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sure stimulated current in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of combined coal-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Response and mechanism
1
作者 Tiancheng Shan Zhonghui Li +7 位作者 Xin Zhang Haishan Jia Xiaoran Wang Enyuan Wang Yue Niu Dong Chen Weichen Sun Dongmi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7-243,共17页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combined coal-rock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by pressure stimulated currents(PSCs)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combined coal-rock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by pressure stimulated currents(PSCs)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To reveal the effect of this way,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ith PSC monitoring were conducted on three types of coal-rock combination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combinations.The mechanism explanation of PSCs are investigated by resistivity test,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and computed tomography(CT)methods,and a PSC flow model based on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is proposed.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 combinations on PSCs in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are emphasized.The results show the PSC responses between rock part,coal part and the two components are different,which are affected by multi-scal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As the rock strength decreases,the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changes obviously with the influence range of interface constraint effect decreasing,resulting in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of PSC strength and direction in different parts to fracture behaviors.The PSC flow model is initially validat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umulated charges of different parts.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a new reference and method for mining design and roadway quality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coal-rock pressure stimulated current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MECHANISM Flow model
下载PDF
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2
作者 郑建伟 张修峰 +7 位作者 鞠文君 王存文 韩跃勇 李国营 陈洋 李海涛 郝晋伟 刘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目的】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过程及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方法】通过对含有3种层面位置的煤岩组合体(层面分别位于岩石部分上位、中位和下位)开展霍普金森冲击(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目的】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过程及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方法】通过对含有3种层面位置的煤岩组合体(层面分别位于岩石部分上位、中位和下位)开展霍普金森冲击(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分析了冲击载荷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破坏过程、能量结构、碎块特征的演变规律。【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煤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过程可以分为近似线性阶段、非线性的动态应力-应变阶段、弹性模量降低阶段、宏观破裂阶段、应力波卸载阶段5个阶段。(2)随着层面由上向下布置,岩石部分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强,破坏过程逐渐剧烈,破坏后的碎块的均匀程度降低,而煤体部分的破坏程度则逐步降低,破碎后的块度逐渐增加。(3)层面的存在会降低煤岩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与无层面煤岩组合体(平均强度为79.487 MPa)相比,当层面位于上方时,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73.724 MPa)降低7.25%;当层面位于中位时,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61.798 MPa)降低22.26%;当层面位于下位时,组合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64.991 MPa)降低18.24%。(4)随着层面位置由上向下布置,能量结构发生变化,反射能占比降低,吸收能占比增加,透射能占比减小。本研究可以为超长孔水力压裂技术或地面压裂技术在大范围处理坚硬顶板工程开展过程中压裂位置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面位置 煤岩组合体 动态抗压强度 SHPB 能量结构 水力压裂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Multi-functional 460 MPa Grade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Steel 被引量:1
3
作者 Zhenye Chen Zhangguo Lin +3 位作者 Jianjun Qi Yang Feng Liqing Chen Guodong W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31-1142,共12页
This article reports a new generation of Q460 multi-functional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steel,which has high strength(yield strength larger than 460 MPa),excellent toughness(higher than 110 J/cm^(2) at-60 ℃),lower yie... This article reports a new generation of Q460 multi-functional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steel,which has high strength(yield strength larger than 460 MPa),excellent toughness(higher than 110 J/cm^(2) at-60 ℃),lower yield ratio(lower than 0.8),good fire resistance(yield strength at 600 ℃ larger than two-thirds of its room-temperature yield strength)an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The eff ects of finish cooling