色谱分离法、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分析等表征方法及手段,对采自玉门油田的稠油样品进行了组分分离、分析,并对饱和烃组分结蜡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稠油各组分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蜡晶的析出。饱和烃组分(A1)中分别加入其他不同极性组分后,其结蜡行为与原油原始状态差异较大;A1的析蜡点、析蜡峰温和析蜡量均有所降低。偏光显微分析发现胶质沥青质组分使A1冷却结晶时的蜡晶颗粒数增多,尺寸相对减小,可以减弱蜡晶之间的联结强度,削弱蜡晶缔合而形成大块蜡晶聚集体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饱和烃 胶质 沥青质 结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