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rhizosphere cooling airflow for microclimate regul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lettuce growth in plant factory 被引量:3
1
作者 LI Kun FANG Hui +1 位作者 ZOU Zhi-rong CHENG Rui-f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2680-2695,共16页
In plant factories,the plant microclimate is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plant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eaves,which often leads to poor ventilation uniformity,suboptimal environm... In plant factories,the plant microclimate is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plant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eaves,which often leads to poor ventilation uniformity,subopti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inefficient air conditioning.In this study,interlayer cool airflow(ILCA)was used to introduce room air into plants’internal canopy through vent holes in cultivation boards and air layer between cultivation boards and nutrient solution surface(interlayer).By using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s at a room temperature of 28℃,the ILCA system achieved similar cooling effects in the absence of a convention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chieved an energy saving of 50.8% while bringing about positive microclimate change in the interlayer and nutrient solution.Thi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root growth by 41.7% without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lettuce crop yield.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precise microclimate control method is predicted to replace the conventional cooling(air conditioning)systems for crop production in plant fact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movement environmental control MICROCLIMATE water cooling root and shoot growth
下载PDF
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实验研究
2
作者 李煜 张俊雄 樊洪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97-2604,共8页
电子元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等特点加剧了芯片的热问题,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已无法满足功率波动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将相变技术与主动冷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风冷散热的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结构。该结构改善... 电子元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等特点加剧了芯片的热问题,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已无法满足功率波动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将相变技术与主动冷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风冷散热的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结构。该结构改善了相变材料导热性能差的问题,也解决了相变材料熔化后泄漏的问题。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风速对其热控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热沉的蓄放热特性,并与未填充相变材料热沉的热控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中热流密度变化范围为1.81~3.47 W/cm^(2),风速变化范围为0~4 m/s。研究表明:热流密度的增大和风速的降低均会导致热沉温控时间的缩短。2 m/s风速足以满足热流密度小于2.91 W/cm^(2)的芯片散热需求,4 m/s风速可以在热流密度为3.47 W/cm^(2)的情况下将热沉底面温度维持在70℃。与未填充相变材料热沉相比,本研究提出的热沉可以起到延长温控时长,降低稳态温度的作用。此外,风扇的开启可以有效缩短热沉的冷却时间,对于间歇性工作的电子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研究结果可为迷你通道-相变热沉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热控性能 迷你通道 风冷散热
下载PDF
考虑变掺氧富氧燃烧与利用LNG冷能的LAES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3
作者 王义军 秦烨嵘 +2 位作者 高敏 孙健淳 张希栋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9,共11页
为促进风电消纳,减少火电机组的碳排放,解决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经济运行问题,文中引入变掺氧富氧燃烧技术对燃气机组进行改造,并结合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液化空气储能(Liquid ... 为促进风电消纳,减少火电机组的碳排放,解决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经济运行问题,文中引入变掺氧富氧燃烧技术对燃气机组进行改造,并结合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液化空气储能(Liquid Air Energy Storage,LAES),提出了一种电热气冷IES低碳经济优化策略。首先,构建含变掺氧富氧燃烧燃气机组、利用LNG冷能的LAES、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设备、中央空调和溴化锂制冷机的IES架构,并建立各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了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热气冷IES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采用MATLAB调用GUROBI求解器对多个场景进行求解,验证了文中提出的低碳经济优化调度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风电消纳、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实现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空气储能 LNG冷能 富氧燃烧 变掺氧 电热气冷综合能源系统
