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利用地质安全风险评价
1
作者 刘宏伟 何庆成 +2 位作者 李状 韩博 高伊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20,共14页
地质环境是地下空间的承载体,明显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识别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安全风险及其主要影响要素可为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地下空间设施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以雄安新区为例,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4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类型... 地质环境是地下空间的承载体,明显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识别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安全风险及其主要影响要素可为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地下空间设施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以雄安新区为例,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4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类型地质安全风险隐患,遴选含水砂层厚度、土体承载力特征值、土体压缩模量、地面高程、地下水位埋深、地面沉降速率和砂土液化指数等定量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地质安全风险评价。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在客观赋权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考虑数据相关性、离散性和相对性(冲突性)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提出了CRITIC-Entropy组合确权法,使得赋权更为科学与合理。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呈现出深部层位小于浅部层位的特征,且Ⅰ级和Ⅱ级风险区主要位于白洋淀及周边、南张镇东和大营镇东等区域,浅层(0~15 m)、次浅层(15~30 m)、次深层(30~50 m)、深层(50~100 m)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风险区累计面积占比分别为54.49%、42.51%、41.06%和42.18%。不同层位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风险的主要影响要素有所差异,总体来说,土体压缩模量、土体承载力特征值、地面高程和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权重较高。同时,需要关注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动态演变和不同施工方式引起的风险变化。成果可为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科学优化和防灾减灾提供地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安全风险 CRITIC-Entropy组合确权 雄安新区
下载PDF
一岛两侧站与单岛站十字换乘方案设计研究
2
作者 姚显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8-1076,共9页
为解决两线十字交叉换乘站设计中换乘易拥堵、建设地下大空间投资大以及施工期交通组织与管线迁改困难等问题,通过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自身设计实践,提出采用一岛两侧站台、增加楼扶梯数量及点位、扩大站厅十字交叉区域面积、优化换... 为解决两线十字交叉换乘站设计中换乘易拥堵、建设地下大空间投资大以及施工期交通组织与管线迁改困难等问题,通过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自身设计实践,提出采用一岛两侧站台、增加楼扶梯数量及点位、扩大站厅十字交叉区域面积、优化换乘路径等方式,使上下车乘客流线分离、换乘客流单向循环,最大程度减少客流交叉、加大缓冲区域,有效缓解换乘便捷与拥堵的矛盾;同时,借助客流仿真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大客流车站换乘的最佳效果;针对常规十字换乘站地下空间压抑、视线不通透的问题,在节点区域采用组合结构,实现大跨度、大层高设计,改善空间尺度和乘客舒适性。在节点区域采用小埋深、大空间,是在提高换乘功能、空间效果的基础上节约投资的有效途径。在十字路口下方的节点区采用盖挖逆作法,可提高深基坑的安全性,显著减小工程建设对道路交通、市政管线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可节约大量混凝土支撑等临时结构,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建造方法。研究和实践表明:针对城市核心区的两线十字交叉大客流换乘站,综合利用一岛两侧站台、组合结构、盖挖逆作法等方法,可以达到车站设计综合效果最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一岛两侧 十字换乘 地下大空间 缓冲区域 客流仿真
下载PDF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洋 赵景伟 彭芳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5,共6页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进行探讨,并以常州市为例,提出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的构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地铁沿线 站域 控制要素
下载PDF
沈阳城市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的适宜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齐锡晶 樊传召 邓李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90-1795,共6页
基于沈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地铁建设和运营特点、开发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对地铁站域和适宜性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影响因素,以青年大街地铁站为例,从规模、结构、设计三个方面,建立三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 基于沈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地铁建设和运营特点、开发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对地铁站域和适宜性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影响因素,以青年大街地铁站为例,从规模、结构、设计三个方面,建立三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的灰色聚类模型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为“良”,最主要的失分因素为对人流规模的预测,其次为绿色建筑的使用.最后提出提高沈阳城市地铁站域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域 地下空间 适宜性 聚类 综合评价
