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mining technology for residual coal of end slopes 被引量:9
1
作者 CHE, Zhaoxue YANG, H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2期266-270,共5页
Given the conditions of residual coal from the boundary of a flat dipping open-pit mine,which uses strip areas mining and inner dumping with slope-covering,we propose an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integrated mining tech... Given the conditions of residual coal from the boundary of a flat dipping open-pit mine,which uses strip areas mining and inner dumping with slope-covering,we propose an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integrated mining technology for residual coal of end slopes.In the proposal a conveyance road and ventilation conveyance near the slope are built,corresponding to the pit mining area and the surface coal mine dump,as well as an interval haulage tunnel and air-inlet tunnel.The outcome shows that such mining method may reduce the effect to slope stability from underground mining,it does not affect the dumping advance and has a high recovery rate of residual coal resources.The working face is timbered by single hydraulic props,transported by a scraper conveyor and supported by coal walls.This method of mining is one of layered top coal caving,with high resource recovery,low production cost where positive economic benefit can b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mining end-slope resource recovery economic benefit surface coal mine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rib pillars in highwall mining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in open‑pit coal mine 被引量:5
2
作者 Haoshuai Wu Yanlong Chen +3 位作者 Haoyan Lv Qihang Xie Yuanguang Chen Jun G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20-135,共16页
The retained coal in the end slope of an open-pit mine can be mined by the highwall mining techniques.However,the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 reserved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loads of mining haul trucks and static l... The retained coal in the end slope of an open-pit mine can be mined by the highwall mining techniques.However,the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 reserved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loads of mining haul trucks and static load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s not clear,which restricts the safe and efcient application of highwall mining.In this study,the load-bearing model of the rib pillar in highwall mining was established,the cusp catastrophe theory and the safety coefcient of the rib pillar were considered,and the criterion equations of the rib pillar stability were proposed.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the limit stress of the rib pillar was analyzed,and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plastic zone width of the rib pillar in highwall mining were obtained.Based on the Winkler foundation beam theory,the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odel composed of the rib pillar and roof under the highwall mining was established,and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for the compression of the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were develop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ib pillar width,the total compression of the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decreases nonlinearly,and the compression of the rib pillar caused by static load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and trucks has a decisive role.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ere also performed in this study.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coal seam with a buried depth of 122 m and a thickness of 3 m is mined by highwall mining techniques.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rib pillar instability model of the highwall mining system,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mining opening width is 3 m,the reasonable width of the rib pillar is at least 1.3 m,and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rib pillar is 1.3.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which verif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ib pillar stability.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rib pillars under highwall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pit coal mine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Highwall mining Rib pillar Catastrophe instability
