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辅助的CBL在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芝爱 邹淑娟 +1 位作者 祝颂松 陈建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辅助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以提供教学模式新思路。方法:将30名口腔正畸专业一年级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T讲解知识点配合病例图片展示的传统教... 目的:探讨数字化辅助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以提供教学模式新思路。方法:将30名口腔正畸专业一年级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T讲解知识点配合病例图片展示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三维数字化辅助的CBL教学,即在常规讲授教学前组织研究生学习三维数字化软件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典型病例中的应用。采用随堂测验和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和教学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堂测验中,对照组得分为(9.87±1.71)分,实验组得分为(11.40±1.99)分,实验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在课前对此次课程的期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满意度综合评价中,实验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维数字化辅助的CBL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值得在正畸研究生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案例教学法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 研究生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培炎 范关荣 +2 位作者 冯卓荣 朱洪生 王一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对 30例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重点讨论防治问题。方法 全组 30例患者中男性 15例 ,女性 15例。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6岁。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 (PVE)的发生率为 2 .8% ,其中二尖瓣 (MV)、主动脉瓣 (AV)... 目的 对 30例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重点讨论防治问题。方法 全组 30例患者中男性 15例 ,女性 15例。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6岁。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 (PVE)的发生率为 2 .8% ,其中二尖瓣 (MV)、主动脉瓣 (AV)及双瓣 (DV)的PVE发生率各为 2 .2 %、4.3%及 4.2 3%。单纯内科疗法 2 2例 ;内外科联合疗法 8例。结果 内科疗法病死率 86 % ;内外科疗法病死率 12 .5 %。结论 内外科疗法效果优于单纯内科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 感染性心内膜炎 内外科联合治疗 赘生物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Ⅱ类错的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昕 李小兵 +1 位作者 陈开云 胡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Ⅱ类错的方法和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近年来经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的骨性安氏Ⅱ类错病例 2 2例 ,介绍典型病例治疗过程 ,着重讨论拔牙时机、术前后正畸治疗特点及术式选择。结果 :本研究 2 2例... 目的 :探讨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Ⅱ类错的方法和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近年来经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的骨性安氏Ⅱ类错病例 2 2例 ,介绍典型病例治疗过程 ,着重讨论拔牙时机、术前后正畸治疗特点及术式选择。结果 :本研究 2 2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 ,颌骨关系正常 ,牙弓形态及曲线正常 ,牙排列整齐 ,咬合关系好 ,面形及功能均获明显改善 ,疗效满意。结论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是改正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的有效方法 ,正确的术式选择及合理的正畸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 安氏Ⅱ类 错HE 正颌外科 正畸术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Ⅱ类错经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开云 郑翼 +1 位作者 王昕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在矢状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 :选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 2 2例 ,男 7例 ,女 15例 ,年龄 2 0~30岁。在术前及术后 6~... 目的 :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在矢状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 :选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 2 2例 ,男 7例 ,女 15例 ,年龄 2 0~30岁。在术前及术后 6~ 12个月摄取X线头侧位片 ,对 16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矢状、垂直向的分析。结果 :在矢状向上 ,上唇沟点、上唇缘点、上唇下点后退均大于 2mm(P <0 0 1) ;与上切牙点后移量之比为 0 5 9∶1~0 6 4∶1;颏唇沟软、硬组织点前移量之比为 0 83∶1,软组织颏前点与硬组织颏前点前移量之比为 0 95∶1。在垂直向上 ,鼻尖点、鼻底点、上唇缘点平均向上移动量均小于 1mm(P >0 0 5 ) ;但软组织颏前点、颏唇沟、下唇缘点、下唇上点向上移动量均大于 2mm(P <0 0 5 ) ,与相应的硬组织移动量之比为 1 0 7∶1~ 1 34∶1。结论 :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经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在矢状方向 ,上下颌软组织改变量均小于硬组织 ;但在垂直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Ⅱ类错He 外科-正畸联合治疗 软组织侧貌变化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小儿两性畸形外科治疗中的伦理学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吕逸清 奚益群 +6 位作者 谢华 李嫔 余玲 孙莉 李晓溪 徐展远 陈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两性畸形患儿外科治疗中的相关伦理问题。方法选取两性畸形患儿21例,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及符合伦理的临床抉择后,根据个体需求及条件分别行手术及相关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无明显近期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明显心理... 目的探讨两性畸形患儿外科治疗中的相关伦理问题。方法选取两性畸形患儿21例,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及符合伦理的临床抉择后,根据个体需求及条件分别行手术及相关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无明显近期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明显心理波动现象。结论两性畸形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医生在事先应充分告知患儿父母疾病情况,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同时积极发挥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畸形 外科治疗 医学伦理学 知情同意 伦理委员会
