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 coal deposit by coupling AHP & GIS techniques 被引量:9
1
作者 Nikolaos Paraskevis Christos Roumpos +1 位作者 Nikolaos Stathopoulos Aikaterini Ad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9年第6期943-953,共11页
Nowadays,the evaluation of coal deposits becomes crucial,due to many uncontrollable factors,which affect the energy sector.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oal deposits is essential for their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r... Nowadays,the evaluation of coal deposits becomes crucial,due to many uncontrollable factors,which affect the energy sector.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oal deposits is essential for their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regarding their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when compared to other coal deposits or competitive fuels,which may be used as alternative solution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In this paper,a method for spat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 lignite deposit is proposed,by creating four spatial key indicators via GIS analysis,which are then aggregated by applying a weighted linear combination.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weights of the indicators,in order to perform a weighted cartographic overlay.Through the synthesis of the indicators,an overall,total spatial quality indicator is calculated.The weighted analysis was shown to be more effective compared to the unweighted one,because it can provide more reliable results regarding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examined lignite deposit.The implementation of GIS-base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n spat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lignite deposits,in terms of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demonstrates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extensively applied for evaluating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mineral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nite/coal DEPOSIT spatial analysis Evaluation Cartographic overla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WEIGHTED linear combination(WLC) WEIGHTED spatial quality indicator(WSQI)
下载PDF
Solution of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 to Extracting Informa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被引量:1
2
作者 葛咏 白鹤翔 成秋明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4期421-428,共8页
Two phenomena of similar objects with different spectra and different objects with similar spectrum often result in the difficulty of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l types of geographical objects only using spect... Two phenomena of similar objects with different spectra and different objects with similar spectrum often result in the difficulty of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l types of geographical objects only using spectral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to incorporate spatial structural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s of objects into image processing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In the current article,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 for combining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applying to a case study on road extraction based on Landsat TM taken over the Chinese Yellow River delta on August 8, 1999.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is new method provides overall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 (M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pectral information spatial information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
