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2004-2023)——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重点专栏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分析
1
作者 薛勤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9,共16页
2023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农村研究”专栏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通过对2004-2023年“中国农村研究”专栏所载文章的年度发文情况、作者和来源机构等进行分析,发现该栏目持续关注“三... 2023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农村研究”专栏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通过对2004-2023年“中国农村研究”专栏所载文章的年度发文情况、作者和来源机构等进行分析,发现该栏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近二十年来陆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作者的来源机构地区和梯队层次分布广泛,其中高校是该领域科研成果产出的主力军,作者队伍中既有知名专家,亦不乏青年学者,包罗海内外优秀学者,国际化程度高。借助Citespace进一步分析专栏载文的高频关键词,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中国农村观察》两种期刊对比发现,“中国农村研究”专栏一直紧跟国家战略方针、关注时代前沿的核心议题,主要聚焦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和农村改革等重要议题,体现了中国农村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同时,该栏目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形成了以“田野政治学”为代表的特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农村研究”专栏 中国农村研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海外中国乡村治理研究评述
2
作者 陈博朗 王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20世纪末“治理”概念进入我国,伴随着农村基层制度改革,国内学界开始将“村治”扩展为“乡村治理”,海外学者也随之将研究目光聚焦于此。通过梳理2008—2022年海外涉及中国乡村治理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论题方面,在治理主体上,乡镇政府... 20世纪末“治理”概念进入我国,伴随着农村基层制度改革,国内学界开始将“村治”扩展为“乡村治理”,海外学者也随之将研究目光聚焦于此。通过梳理2008—2022年海外涉及中国乡村治理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论题方面,在治理主体上,乡镇政府、村干部和女性政治参与受到关注;在治理行为上,较多关注乡村自治行为、矛盾及其解决;此外,关注土地权益、传统社会结构力量的成果也比较多见。研究方法方面,以田野调查方法为主;随着政策变化和治理实践发展,既有分析框架和理论概念不断得到扩充。总体而言,海外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在当今海外中国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对于中国农村政治实践的多样性,海外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仍限于碎片化的个案分析,未能呈现中国乡村治理整体面貌。因此,海外乡村治理研究亟需更鲜活的实践材料和更宏观的视角,以中国化的理论关怀,反映中国乡村治理的最新经验,为世界乡村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海外中国研究 农村政治
下载PDF
“以评促建”视角下乡村建设比较与成效研究——基于东北三省12县的分析
3
作者 荣玥芳 郑煜昂 +3 位作者 马志远 林浩曦 贾梦圆 郭书含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0期48-57,共10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乡村建设行动”,将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开展“县—镇—村”为一体化评价单元、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建设评价行动,是确保乡村建设在科学指导下有序推进的关键支撑。本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乡村建设行动”,将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开展“县—镇—村”为一体化评价单元、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建设评价行动,是确保乡村建设在科学指导下有序推进的关键支撑。本文确立“以评促建”的评价思路,以导向性、动态性、适宜性与可操作性为原则凝练评价指标,构建乡村建设评价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细化2022与2023年东北三省12县乡村建设评价成果,以评价年份为基准,全国平均水平为参考,对比分析当前东北乡村在农房建设水平、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居环境风貌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研判农房功能品质欠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与村庄治理水平低效等问题。由此探讨面向新时期更高质量开展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从提升农房品质与建设管理,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优化村庄治理与村民共建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期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评价 比较研究 熵权TOPSIS法 东北三省
下载PDF
中越边境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何玲玲 林妙婵 《现代农业》 2024年第3期93-97,共5页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然而,不同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不平衡,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针对中越边境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农...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然而,不同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不平衡,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针对中越边境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农业生产的多样性等现状,科学分析当前中越边境地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并得出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培育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多元化发展以及强化人才支撑战略、激发英才干事热情四方面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为制定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边境地区农业农村健康快速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地区 农业农村现代化 路径研究
下载PDF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5
作者 JIN Jian YUAN Chang-zh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actu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3 to 2007,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u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was tested by applying t...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actu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3 to 2007,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u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was tested by applying the co-integration theory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 Income per capita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er capita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83 to 2007;the result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shows that the actual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ctual consumption,but the impact is weakened gradually;in short term,the impact of the actual consumption on the actual income is not so significant,but the impact will become significant gradually as time goes on.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mutual impact and function of the actu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the impact of the actual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on the actual consumption is mainly represented in short term;in middle term,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ctual Income and actual consumption are significant;in long term,the impact of the actual consumption on the actual income is mainly display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in short term the government in Hebei Province can expand consumption through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while in long term the government can drive the economic growth by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Hebei Province Empirical study china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双重属性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于多维减贫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明 李大铭 董志勇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4期9-22,共14页
