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izing the Culture of Technology Teams: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Healthier and More Productive Work Environments
1
作者 Julio Henrique Salina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23年第12期641-671,共31页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echnology teams to stay competitive. However, members of these teams often work in stressful and unhealthy environments, which can undermin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echnology teams to stay competitive. However, members of these teams often work in stressful and unhealthy environments, which can undermine their productivity and well-being. The humanization of the culture of technology teams is an approach that aims to create healthier and more productive work environments for team members, promoting balance betwee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a healthy and productive work environment, many companies do not invest in strategies to humanize the culture of their technology teams. This can lead to high levels of stress, staff turnover and low productiv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identify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humanize the culture of technology teams and create healthier and more productive work environments in digital companies. For this, factors such as management styles, psychological safety, human-centered development, individual beliefs and time and energy management will be analyzed. The project’s methodology will include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ubject an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ill be performed using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This projec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humanization of the culture of technology teams in digital companies.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companies that want to create healthier and more productive work environments for their team me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echnology Teams Workplace Well-being Employee Productivity human-Centered Management Work Environment Team Dynamics Mental Health in Tech Leadership in technology Employee Engagement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中的三支结构
2
作者 张传雷 姚一豫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为了从基于认知计算的三支决策(three-way decisions,3WD)理论来解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从3WD几何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关键研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包括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三大主义... 为了从基于认知计算的三支决策(three-way decisions,3WD)理论来解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从3WD几何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关键研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包括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三大主义、人工智能发展中的3种分类、机器学习的3种方式、智能本质中的三层金字塔结构、智能生成机理中的三支结构、大数据的三V结构、人工智能伦理的三定律以及人工智能中人类与机器关系的三元结构等。通过3WD三元组的几何结构和模式,尝试对人工智能中三元处理进行解释。本文工作可对3WD在大数据分析、知识发现、计算智能、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决策 人工智能 三元组 几何结构 人机关系 智能本质 技术分类 人工智能伦理
下载PDF
教育技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溯源、要义与路径
3
作者 孙立会 周亮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5期3-15,共13页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技术在数智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肩负服务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追本溯源,教育技术发展史均与各国“教育强国”的发展路径耦合相连。教育技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在于构建中国教育技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教育...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技术在数智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肩负服务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追本溯源,教育技术发展史均与各国“教育强国”的发展路径耦合相连。教育技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在于构建中国教育技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强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方法论”对教育学科的全面支撑作用,进而在多学科领域中应用教育技术服务强国建设,最终推动教育技术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的强国作用,培养服务强国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上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教育技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路径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立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教育技术学科本土化纵深发展,发挥教育技术的方法论作用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变革,讲好教育技术中国故事为世界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智慧范本,完善教育技术服务教育学科发展与创新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强国 自主知识体系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方法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的科普立场研究
4
作者 杨海伟 张会丽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进行梳理,探讨科普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研究表明,科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知识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科普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
下载PDF
AI“恐怖谷”蕴含的主体性困境及其重塑 被引量:7
5
作者 邢冬梅 赵艺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森政弘“恐怖谷”曲线揭示了人类对拟人机器的情绪变化。机器智能化发展下人类因主体性释放与“神我”崛起而产生喜悦感,因主体性被压制与“失我”放大而产生厌恶感。主体性一旦失控,“神我”幻想破灭,“失我”的“恐怖谷”由此突现,人... 森政弘“恐怖谷”曲线揭示了人类对拟人机器的情绪变化。机器智能化发展下人类因主体性释放与“神我”崛起而产生喜悦感,因主体性被压制与“失我”放大而产生厌恶感。主体性一旦失控,“神我”幻想破灭,“失我”的“恐怖谷”由此突现,人类对待人工智能的情绪发生极致反转。AI“恐怖谷”是生成主体性冲撞抽象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丢失了本体意义上的生成性,诱发了认知意义上的“恐惑谷”,人类的高度抽象能力将自己困囿于主体性失控的恐惧之中。而ChatGPT和人技共生共进的主体性重塑能够超越AI“恐怖谷”,促使“恐怖谷”上升拐点的降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恐怖谷” 抽象主体性 生成主体性 ChatGPT 人技共生共进