下载PDF
遥感图像不同融合方法的适应性评价——以ZY-3和Landsat8图像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会芬 杨英宝 +2 位作者 于双 孔令婷 章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0,共8页
目前对常用融合方法用于ZY-3和Landsat8卫星图像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为此,探讨了小波变换法(WT法)、相位恢复法(Gram_Schimdt,G-S法)、彩色标准化变换法(Brovey法)、主成分变换法(PCA法)、彩色空间变换法(IHS法)以及超分辨率贝叶斯法(Pans... 目前对常用融合方法用于ZY-3和Landsat8卫星图像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为此,探讨了小波变换法(WT法)、相位恢复法(Gram_Schimdt,G-S法)、彩色标准化变换法(Brovey法)、主成分变换法(PCA法)、彩色空间变换法(IHS法)以及超分辨率贝叶斯法(Pansharp法)等6种融合方法对ZY-3和Landsat8图像的适用性,并从"光谱信息保真度"和"空间信息融入度"2个方面对融合图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空间信息融入方面,对于ZY-3图像,Pansharp法的信息融入度最差,IHS法的信息融入度最好,PCA法、Brovey法、G-S法和WT法次之;对于Landsat8图像,G-S法的信息融入度最好,WT法最差。在光谱信息保真方面,对于ZY-3图像,PCA法具有较高的光谱保真度,IHS法、G-S法和Brovey法次之,WT法最差;对于Landsat8图像,G-S法具有较高的光谱保真度,Pansharp法和Brovey法次之,IHS法、WT法和PCA法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3 Landsat8 光谱信息 空间信息 影像融合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萌 俞阳 +2 位作者 翟千惠 何玮 康雨萌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技术利用空间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通过二维Gabor小波提取高光谱图像纹理特征,利用函数型数据分析(FDA)框架分析高光谱数据,采用三次B样条基系统生成光谱特征和...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技术利用空间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通过二维Gabor小波提取高光谱图像纹理特征,利用函数型数据分析(FDA)框架分析高光谱数据,采用三次B样条基系统生成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函数型数据,结合函数主成分分析(FPCA)提取每个像素的函数主成分(FPC),运用概率SVM分别对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分类。通过实验调参找到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最佳参数组合,从而提高分类精度。通过在两个具有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了参数的变化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并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较,随机选择5%的样本和10%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的总体精确度(OA)较EMAP+SVM方法分别提高了1.39%和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图像分类 纹理特征 光谱特征 空间信息
下载PDF
Selective sampling with Gromov–Hausdorff metric:Efficient dense-shape correspondence via Confidence-based sample consensus
5
作者 Dvir GINZBURG Dan RAVIV 《虚拟现实与智能硬件(中英文)》 EI 2024年第1期30-42,共13页
Background Functional mapping, despite its proven efficiency, suffers from a “chicken or egg” scenario, in that, poor spatial features lead to inadequate spectral alignment and vice versa during training, often resu... Background Functional mapping, despite its proven efficiency, suffers from a “chicken or egg” scenario, in that, poor spatial features lead to inadequate spectral alignment and vice versa during training, often resulting in slow convergence, high computational costs, and learning failures, particularly when small datasets are used. Methods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dense-shape correspondence, whereby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transformed by neural networks is combined with the projections onto spectral maps to overcome the “chicken or egg” challenge by selectively sampling only points with high confidence in their alignment. These points then contribute to the alignment and spectral loss terms, boosting training, and accelerating convergence by a factor of five. To ensure full unsupervised learning, the Gromov–Hausdorff distance metric was used to select the points with the maximal alignment score displaying most confidence.