下载PDF
Study on the Law of the Movement and Damage to Slop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Underground Mining and Open-Pit Mining 被引量:1
3
作者 Gaofeng Ren Xingkui Fang 《Engineering(科研)》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Under circumstances in which both underground mining and open-pit mining are employed, the mining effects of two approaches will be superposed and the mining slope will receive several induced stress fields, which mak... Under circumstances in which both underground mining and open-pit mining are employed, the mining effects of two approaches will be superposed and the mining slope will receive several induced stress fields, which makes the sliding mechanism and deformation law of slope rock mass more complicated. This paper, targeting at the east slope of Antaibao Mine with the joint employment of underground mining and open-pit mining, aims to study the moving law of the slope rock mass and the damage mechanism to the overburden of the goaf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is supposed that models of possible damage to the slope could be explored for guidance to safety-production of the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ATION of UNDERGROUND and open-pit mining mining DAMAGE Deformation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Support technologies for deep and complex roadway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a review 被引量:126
4
作者 Hongpu K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2014年第3期261-277,共17页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mining characteristics,coal mine roadway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for each type th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surrounding roadways were analy...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mining characteristics,coal mine roadway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for each type th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surrounding roadways were analyzed.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roadway support technologies were introduced abroad,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supports for deep and complex roadways from Germany,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The 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roadway support technologies in China were detailed,including rock bolting,steel supports,grouting reinforcement and combined supports.Four typical support and reinforcement case studies were analyzed,including a high stressed roadway 1,000 m below the surface,a roadway surrounded by severely weak and broken rocks,a chamber surrounded by weak and broken rocks,and a roadway with very soft and swelling rocks.Based on studies and practices in many years,rock bolting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roadway support form in China coal mines,and steel supports,grouting reinforcement and combined supports have also been applied at proper occasions,which have provided reliabl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safe and high effective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s Deep and complex roadways Rock bolts Steel supports GROUTING combined supports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三维云评估技术的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程磊 许艳之 景国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展开风险评价,提出了组合赋权三维云评估技术。