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双重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减贫作用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鉴A-F方法构建多维贫困状态指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 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双重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减贫作用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鉴A-F方法构建多维贫困状态指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减少了农村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状态的概率,促进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机制分析发现,缓解信贷约束和信息约束是其重要渠道,数字金融兼具数字普惠和金融普惠的双重属性。进一步而言,从地区宏观禀赋看,数字金融在传统金融可及性较低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较好的地区多维减贫效应更明显;从家庭微观禀赋看,数字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在户主较年轻和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更明显。论文的政策启示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更好发挥其对农村家庭的多维减贫效应,同时重点关注传统金融可及性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和低学历群体的培训教育,增强数字金融普惠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多维贫困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下载PDF
冷战、城乡和三线建设:与美国学者柯尚哲先生的讨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德英 胡天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近年来,海外三线建设研究逐渐热门,不断有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企业等角度展开研究,其中美国学者柯尚哲以冷战与军事化为视角,较为全面地对三线建设进行了分析介绍,但其在讨论“冷战”格局下的中国国际环境时,忽视了中美苏三国关系... 近年来,海外三线建设研究逐渐热门,不断有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企业等角度展开研究,其中美国学者柯尚哲以冷战与军事化为视角,较为全面地对三线建设进行了分析介绍,但其在讨论“冷战”格局下的中国国际环境时,忽视了中美苏三国关系的动态变化,未能理解“三线地区”的深层含义;其“军事化”理论的解释亦不够全面,其“有特权的艰苦”的讨论虽然对城乡、工农关系有所涉及,但论证有限,并且未能将其置于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变化的历史长河中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海外研究 柯尚哲《毛泽东时代的三线建设:冷战中国的军事化》 冷战 城乡关系
下载PDF
中俄乡村体育师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比较研究——基于国家政策文本视角
8
作者 王晓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基于中俄两国国家政策文本视角,以中俄乡村学校体育师资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从新时期中俄乡村体育师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育政策制度、体育师范生核心素养、体育学科专业核心素养、延续教育和学科评价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 基于中俄两国国家政策文本视角,以中俄乡村学校体育师资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从新时期中俄乡村体育师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育政策制度、体育师范生核心素养、体育学科专业核心素养、延续教育和学科评价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对于培养我国乡村学校体育师资的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新时期我国乡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快速发展、提升我国乡村体育师资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和层次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突出体育师范生培养特色;改进教育政策保障手段,突出学科专业体系培养特色;构建新型体育教师职业标准,突出师资专业资格认证特色;形成体育师资队伍常态化监督评价体制,突出体育学科师资教育治理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国家政策文本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乡村体育师资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 被引量:79
9
作者 李小建 周雄飞 郑纯辉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对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乡镇数据分析表明,地理因素对农区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形和农业资源条件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 对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乡镇数据分析表明,地理因素对农区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形和农业资源条件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模型分析表明,地形显著影响乡镇的人均收入,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递减。人均土地面积显著影响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的人均收入。对非农产业比重低于20%的乡镇,人均土地每增加1hm2,人均收入就增加约96元。地理位置影响着相关农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收入较高的农区的影响十分明显。全省高收入乡镇的70%集中在河南中部地区,正好与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相吻合。就单个乡镇而论,离县城的距离显著影响高收入乡镇的人均收入。地理因素对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影响处于变动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地理因素(如地形、农业资源因素等)的影响逐渐被对经济积聚有明显影响的地理临近性等要素的影响所取代。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因素 农区发展 乡镇分析 河南
下载PDF
农村聚落空心化研究现状综述及趋势 被引量:16
10
作者 冯文勇 郑庆荣 +1 位作者 李秀英 刘丽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0-73,80,共5页
近年对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不仅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概念、类型、空间模式、空间分布、形成因素、形成机制、动力机制、阶段与过程方面,而且在农村聚落空心化带来的问题、对策和措施方面的研究都有较多进展。今后,要重视研究在农村聚落... 近年对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不仅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概念、类型、空间模式、空间分布、形成因素、形成机制、动力机制、阶段与过程方面,而且在农村聚落空心化带来的问题、对策和措施方面的研究都有较多进展。今后,要重视研究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生命周期与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深入揭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本质规律,并在综合研究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聚落空心化 中国 空心村 三农问题 新农村
下载PDF
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报告(1998—2008)——以CSSCI检索论文与主要著作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潭 罗晓俊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9-18,共10页
长时间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使得城市和乡村成为中国公共治理及其学术研究的两个必然横截面。城市和乡村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与公共管理实践的两个不同范本,但乡村治理远比城市社区治理多样而复杂,因而乡村治理的研究也更富有... 长时间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使得城市和乡村成为中国公共治理及其学术研究的两个必然横截面。城市和乡村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与公共管理实践的两个不同范本,但乡村治理远比城市社区治理多样而复杂,因而乡村治理的研究也更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在分析乡村公共治理研究的学术演进的基础上,以1998至2008年间的CSSCI检索论文与主要论著为研究对象,多学科揭示乡村治理研究的基本论域、主要内容与发展趋势,从而展现十年来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的思维场域与学术景观。乡土中国的"学术井喷"成了最近十年来中国的学界盛景,反映出国家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学术张力以及问题意识、底层关怀和公共精神的弘扬,同时亦隐喻着地方治理中"乡村问题"的持续性逻辑。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语境下,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的学术盘点、理论推进与实践指导值得进一步诠释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中国 公共治理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农村信息需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向平 李晓 +1 位作者 邱敦莲 罗中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年第6期155-158,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引导农村信息需求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农村 信息需求 信息供给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路径与现状——近十年来“华中乡土派”的村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涛 赵晓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3-58,共6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华中乡土派"在其中独树一帜,从对村民自治的研究,到乡村治理研究,一直延伸到对农村社会运作逻辑的研究,研究重心不断下沉。以乡村治理为关键词,分三个层面总结"...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华中乡土派"在其中独树一帜,从对村民自治的研究,到乡村治理研究,一直延伸到对农村社会运作逻辑的研究,研究重心不断下沉。以乡村治理为关键词,分三个层面总结"华中乡土派"近十年的研究路径与现状,以期对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华中乡土派 路径 现状