下载PDF
现代智能技术下的人与新文科的使命 被引量:3
6
作者 蓝江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5-16,141,共13页
当智能技术兴起的时候,有不少人担心智能技术即将取代人类的存在,甚至让人类成为智能机器的仆从。对于这种焦虑神话的破除,需要重新定位人文科学,将人文科学看成不同时代下的人与技术环境之间的外在进化的关联。人类的存在,首先是一种... 当智能技术兴起的时候,有不少人担心智能技术即将取代人类的存在,甚至让人类成为智能机器的仆从。对于这种焦虑神话的破除,需要重新定位人文科学,将人文科学看成不同时代下的人与技术环境之间的外在进化的关联。人类的存在,首先是一种技术药学的存在,药物打断了人类自然进化的过程,建立了药学化的进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类身体总是不断地与技术化的假体结合成新的关系,而不同时代也在这种假体关系中来界定人的存在,因此,所有的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科学。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今天,这意味着人类与智能技术有着全新的假体关系,也意味着新文科的使命就是发掘出智能技术的药性,实现人类本身的新一轮外在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新文科 使命
下载PDF
科技、教育、人才:科技伦理新形态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国文 王虹媛 《科技智囊》 2023年第6期56-64,共9页
当代科技发展为人类个人生存形态、社会存在样态提供支撑的同时,科技应用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呈现出多样态、多领域、多地域的特征,科技应用的内在蕴含与社会效应引发了对科技伦理的探讨。科技伦理是基于道德思辨范畴中对人类科技活动合理... 当代科技发展为人类个人生存形态、社会存在样态提供支撑的同时,科技应用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呈现出多样态、多领域、多地域的特征,科技应用的内在蕴含与社会效应引发了对科技伦理的探讨。科技伦理是基于道德思辨范畴中对人类科技活动合理性、行为边界及其价值约定的根本规范。文章基于新时代背景,以科技伦理新形态为出发点,探索其内在构成逻辑,从价值本义、价值趋向、价值依归的三重维度系统揭示科技伦理新形态的内涵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技之新 人才之善 价值内涵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思想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蒋万胜 胡艳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7-33,F0002,共8页
劳动与人类相伴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思想从生物意义上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即劳动通过创造人手、语言、大脑从而创造了人本身,人又在不断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密切合作而形成社会。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时代技术浪... 劳动与人类相伴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思想从生物意义上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即劳动通过创造人手、语言、大脑从而创造了人本身,人又在不断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密切合作而形成社会。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时代技术浪潮中的主要技术之一,推动着“劳动创造人”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介入人类劳动过程中,通过延伸人的肢体、外化人的大脑、破除人的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增强人的社会交往,使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去从事脑力劳动,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 人类劳动 “劳动创造人”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仙 黎加厚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该文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界定和对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了教育技术领域的核 心问题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文章最后结合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新界定分析了近年来人们对发挥人的 主体性所作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教育技术发展 主体意识 核心问题 技术领域 界定
下载PDF
论现代竞技运动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回归与重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崇乐 姜立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
考查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现代竞技运动从兴起之日至今,一直与现代科技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科技在竞技运动中的过度应用使运动员异化为"技术人",从而导致了人和技术共同承担了运动过程和结果,最终造成了... 考查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现代竞技运动从兴起之日至今,一直与现代科技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科技在竞技运动中的过度应用使运动员异化为"技术人",从而导致了人和技术共同承担了运动过程和结果,最终造成了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主体地位的缺失,其根本原因是在竞技运动领域人对自我发展认识的缺失。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通过体育审美教育,促进竞技运动价值理念的合理回归,促使技术角色的合理回归,促进体育人文精神的合理回归从而达到消解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主体地位缺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竞技运动 主体地位 技术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当代医学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健 张晨 徐青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对"人"的把握水平制约着医学模式和医学发展的水平;马克思人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为从逻辑起点上反思生物医学的失误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资...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对"人"的把握水平制约着医学模式和医学发展的水平;马克思人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为从逻辑起点上反思生物医学的失误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技术成为控制工人的手段;当今的医学领域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技术异化倾向,需要认真反思批判;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当代医学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主体在素质、能力和社会关系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技术异化 人的全面发展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下载PDF
智能社会的变革与展望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成素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3,共5页