temperature(FCT)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emission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 raction(EBSD),tensile tester,impact tester,periodic immersion cycle acceleration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are simultaneously improved by decreasing the FCT due to more lath-like bainite with large number of dislocations,refined martensite/austenite(M/A)with higher carbon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d high angle boundaries.In addition,the fire resistance of the newly developed Q460 steel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which is mainly due to non-recrystallized lath-like bainite with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new Q460 steel is also improved due to the addition of Cu and 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steel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TMCP)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活塞式排气阀机械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4
作者 付强 《机械工程师》 202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海上电泵机采完井中常在电缆穿越式封隔器上配置排气阀,用于排出封隔器下方积聚的气体从而避免电泵气锁。常用的排气阀是通过液压控制本体内活塞进行轴向移动来实现排气通道的启闭,存在加工精度要求苛刻、加工成本高、启闭压力不稳定、... 海上电泵机采完井中常在电缆穿越式封隔器上配置排气阀,用于排出封隔器下方积聚的气体从而避免电泵气锁。常用的排气阀是通过液压控制本体内活塞进行轴向移动来实现排气通道的启闭,存在加工精度要求苛刻、加工成本高、启闭压力不稳定、防震防碰效果差及成品率低等问题。通过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出一种新型排气阀,其启闭压力稳定性大大提高,同时下入深度由552 m增加到1000 m以内,具有加工组装简便、生产成本低、成品率高的优势。室内试验验证通过后,该活塞式排气阀被推广到渤海和南海电泵机采井生产中,并广泛替代了原有技术排气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 排气阀 机械结构 控制压力 推广应用
下载PDF
大厚度高温模拟焊后热处理要求15CrMoR钢板的研发与生产
5
作者 霍圆圆 吴立松 +1 位作者 葛洋 樊凝 《宽厚板》 2023年第5期5-7,18,共4页
根据大厚度15CrMoR钢板的力学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成分,控制冶炼、轧制、热处理等工艺环节,成功开发出120 mm厚度高温模拟焊后热处理要求的15CrMoR钢板。钢板经高温模拟焊后热处理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存在较大富余量... 根据大厚度15CrMoR钢板的力学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成分,控制冶炼、轧制、热处理等工艺环节,成功开发出120 mm厚度高温模拟焊后热处理要求的15CrMoR钢板。钢板经高温模拟焊后热处理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存在较大富余量,贝氏体组织含量达到95%以上,并且内部组织均匀,晶粒度达到7级,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设计 控轧控冷 热处理工艺 金相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桑树坪二号井动压巷道支护机理与控制技术
6
作者 王张科 李永红 +1 位作者 刘帅 王辉 《陕西煤炭》 202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针对韩城矿区桑树坪二号井3309运输巷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308工作面采动影响引起的3309运输巷围岩破坏范围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围岩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顶板岩层的结构十分复杂,离层现象频繁... 针对韩城矿区桑树坪二号井3309运输巷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308工作面采动影响引起的3309运输巷围岩破坏范围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围岩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顶板岩层的结构十分复杂,离层现象频繁,使得顶板更容易发生破坏,同时工作面的回采,3309运输巷周围应力明显增大,这种作用在巷道围岩中的应力集中,等效于巷道覆盖层厚度的增大,会导致巷道扩容变形增大,巷道周围裂隙扩展,巷道围岩破碎。通过对受采动影响时巷道变形原因以及锚杆支护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围岩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巷道 支护机理 顶板结构 巷道变形 围岩控制
下载PDF
称重混棉机的精确称重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王勇 《国际纺织导报》 2023年第5期21-25,共5页
研究称重混棉机的精确称重工艺,包括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工艺流程。介绍了称重混棉机的称重混合原理及混纺工艺流程,分析其存在问题。升级设计了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及标准的混纺、色纺工艺流程。升级后的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自动... 研究称重混棉机的精确称重工艺,包括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工艺流程。介绍了称重混棉机的称重混合原理及混纺工艺流程,分析其存在问题。升级设计了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及标准的混纺、色纺工艺流程。升级后的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称重精确,使用升级后标准的混纺、色纺工艺流程生产的纱线,纤维混合均匀、混纺比准确。生产实践证明:升级后的称重混棉机及标准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中高端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单条生产线实际产量可达1180 kg/h,纱线混纺比波动始终控制在混纺比的±1.0%内,纱线织布后染色均匀、无横档现象,基本能够满足混纺及色纺市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 机械结构 电气控制 工艺流程 混纺 色纺
下载PDF
“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的内涵及发展综述 被引量:45
8
作者 宋振骐 郝建 +2 位作者 石永奎 汤建泉 刘建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一直以来,矿山灾害严重威胁着中国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防治煤矿重大灾害的关键,被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20世纪80年代,紧密联系煤矿现场生产一线,宋振骐研究团队创建了"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亦称"... 一直以来,矿山灾害严重威胁着中国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防治煤矿重大灾害的关键,被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20世纪80年代,紧密联系煤矿现场生产一线,宋振骐研究团队创建了"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亦称"传递岩梁理论"。传递岩梁理论是中国最著名的岩层控制理论之一,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起到重要作用。论文阐述了传递岩梁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严格定义了矿山压力与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并揭示矿山压力与矿山压力显现的关系。理论分析了矿山压力的来源、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采场结构力学模型的组成及发展规律等重要问题。指出影响矿压显现的岩层范围是有限的、可知的、可控的。