下载PDF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勇 房兵 沈国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的疗效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双颌前突成年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8~35岁。术前正畸完成后,LeFortI型截骨术联合上颌骨前段截骨术将上牙槽骨-上前牙整体竖直并后退,术后正... 目的:观察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的疗效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双颌前突成年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8~35岁。术前正畸完成后,LeFortI型截骨术联合上颌骨前段截骨术将上牙槽骨-上前牙整体竖直并后退,术后正畸调整咬合关系。拍摄治疗前、术前正畸完成、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治疗后5个月时间点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减小(11.77±9.9)°(P<0.001),上牙槽骨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减小(6.24±3.9)°(P<0.001),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增大(19.4±8.6)°(P<0.001),上中切牙突度减小(6.62±2.2)mm(P<0.001),露齿减少(3.82±3.6)mm(P<0.001)。上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变化不大(P>0.05)。软组织表现为鼻唇角增大,上、下唇后移及颏前点前移。术后各阶段测量指标无明显变化,手术效果稳定。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正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改善露龈,维持牙根唇侧有足够的牙槽骨厚度,治疗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上颌骨前段截骨术 双颌前突 竖直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的特征变化及侧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迪 周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1项能够反映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形态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硬组织参数中除MP-SN(°)、ANS-Me/N-Me(%)、L1-NB(mm)以及Y轴角(°)外,余下17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部分硬组织参数及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大部分硬组织参数与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存在相关性,尤其软组织面角FH-N`Pg`(°)与面角NP-FH(°)、Y轴角(°)及SNA(°)相关系数达到0.914、-0.883和-0.742,可见两者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影响其软组织侧貌最为主要的因素为骨性因素,其他因素为牙性因素和软组织厚度因素。该类患者侧貌特点主要体现为面下三分之一部分在矢状向发育过度畸形,常伴有颏部后缩,而垂直向一般无明显异常。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使侧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畸形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分析 侧貌特征 相关
下载PDF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中的若干伦理学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安晓莉 周洪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
就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成功的前提、基础、必备条件及关键问题作出阐述,作者认为,对于医生来说,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保证正畸正颌外科治疗成功的重要的主观因素。
关键词 正畸正颌外科 联合治疗 医学伦理
下载PDF
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下颌发育不足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嵩 陈扬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56-57,C005,共3页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接受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中、重度下颌发育不足畸形患者术前、术后的软组织侧貌进行分析,从美学的角度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搜集接受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中、重度下颌发育不足畸形成人患...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接受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中、重度下颌发育不足畸形患者术前、术后的软组织侧貌进行分析,从美学的角度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搜集接受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中、重度下颌发育不足畸形成人患者共18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软组织侧貌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8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侧面角、软组织面角和Z角,以及下面高显著增大;上、下唇凸度显著减小。结论:对于中、重度骨性下颌发育不足畸形,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外科 联合治疗 下颌发育不足 头影测量
下载PDF
McNamara分析法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虹羽 赖文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需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1例,正颌手术术式均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 目的: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需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1例,正颌手术术式均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分析测量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上颌长度、上颌突度增大,下颌长度、下颌凸度、下切牙凸距及下面高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严重的骨性畸形在矢状向及垂直向均得到了有效矫正,患者骨面型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AMARA分析法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下载PDF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性Ⅰ类双颌前突1例