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demonstrated on several benchmark datasets, whereby results were reported as superior to those of spectral and spatial-based methods. Conclusions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promising new approach to dense-shape correspondence, addressing the key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and offering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the current methods, including faster convergence, improved accuracy, and reduced computational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e-shape correspondence spatial information Neural networks spectral maps Selective sampling
下载PDF
联合空间位置信息的陆基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
6
作者 赵佳乐 王广龙 +5 位作者 周冰 应家驹 刘杰 林超 陈琪 赵润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6-2065,共10页
受空间分辨率与探测器水平的限制,传统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更侧重于基于光谱分析的定量化处理。近年来,随着地面与近地面成像平台以及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陆基高光谱图像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光谱分辨率的统一。相比于高光谱遥... 受空间分辨率与探测器水平的限制,传统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更侧重于基于光谱分析的定量化处理。近年来,随着地面与近地面成像平台以及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陆基高光谱图像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光谱分辨率的统一。相比于高光谱遥感图像,陆基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更高,其目标具有细节丰富、尺度较大的特点,在目标检测任务中能够同时利用目标的几何形状信息与精细光谱信息。约束能量最小化(CEM)是一种经典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这种算法很适合特定的成分占图像总方差比例很小的情况,能突出某种待测目标信息,压制背景信息,从而达到从图像中分离出待测目标的效果。然而,CEM对目标的尺度比较敏感,随着目标像元数目的增加,该算法的探测效果显著下降。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CEM是基于统计背景时不包括目标光谱信息这一假设的,但实际情况中难以预先剔除目标光谱信息,而是直接统计全域图像的每个像元的光谱来近似代替背景光谱。为了解决CEM在较大目标的检测任务中效果不佳的问题,改进该算法在陆基高光谱图像中的目标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检测指导的CEM方法(SIG-CEM)。该方法首先将获取到的待测高光谱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将第一主成分图像送入空间目标检测模型,利用检测结果得到的坐标信息对目标进行框定。而后在求取CEM中的自相关矩阵时去除框定区域内包含目标的像元,从而有效减少了对目标的抑制。分别利用公开的遥感高光谱图像与实测的陆基高光谱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IG-CEM算法能够避免传统CEM算法中目标信号作为背景信号参与运算而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在公开数据集的实验中,相比于其他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SIG-CEM算法的AUC值达到了0.9737,有效提升了目标检测的精度;在实测陆基高光谱图像数据的实验中,SIG-CEM比CEM的AUC值平均提升了0.055。同时,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SIG-CEM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光谱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适用性。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陆基高光谱图像的目标检测方法,推进了今后陆基高光谱图像在目标定位与识别方面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目标检测 CEM 空谱联合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激光雷达的多视角木叶三维重建研究
7
作者 曹铮 邵慧 +4 位作者 孙龙 胡玉霞 陈杰 徐恒 陈冲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70,共12页
高光谱激光雷达(HSL)能实现空间-光谱信息的同步采集,为树木的木叶三维重建提供了可能。利用自研的HSL系统获取不同视角的树木点云数据,进行了多视角下的木叶分离,并根据分离结果完成了的木叶三维重建。针对传统最近邻迭代(ICP)算法严... 高光谱激光雷达(HSL)能实现空间-光谱信息的同步采集,为树木的木叶三维重建提供了可能。利用自研的HSL系统获取不同视角的树木点云数据,进行了多视角下的木叶分离,并根据分离结果完成了的木叶三维重建。针对传统最近邻迭代(ICP)算法严格的点云初始条件需求,提出了改进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采用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描述点云的局部特征,然后基于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实现不同视角点云的粗配准,最后利用ICP算法实现精配准。在选出特征通道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完成木叶分离,最终完成木叶三维重建。实验表明,在15°和30°的视角差下,提出的改进点云配准方法均达到较好的配准精度,同时基于特征通道选择的RF方法木叶分离准确度分别达到98.17%和9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光谱激光雷达 空间-光谱信息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影像的植被信息提取最佳波段组合研究——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谭莹 徐军 毛华英 《华东森林经理》 2019年第2期71-76,共6页
