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lourlessness of the Zener Diode
1
作者 Joaquim Marcelino Santo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4期501-505,共5页
This short paper is about art and science and the human struggle to figure out the world we live in. It is also about the imagination and human progress, rationality and subjectivit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dev... This short paper is about art and science and the human struggle to figure out the world we live in. It is also about the imagination and human progress, rationality and subjectivit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devices to ascertain out accurate knowledge--and yet the imagination and forms of thought are themselves devices that are integral to mechanical inventions. At the core of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the aesthetic can be found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other phenomena, the rational and the sensitive, epistemology and phenomenology, fulfilling human pleasure and necessity, and moving forward a humanized cosmos. Somewhere seems to rise and grow afresh a precise image of what we actually are and it can be revealed simply by being in the world and experiencing it on the basis of the mind-body-worM or by extending human senses through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UR colourlessness ART SCIENCE EPISTEMOLOGY PHENOMENOLOGY
下载PDF
功能性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梅芳 虞鑫海 徐永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共4页
介绍了功能性聚酰亚胺,主要包括感湿聚酰亚胺、反应性聚酰亚胺、感光性聚酰亚胺、耐电晕聚酰亚胺及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等,对其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感湿性 反应性 感光性 耐电晕 无色透明 聚酰亚胺
下载PDF
生物脱硫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邓良伟 唐一 吴彦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5-39,共5页
生物脱硫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可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并回收。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必须先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_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才能去除。该文着... 生物脱硫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可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并回收。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必须先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_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才能去除。该文着重介绍了光合细菌和无色硫细菌的脱硫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光合细菌脱硫,由于条件苛刻,研究进展不大,仍处于分批试验或实验室小试阶段;无色硫细菌脱硫,近年来很活跃,并取得一些进展,已进行了中式和生产性试验,效果很好。与传统的物理化学脱硫法相比,生物脱硫具有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 硫化物 大气污染 废气处理
下载PDF
用无色荧光素钠-荧光法测定水中的痕量氰化物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贾秀莲 赵维 +2 位作者 汪周楠 张克俭 王万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47-448,共2页
提出了在pH 9.0的硼酸盐缓冲液中,有铜离子存在下,利用无色荧光素钠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痕量氰化物荧光分析新方法。CN^-含量在0.0~0.01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0.40ng·ml^(-1),方法的灵敏度高,用于水中的痕... 提出了在pH 9.0的硼酸盐缓冲液中,有铜离子存在下,利用无色荧光素钠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痕量氰化物荧光分析新方法。CN^-含量在0.0~0.01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0.40ng·ml^(-1),方法的灵敏度高,用于水中的痕量氰化物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钠 氰化物 荧光光度法 水分析
下载PDF
硫化物的危害与治理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池勇志 李亚新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论述了硫化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危害和厌氧消化的影响 .讨论了对硫化物的治理方法 .经过比较 ,由于用无色硫细菌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具有不需催化剂、无化学污泥、低能耗。
关键词 硫化物 厌氧消化 无色硫细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的无色化学氧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雪英 徐桂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7-19,共3页
研究一种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新工艺,工艺特点是利用低浓度氧化液,在铝工件表面形成无色氧化膜,能显著提高工件耐蚀性,保持基体的光泽,工艺简单,槽液稳定。