上述研究成果为把传统矿山压力理论研究推进到针对具体煤层条件科学定量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压力 岩层 传递岩梁 支承压力 采场结构力学模型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蓝慧芳 杜林秀 +1 位作者 刘彦春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探讨了控制轧制及加速冷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对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选择两阶段控轧+快速冷却参数,获得了满足国标GB/T16270—1996中Q690,Q62... 探讨了控制轧制及加速冷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对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选择两阶段控轧+快速冷却参数,获得了满足国标GB/T16270—1996中Q690,Q620和Q550要求的高强度钢板;得出了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终轧温度870~880℃,冷速15~20℃/s的条件下,终冷温度570~600℃,能够达到Q550的要求;终冷温度500~570℃,能够达到Q620的要求;冷速提高至35~40℃/s,终冷温度在550℃左右,能够达到069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轧控冷 高强度结构钢 工艺参数 强韧化机制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海湾扇贝闭壳肌剥离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秋实 王家忠 +1 位作者 弋景刚 姜海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海湾扇贝是我国引进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给机械加工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国目前闭壳肌剥离仍以手工剥离为主,实现闭壳肌自动化剥离是当务之急。在对海湾扇贝生理学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闭壳肌剥离技术及设备现状进行了... 海湾扇贝是我国引进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给机械加工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国目前闭壳肌剥离仍以手工剥离为主,实现闭壳肌自动化剥离是当务之急。在对海湾扇贝生理学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闭壳肌剥离技术及设备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现有的扇贝剥离方法进行了优劣对比,并展望闭壳肌剥离设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结构 闭壳肌 机械加工 热处理 高压
下载PDF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被引量:181
11
作者 查明 曲江秀 张卫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 ,在相同条件下 ,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 ,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 ,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 ,在相同条件下 ,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 ,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 ,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封盖作用是天然气聚集和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异常高压系统中温度与压力的关系 ,结合实例阐述了异常高压对油气形成、运移、聚集、封盖、成藏和分布的作用与影响 ,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异常高压对成藏作用的机理和控制条件。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泥岩 生烃特征 微裂缝 油气运移通道 封盖作用 油气藏形成 油气分布 油气成藏机理
下载PDF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岩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顶立 王悦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0-343,共4页
在大量现场实测、相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砌体梁”与“半拱”式结构结合而构成的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的基本形式。指出覆岩结构的特殊性及顶煤的松软破碎是造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复杂化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分析... 在大量现场实测、相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砌体梁”与“半拱”式结构结合而构成的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的基本形式。指出覆岩结构的特殊性及顶煤的松软破碎是造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复杂化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分析了矿压显现特点及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岩层结构 半拱结构 矿山压力 放顶煤
下载PDF
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管路压力载荷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红青 李峰 +2 位作者 潘凤龙 王文海 孙基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51-356,共6页
针对传统埋管注氮方式中采空区氮气分布不连续惰化效果差,管路资源浪费严重等重大缺陷,设计了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可使注氮点与采煤工作面保持同步移动,实现了采空区中氮气的连续性分布,并且能回收注氮管材。采空区注氮管表面所受... 针对传统埋管注氮方式中采空区氮气分布不连续惰化效果差,管路资源浪费严重等重大缺陷,设计了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可使注氮点与采煤工作面保持同步移动,实现了采空区中氮气的连续性分布,并且能回收注氮管材。采空区注氮管表面所受压力载荷大小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成功实现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的基础。根据弹性力学中解平面问题与结构力学中两端固支梁结构的相关原理,分别推导并提出了采空区注氮管表面压力载荷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采空区注氮管表面压力载荷的因素。结合林南仓矿现场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出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管表面的压力载荷。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均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氮防灭火 注氮管 压力载荷 弹性力学 固支梁结构
下载PDF
卓越计划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压力容器实验课程改革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书根 赵延灵 +1 位作者 王振波 曲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9-182,共4页
为了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专业核心课程——压力容器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提出了包括"基础实验—虚拟设计和制造—力学仿真—拓展创新"的多... 为了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专业核心课程——压力容器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提出了包括"基础实验—虚拟设计和制造—力学仿真—拓展创新"的多层次专业实验体系,有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过程装备与控制过程 压力容器实验 力学仿真 虚拟设计
下载PDF
微结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娜 王波 +2 位作者 金会良 袁野 杨允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4-940,共7页