下载PDF
中国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彭慧 舒廷飞 杨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39-8340,共2页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最后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农民集中居住 初步研究
下载PDF
论农村政策基础研究——对当前中国农村研究的反思及建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当前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中国农村研究,主要是以与西方对话为特点的农村学术研究和以总结推广农村实践经验为特点的农村政策研究。这两类研究的共同弱点是,缺乏对中国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其非均衡状况的关注。通过研究农村政策在农村实践... 当前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中国农村研究,主要是以与西方对话为特点的农村学术研究和以总结推广农村实践经验为特点的农村政策研究。这两类研究的共同弱点是,缺乏对中国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其非均衡状况的关注。通过研究农村政策在农村实践的具体机制及后果,以理解中国农村非均衡的内部结构,从而将抽象的中国农村具体化,可以构成农村政策基础研究,从而为农村政策研究提供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政策基础研究 村庄政治社会现象 区域研究 农村非均衡状况
下载PDF
城市化中的农村民主选举:制度、方法及影响——对东部1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证观察的一项综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晓腾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123,共12页
通过对东部1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证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综合研究,对城市化中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制度安排、方法选择、过程与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深入分析了城市化中的农村民主建设现状、村民对民主制度的认识和... 通过对东部1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证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综合研究,对城市化中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制度安排、方法选择、过程与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深入分析了城市化中的农村民主建设现状、村民对民主制度的认识和需求状况、民主选举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选举制度的民主化安排对乡村治理和村干部的行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增强了农村村民的政治功效感和信任度,村民在选举过程中学习并熟悉了相关知识和技术。但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政治利益集团化"以及民主知识的"民间化现象"等因素将影响到村民自治的实效,降低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 城市化 农村研究 中国
下载PDF
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初论——从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谈起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杰舜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8,共8页
从中国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领军人物、成员(包括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代表作、理论贡献、学术范式及独特的研究风格上整体鸟瞰,乡村社会研究绝对是中国人类学的主流、主旋律,"中国乡村学派",体现了... 从中国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领军人物、成员(包括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代表作、理论贡献、学术范式及独特的研究风格上整体鸟瞰,乡村社会研究绝对是中国人类学的主流、主旋律,"中国乡村学派",体现了中国人类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中国乡村学派 乡村研究 乡土中国 费孝通 林耀华
下载PDF
西方人类学中国乡村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3-62,共10页
西方对中国社会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随着欧洲强国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后,才逐步展开的,并受到西方各国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成为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地理、哲学、宗教、语言、历史及风物等领域... 西方对中国社会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随着欧洲强国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后,才逐步展开的,并受到西方各国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成为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地理、哲学、宗教、语言、历史及风物等领域的研究学科,跨越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文章重点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追述西方对中国乡村研究的历程,讨论其主要著作、理论、研究方法、最新研究动态、热点与争议及代表性学者(包括海外华人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类学 中国乡村研究 社会与文化 理论与方法 历史与现况
下载PDF
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原子化”概念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大鸣 廖越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4-81,共8页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乡村是否走向了"原子化",这是"华中乡土派"学者争论已久的问题。笔者梳理了"原子化"概念的理论脉络,并结合山西省介休市大靳村的个案重新审视了这场持续已久的学术争论。笔者认为,用&q...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乡村是否走向了"原子化",这是"华中乡土派"学者争论已久的问题。笔者梳理了"原子化"概念的理论脉络,并结合山西省介休市大靳村的个案重新审视了这场持续已久的学术争论。笔者认为,用"原子化"来解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乡村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原子化"看到了乡村社会的"非组织化"的面向,却忽略了村庄社会同样存在的"组织化"面向;其次,"原子化"认为当前乡村社会出现了种种治理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些所谓的"问题"恰恰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原子化"还忽视了村庄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将"原子化"区分为个体与区域两个维度,为解释乡村社会结构变迁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化 组织化 华中乡土派
下载PDF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述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效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思想界矛盾斗争的产物,是在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与陈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受阻有关。它从1933年成立到1951年解散,工作重心和会址数度变迁,在各地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该会...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思想界矛盾斗争的产物,是在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与陈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受阻有关。它从1933年成立到1951年解散,工作重心和会址数度变迁,在各地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该会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保持"合法性"是其在国统区生存的基本策略;中共对该会的政治指导是通过在其中工作的中共党员的自觉行动实现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陈翰笙 《中国农村》 左翼文化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