以龙泉市为例,运用最佳指数OIF法,同时结合Landsat8各个波段的统计信息和相关系数、地物光谱特征曲线及各波段主要用途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Landsat8影像用于植被信息提取时的最佳波段组合的选择。结果显示:256波段组合信息量最为丰富,... 以龙泉市为例,运用最佳指数OIF法,同时结合Landsat8各个波段的统计信息和相关系数、地物光谱特征曲线及各波段主要用途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Landsat8影像用于植被信息提取时的最佳波段组合的选择。结果显示:256波段组合信息量最为丰富,为植被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影像 最佳波段组合 最佳指数(OIF) 地物光谱特征曲线 植被信息
下载PDF
干旱区Landsat8全色与多光谱数据融合算法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丽萍 马孟 +1 位作者 谢巍 潘雪萍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共9页
针对目前Landsat8影像像素级融合算法中单因素评价指标对比性不强、置信度较低、难以实现融合效果综合评估的问题,基于居延泽地区的Landsat8影像,采用11种单因素指标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空间信息量、光谱特征及地物分类精度3个方面综... 针对目前Landsat8影像像素级融合算法中单因素评价指标对比性不强、置信度较低、难以实现融合效果综合评估的问题,基于居延泽地区的Landsat8影像,采用11种单因素指标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空间信息量、光谱特征及地物分类精度3个方面综合评价了主成分变换法(principle component transform,PC)、比值变换法(brovey transform,BT)、HSV(hue-saturation-value)变换法、相位恢复变换法(Gram-Schmidt pan sharpening,G-S)、高通滤波算法(high pass filtering,HPF)和小波变换法(wavelet transform,WT)等6种融合算法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各融合算法的空间分辨率及纹理特征相较于原始影像均得到增强。HSV法表达空间细节的能力最佳,但其光谱保真度较差;WT法可最大程度地保持光谱特征,且空间细节表达能力仅次于HSV法,最适用于Landsat 8的影像融合;综合考虑空间信息量与光谱特征,PC法和G-S法效果适中,略低于HPF法,BT法最劣。从分类结果来看,WT法和HPF法的分类精度相较于原始影像的分类精度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光谱信息 空间信息 面向对象分类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加权的判别性协同表示方法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雷雨 曾毅 +1 位作者 李胜辉 王玉萍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9-1367,共9页
针对现有协同表示算法应用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过程中出现的较差分类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判别性协同表示的分类算法。提出的算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基于空间邻域的平滑化处理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异常光谱。通过考虑训练样本... 针对现有协同表示算法应用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过程中出现的较差分类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判别性协同表示的分类算法。提出的算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基于空间邻域的平滑化处理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异常光谱。通过考虑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相关性提出基于相关性的加权正则项;通过考虑不同类别训练样本重构给定测试样本的误差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最小重构误差的正则项。在Indian Pines和University of Pavia两种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其他典型的基于协同表示的分类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分别能获得98.2%和95.70%的总体精度。实验证明,所提出的分类器算法有效改善了现有基于协同表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的低精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协同表示 空间光谱信息 高光谱图像分类 光谱
下载PDF
基于空谱联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磊 沈学举 +3 位作者 周冰 应家驹 赵佳乐 王强辉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3,共8页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近十几年里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分类精度的提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高光谱图像分类是利用不同地物的诊断性吸收特征区分地物类别。传统的高光谱图像分类仅利用图像的光谱特征,分类...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近十几年里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分类精度的提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高光谱图像分类是利用不同地物的诊断性吸收特征区分地物类别。传统的高光谱图像分类仅利用图像的光谱特征,分类效果不明显。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同时分析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分布能有效提升分类精度。首先总结了众多空谱联合分类方法,依据空谱信息融合阶段的不同,将空谱联合分类分为预处理的分类、综合处理的分类和后处理的分类,简要介绍了深度学习在空谱联合分类中的实现方法,最后对空谱联合分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图像分类 空谱联合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不规则尺度区域光谱信息的高光谱图像亚像元定位