下载PDF
壁面冷却空气对贫油吹熄特性影响的激光诊断研究
4
作者 王金石 苏守国 +3 位作者 苏利民 蔡骁 王金华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4,共11页
针对燃烧室中冷却壁面的冷却气膜会影响燃烧室内的流场、改变回流区结构,从而影响贫油吹熄特性这一问题,在一带有气膜冷却的旋流燃烧室上开展了不同壁面空气占比下的贫油吹熄极限测量。结果表明:壁面冷却空气占比达到0.2时,不同燃油流量... 针对燃烧室中冷却壁面的冷却气膜会影响燃烧室内的流场、改变回流区结构,从而影响贫油吹熄特性这一问题,在一带有气膜冷却的旋流燃烧室上开展了不同壁面空气占比下的贫油吹熄极限测量。结果表明:壁面冷却空气占比达到0.2时,不同燃油流量下,以全局空气流量计算,燃烧室吹熄当量比降低的范围在0.09~0.1之间;以主流空气计算,吹熄当量比降低范围在0.01~0.028之间。为了更加深入研究这一规律的原因,开展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激光诊断测量,可知引入壁面冷却空气后,OH基更集中分布在靠近燃烧室底部的火焰根部。在稳定火焰工况中,与近吹熄火焰相比,在燃烧室底部附近的火焰中央有大量OH基分布,这将有助于火焰的稳定,并拓宽贫油吹熄极限。米氏散射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壁面冷却空气后可使燃油液滴更集中分布在燃烧室底部附近,这将导致根部火焰局部当量比提高,易于形成稳定的火焰。结合所得实验结果,在所使用的旋流模型燃烧室内,加入占比为0.2的壁面冷却空气,可以拓宽燃烧室的贫油吹熄极限,有助于火焰的稳定。研究结果有望对带有冷却气膜的燃烧室的燃烧稳定性调控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冷却空气 贫油吹熄 旋流喷雾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空冷器位置及风流参数优化研究
5
作者 郭传清 陶维国 +2 位作者 掌奕然 赵绪帅 苗德俊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10303采煤工作面高温热害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作面物理模型,分析了风筒长度、风筒的出风口距离及温度等多因素对降温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不同工况(生产和停产)的温度控制参数;通过自动启闭控温设施控制空冷器...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10303采煤工作面高温热害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作面物理模型,分析了风筒长度、风筒的出风口距离及温度等多因素对降温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不同工况(生产和停产)的温度控制参数;通过自动启闭控温设施控制空冷器出风温度,实现了不同作业下采煤工作面所需的制冷量,解决了工作面高温热害问题。结果表明:100 m风筒长度、50m风筒出风距离的降温效果最好;当工作面正常开采作业时,出风温度设置应小于16.5℃,工作面的平均温度将降低3.7℃;当停采作业时,出风温度设置应小于20.5℃,此时工作面的平均温度将降低3.5℃;2种工况下的参数均能达到采煤工作面的温度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控制系统 空冷器 冷负荷 数值模拟 热害治理
下载PDF
熔融钒渣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
6
作者 翟婷好 王玲 +2 位作者 马保中 张晴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7-548,共12页
基于熔融钒渣在不同冷却制度下导致钠化焙烧-水浸工艺提钒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及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研究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及钒尖晶石结晶特征对钒提取率的影响,并深入... 基于熔融钒渣在不同冷却制度下导致钠化焙烧-水浸工艺提钒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及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研究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及钒尖晶石结晶特征对钒提取率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结果表明:熔融钒渣的水淬温度对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率、钒尖晶石结晶粒度及钒渣钠化焙烧-水浸过程钒物相转化率及浸出率影响显著。在熔融钒渣降温过程中,1400~900℃为尖晶石快速成核生长期,900℃水淬后,钒基本完成从液相向尖晶石固相中的迁移,结晶相以钒铁尖晶石为主,其中钒呈均匀分散状态;900℃后,尖晶石生长变缓,并以钛铁尖晶石沿钒尖晶石边缘析出为主,尖晶石内部仍呈现钒的“中心聚集效应”。对1400℃、900℃和400℃水淬钒渣(Water-quenched vanadium slag,WQVS)分别进行钠化焙烧-水浸试验,水淬钒渣粒度小于0.15 mm,m(Na_(2)CO_(3))∶m(NaCl)∶m(WQVS)=10∶3∶100,焙烧温度为780℃,焙烧时间为200 min。将焙烧产物磨细至粒度小于0.18 mm后80℃水浸,浸出时间为45 min,钒浸出率分别为75.15%、95.09%和78.78%。这表明将熔融钒渣缓冷至900℃水淬可有效提高钠化焙烧-水浸工艺的钒提取率,并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钒尖晶石 析晶调控 空冷 水淬 钠化焙烧 水浸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进气风箱面盖注塑模具的创新设计
7
作者 马小伟 张维合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1,共5页