下载PDF
TOD视角下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探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岩 曹瑞琦 +1 位作者 郭聪 宋季蓉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3期30-32,共3页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轨道交通体系发展模式,即TOD模式。文章以TOD模式为视角,分析了TOD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耦合关系,从人性化设计要素出发,在整体规划、交通...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轨道交通体系发展模式,即TOD模式。文章以TOD模式为视角,分析了TOD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耦合关系,从人性化设计要素出发,在整体规划、交通流线、功能空间和衔接空间方面指出现阶段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中存在的设计规划问题,并根据整体性原则、步行可达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四个原则,提出对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具体人性化设计的思考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地下站域 商业空间 人性化 城市综合体
下载PDF
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情境塑造原则解析
6
作者 陈岩 岳美含 +1 位作者 臧慧 胡沈健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期173-174,共2页
情境塑造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作为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情境塑造最终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得到更加人性化的购物体验。目前我国的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更多的是出于使用功能的考虑,为了迎合今后城市的发展,情境塑造在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 情境塑造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作为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情境塑造最终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得到更加人性化的购物体验。目前我国的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更多的是出于使用功能的考虑,为了迎合今后城市的发展,情境塑造在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对情境塑造的原则进行解析,结合案例分析及相关探索情境在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原则,为今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建造提供可行性设计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域 地下商业空间 情境塑造 原则解析
下载PDF
站域形式融入城市空间类型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娟 刘映瞳 +2 位作者 撒海蓉 段雅欣 李早 《城市建筑》 2018年第29期27-29,共3页
本文针对合肥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及其周边空间,通过对典型地铁站域的调查研究,分析其融入城市环境的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建立城市开放空间、与下沉广场结合、与地下空间结合。通过绘制相应的剖面图,分析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最后,得出... 本文针对合肥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及其周边空间,通过对典型地铁站域的调查研究,分析其融入城市环境的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建立城市开放空间、与下沉广场结合、与地下空间结合。通过绘制相应的剖面图,分析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最后,得出站域空间应与城市空间要素结合,创造包容性空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域融入城市 建立城市开放空间 站域与下沉广场结合 站域与地下空间结合
下载PDF
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全伟 闫苗苗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9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地铁车站站域地下空间的分析研究,从地下空间一体化整体层面进行分析论述,提出站域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和优化策略,对我国地铁车站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发展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 地铁站域 地下空间 一体化开发
下载PDF
地铁站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杭州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军 鲁琪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9期111-118,共8页
本文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下环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出发,以城市中地铁站域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研究。通过对国外典型地铁站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地铁站域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的原则和内容。本文以杭州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作为研... 本文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下环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出发,以城市中地铁站域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研究。通过对国外典型地铁站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地铁站域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的原则和内容。本文以杭州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布局、一体化设计、建成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其设计的合理之处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设计 地铁站域 地上地下空间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优化的地铁站域地下空间节能系统设计