关键词 铝合金 化学氧化
下载PDF
PCR-DGGE技术鉴定高含盐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桂萍 杨金生 +1 位作者 刘卫国 梁存珍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鉴定高含盐废水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从连续运行一年的生物脱硫反应器中获取微生物样品,用试剂盒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GC341F/534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 rDNA片段,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分离,对DGGE条带进... 为鉴定高含盐废水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从连续运行一年的生物脱硫反应器中获取微生物样品,用试剂盒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GC341F/534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 rDNA片段,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分离,对DGGE条带进行切胶和测序。测得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有4种优势菌株:硫杆菌属的Thiobacillus sp.ISA11,盐生硫杆菌属的Halothiobacil-lus sp.ST15,Marine bacterium HB-5,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J69-151C-2A。其中,Thiobacillus sp.ISA11和Halothio-bacillus sp.ST15是主要的脱硫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无色硫细菌 高盐度含硫废水
下载PDF
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的特征及其扩散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亓利剑 曾春光 曹姝旻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4-9,I0001,共7页
以焰熔法合成无色蓝宝石为基体、采用Fe和Ti化合物为渗色剂、在超高温条件下进行扩散处理的合成蓝宝石近期出现在国内外珠宝市场上。采用EPMA,FTIR,UV—VI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其扩散机制进行了测试... 以焰熔法合成无色蓝宝石为基体、采用Fe和Ti化合物为渗色剂、在超高温条件下进行扩散处理的合成蓝宝石近期出现在国内外珠宝市场上。采用EPMA,FTIR,UV—VI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其扩散机制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渗层的主要化学成分ω(FeOT)为1.69%~1.02%,ω(TiO2)为0.57%~0.39%,其横断面上FeOT和TiO2化学配比极不均匀,化学成分自外向内呈现较明显的分带现象;Fe^2+/Ti^4+荷移是导致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中VIS吸收光谱b带(573-578nm)形成并呈色的主要原因,当ω(FeOT):ω(TiO2)≤3:1时,有利于维持渗层中Fe^2+/Ti^4+荷移的基本配比关系,从而形成蓝色渗层;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的红外吸收光谱中,一组由v(OH)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弱谱带分别出现在3371,3309,3231cm^-1处,并伴有v(NH)伸缩振动致3186cm^-1红外吸收弱谱带;此外,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的刻面上残留不规则的网状淬火裂纹及热蚀凹坑,内部存在气泡或气泡群,在SW下发出强度不等且不均匀的蓝白色荧光。研究认为,扩散处理合成蓝宝石中Fe^2+和Ti^4+离子的微观扩散迁移作用受控于表层空位迁移能、空位扩散系数及空位浓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无色蓝宝石 扩散处理 Fe^2+/Ti^4+荷移 扩散机制
下载PDF
树脂法生产无色浓缩苹果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易建华 仇农学 +1 位作者 朱振宝 胡冰 《饮料工业》 2001年第4期6-8,共3页
采用吸附树脂除去苹果汁中的色素 ,脱去果汁的颜色 ,同时用离子交换树脂除去苹果汁中的氨基酸 ,从而基本控制了果汁的褐变 ,保持了果汁高的色值。
关键词 离子交换 褐变 吸附树脂 脱色 无色浓缩苹果汁 生产技术
下载PDF
查塔姆合成无色钻石──一种Ⅱa~Ⅱb混合型品种 被引量:2
10
作者 亓利剑 袁心强 +1 位作者 罗永安 苑执中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7-10,共4页
由美国查塔姆公司近期推出的合成无色钻石的色级接近F,净度最高达SI1级,晶体主要由{ill}、{100}、{211}单形组成聚形,{110}单形一般发育不全。晶面上发育有特征的枝叶脉状生长花纹。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合成钻石晶格... 由美国查塔姆公司近期推出的合成无色钻石的色级接近F,净度最高达SI1级,晶体主要由{ill}、{100}、{211}单形组成聚形,{110}单形一般发育不全。晶面上发育有特征的枝叶脉状生长花纹。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合成钻石晶格内几乎不含杂质氮原子,但存在少量的硼原子(2800cm-1),属Ⅱa~Ⅱb混合型。室温下,特征的紫外吸收峰出现在271nm处,紫外吸收限<235nm。在阴极射线的激发下,该合成钻石发射强蓝白荧光,并显示出独特的几何对称生长分区及镶嵌结构。阴极发光谱主峰位于432.5nm处,且伴随有弱的575系发光。与触媒剂成分相关的合金包裹体形态各异,主化学成分为Fe(65%~72%),次为Cu(10%~12%),并含不等量的S,Si等元素。提出在常规检测条件下鉴定查塔姆合成无色钻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无色钻石 包裹体 吸收光谱 查塔姆公司 发光光谱
下载PDF
中国无色裸藻类的新分类单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之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68,共8页
于1975—1985年,相继在湖北、湖南、云南和陕西等省进行淡水藻类标本的采集,然后进行裸藻门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裸藻类的新分类单位.它们是无色裸藻类中2个属的10个新种类:隶属于变胞藻属(Astasia)的有5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即梭形... 于1975—1985年,相继在湖北、湖南、云南和陕西等省进行淡水藻类标本的采集,然后进行裸藻门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裸藻类的新分类单位.它们是无色裸藻类中2个属的10个新种类:隶属于变胞藻属(Astasia)的有5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即梭形变胞藻(A.acus)、棒形变胞藻(A.claviformis)、纺锤变胞漠(A.fusiformis)、梨形变胞藻(A.pyriformis)、矩形变胞藻(A.rectangularis)和膨大变胞藻粗壮变种(A.inflatavar.crassa);隶属于瓣胞藻属(Petalomonas)的有2个新种和2个新变种,即短尾瓣胞藻(P.brevicauda)、斜沟瓣胞藻(Pobliqussulcus)、内卷瓣胞藻卵形变种(P.involutavarovata)和瓣胞藻不对称变种(P.mediocanellatavar.asymmetrica)。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类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裸藻类 变胞藻属 瓣胞藻属 新变种 藻类