11
作者 李博勋 刘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62-463,共2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1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患者进行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容貌美观,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度,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骨性Ⅰ类双颌前突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 上颌前部骨切开术 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
下载PDF
功能板影响错伴特发性髁突吸收正颌术后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河奈玲 洪越扬 +2 位作者 杨筱 房兵 江凌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患者在关节功能板治疗结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颌骨及髁突位置的改变,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13例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 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患者在关节功能板治疗结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颌骨及髁突位置的改变,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13例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正颌手术前接受关节功能板治疗7.5±1.5个月。对患者正颌术前(T0)、正颌术后即刻(T1)、正颌术后至少12个月(T2)的咬合、头颅侧位片、MRI检查结果进行测量,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正颌术后髁突和下颌骨的位置变化。结果:正颌手术(T1)纠正了所有患者的骨性Ⅱ类错畸形,建立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前伸运动及侧方斜导运动。正颌手术平均下颌骨前移量(Y Axis-B,T1-T0)为(5.05±3.54)mm。与T1相比,T2时颞下颌关节间隙参数无显著改变。下颌骨位置参数中,仅Y轴到B点的距离(Y轴-B)在T2与T1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改变量平均值为(-1.64±2.48)mm,其余参数均无显著差异。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Y轴-B改变值<2 mm(84.6%),仅2例患者出现>2 mm的后退(15.4%)。结论:关节功能板治疗可增加ICR患者正颌手术的稳定性,可能是关节功能板保守治疗能够稳定ICR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功能[牙合]板治疗 特发性髁突吸收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正颌手术 复发率
下载PDF
对比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矫治与单独采用外科导萌在治疗小儿上颌前牙埋伏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彩然 孙莹莹 陈丽培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析上颌前牙埋伏患儿接受外科导萌术与正畸矫治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上颌前牙埋伏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行外科导萌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 目的:探析上颌前牙埋伏患儿接受外科导萌术与正畸矫治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上颌前牙埋伏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行外科导萌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正畸矫治,比较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治疗一次手术正常率、术后埋伏牙萌出率、埋伏牙萌出时间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优良率明显更高,一次手术正常率、术后埋伏牙萌出率更高,萌出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上颌前牙埋伏患儿接受外科导萌与正畸矫治联合治疗所获效果较好,一次手术正常率较高,可有效促进埋伏牙的萌出,且不良反应较少,患儿预后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导萌 正畸矫治 小儿上颌前牙埋伏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成人正畸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思考
14
作者 宋剑玮 周洪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期496-496,共1页
正畸治疗在国内越采越普及,成人正畸矫治比例不断上升,成人正畸治疗不仅仅局限于矛颌畸形的矫正,还应综合考虑颞下颌关节、牙周病的治疗,软组织面型改变等。医生的医疗技术、医德医风、认真工作态度是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成人正畸 医学伦理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唇部形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玉涵 姜若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正颌手术减数病例治疗前后唇部相关软硬组织形态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减数患者32例[男女各16例,年龄(23.54±4.24)岁...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正颌手术减数病例治疗前后唇部相关软硬组织形态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减数患者32例[男女各16例,年龄(23.54±4.24)岁]。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各阶段的面部三维扫描及头颅侧位片进行唇部软组织三维形态测量及头影测量,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探究唇部形态变化规律。结果患者上唇红饱满度术前正畸后减小,治疗后增大[治疗前(9.99±2.45)mm,术前(7.36±1.99)mm,结束时(10.27±2.42),P<0.001],下唇红饱满度术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减小[治疗前(11.90±2.82)mm,术前(12.11±2.37)mm,结束时(10.36±2.81)mm,P=0.003],上唇红面积术前减小,治疗后增大[治疗前(387.08±89.59)mm^(2),术前(309.3±112.27)mm^(2),结束时(407.96±106.98)mm^(2),P<0.001],下唇红面积术前增大,治疗后减小[治疗前(510.76±115.95)mm^(2),术前(536.26±122.83)mm^(2),结束时(453.64±122.39)mm^(2),P<0.001]。术后6个月到治疗结束时,唇部形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唇高、人中宽、中弓角、下唇红侧突角等在治疗中各阶段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减数的骨性Ⅲ类手术病例,在术前正畸去代偿过程中,唇部美学特征发生明显恶化,但正颌术后6个月时唇部软组织三维形态可基本接近正常。不过仍有部分唇部形态特征在正颌手术后并不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唇部形态