10
作者 陈昕楠 刘鑫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1期175-179,共5页
针对回排风机、空调风机、排热风机的节能率较低、节能能力较差,基于蚁群算法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地铁站域地下空间节能系统。利用骨干网、中央级局域网作为系统硬件的核心网络,选择网络层、控制层、设备层组成系统硬件结构,分别设计了... 针对回排风机、空调风机、排热风机的节能率较低、节能能力较差,基于蚁群算法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地铁站域地下空间节能系统。利用骨干网、中央级局域网作为系统硬件的核心网络,选择网络层、控制层、设备层组成系统硬件结构,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控制模块、变水量空调水控制模块、接口模块。在分析蚁群算法工作原理后,设定K值,根据设计原理实现软件节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优化的地铁站域地下空间节能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回排风机、空调风机、排热风机的节能率,增强节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地铁站域 地下空间 节能系统 空间节能 软件节能控制
下载PDF
闹市区超深地铁车站的顺逆作结合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荣 《建筑施工》 2014年第3期264-265,共2页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漕宝路站开挖深度达30 m,且周边环境复杂、保护要求高。通过合理运用顺作逆作结合的施工技术,在土方开挖、墙柱节点、洞口临时型钢支撑及通风照明等方面深入研究与优化,确保了超深基坑及结构施工的安全,减少了对周边...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漕宝路站开挖深度达30 m,且周边环境复杂、保护要求高。通过合理运用顺作逆作结合的施工技术,在土方开挖、墙柱节点、洞口临时型钢支撑及通风照明等方面深入研究与优化,确保了超深基坑及结构施工的安全,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城市核心区域超深地下工程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核心区 地铁车站 超深基坑 顺逆作结合 地下工程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实施分析——以广州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涵哲 孙元广 王芳玲 《城市交通》 2022年第2期53-58,98,共7页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市域快轨”)的规划布局和运营模式选择对其运输效率和客流效益影响显著。在对市域快轨发展特点和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广州都市圈为例,对典型市域快轨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效果进行研究。将...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市域快轨”)的规划布局和运营模式选择对其运输效率和客流效益影响显著。在对市域快轨发展特点和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广州都市圈为例,对典型市域快轨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效果进行研究。将已建成开通的广州都市圈市域快轨线路归纳为大站快线和快慢车组合两种典型模式。采用大站快线模式的线路时空效率优势明显,客流效益显著;此类线路应结合沿线规划分析客流发展潜力,系统选型和运营规模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采用快慢车组合模式的线路其快车的时间节省效果明显,平均运距长,收益显著;此类线路在规划设计阶段应预留快慢车开行比例、快车越行车站等灵活调整的条件,以应对乘客出行需求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快轨 大站快线模式 快慢车组合模式 广州都市圈
下载PDF
地铁车站地区地下空间利用研究——以厦门轨道2号线湖滨中路站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晓云 《福建建筑》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根据车站地区地下空间功能特点,以厦门轨道2号线湖滨中路站车站地区为例提出地铁车站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应注重整体规划、功能协调、以人为本、近远结合的规划原则。在设计中应充分分析开发条件,重点研究公共空间和交通组织,实现地下... 根据车站地区地下空间功能特点,以厦门轨道2号线湖滨中路站车站地区为例提出地铁车站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应注重整体规划、功能协调、以人为本、近远结合的规划原则。在设计中应充分分析开发条件,重点研究公共空间和交通组织,实现地下空间的有效集约利用,充分挖掘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车站地区
下载PDF
以客流为导向的TOD片区地下空间组织设计实践——成都三岔站片区TOD一体化设计
14
作者 柴铁锋 谭露露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成都市三岔站片区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是首批设计招标的TOD项目、TOD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的召开以及各类实施细则、导则的形成和颁布都在展示成都正处在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文章研究将从三岔站片区项目探索城市设计的地下... 成都市三岔站片区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是首批设计招标的TOD项目、TOD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的召开以及各类实施细则、导则的形成和颁布都在展示成都正处在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文章研究将从三岔站片区项目探索城市设计的地下空间组织系统,并形成站城一体化交通系统,最后通过设计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生态绿地来构建地面、地下、空中立体化慢行交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三岔站片区 地下空间
下载PDF
都市圈背景下的地下空间设计研究--以武汉地铁站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池 《城市建筑》 202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鉴于新时代都市圈中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具有缓解城市地面空间压力、展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韧性与效能等重要功能,本文采用实地采访、设计元素提取、文献调研等方法,针对武汉多个不同类型的地铁地下空间,提炼不同时期地... 鉴于新时代都市圈中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具有缓解城市地面空间压力、展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韧性与效能等重要功能,本文采用实地采访、设计元素提取、文献调研等方法,针对武汉多个不同类型的地铁地下空间,提炼不同时期地铁地下空间的设计特点与应用效应,总结武汉地铁地下空间现状在功能应用上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铁站 都市圈 现状调查