基于事故统计及事故致因理论,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指标体系展开研究,采用博弈论对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进行博弈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展开风险评价,提出了组合赋权三维云评估技术。基于事故统计及事故致因理论,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指标体系展开研究,采用博弈论对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进行博弈分析,以实现风险指标的组合赋权,通过构建三维云模型,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危险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行为、技术、设备、环境、管理5大风险因素在内的一级指标并其下20个二级风险指标是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内容,且以环境风险权重最大;由三维云评估技术分析可知,平煤九矿的顶板事故风险级别为Ⅲ级,即修复后可接受,与该矿生产实际情况相符。组合赋权三维云评估技术的提出有助于完善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深部煤矿 顶板事故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三维云评估模型
下载PDF
煤矿井下掘进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旭辉 郑西利 +4 位作者 杨文娟 李语阳 麻兵 董征 陈鑫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针对煤矿非全断面巷道条件下掘进机器人移机难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分析了煤矿井下非结构化环境特征及掘进机器人运动特性,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掘进机器人机身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深度相机将巷道环境实时重建,在虚拟环境中建立掘... 针对煤矿非全断面巷道条件下掘进机器人移机难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分析了煤矿井下非结构化环境特征及掘进机器人运动特性,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掘进机器人机身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深度相机将巷道环境实时重建,在虚拟环境中建立掘进机器人与巷道环境的碰撞检测模型,并使用层次包围盒法进行虚拟环境碰撞检测,形成巷道边界受限下的避障策略。考虑到掘进机器人形体大小且路径规划过程目标单一,在传统SAC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后见经验回放技术,提出HER-SAC算法,该算法通过环境初始目标得到的轨迹扩展目标子集,以增加训练样本、提高训练速度。在此基础上,基于奖惩机制建立智能体,根据掘进机器人运动特性定义其状态空间与动作空间,在同一场景下分别使用3种算法对智能体进行训练,综合平均奖励值、最高奖励值、达到最高奖励值的步数以及鲁棒性4项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整目标位置设置2种实验场景进行掘进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并将传统SAC算法和HER-SAC算法的路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PPO算法和SAC算法,HER-SAC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在2种实验场景下,HER-SAC算法相比传统SAC算法规划出的路径更加平滑、路径长度更短、路径终点与目标位置的误差在3.53 cm以内,能够有效地完成移机路径规划任务。该方法为煤矿掘进机器人的自主移机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煤矿掘进设备自动化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智能体 虚实结合 改进SAC算法 煤矿
下载PDF
倾斜煤层采空区煤柱失稳边坡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梁冰 黄昌明 +1 位作者 孙维吉 王甄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0,共8页
为了探究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扰动下采空区煤柱失稳对边坡稳定性影响。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平庄西露天矿不同开采阶段及采空区煤柱失稳边坡应力-位移-塑性区的演化规律及安全系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煤柱失稳垮... 为了探究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扰动下采空区煤柱失稳对边坡稳定性影响。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平庄西露天矿不同开采阶段及采空区煤柱失稳边坡应力-位移-塑性区的演化规律及安全系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煤柱失稳垮塌,对坡体的中上部影响较大,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区域产生裂隙;在煤层采动期间边坡中部顶端达到剪切破坏的临界值,但随着采空区煤柱坍塌,坡体重心后移,剪应力减小,一定程度上抑制坡体向下滑移;采空区煤柱坍塌,边坡安全系数降低,边坡由稳定转为基本稳定状态,稳定性降低,滑坡的可能性增加。研究结果可为露天矿井工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煤柱 露井联采 数值模拟 相似模拟
下载PDF
西部煤矿区微生物修复促进植物水分高效利用策略
8
作者 毕银丽 武超 +2 位作者 彭苏萍 田乐煊 张延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3-1010,共8页
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叠加高强度开采致使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根系受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生态恢复困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成为西部矿区生态修复或重建的关键。土壤水是限制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它连接大气水、地... 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叠加高强度开采致使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根系受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生态恢复困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成为西部矿区生态修复或重建的关键。土壤水是限制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它连接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与植被生长,是水分循环与养分运输的重要载体。