12
作者 王鹏 陈永康 +3 位作者 张弓 王弘颖 赵春雷 韩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8-545,共8页
亚像元定位技术可以分析混合像元,并实现从丰度图像到亚像元级精细土地覆盖定位图像的转换。然而,传统的亚像元定位方法所使用的光谱信息通常在指定的矩形局部窗口中构造,并且很少使用所有波段的光谱信息,影响了亚像元定位的性能。为了... 亚像元定位技术可以分析混合像元,并实现从丰度图像到亚像元级精细土地覆盖定位图像的转换。然而,传统的亚像元定位方法所使用的光谱信息通常在指定的矩形局部窗口中构造,并且很少使用所有波段的光谱信息,影响了亚像元定位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尺度区域光谱信息的高光谱图像亚像元定位方法(SIISA)。在三幅遥感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IISA优于现有的亚像元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亚像元定位 超分辨制图 空间-光谱信息 不规则区域
下载PDF
融合遥感图像光谱和空间信息的云检测深度网络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思亚 计璐艳 +1 位作者 张鹏 唐海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1-379,共9页
当前的云检测方法未能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光谱信息的不充分利用会导致错分具有和云相似光谱特征的目标,而空间信息的不充分利用会导致碎云和薄云难以识别。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遥感图像光谱和空间信息的新型云检测... 当前的云检测方法未能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光谱信息的不充分利用会导致错分具有和云相似光谱特征的目标,而空间信息的不充分利用会导致碎云和薄云难以识别。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遥感图像光谱和空间信息的新型云检测深度网络(SSFF-Net)。SSFF-Net首先利用1×1的卷积核提取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其次将Transformer引入到遥感图像空间上的编解码来学习远距离的特征,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光谱和空间信息。SSFF-Net克服了光谱特征提取依赖于经验性的线性组合,并能减少空间位置信息损失。将模型在Landsat 8 Biome以及AIR-CD数据集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SFF-Net具有较好的云检测效果,精度分别达到97%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信息 空间信息 TRANSFORMER 云检测 信息损失
下载PDF
农地遥感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超 秦其明 +4 位作者 王金梁 池长艳 蒋洪波 刘明超 冯海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100,共6页
为更加客观公正地比较融合结果、评估融合算法及优化融合过程,该文在分析主要遥感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定量评价指标分为三类:评价图像亮度信息的指标、评价空间信息保持能力的指标和评价光谱信息保持能力的指标。最后,通过... 为更加客观公正地比较融合结果、评估融合算法及优化融合过程,该文在分析主要遥感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定量评价指标分为三类:评价图像亮度信息的指标、评价空间信息保持能力的指标和评价光谱信息保持能力的指标。最后,通过仿真试验,以光学遥感图像融合为例,验证了4种常用的像素级融合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IHS变换法扭曲了源图像的光谱特性,容易产生光谱退化;Wavelet变换法在光谱特性保持方面具有优势,但容易出现分块效应和模糊现象;PCA变换法较多地保留了源图像的细节纹理和结构特征,但会失去源图像的部分物理特性;缨帽变换法融合结果地物边缘清晰,但对细微光谱信息的保持能力较弱。研究表明,这3类指标可以作为遥感图像融合的客观效果评价准则,并为融合结果的后续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图像融合 模型 质量评价 空间信息 光谱信息
下载PDF
融合光谱-空间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增量分类算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俊淑 江南 +2 位作者 张国明 李杨 吕恒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3-1013,共11页
提出了一种融合光谱和空间结构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增量分类算法INC_SPEC_MPext。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高光谱影像的若干主成分,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各主分量影像对应的形态学剖面(MP),再将所有主分量影像的形态学剖面归并联结,组成... 提出了一种融合光谱和空间结构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增量分类算法INC_SPEC_MPext。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高光谱影像的若干主成分,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各主分量影像对应的形态学剖面(MP),再将所有主分量影像的形态学剖面归并联结,组成扩展的形态学剖面(MPext)。将MPext与光谱信息相结合以增加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未标记样本的有用信息,优化分类器的学习能力。不断从分类器对未标记样本的预测结果中甄选置信度高的样本加入训练集,并迭代地利用扩大的训练集进行分类器构建和样本预测。以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AVIRIS Indian Pines和Hyperion EO-1Botswana作为测试数据,分别与基于光谱、MPext、光谱和MPext融合的分类方法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数量有限情况下,INC_SPEC_MPext算法在降低分类成本的同时,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影像 形态学 空间信息 光谱信息 增量分类
下载PDF
遥感影象融合效果的客观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3