原文传递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家豪 薛松 +3 位作者 黄日太 殷荣 刘冀东 朱洪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总结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患者的治疗经验,对PVE的相关概念、致病菌、诊断及防治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1979年9月至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PVE患者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4岁。PVE的发生率为1.48%(33/2 236... 目的总结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患者的治疗经验,对PVE的相关概念、致病菌、诊断及防治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1979年9月至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PVE患者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4岁。PVE的发生率为1.48%(33/2 236),其中二尖瓣置换术(MVR)、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双瓣膜置换术(DVR)和三尖瓣置换术后的PVE发生率分别为1.03%(16/1 551)、3.00%(7/233)、2.28%(10/438)和0%。行单纯内科疗法(青霉素或万古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抗感染,氟康唑、二性霉素抗真菌等)治疗22例;内、外科联合疗法治疗11例,经抗生素治疗、全身情况改善后择期手术,拆除感染的人工瓣膜后彻底清除周围的感染组织和赘生物,用抗生素、碘伏溶液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重新置换新的人工瓣膜。结果采用单纯内科疗法治愈3例(13.64%),死亡19例(86.36%)。死于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9例,脑部并发症包括脑栓塞、脑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内、外科联合疗法治愈10例(90.91%),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9.09%)。随访13例,随访时间6个月-15年,平均41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患者于术后8年发现二尖瓣人工机械瓣有瓣周漏手术修补外,其余12例随访患者无感染复发。结论内、外科疗法治疗PVE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内科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瓣膜置换术 外科联合疗法 赘生物
原文传递
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华泽权 李欣欣 +3 位作者 张力 鲍海宏 张斌 朱浩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8期485-486,共2页
目的:观察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骨性双颌前突患者,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的治疗方法进行矫形治疗。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无牙齿变色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且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牙、颌、面关系协调取得... 目的:观察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骨性双颌前突患者,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的治疗方法进行矫形治疗。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无牙齿变色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且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牙、颌、面关系协调取得较好的效果,咬合关系良好,经过临床观察和随访,效果稳定。结论:正颌联合正畸治疗可以有效地保证骨性双颌前突患者肌肉等软组织对新的颌骨位置的适应和改变,并且有利于咬合关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 正畸 双颌前突
原文传递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琳 王旭霞 +3 位作者 陈磊 黄艳 任旭升 张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60-561,共2页
目的:研究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正颌外科治疗的术前与术后正畸的特点及难点。方法: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病例35例,对该类畸形的临床特点、正颌手术前后正畸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正畸治疗必须完成个别牙齿错... 目的:研究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正颌外科治疗的术前与术后正畸的特点及难点。方法: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病例35例,对该类畸形的临床特点、正颌手术前后正畸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正畸治疗必须完成个别牙齿错位的调整,纠正牙弓形态与宽度的不调和牙齿代偿的去除;术后正畸的主要目的是牙弓内残留间隙的关闭和咬合关系的进一步精细调整。结论:只有完善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与正颌外科手术相互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耠畸形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 术前正畸 术后正畸
原文传递
骨性下颌前突患者正畸与外科联合治疗前后颌面软硬组织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宝华 黄敏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骨性下颌前突畸形联合治疗后其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行正畸与外科联合治疗后,通过X线头影测量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仅下齿槽座点与下唇沟点在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在垂直... 目的 探讨骨性下颌前突畸形联合治疗后其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行正畸与外科联合治疗后,通过X线头影测量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仅下齿槽座点与下唇沟点在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在垂直方向的分量之间无相关性,其余各组软硬组织对应点的变化量之间均有相关性,其中在前后方向上,软硬组织对应点(除上齿槽座点与上唇沟之间)之间均呈高度相关件。结论 骨性下颌前突畸形经联合治疗后,其颌面部软硬组织对应点的变化量是基本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在前后方向上比垂直方向上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下颌前突畸形 正畸 颌面软硬组织变化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