根据某款新能源汽车进气风箱面盖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副复杂侧向抽芯机构注塑模具。通过采用1个斜向滑块成型和2个不同方向侧向倒扣的复合侧向抽芯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侧向抽芯容易发生卡滞故障的问题。通过采... 根据某款新能源汽车进气风箱面盖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副复杂侧向抽芯机构注塑模具。通过采用1个斜向滑块成型和2个不同方向侧向倒扣的复合侧向抽芯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侧向抽芯容易发生卡滞故障的问题。通过采用11组“直通式冷却水管+隔片式冷却水井”组合式随形水路的冷却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成型塑件变形及尺寸精度较差的问题。模具结构先进合理,投产后运行平稳顺利,成型周期降低了约12%,成型塑件尺寸精度提高了一级,达到了MT3(GB/T 14486—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进气风箱面盖 注塑模具 抽芯机构 随形冷却水路 温度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局域网监控的风冷散热器集中控制系统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福建 李奇 +2 位作者 廖成胜 亓智慧 李雨潇 《内燃机》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满足内燃机模块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将内燃机的冷却水温度控制在更优的工作范围内,同时提升产品使用舒适度,对风冷散热器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模式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局域网监控的风冷散热器集中控制系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 为了满足内燃机模块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将内燃机的冷却水温度控制在更优的工作范围内,同时提升产品使用舒适度,对风冷散热器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模式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局域网监控的风冷散热器集中控制系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集中控制系统通过模块化、集中化的控制设计,能够根据内燃机的温度控制要求,精准高效地控制风冷散热器的切入和切出,实现自动启停。集中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通讯实现局域网监控,通讯数据实时性高,能够将温度控制在目标温度的±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风冷散热器 集中控制 局域网监控
下载PDF
炉法炭黑燃烧优化控制方案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金龙 康海龙 +2 位作者 俞聚森 杨建波 宋甲凯 《中国仪器仪表》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本文介绍了炉法炭黑生产过程中燃烧优化控制方案的应用。优化的控制方案包括风量补偿和燃烧模型,旨在保证燃料的燃烧稳定性和效率,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燃烧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燃烧过程和燃烧器性能,为优化燃烧器设计、... 本文介绍了炉法炭黑生产过程中燃烧优化控制方案的应用。优化的控制方案包括风量补偿和燃烧模型,旨在保证燃料的燃烧稳定性和效率,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燃烧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燃烧过程和燃烧器性能,为优化燃烧器设计、提高燃烧效率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最终,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炉法炭黑生产的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 风量补偿 燃烧模型 稳定性 效率
下载PDF
煤粉预热-低氮燃烧机理及颗粒物协同控制
10
作者 朱广庆 胡润洁 +1 位作者 惠世恩 牛艳青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7-354,共8页
通过燃烧优化有望实现煤粉高效低氮燃烧与颗粒物(PM)的协同源控制,也是完成低碳的重要清洁燃烧方式。为阐明预热-燃烧过程NO和PM生成特性和减排机理,针对预热过程中煤氮的析出、挥发分氮的转化以及预热-燃烧过程NO的生成和还原机制及PM... 通过燃烧优化有望实现煤粉高效低氮燃烧与颗粒物(PM)的协同源控制,也是完成低碳的重要清洁燃烧方式。为阐明预热-燃烧过程NO和PM生成特性和减排机理,针对预热过程中煤氮的析出、挥发分氮的转化以及预热-燃烧过程NO的生成和还原机制及PM生成展开研究。烟气中主要气体组分和PM分别采用烟气分析仪和荷电低压撞击器(ELPI+)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气相过量空气系数(αgas)可作为以气相反应为主的预热区反应性(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效判据。适当增大预热区过量空气系数(α_(p))会增加预热区NO生成,但明显降低整个预热-燃烧过程中NO生成。高预热温度可显著降低NO的生成,预热温度由1 200 K升至1 600 K时,NO降低效率由42.25%提高至51.44%。然而,αp持续增加将减弱NO脱除率的下降趋势。燃烧温度升高对焦炭氧化生成NO和焦炭还原NO过程均有促进作用,但对NO生成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同时,预热-燃烧降低细颗粒物生成,尤其是PM_(0.3)生成量减少27.57%。预热-燃烧技术可实现燃烧过程中对PM和NO生成的协同源控制,对煤炭清洁燃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燃烧 气相过量空气系数 NOx 颗粒物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基于VPX架构的集成光纤惯组复合热控设计方法
11
作者 张波 张燕萍 +3 位作者 郭林肖 李程 高岗 师祥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856,共8页
为适应控制系统低成本、高集成发展趋势,光纤惯组趋于高集成一体化设计。然而,精密仪表和大量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造成惯组内热流密度大大增加,传统的热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基于VPX架构的集成光纤惯组,提出了... 为适应控制系统低成本、高集成发展趋势,光纤惯组趋于高集成一体化设计。然而,精密仪表和大量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造成惯组内热流密度大大增加,传统的热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基于VPX架构的集成光纤惯组,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强迫风冷+相变材料的复合热控设计方法。通过系统热仿真及地面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将集成光纤惯组内台体温度控制在惯性仪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对系统高度集成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纤惯组 强迫风冷 相变材料 复合热控
下载PDF
基于冷负荷需求预测的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
12
作者 邵玉侠 李海龙 +1 位作者 刘传明 陆小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177-179,共3页