为了实现对微结构光学零件无表面损伤和亚表面损伤的高效加工,建立了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平台设计、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工艺特性及其数控加工过程。首先,根据大气等离子体加工的原理及要求介绍了该数控加工系统的组... 为了实现对微结构光学零件无表面损伤和亚表面损伤的高效加工,建立了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平台设计、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工艺特性及其数控加工过程。首先,根据大气等离子体加工的原理及要求介绍了该数控加工系统的组成。然后,以He/SF6/O2加工熔融石英为例,采用针状电极等离子体矩对系统加工工艺的可控性以及多参数工艺特性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工艺实验结果拟合出该加工条件下的去除函数。最后,介绍了整个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的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在平面融石英材料上加工出幅值为150nm、波长为6mm的正弦网格结构,由此验证了该数控加工系统的可行性,实现了对复杂面型光学零件表面的确定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光学零件 大气等离子体加工 去除深度 数控加工系统
下载PDF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受力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健 谭忠盛 +1 位作者 王秀英 杜朝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式,研究在海水渗流场和围岩应力场共同作用下,隧道施工过程和变水头过程中,衬砌背后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期间,在水土压共同作用下,隧道开挖对前方土体的...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式,研究在海水渗流场和围岩应力场共同作用下,隧道施工过程和变水头过程中,衬砌背后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期间,在水土压共同作用下,隧道开挖对前方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2倍洞径,隧道开挖过后约1倍洞径,初期支护背后水压及应力趋于稳定;在变水头过程中,控制水的排放量对调整初期支护背后水压,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试验所得结论与现场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施工过程 水压力 结构受力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健 陈勇 +1 位作者 孙炳楠 楼文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数量多、数据信息复杂的特点,从模式识别和局部控制、全局参与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首先应用小波包变换对结构振动测试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不同传感器特征向量...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数量多、数据信息复杂的特点,从模式识别和局部控制、全局参与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首先应用小波包变换对结构振动测试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不同传感器特征向量的合成完成数据层融合;然后建立三个耦合神经网络分别实现结构损伤的确认、定位及定量,并完成决策层的信息融合;最后进行了36个损伤工况的结构模型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从实验验证的结果来看,对损伤率在7.5%以上的结构,损伤识别精度较高;对于损伤确认和损伤定位,识别精度较高,而对于损伤程度识别有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损伤识别 信息融合 小波包 耦合神经网络
下载PDF
无纺布对海底隧道衬砌防水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谭忠盛 李健 +1 位作者 卓越 张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7-1932,共6页
采用无纺布作为防水层中的垫层,是国内外隧道工程中结构外层防水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无纺布如何改善隧道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及结构应力分布却一直缺乏相应研究。依托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对不同防排水方式(即全封堵、堵排结合及排放方式)的... 采用无纺布作为防水层中的垫层,是国内外隧道工程中结构外层防水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无纺布如何改善隧道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及结构应力分布却一直缺乏相应研究。依托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对不同防排水方式(即全封堵、堵排结合及排放方式)的隧道衬砌无纺布作用进行研究,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模型试验的比例尺为1:38.88,试验台架可同时施加土压力和水压力。通过模型试验得出结论:无论在全封堵条件还是限排条件下,无纺布均起到很好的集水、附水的作用,加强了水在衬砌四周的流动性、相互补给性,使衬砌周围的水压分布更为均匀,并且改善了衬砌结构周边的应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无纺布 全封堵 限量排放 水压力 结构受力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多层坚硬顶板采场覆岩“拱壳”大结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霍丙杰 于斌 +1 位作者 张宏伟 路洋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3,共6页
为得到多层坚硬顶板采场覆岩"拱壳"大结构形成机理,以大同矿区同忻煤矿石炭系多层坚硬顶板特厚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关键层理论分析了同忻煤矿3-5煤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多层坚硬顶板的破断特征和大空间采场覆岩结构特征;应... 为得到多层坚硬顶板采场覆岩"拱壳"大结构形成机理,以大同矿区同忻煤矿石炭系多层坚硬顶板特厚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关键层理论分析了同忻煤矿3-5煤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多层坚硬顶板的破断特征和大空间采场覆岩结构特征;应用弹性板理论,建立了大空间采场坚硬覆岩"拱壳"平衡大结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坚硬覆岩"拱壳"平衡大结构理论,较好地揭示了同忻煤矿8105、8106等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产生大小周期来压、采动影响范围大、易产生强矿压等特殊矿压现象的机理。研究成果为大同矿区石炭系坚硬覆岩特厚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矿区 多层坚硬顶板 覆岩“拱壳”大结构 力学模型 矿压控制
下载PDF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形态对电弧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永全 吕耀辉 +1 位作者 陈树君 殷树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2,共4页
研究了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中,电弧形态及力学行为随焊接过程变化的现象,提出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力学行为随电弧形态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通过高速摄像以及对电弧力和电流的同步检测,证实了联合型等离子弧在反极性时间内易形成双弧... 研究了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中,电弧形态及力学行为随焊接过程变化的现象,提出了变极性等离子电弧力学行为随电弧形态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通过高速摄像以及对电弧力和电流的同步检测,证实了联合型等离子弧在反极性时间内易形成双弧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 电弧力 电弧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