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educational programs of high schools in China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hua WU Jing GUO Jing SUN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年第2期41-59,共19页
Our study aims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China's current information literacy(IL) program standards at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analyze their level of success and/or failures in a comparative way with those of the ... Our study aims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China's current information literacy(IL) program standards at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analyze their level of success and/or failures in a comparative way with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fulfilling their each other's mission-oriented mandates. Our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China's current IL standards of high schools contain a disproportionate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Moreover, the stipulations of these IL standards are narrowly construed and without being solidly grounded on a broad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re are two underlying causes for this set of unsound IL standards in China.Firstly, there is a lack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wo major competing forces engaged in the curricula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IL in China: Those professionals in educational IT discipline vis-à-vis those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econdly, library professionals have a very limited influence on major socio-cultural policies, even at their own institution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three possible measures,which may help remedy this situation strategically: 1) Establishing a set of new IL curriculum standards based on an IL-centere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2) establishing a teacher-librarian's training program to promote school librarians' role in IL education; and 3)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IL education program and an accompanied evalu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valuation criteria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poli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Secondary education School librarian training Teacher training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用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海鹏 于桂芳 《物流科技》 2024年第5期170-174,共5页
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思政元素融入难、教学生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依据ADDIE模型对高职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该方法从课程分析、课程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环境设置、课程实... 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思政元素融入难、教学生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依据ADDIE模型对高职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该方法从课程分析、课程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环境设置、课程实施、评价与改进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参与数据、学习成果的质量、学生和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结果表明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提交率达到了100%;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比率大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模型 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 物流信息技术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以牡丹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凤静 刘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并以牡丹江大学正在进行的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为契机,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研究,从课程设置、职业面向、培养目... 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并以牡丹江大学正在进行的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为契机,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研究,从课程设置、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体系
下载PDF
融入大概念和单元整体设计理念的信息科技教材设计与开发
4
作者 李艳 孙丹 +2 位作者 魏雄鹰 陆海丰 翁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1,102,共10页
信息科技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的新科目,开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是信息科技教育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四大课程目标和串联课程内容的六条逻辑主线,在教材设... 信息科技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的新科目,开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是信息科技教育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四大课程目标和串联课程内容的六条逻辑主线,在教材设计与开发中融入大概念和单元整体设计理念,可以为素养导向的学科教学以及螺旋式上升的课程实践提供教学依据和资源支持。浙教版《信息科技》教材的开发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义教信息科技课标的六条逻辑主线梳理得到24个学科大概念;而后,通过确定“核心大概念”和“相关大概念”的方式实现学科大概念落地,并采用单元整体设计、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办法、规划教学过程等步骤完成教材开发。在今后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围绕新课标和新教材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教研活动,积极研发辅助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资源和工具,促进一线教师更多参与教学内容的迭代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 课程标准 大概念 单元整体设计 教材设计
下载PDF
融合虚拟仿真与信息技术的施工技术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5
作者 郭涛 周小龙 郑显春 《科技资讯》 202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施工技术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更新课程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虚拟仿真技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云端”教学平台可以对课程全过程进行评价,形成... 施工技术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更新课程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虚拟仿真技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云端”教学平台可以对课程全过程进行评价,形成完整的学习链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从而实现对学生更全面、更公正的评价。为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课程创新教学的高质量教师队伍非常重要。融合虚拟仿真与信息技术的施工技术课程创新教学研究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高等工程人才,为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信息技术 施工技术教学 课程评价
下载PDF
民航精神融入人为因素与环境保护课课程思政的信息化教学
6
作者 郝鹏 胡静 +1 位作者 谭娜 陈聪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111-114,共4页
当代民航精神是中国民航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升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航业的体现。人为因素与环境保护课程作为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航空业人才为导向。该... 当代民航精神是中国民航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升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航业的体现。人为因素与环境保护课程作为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航空业人才为导向。该文围绕当代民航精神,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结合信息化案例教学方式,旨在探究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精神 人为因素 课程思政 信息化 案例教学