下载PDF
亲和色谱用无色合成配基对胰蛋白酶纯化功能的研究
12
作者 杨利 高昆玉 +2 位作者 程侣柏 邹汉法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5-420,共6页
考察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无色三嗪化合物、几种阴离子无色三嗪化合物和三嗪染料作为亲和色谱配基对胰蛋白酶的吸附性能。猪胰蛋白酶经阳离子型配基一步纯化,比活达到116U/mg,纯化21.6倍,回收率88%。
关键词 亲和色谱 无色三嗪配基 胰蛋白酶 纯化
下载PDF
一种无色渗透检测新技术
13
作者 金宇飞 《无损检测》 2018年第2期42-45,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色渗透检测方法,与着色渗透检测和荧光渗透检测不同的是,其使用的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无色透明的渗透剂,因此检测过程比较简单,只需渗透、观察两个操作过程。通过试验分析,发现此无色渗透检测方法适合于检测表面光亮的...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色渗透检测方法,与着色渗透检测和荧光渗透检测不同的是,其使用的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无色透明的渗透剂,因此检测过程比较简单,只需渗透、观察两个操作过程。通过试验分析,发现此无色渗透检测方法适合于检测表面光亮的零部件,对线型、面型缺欠的检测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无损检测 新技术 新方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析的全球无色钻石成品拍卖市场研究
14
作者 周琦深 谢蒙 +2 位作者 刘浩 王彬俨 肖玲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3-52,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高端珠宝日益成为投资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类,而拍卖作为高端珠宝交易的重要载体,拍卖价格的高低是珠宝未来价格的风向标。研究全球无色钻石成品拍卖市场,将为珠宝从业人员及消费者把握全球无色钻石拍卖动向及整体脉络...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高端珠宝日益成为投资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类,而拍卖作为高端珠宝交易的重要载体,拍卖价格的高低是珠宝未来价格的风向标。研究全球无色钻石成品拍卖市场,将为珠宝从业人员及消费者把握全球无色钻石拍卖动向及整体脉络或进行无色钻石投资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08-2018年全球八大拍卖行公开的无色钻石成品拍品信息,对拍品结构、价格、拍卖行及成交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这11年来高品质无色钻石成品在拍卖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越来越高;(2)无色钻石拍品的克拉单价受世界宏观经济影响十分明显;(3)无色钻石拍品克拉单价与重量存在正相关性;(4)佳士得无色钻石拍品的品质优于苏富比与邦瀚斯;(5)目前线上拍卖对全球整体的无色钻石成品拍卖交易成交额的贡献较小,但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钻石 全球拍卖市场 市场现状
下载PDF
硫化物生物氧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超 丁丧岚 刘敏 《四川化工》 CAS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生物脱硫是最近二十年发展的脱硫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将硫化物氧化为单质硫并回收,与传统物理和化学法脱硫相比,生物脱硫有许多优点。本文概述了光合硫细菌和无色硫细菌的脱硫机理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无色硫细菌脱硫的机理... 生物脱硫是最近二十年发展的脱硫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将硫化物氧化为单质硫并回收,与传统物理和化学法脱硫相比,生物脱硫有许多优点。本文概述了光合硫细菌和无色硫细菌的脱硫机理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无色硫细菌脱硫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包括硫化物负荷及浓度、pH值、溶解氧及O2/S2-比等。同时介绍了THIOPAQ生物脱硫技术和Bio-FGD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 硫化物 光合硫细菌 无色硫细菌 THIOPAQ生物脱硫
下载PDF
灵武烟煤甲醇萃取物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金纳 宗志敏 +4 位作者 刘滋武 郄丽曼 李艳 彭耀丽 魏贤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44-647,共4页
对灵武烟煤的甲醇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将石油醚淋洗液浓缩后得到其中一馏分为无色油状液体,对其进行提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无色油状液体的化学组成,确定该馏分与矿物油的成分类似,并检测出其中... 对灵武烟煤的甲醇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将石油醚淋洗液浓缩后得到其中一馏分为无色油状液体,对其进行提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无色油状液体的化学组成,确定该馏分与矿物油的成分类似,并检测出其中的45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烟煤 柱层析 有机成分 无色油状液体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具270 nm吸收的天然Ⅱa型无色钻石的鉴定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晶晶 罗跃平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48,共5页