智能革命的发展最终将会对工业文明釜底抽薪,成为工业文明的掘墓人和智能文明的缔造者。智能文明将是社会与技术高度纠缠的文明,也是深度拷问人类本质特征的文明。我们只有辨明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 智能革命的发展最终将会对工业文明釜底抽薪,成为工业文明的掘墓人和智能文明的缔造者。智能文明将是社会与技术高度纠缠的文明,也是深度拷问人类本质特征的文明。我们只有辨明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出台规范人工智能发展的约束机制和有效治理的全球标准,才能守护人的底线。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曾经在工业时代位于边缘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置于智能文明时代的中心。未来智能社会的重建充满了对人类智慧的更加严峻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文明 人的本质特征 人与自然 人与技术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及其人文风险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红玉 易显飞 叶岸滔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脑机接口技术是用计算机、电极、芯片等外部装置设备代替神经、肌肉等常规中介来实现大脑与外界信息交互的新型控制技术。若广泛应用于人类,将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对用户个人而言,可能造成身体安全隐患,产生情感心理问题,致其自主性被... 脑机接口技术是用计算机、电极、芯片等外部装置设备代替神经、肌肉等常规中介来实现大脑与外界信息交互的新型控制技术。若广泛应用于人类,将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对用户个人而言,可能造成身体安全隐患,产生情感心理问题,致其自主性被削弱、创造力逐渐消蚀等风险;对群体或社会而言,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动摇或分化既有的治理权力,出现失业群体“极化”现象,致使犯罪事件和公共安全危害增多、战争概率上升等风险。学界应进一步加强对脑机接口技术风险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探讨应对与治理之策,引导脑机接口技术朝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技术 人文风险 人技关系
下载PDF
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消解及其教育对策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济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近代启蒙运动以来所产生的科学技术及其不正确的运用,使人的生活世界被消解和异化了,并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向善性的多重疏离。重建充满温情的、富有诗意的、蕴含无限生机的“对话”式的现实生活世界,就... 近代启蒙运动以来所产生的科学技术及其不正确的运用,使人的生活世界被消解和异化了,并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向善性的多重疏离。重建充满温情的、富有诗意的、蕴含无限生机的“对话”式的现实生活世界,就需要我们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价值与限度,引导人们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教育人们关注和建构人情化的生活世界,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生活世界 教育对策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志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本文试图在对流行的技术和人的本质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刻意义。文章强调,只有通过对人和技术的相互界定,通过二者之间的解释学的循环,通过一种历史性的眼光,才有可能对人的历史和本质、技术谱系进行深入... 本文试图在对流行的技术和人的本质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刻意义。文章强调,只有通过对人和技术的相互界定,通过二者之间的解释学的循环,通过一种历史性的眼光,才有可能对人的历史和本质、技术谱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本质 生成
下载PDF
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海霞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6,37,共4页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就要坚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关注...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就要坚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解读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思想──技术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勇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95-399,共5页
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是技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问题的基础是二者本质的关系问题。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了这个问题。他通过对传统的人类学的技术进化论的研究,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双向的,同时在人类文化和技术... 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是技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问题的基础是二者本质的关系问题。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了这个问题。他通过对传统的人类学的技术进化论的研究,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双向的,同时在人类文化和技术发展中存在着一种延迟的时间关系;他赞同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中关于时间概念的作用的论述,同时也对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本质时对时间的忽视进行了批判;他还借鉴了胡塞尔关于三种回忆的区分,并在不同的层次上发展了德里达的延异概念,提出了自己关于技术本质和人的本质关系的不同理解。斯蒂格勒对该问题的解答方式为我们建立新的人与技术关系,认识它们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本质 时间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论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秀云 王为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8-11,共4页
从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术成果的技术哲学思想中,可以挖掘出丰富的、非凡的关于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们从对人的本质分析入手,指出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进步和发展是以其自身的多样性的异化... 从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术成果的技术哲学思想中,可以挖掘出丰富的、非凡的关于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们从对人的本质分析入手,指出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进步和发展是以其自身的多样性的异化得到表现的。而造成人的异化的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在本性上都是技术和工业的一个结果。马克思把人的片面化,看作历史展开并完成自身的一个必要的、不可剔除的内在环节。但人类异化的克服,从根本上仍然需要依靠技术进步与工业文明。技术与工业文明是人类彻底解放的根本力量,同样也是人类最终获得自由的根本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本质力量 异化 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王国
下载PDF
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士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0-26,32,共8页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可以重新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体内进化、社会人进化以及后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技术发展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主因,这种认识从本体论上超越了技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而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论述,为阐释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深刻内涵提供了认识论上的营养。以此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内涵,以及合理澄清两者遭遇诟病的症结。由此我们认为,人与社会的"技术化"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没有外在于教育。以此技术观为出发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可以梳理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两种实践形式。"修旧如旧"是落后技术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只有"以旧换新"才能逐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 技术化 技术观 人类学 教育哲学
下载PDF
科技时代人与自然二重化关系的理性思辨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文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0,共3页
人类活动实践使人与自然构成了二重化的关系,人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负有责任.唯有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关键词 人与自然 人类活动 协调 实践活动 人的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