土壤水分的高效与合理利用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成败,因此探究植物根系水分利用策略对于西部煤矿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内外植物水分利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及相应研究进展。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受损生态环境中,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的微生物修复技术,能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改善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同时,接种微生物降低了植物从浅层土壤吸收水分的比例,有效地增加植物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和利用水分,提升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使接菌植物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表现出更高的生态适应性。分析了目前西部煤矿区植物水分利用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煤矿区微生物修复对水分利用策略的改善,提出了西部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中不同植物组合对水分利用策略的影响及其研究重点,为实现矿区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煤矿区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 水同位素技术 植被组合
下载PDF
蒋庄煤矿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控煤作用研究
9
作者 周中平 王印 +5 位作者 邓一卓 王安民 朱利岗 曹代勇 宁树正 黄佳威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蒋庄煤矿构造较为复杂,厘清矿区内构造发育规律并揭示其构造控煤作用,有利于该矿的高效和安全生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矿井断层及褶皱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总结了不同构造组合对主采煤层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现,矿区内断层与褶皱以NE—S... 蒋庄煤矿构造较为复杂,厘清矿区内构造发育规律并揭示其构造控煤作用,有利于该矿的高效和安全生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矿井断层及褶皱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总结了不同构造组合对主采煤层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现,矿区内断层与褶皱以NE—SW向为主,普遍发育的正断层以70°~79°的高角度切割褶皱,且断层落差普遍大于20 m,逆断层较少发育。分析发现断层的平面延伸长度越长,其落差越大。矿区中部发育连续宽缓褶皱,褶皱区内断层发育较少,西北部有燕山期闪长玢岩侵入煤层。以研究区构造组合特点,归纳总结出4种构造控煤样式:①地堑、地垒式构造控煤样式;②阶梯式断层构造控煤样式;③断褶型构造控煤样式;④断层与岩浆侵入型构造控煤样式。其共同的最大特点是将煤层切割为走向NE的狭长型断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庄煤矿 断层 褶皱 组合形式 控煤作用
下载PDF
煤系气分层合采工艺技术研究
10
作者 刘凯 余焱群 +3 位作者 刘印华 王云飞 吴建军 李焕文 《中国煤层气》 CAS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针对煤系地层气各层压力体系不同、储层差异性大,常规采气工艺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煤系多气分层合采工艺,进一步提升煤系地层气开发效益。根据研究区煤系气叠置类型,立足“三抽”设备基础,设计了基于空心抽油杆柱的三气合采工艺管柱,实... 针对煤系地层气各层压力体系不同、储层差异性大,常规采气工艺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煤系多气分层合采工艺,进一步提升煤系地层气开发效益。根据研究区煤系气叠置类型,立足“三抽”设备基础,设计了基于空心抽油杆柱的三气合采工艺管柱,实现了“机抽+自喷”组合的同井筒分压分采工艺技术,为煤系地层气煤系气不同压力系统储层同井筒立体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气 多气合采工艺 同井筒体系 分层合采
下载PDF
煤矿火灾智能预警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东洋 张浪 +4 位作者 姚海飞 徐长富 赵尤信 张逸斌 段思恭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6,共9页
目前煤矿火灾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矿井煤自燃标志性气体、温度、烟雾、火焰等部分指标的单独监测,未对煤矿火灾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全面、统一的监测。针对该问题,从内因、外因2个方面分析了煤矿火灾潜在危险因素,提出一种分源分区监测火情... 目前煤矿火灾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矿井煤自燃标志性气体、温度、烟雾、火焰等部分指标的单独监测,未对煤矿火灾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全面、统一的监测。针对该问题,从内因、外因2个方面分析了煤矿火灾潜在危险因素,提出一种分源分区监测火情态势的方法。内因火灾方面,主要针对较易发生火灾的工作面采空区、密闭采空区及人工自然发火观测点等进行监测;外因火灾方面,主要针对机电硐室及其配电点、带式输送机系统、电缆等方面进行监测。建立了煤矿火灾分源分区监测指标体系,采用人工监测或在线监测的方式定期采集或更新火灾特征参量数据,按数据采集方式及影响程度,将火灾监测指标分为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和关联指标。设计了火灾智能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业务流程,采用基于多指标联合逻辑推理的预警方法实现内因火灾预警,采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参量融合预警方法实现外因火灾预警。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火灾智能预警系统实现了对矿井火灾的有效监测预警,具有煤矿火灾风险预警“一张图”可视化展示功能,同时具备火灾智能模拟演示功能及避灾路线动态规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 多源信息融合预警 分源分区监测 火灾监测指标体系 多指标联合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下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损伤规律研究
12