冷负荷需求预测是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的核心,通过对建筑物的冷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为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依据。为了合理配置与使用空调系统的能源,实现节能,有必要预测冷负荷需求,研究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方法。本文首先收集历... 冷负荷需求预测是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的核心,通过对建筑物的冷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为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依据。为了合理配置与使用空调系统的能源,实现节能,有必要预测冷负荷需求,研究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方法。本文首先收集历史冷负荷数据,建立冷负荷需求预测模型,对空调系统的冷负荷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其次设定空调系统节能运行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新风量、运行模式和风速等,最后建立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策略优化目标函数,设计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策略,并执行控制动作,以提供节能且舒适的环境。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应用后,节能优势显著,节能率超过26%,能耗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负荷 需求预测 空调系统 智能节能控制
下载PDF
某高频段瓦式相控阵天线的热设计与试验分析
13
作者 贺畅 高峰 +7 位作者 王梓涵 杨春艳 山妮娜 郭萌 段振 崔喆 刘鹏 刘海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39,共6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瓦式相控阵天线以其小型化、高性能、高集成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有源相控阵天线发展的新趋势。但随着频段及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多功能集成芯片的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散热问题也更为突出。针对某高频段瓦...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瓦式相控阵天线以其小型化、高性能、高集成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有源相控阵天线发展的新趋势。但随着频段及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多功能集成芯片的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散热问题也更为突出。针对某高频段瓦式相控阵天线的热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强迫风冷条件下“散热风道+扁平热管”的低成本散热方案,通过数值仿真验证阵面发热器件可控温度及多功能集成芯片温度一致性,搭建热测试平台进行热测试,对测试点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进行对比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热控结构能够满足发热器件的壳温要求以及多功能集成芯片的温度一致性要求,进一步验证了该散热方案的合理性,可为后续同类瓦式相控阵天线的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式相控阵天线 多功能集成芯片 强迫风冷 扁平热管 数值仿真 热测试 热控结构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鲍佳馨 谈卓越 王慧龙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7期96-104,共9页
在峰谷电价背景下,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利用谷值电价进行蓄冷,在电价较高时段释放蓄冷量,从而减少峰值用电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目标是系统能耗成本最低,同时解决传统运行策略不当而导... 在峰谷电价背景下,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利用谷值电价进行蓄冷,在电价较高时段释放蓄冷量,从而减少峰值用电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目标是系统能耗成本最低,同时解决传统运行策略不当而导致的冰槽使用效率低下问题。基于参照建筑搭建TRNSYS-Python联合模拟仿真平台,采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建筑未来24h逐时冷负荷预测模型,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考虑建筑负荷预测偏差,逐时滚动求解冰蓄冷空调系统蓄放冷最优控制策略,在保证全天冷量合理分配的同时,实现峰谷电价背景下系统运行能耗成本最低。与传统规则策略相比,优化控制策略可以针对不同冷负荷需求采取灵活的控制措施,在冷负荷需求较高时,将有限的冷量优先用在电价高峰期,有效规避高额电费支出,降低能耗成本;在冷负荷需求较低时,通过精准预测,仅储存必要冷量,确保冰量在一天中被完全利用,提升冰蓄冷系统效率。在基于设计日负荷100%、75%、50%三种工况下,优化控制策略比传统规则策略分别可节约能耗成本7.95%、12.64%和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蓄冷空调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优化控制策略 冷负荷预测 峰谷电价 能耗成本
下载PDF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研究进展综述
15
作者 李旺 魏豪 +3 位作者 原野 郭克石 邓青 梁增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9期15-17,共3页
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带来了能源消耗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空调冷却系统能耗占据了数据中心总能耗的显著比例。文章系统性地梳理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的研究工作进展,探讨了机房环境及气流组织优化、废热... 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带来了能源消耗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空调冷却系统能耗占据了数据中心总能耗的显著比例。文章系统性地梳理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的研究工作进展,探讨了机房环境及气流组织优化、废热回收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提高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最后总结了提高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效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节能 空调系统优化 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智能控制优化