下载PDF
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施困境、归因与突围
7
作者 朱莎 杨洒 +1 位作者 韵俏丽 熊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2,共8页
信息科技课程对于培育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至关重要,其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对落实信息科技课标、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大部分研究多进行信息科技课程性质与特征、核心素养、建设路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缺... 信息科技课程对于培育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至关重要,其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对落实信息科技课标、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大部分研究多进行信息科技课程性质与特征、核心素养、建设路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缺乏对其教学实施效果的跟踪调研。为准确把握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现状,该研究构建和应用基于LICC范式的信息科技课堂观察量表,以12个信息科技课例为研究对象,从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视角对信息科技课堂跟踪观察分析。研究发现,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施成效初显,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学生学习主体性与互动效率待提升,教师教学环节偏离教学目标且缺失连贯性、课程教学目标脱离素养培育、内容未凸显科学原理、评价弱化素养的监测、课堂教学平等民主性较低等。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理论的场域、惯习与资本三要素,对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施困境进行归因和剖析,可以认识到信息科技新教材与配套资源的短缺、信息科技教师课程能力水平低以及新教学理念与方法重构难度大三方面会促使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实施困难重重。因此,为促进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施有效开展,需要持续开发新教材与配套资源、不断提升信息科技教师课程能力水平、促进信息科技教师创新变革教学理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课堂观察 教学实施困境 原因分析 策略建议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与研究
8
作者 章超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中,形成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知识模式,把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英语... 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中,形成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知识模式,把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信息技术 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困境与路径探究
9
作者 李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234-240,共7页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凭借其教学对象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该课程承担着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素养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信息技...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凭借其教学对象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该课程承担着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素养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现有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队伍新技术水平较弱、教学模式固化陈旧、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式单一等困境,使得该课程无法满足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改需要多种措施并举,创建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多种教学资源协同开发,加快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多种教学模式灵活选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促进考核客观、公正、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 混合式教学 双师队伍 学业评价
下载PDF
合作问题解决视角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研究
10
作者 李冰 邵萍湘 黄静蕾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8期107-119,共13页
信息科技课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育人目标为导向进行知识选择和内容组织,对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以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探究... 信息科技课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育人目标为导向进行知识选择和内容组织,对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以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探究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在课程标准中的呈现情况和渗透力度,将有助于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更好地落实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于PISA2015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框架,构建合作问题解决视角下课程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呈现分成6种情况,采用内容分析法,定量刻画、定性诠释课程标准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呈现水平、方式及其效果。通过分析发现:课程标准有意渗透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其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以显性呈现为主,整体呈现水平处于中上,并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附录”中的呈现效果较好;课程标准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呈现具有适切性,符合课程内容特点和学习者认知水平;课程标准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渗透虽较有成效,但并不彻底,仍有完善空间。据此,为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发展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呈现效果;强化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在高中课程标准中计算思维部分的呈现;强化过程性评价,提高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有效性;从课程资源出发,进一步优化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视角解读课程标准;紧扣信息科技学科的本质开展合作问题解决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CPS呈现 量化分析 PISA
下载PDF
数字中国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11
作者 成维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课程着力于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其课程思政建设是响应新时代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提高全民数字素养的应然之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有力支撑。聚焦数字... 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课程着力于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其课程思政建设是响应新时代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提高全民数字素养的应然之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有力支撑。聚焦数字中国战略需求,对标数字中国建设规划,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并通过科学开展评价、强化教师素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功能,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及应用浅析
12
作者 王子亮 王继荣 +1 位作者 李卫华 郭天慧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对检测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标准化和集成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对检测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标准化和集成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现阶段检测技术的需求。双轨机器人、检测管理平台、主动预警系统及非接触检测等方法在不同场景应用,给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支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预测综合性、基于信息化、智能化、主动检测及动态与非接触检测相结合等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型检测技术 综合性 基于信息化 智能化 主动检测 动态与非接触检测相结合
下载PDF