作者 孙长斌 吴斌斌 杨逾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浅埋富水煤层长期受覆岩导水裂隙中地下水渗流侵蚀影响,矿井留设隔水煤岩柱及阶段间柱在水岩作用下产生力学损伤劣化。开采活动进一步加快损伤进程,并直接关系到工作面的稳定及安全生产。以陕西榆林锦界煤矿煤岩体为研究对象,制成砂岩-... 浅埋富水煤层长期受覆岩导水裂隙中地下水渗流侵蚀影响,矿井留设隔水煤岩柱及阶段间柱在水岩作用下产生力学损伤劣化。开采活动进一步加快损伤进程,并直接关系到工作面的稳定及安全生产。以陕西榆林锦界煤矿煤岩体为研究对象,制成砂岩-煤-砂岩(S-M-S)组合体,开展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单轴压缩试验,揭示水岩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的含水率变化规律、力学行为演化特征和声发射损伤规律,基于电镜微观扫描图像,分析水岩作用下组合体内部结构损伤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吸水速率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水岩作用对煤岩组合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明显的劣化效应,组合体弱余强度随含水率增加不断降低,强度损伤速率随着含水率的提高不断加快;组合体的声发射计数和累计计数在水岩作用下衰减明显,并伴随组合体损伤破坏整个过程;水岩作用致使组合体内部结构原生链钝化,裂隙扩展,破裂形式发生明显改变。研究结果可为采动影响下煤岩矿柱水害预测评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防治 煤岩组合体 力学特性 含水率 声发射
下载PDF
深部原生煤岩组合体三轴压缩破裂特征与失稳模式
13
作者 李春元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23,共13页
【目的】深部含煤地层原生分界面及其层状组合结构发育,在开采扰动作用下,层状煤岩体的原生组合结构破裂失稳是诱发突水等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方法】为研究深部开采原生煤岩组合结构对层状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室内开展三轴压缩破裂试验... 【目的】深部含煤地层原生分界面及其层状组合结构发育,在开采扰动作用下,层状煤岩体的原生组合结构破裂失稳是诱发突水等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方法】为研究深部开采原生煤岩组合结构对层状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室内开展三轴压缩破裂试验及CT扫描重构,获得深部原生煤岩组合体与煤、岩单体破裂的差异,分析深部原生煤岩组合体分界面及其胶结区域的强度变化规律,划分其三轴压缩失稳的主导模式为低强度煤、原生胶结面及高强度岩石失稳3种,揭示各主导模式形成的力学机制,明确煤岩组合体失稳强度介于低强度煤与高强度岩石之间的力学机理。【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深部原生煤−岩及煤−岩−煤组合体的失稳强度介于煤、岩单体之间,前两者大小与其岩石含量及界面结构相关;原生界面区域煤的抗压强度变化速率对泊松比、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等参数变化敏感,并远高于岩石;低强度煤的主破裂可穿越原生分界面,促使硬岩产生类似于含单裂隙结构面岩石的破裂机制,并导致组合体的失稳强度低于岩石单体。研究成果提升了对深部开采层状岩体失稳致灾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原生煤岩组合体 三轴压缩破裂 失稳模式 煤岩分界面
下载PDF
黔西小屯井田煤层气多层合采产层组合优化
14
作者 叶嗣暄 曾正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贵州小屯井田龙潭组煤系具有煤层数量多、煤层间距小、煤层厚度薄等特点,煤层气开发需以多层合采为主要方式;与单一厚层状煤层相比,多煤层合采易发生层间干扰,影响合采效果及资源动用程度。基于小屯井田钻孔岩性与含气性分析,识别出有... 贵州小屯井田龙潭组煤系具有煤层数量多、煤层间距小、煤层厚度薄等特点,煤层气开发需以多层合采为主要方式;与单一厚层状煤层相比,多煤层合采易发生层间干扰,影响合采效果及资源动用程度。基于小屯井田钻孔岩性与含气性分析,识别出有利、较有利与不利3种煤岩层组合类型,考查各煤层厚度、埋深、含气量等特征,对比各煤层的煤层气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储盖组合、含气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地应力等因素,划分出Ⅰ(6上煤+6中煤+6下煤)、Ⅱ(7煤)、Ⅲ(33煤+34煤)共3套叠置煤层气系统;在此基础上,优化合采产层组合,并确定有序开发模式为优先开发上部产层组合(6上煤+6中煤+6下煤),其次为下部组合(33煤+34煤),最后考虑经济与时间成本确定是否单独开发7煤;确立了资源条件分析-含气系统划分-产层组合优化的多-薄煤层发育区煤层气合采层位优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置煤层气系统 多煤层合采 解吸压力 产层组合 储层物性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法的矿井突水风险评价
15
作者 桑兴旭 罗五洲 +1 位作者 钟平 杨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7-402,共6页
矿井突水是威胁煤矿开采的重大隐患,通过定量化评价煤矿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能够及时预测煤矿水害严重程度,提高煤矿水害防治水平。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某煤矿为例,根据影响矿井突水的各类主要指标,采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各指标... 矿井突水是威胁煤矿开采的重大隐患,通过定量化评价煤矿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能够及时预测煤矿水害严重程度,提高煤矿水害防治水平。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某煤矿为例,根据影响矿井突水的各类主要指标,采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了山东省济宁市某矿井工作面的突水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与矿井实际情况也基本一致。该方法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各类风险因素,同时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考虑了专家主观经验和钻孔数据的客观规律,为矿井开采前的突水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组合赋权 贴近度 垂面距离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安全状态评价指标赋权策略研究
16
作者 王猛 刘树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煤矿工作面安全状态精准评价可促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提升。以CH_(4)浓度、CO_(2)浓度、CO浓度、O_(2)浓度、温度、风速6种工作面环境监测数据为评价指标,对工作面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为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提高安... 煤矿工作面安全状态精准评价可促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提升。以CH_(4)浓度、CO_(2)浓度、CO浓度、O_(2)浓度、温度、风速6种工作面环境监测数据为评价指标,对工作面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为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提高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G-GRITIC法计算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基于改进博弈论(IGT)的组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得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解决了决策过程中主客观信息不一致性问题。基于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209综采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采集数据,对基于IGT的组合赋权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线性加权法、平均加权法的主观判断性,优化了基于博弈论(GT)的组合赋权法的偏差结果,得到的评价指标更加合理,可获得更加准确的煤矿工作面安全状态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作面 安全状态评价 评价指标赋权 主观权重 客观权重 组合赋权 博弈论