下载PDF
建筑机电设备的节能控制方法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金明珠 倪洪超 何梁亮 《建筑电气》 2024年第S01期43-49,共7页
建筑机电设备的节能降耗和运行维护一直是物业管理的痛点,建筑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降低建筑能效、节约运营成本、简化管理难度和延长设备寿命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冷热源、空调与通风系统的监... 建筑机电设备的节能降耗和运行维护一直是物业管理的痛点,建筑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降低建筑能效、节约运营成本、简化管理难度和延长设备寿命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冷热源、空调与通风系统的监测、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对AI节能算法逻辑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源 空调与通风 节能控制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冲击性煤层综放面采空区漏风区域识别及控制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李文福 马小辉 +5 位作者 刘咸富 王向阳 何伟 王岩 白晓敏 刘万成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33-137,共5页
矿井煤层发生冲击失稳易诱发矿压灾害,且工作面间煤柱破碎形成漏风通道,采空区自燃危险性增强。以孟村煤矿401103深埋冲击倾向性超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工作面开采时漏风及煤自燃诱因,测定工作面及相邻采空区的漏风规律并数值模... 矿井煤层发生冲击失稳易诱发矿压灾害,且工作面间煤柱破碎形成漏风通道,采空区自燃危险性增强。以孟村煤矿401103深埋冲击倾向性超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工作面开采时漏风及煤自燃诱因,测定工作面及相邻采空区的漏风规律并数值模拟验证煤自燃危险区域,从而制定漏风控制及煤自燃防控措施。结果表明:401103工作面受冲击矿压影响较大,漏风供氧增加了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风险;漏风观测数据表明面间煤柱存在漏风通道,使得两工作面采空区形成了复合漏风采空区;在401103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自燃危险区域主要集中于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工作面进风隅角与其临近的401102采空区产生明显的漏风涡流区。采用束管监测、漏风封堵、材料阻化与调节风量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工作面及相邻采空区的遗煤自燃,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性煤层 综放开采 漏风供氧 自燃危险区域 综合防控
下载PDF
滨海发射场火箭整流罩空调控制策略研究
18
作者 韦康 俞少行 +2 位作者 陈宾毅 王杰 白玥 《宇航总体技术》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直流式整流罩空调在夏季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中,存在制冷量有台阶、热工影响因素多、受环境影响大、响应特性差等问题,对此展开分析,提出了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温湿度解耦、制冷量台阶处理等... 直流式整流罩空调在夏季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中,存在制冷量有台阶、热工影响因素多、受环境影响大、响应特性差等问题,对此展开分析,提出了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温湿度解耦、制冷量台阶处理等空调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措施有效。采用该控制策略对航天器进行环境保障,满足航天器对火箭整流罩内的温湿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罩空调 制冷量台阶 PID控制 温湿度解耦
下载PDF
轧钢线材提速增效工艺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王保和 王俊辉 +2 位作者 付正恩 彭建斌 王浩宇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128-130,共3页
六钢轧钢技术创新团队在充分利用现有工艺装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及生产工艺路线优化,突破原始设备与产能不匹配的约束,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对设备进行综合性能开发,使轧制速度平均提高5 m/s,产能得到更大地释放,实现“提速增产... 六钢轧钢技术创新团队在充分利用现有工艺装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及生产工艺路线优化,突破原始设备与产能不匹配的约束,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对设备进行综合性能开发,使轧制速度平均提高5 m/s,产能得到更大地释放,实现“提速增产,降本增效”的目的。本项目的实施与应用,是对线材前沿生产技术的实践,还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很大的裨益,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为国家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系统 工艺路线 温度控制 工艺参数 导卫配置 风冷线参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风冷热泵除霜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20
作者 张蓄金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5期88-93,128,共7页
当前的智能除霜过程没有考虑机组本身对除霜的影响,造成以BP神经网络为主的控制方法能耗高,效率低。该文提出改进BP神经网络控制风冷热泵除霜控制方法。结合质量守恒定理,明确风冷热泵中湿空气和风机翅片管热器间的换热关系,通过计算控... 当前的智能除霜过程没有考虑机组本身对除霜的影响,造成以BP神经网络为主的控制方法能耗高,效率低。该文提出改进BP神经网络控制风冷热泵除霜控制方法。结合质量守恒定理,明确风冷热泵中湿空气和风机翅片管热器间的换热关系,通过计算控制单元进口和出口处含湿量差值得到风冷热泵的结霜量;使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将空气侧换热器结霜相关参数和机组系统对结霜的影响参数作为网络输入,基于结霜量输出换热器除霜开始时间和加热结束时间,实现风冷热泵除霜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在170 s以内解除冻霜,并将结霜过程中的运行压力波动维持在0.3 MPa,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加快了除霜效率,确保空调设备能高性能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 结霜量 除霜控制 改进BP神经网络 霜层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