下载PDF
预留地铁站点的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总体设计
16
作者 黄本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城市核心区多层次开发的立体地下空间,由于开发时序的不同,存在先期实施的地下空间与预留的后期城市轨道交通较难平衡的实际问题。以郑州市双鹤湖片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的总体设计为例,阐述了地下空间先期开发需综合考虑远期地铁线路、区... 城市核心区多层次开发的立体地下空间,由于开发时序的不同,存在先期实施的地下空间与预留的后期城市轨道交通较难平衡的实际问题。以郑州市双鹤湖片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的总体设计为例,阐述了地下空间先期开发需综合考虑远期地铁线路、区间、车站的预留,同时应提前防范后期地铁的实施对地下空间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核心区 地下空间 总体设计 预留地铁站点
下载PDF
基于功能耦合理论的地铁站域与城市立体化交通空间研究
17
作者 王立祥 范吉彬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近些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机遇,而且地铁站的开通也带动着其周边城市设施的不断进步。本文引入功能耦合理论的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地铁站域与其周围城市空间发展融... 近些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机遇,而且地铁站的开通也带动着其周边城市设施的不断进步。本文引入功能耦合理论的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地铁站域与其周围城市空间发展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地铁站域与城市立体化交通空间的发展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耦合 地铁站域 城市地下空间 立体化交通
下载PDF
3D GIS技术在轨道站点区域地下空间规划的应用探索
18
作者 何媛 袁红 +3 位作者 宋秋明 吴沅沅 余亿 武子栋 《城市建筑》 2021年第4期192-195,共4页
伴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和轨道站点区域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的推进,站点区域地下空间的开发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3D GIS技术为实现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建立地下空间... 伴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和轨道站点区域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的推进,站点区域地下空间的开发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3D GIS技术为实现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建立地下空间信息系统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技术平台,但以往该技术多应用于地下空间工程领域,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非常少。本文从基础数据获取、地下空间建设适宜性分析、步行可达性评估3个层面系统提出了3D GIS技术在站点区域地下空间规划和空间分析中运用的综合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建立城市轨道站点影响区地下空间信息系统和促进地下空间系统化、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站点影响区 地下空间规划 3D GIS技术 系统性
下载PDF
轨交枢纽站域演进历程中地下空间的作用与规划方法——以东京站城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冰晶 张子筠 +1 位作者 董蕴豪 彭芳乐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48-756,共9页
轨交枢纽站域城市空间演进的过程中,随政治、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期,站域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不同且复杂的需求与动因驱动,具有不同的规划目标和方法,也呈现不同的作用机理。文章以有百年历史的东京站为例,将其... 轨交枢纽站域城市空间演进的过程中,随政治、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期,站域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不同且复杂的需求与动因驱动,具有不同的规划目标和方法,也呈现不同的作用机理。文章以有百年历史的东京站为例,将其站域地下空间规划划分为“平灾结合意识”“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和“公共服务供给”主导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各阶段东京站域地下空间的不同作用、实际作用机理和规划方法,指出经济、技术、社会或政治等方面抽象价值的主导作用。研究旨在从宏观时间尺度研究轨交枢纽站域演进历程中不同阶段的地下空间规划方法,挖掘站域地下空间规划的根本机制,从中获得更客观的经验,以应用于轨交枢纽站域这类城市重要生长点的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域演进 站域地下空间规划 东京站 宏观时间尺度
下载PDF
济南某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块结建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文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41-145,共5页
地铁车站建设与周边地下空间开发联系日益紧密。以济南礼耕路站为例,详细介绍了车站与周边地块结建的设计方法:地铁与地块基坑同步开挖、不同步开挖、在已施工完成车站单侧大范围开挖基坑引起的偏载等不同工况下的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以... 地铁车站建设与周边地下空间开发联系日益紧密。以济南礼耕路站为例,详细介绍了车站与周边地块结建的设计方法:地铁与地块基坑同步开挖、不同步开挖、在已施工完成车站单侧大范围开挖基坑引起的偏载等不同工况下的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以及车站附属结构进入周边地块裙房结构时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等关键问题。本工程的设计方法及现场施工经验,可为以后的地铁与周边地块结建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周边地下空间开发 结建 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