下载PDF
煤矿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17
作者 朱洪波 花荣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4,共8页
路径规划是巡检机器人自主移动的关键技术。煤矿巡检机器人采用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规划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搜索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合力势场引导RRT算法:利用合力势场中的斥力场构建动态步长,使煤矿巡检机器... 路径规划是巡检机器人自主移动的关键技术。煤矿巡检机器人采用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规划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搜索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合力势场引导RRT算法:利用合力势场中的斥力场构建动态步长,使煤矿巡检机器人在障碍物附近调整步长,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利用目标节点和随机节点2个方向上的引力场与最近障碍物对煤矿巡检机器人产生的斥力场形成的合力场来改善新节点的生成方向,降低树在扩展时的随机性,提高算法搜索效率。对基于合力势场引导RRT算法规划的路径进行剪枝操作,并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进行平滑处理。在Matlab软件中对基于合力势场引导RRT算法的煤矿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RRT算法和RRT*算法相比,简单环境下合力势场引导RRT算法的路径规划时间平均值分别减少了33.84%和44.27%,路径长度平均值分别减少了15.29%和4.42%,复杂环境下路径规划时间平均值分别减少了34.93%和47.12%,路径长度平均值分别减少了13.64%和9.44%,模拟煤矿环境下路径规划时间平均值分别减少了28.06%和42.67%,路径长度平均值分别减少了12.22%和10.18%;对基于合力势场引导RRT算法规划的路径进行剪枝和平滑操作后,路径转折点减少,路径角度变化减小,路径更加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巡检机器人 路径规划 RRT算法 合力势场 动态步长 路径平滑
下载PDF
基于薄煤层开切眼的锚网索联合支护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关锡镔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73-176,180,共5页
为提高薄煤层工作面回撤速度,更加安全高效地实现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以平煤二矿己17-23010开切眼为对象,研究该开切眼开采前后顶板的破坏机理,并探索锚网索联合支护下开切眼巷道的支护效果。研究表明,开切眼顶板岩体的失稳源于开采扰... 为提高薄煤层工作面回撤速度,更加安全高效地实现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以平煤二矿己17-23010开切眼为对象,研究该开切眼开采前后顶板的破坏机理,并探索锚网索联合支护下开切眼巷道的支护效果。研究表明,开切眼顶板岩体的失稳源于开采扰动的影响,在轴向力和岩体自重的双重影响下发生失稳破坏;与传统的棚式支护相比,锚网索联合支护能极大提高薄煤层开切眼的安全性并提高开采效率,因此建议在薄煤层开切眼中推广采用该种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开采 开切眼 岩层失稳 矿山支护 锚网索联合支护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下伏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9
作者 赵立克 王阁 +4 位作者 张学启 苏渊 张志宏 王风冻 薛勇林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下伏巷道支护难度大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底板下伏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得出: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底板下,将下伏回采巷道相对上覆残留煤柱中线错开12~16 ...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下伏巷道支护难度大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底板下伏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得出: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底板下,将下伏回采巷道相对上覆残留煤柱中线错开12~16 m距离布置,有利于下伏回采巷道支护稳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锚杆+金属网+金属棚架的联合支护方案,应用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底板下伏回采巷道 围岩破坏 联合支护技术
下载PDF
动、静结合法在矿井涌水量中的应用
20
作者 辛建帝 张博龙 +1 位作者 李治龙 武义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10期52-57,21,共7页
正确预测矿井涌水量有助于合理布设排水系统,正确选择防治措施,防止淹井等灾害的发生。以榆神矿区杭来湾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其302盘区首采工作面30201工作面充水特征、两带发育高度特征,分析了30201工作面开始回采至回采结束期间涌水... 正确预测矿井涌水量有助于合理布设排水系统,正确选择防治措施,防止淹井等灾害的发生。以榆神矿区杭来湾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其302盘区首采工作面30201工作面充水特征、两带发育高度特征,分析了30201工作面开始回采至回采结束期间涌水量变化特征,并通过水化学分析和长观孔水位分析的方法对30201工作面涌水来源进行了识别,确定了工作面属于兼有静储量和动态补给量的涌水类型,以此引出“动、静结合法”进行302盘区涌水量预测,以已知30201工作面涌水量为依据,反求给水度,再以相邻工作面实际涌水量为参考,验证所取参数的合理性,以最终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对未来5年302盘区的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五年302盘区将提供1003.21m3/h的正常涌水量,1304.17m3/h的最大涌水量。研究可以为充水条件相似矿井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防治 涌水量预测 动、静结合法 涌水特征 水化学特征 杭来湾煤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