针对1颗Ⅱa型无色钻石样品进行宝石学特征和光谱学特征分析。通过宝石显微镜观察其宝石学特征,利用DiamondViewTM观察其内部生长结构及发光现象,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红外光谱仪确定钻石类型,共聚焦显微激光拉... 针对1颗Ⅱa型无色钻石样品进行宝石学特征和光谱学特征分析。通过宝石显微镜观察其宝石学特征,利用DiamondViewTM观察其内部生长结构及发光现象,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红外光谱仪确定钻石类型,共聚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及PL-3000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钻石样品缺陷的光谱特征。测试结果显示,该无色钻石样品为天然Ⅱa型钻石,并且紫外-可见光谱具有270 nm处的特征吸收,可能是天然钻石的特殊品。该结果为天然Ⅱa型钻石提供了完整的实验室鉴定依据,丰富了这一特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无色Ⅱa型钻石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的分析数据,旨在为日常检测工作起到一定的指示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a型无色钻石 光致发光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无色硫细菌处理含硫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金枝 付腾飞 王燕 《环境科技》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在升流式填料塔中,通过污泥训化产生大量的硫杆菌,从而形成稳定生物膜。采用循环单因素实验研究和分析硫化物容积负荷与溶解氧(DO)共同作用下硫化物(S2-)的去除规律、硫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单质硫的生成率,并对建立的模拟方程进行验证。... 在升流式填料塔中,通过污泥训化产生大量的硫杆菌,从而形成稳定生物膜。采用循环单因素实验研究和分析硫化物容积负荷与溶解氧(DO)共同作用下硫化物(S2-)的去除规律、硫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单质硫的生成率,并对建立的模拟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O是影响反应器顺利启动和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同时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也比较大;高浓度S2-有利于其本身的去除;有机物负荷对生物除硫效果影响不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于30min时,除硫效果基本没有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硫杆菌 升流式填料塔 硫化物 废水 单质硫 最佳运行参数
下载PDF
Water-soluble boron carbon oxynitride dots with excellent solid-state fluorescence and ultralong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19
作者 Shenghui Han Gang Lian +4 位作者 Xiaoliang Zeng Zhaozhen Cao Qilong Wang Deliang Cui Ching-Ping Wo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261-3267,共7页
Developing metal-free and long lifetime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materials has received tremendous interest due to their numerous potential applications,of which stable triplet-excited state is the core ch... Developing metal-free and long lifetime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materials has received tremendous interest due to their numerous potential applications,of which stable triplet-excited state is the core challenge.Here,boron carbon oxynitride(BCNO)dots,emitting stable blue fluorescence and green RTP,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obtained BCNO dots exhibit an unexpected ultralong RTP lifetime of 1.57 s,lasting over 8 s to naked eyes.The effective doping of carbon and oxygen elements in boron nitride(BN)actually provides a small energy gap between singlet and triplet states,facilitating the intersystem crossing(ISC)and populating of triplet excitons.The formation of compact cores via crystallization and effective inter-/intra-dot hydrogen bonds further stabilizes the excited triplet states and reduces quenching of RTP by oxygen at room temperature.Based on the water-soluble feature of BCNO dots,a novel advanced security ink is developed toward anti-counterfeiting tag and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encryption.This study extends BCNO dots to rarely exploited phosphorescence fields and also provides a facile strategy to prepare ultralong lifetime metal-free RTP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carbon oxynitride dots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fluorescence colourless security ink ANTI-COUNTERFEITING
原文传递
微氧环境下无色硫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脱硫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苹 张书良 杨科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6-310,共5页
通过间歇曝气形成微氧环境让SRB和CSB实现共生,使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中硫酸根最终转化成单质硫达到脱硫目的。研究考察了曝气量对SRB还原和CSB氧化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使得单质硫占系统内总硫比值最大。实验结果显... 通过间歇曝气形成微氧环境让SRB和CSB实现共生,使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中硫酸根最终转化成单质硫达到脱硫目的。研究考察了曝气量对SRB还原和CSB氧化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使得单质硫占系统内总硫比值最大。实验结果显示,在进水COD/SO24-=2 000/1 500 mg/L、曝气开关时间为2 s/2 min、生化时间为10 h时,单质硫产率最大,为89.53%,SO24-浓度降至最低值72.7 mg/L,还原率达95.1%,此时脱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微氧 硫酸盐还原菌 无色硫细菌 单质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