“课堂+”模式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晓航 亓钧雷 +2 位作者 隋解和 费维栋 蔡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该文以生物材料与器件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改革和评价体系优化几个方面阐述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针对课程特点和高校研究生的特...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该文以生物材料与器件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改革和评价体系优化几个方面阐述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针对课程特点和高校研究生的特点,从课程建设处落脚,使课程思政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利用多样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学院丰富的设备资源,构建“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从课上向课下延伸,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伦理和科学精神,达到大学课程对学生人格塑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 教学改革 信息化手段 “课堂+”模式
下载PDF
信息科技课程目标:特征、类型及教学转化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松 钱松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分为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四种类型。基于课程目标类型,通过“分解”“开发”“凝练”等教学转化策略,使用设计教学、实验学习、体验学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目标类型 教学转化策略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困境与希望: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
15
作者 梁志远 安涛 +1 位作者 武俊学 汪颖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信息科技作为独立科目列为国家课程,建设高质量信息科技教师队伍对课程实施有重要意义,而高水平身份认同对提升信息科技教师幸福感、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以经验研究方法为主,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辅之以访... 信息科技作为独立科目列为国家课程,建设高质量信息科技教师队伍对课程实施有重要意义,而高水平身份认同对提升信息科技教师幸福感、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以经验研究方法为主,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辅之以访谈研究作为补充,对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政策是影响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学校组织管理为次要因素,教师的个人与职业特征对教师身份认同影响较小。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陷入了教师队伍中“科班”教师占比较低、高学历信息科技教师物质与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学校无法满足信息科技教师的竞赛资源需求的困境。学校课程建设、考核评价与课程政策可以助力提升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身份认同 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新课标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进
16
作者 訾永所 舒望皎 +2 位作者 傅正强 赵云薇 崔猛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是原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升级替代课,性质是全校必修类通识课,课程的教学组织单位和课程归属不变。然而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质与量的变化,进而产生教师教学能力不足、课...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是原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升级替代课,性质是全校必修类通识课,课程的教学组织单位和课程归属不变。然而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质与量的变化,进而产生教师教学能力不足、课时量不足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不一致的矛盾。针对西南某高职院校存在的类似问题,从教材编写到教学改进的系列教学教改进行研究并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信息技术 教学改进
下载PDF
创新与突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特色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晓晶 江丰光 《开放学习研究》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信息科技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教育变革,《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确立了信息科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立性地位,对我国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后,... 信息科技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教育变革,《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确立了信息科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立性地位,对我国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后,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对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晰了新课标的亮点和突破点。针对分析结果对课程实施提出强化信息科技知、情、意、行相融合的课程取向,深化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课程培养目标,灵活设计具有体验性、真实性的跨学科主题内容,从整体性与连续性方面把握学段课程内容衔接等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 信息科技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OBE的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探索——以“流体力学”课程为例
18
作者 张大鹏 郑坤灿 钟金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1期113-116,共4页
OBE理念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存在着大量不易理解的理论性知识和较为乏味的计算,常规的课程思政元素也难以深入结合,在此基础... OBE理念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存在着大量不易理解的理论性知识和较为乏味的计算,常规的课程思政元素也难以深入结合,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了一套优秀合理的基于OBE理念、融合课程思政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用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竞争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OBE理念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体现数据贯通思维的信息科技单元学习设计
19
作者 王小雨 赵晓伟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六条逻辑主线,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当前,以大概念为“锚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元间“断层”、内容间“断链”及素养培养“...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六条逻辑主线,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当前,以大概念为“锚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元间“断层”、内容间“断链”及素养培养“断裂”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探讨了数据作为逻辑主线,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基础支撑性、关联依附性及连贯融通性等。提倡建立“数据贯通思维”,以数据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线,贯穿六大逻辑主线,构建螺旋递进的课程内容结构。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关系-价值”三个层面,深入剖析逻辑主线的内部结构、外部关联及其价值体现,并以“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为例,从单元的“脉”“境”“事”三个维度,设计体现数据贯通思维的单元学习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逻辑主线 数据贯通思维 单元学习设计
下载PDF
信息科技课程中计算思维多层进阶式目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友梅 王昕怡 +2 位作者 温佳 王壮伟 颜士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7,66,共8页
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但面向计算思维的结构化教学体系尚未形成。经分析,计算思维目标体系的缺失是其直接原因。鉴于此,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基本立场,将计算思维转换为与其内在统一的知识结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但面向计算思维的结构化教学体系尚未形成。经分析,计算思维目标体系的缺失是其直接原因。鉴于此,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基本立场,将计算思维转换为与其内在统一的知识结构——计算思维二维描述框架,并设计知识结构水平的判断标准——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二者相结合的计算思维目标体系设计方案并结合实例详解:首先,将计算思维二维描述框架中的要素逐层分解以保证各教学单位均有其聚焦的计算思维要素;而后,以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为依据,形成纵向上层层细化、横向上计算思维(知识)结构水平不断提升的计算思维多层进阶式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设计方案可结束信息科技课程内容教学与计算思维教学两条线的尴尬局面,使计算思维在与课程内容融合统一的教学路径中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计算思维 目标体系 多层进阶式 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