16
作者 李弼程 魏俊 彭天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综合利用三类统计参数来进行遥感影象融合效果的分析与评价:第一类反映亮度信息,如均值;第二类反映空间细节信息,如方差、信息熵、交叉熵和清晰度,其中给出了一种更切合实际的交叉熵定义;第三类反映光谱信息,如扭曲程度、偏差指数... 本文综合利用三类统计参数来进行遥感影象融合效果的分析与评价:第一类反映亮度信息,如均值;第二类反映空间细节信息,如方差、信息熵、交叉熵和清晰度,其中给出了一种更切合实际的交叉熵定义;第三类反映光谱信息,如扭曲程度、偏差指数与相关系数。以小波变换融合方法为例,针对TM多光谱影象与SPOT全色影象融合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分解阶数的融合影象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和目视效果相吻合,说明这些参数可以作为遥感影象融合的客观效果评价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影象融合 客观分析 评价 图象信息熵
下载PDF
不同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效果的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贠培东 曾永年 历华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4期40-45,I0005,共7页
随着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遥感影像融合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正确和有效地利用融合方法,定量评价不同融合方法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小波法(WT)、Gram_Schimdt法(GS)、合成变量系数法(SVR)以及基于平滑滤波... 随着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遥感影像融合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正确和有效地利用融合方法,定量评价不同融合方法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小波法(WT)、Gram_Schimdt法(GS)、合成变量系数法(SVR)以及基于平滑滤波的亮度变换法(SFIM)四种融合方法,在中等分辨率、高分辨率两种情况下,从影像融合的光谱信息保真度和空间信息融入度两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空间信息融入方面,无论是中等分辨率影像融合,还是高分辨率影像融合,SVR法效果最佳,GS法、SFIM法和WT分别次之;在光谱信息保真方面,在中等、高分辨率影像融合中的效果有所不同,其中在中等分辨率影像融合中,GS法效果最佳,SVR法、SFIM法、WT法分别次之,而在高分辨率影像融合中,GS法效果最佳,SVR法、WT法、SFIM法分别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信息 空间信息 影像融合 效果
下载PDF
图谱迭代反馈的自适应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晓东 骆剑承 +3 位作者 夏列钢 沈占锋 朱长明 乔程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4-550,共7页
提出图谱迭代反馈模型,结合空间聚合图特征和非线性谱映射结果的优点,设计图谱迭代反馈机制,并通过自适应信息计算方法自动地调整提取参数,逐步地计算逼近正确的专题区域边界。结合水体提取案例,在分析当前较为有效的水体提取方法基础上... 提出图谱迭代反馈模型,结合空间聚合图特征和非线性谱映射结果的优点,设计图谱迭代反馈机制,并通过自适应信息计算方法自动地调整提取参数,逐步地计算逼近正确的专题区域边界。结合水体提取案例,在分析当前较为有效的水体提取方法基础上,选取ETM影像作为数据源,提出图谱迭代反馈的自适应水体信息提取(WERSTP)理论与方法。试验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充分结合基于指数和基于光谱分类提取方法的优势并成功融入水体空间分布特征,获得较好的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信息提取 空间聚合图 谱特征映射 迭代计算 遥感图谱信息
下载PDF
信息散度与梯度角正切相结合的光谱区分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修宝 袁艳 +2 位作者 景娟娟 孙成明 王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3-857,共5页
提出了将光谱信息散度和光谱梯度角正切相结合的光谱区分方法(SID×tan(SGAπ/2)),克服了现有光谱区分方法难以同时兼顾光谱整体形状和局部特征的不足。利用仿真光谱作为输入源,根据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干涉图获取原理和... 提出了将光谱信息散度和光谱梯度角正切相结合的光谱区分方法(SID×tan(SGAπ/2)),克服了现有光谱区分方法难以同时兼顾光谱整体形状和局部特征的不足。利用仿真光谱作为输入源,根据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干涉图获取原理和光谱复原算法,模拟了其在不同最大掺杂比下对失真光谱的复原,并采用不同区分方法分别比较了复原光谱与准确光谱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ID×tan(SGAπ/2)法可以在辨别光谱整体形状相似性的前提下,增强对光谱局部特征差异性的分辨能力。通过对多种区分方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SID×tan(SGAπ/2)法在光谱区分能力上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区分方法 信息散度 梯度角 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
下载PDF
遥感蚀变信息场的确立及其信息提取 被引量:6
20
作者 邢立新 吕凤军 +2 位作者 潘军 孟涛 范继璋 《遥感信息》 CSCD 2006年第4期12-14,19,共4页
基于蚀变矿物所含有离子或基团的诊断波谱特性和场的理论,对蚀变信息机理研究,认为蚀变作用与热水溶液的温度、压力及周围构造发育情况密切相关而具有场的特征。蚀变信息是由波谱信息与空间信息两部分组成,其中典型蚀变矿物所含离子或... 基于蚀变矿物所含有离子或基团的诊断波谱特性和场的理论,对蚀变信息机理研究,认为蚀变作用与热水溶液的温度、压力及周围构造发育情况密切相关而具有场的特征。蚀变信息是由波谱信息与空间信息两部分组成,其中典型蚀变矿物所含离子或基团的波谱信息构成波谱特征向量,纹理的空间分布概率构成空间特征变量,因而提出蚀变信息场。蚀变信息场充分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中的空间维与波谱维信息,实现了遥感信息提取理论与地学蚀变作用理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信息场 波谱信息 蚀变作用 波谱特征向量 空间特征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