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审计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
1
作者 陈军梅 仇娟东 雷春雨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采用2008—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宽松的信贷,且这种效应具有延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违规行为、加快经济... 采用2008—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宽松的信贷,且这种效应具有延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违规行为、加快经济增长三条渠道促进银行扩充信贷。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审计对内部治理较好、东部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好的银行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审计增强了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媒体监督削弱了国家审计的促进效应,而公众监督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审计推动了银行信贷投放,但对贷款集中度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相较于商业贷款和非农户贷款,国家审计提升了消费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审计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升了银行财务业绩,说明国家审计可以助推银行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信贷行为 商业银行 社会审计 媒体监督 信贷资源配置
下载PDF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审计研究
2
作者 焦燕生 《市场周刊》 2024年第35期84-87,共4页
随着经济环境下行及资产风险分类新规的执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能否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财务健康和经营稳定性。文章分析了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主要风险,... 随着经济环境下行及资产风险分类新规的执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能否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财务健康和经营稳定性。文章分析了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通过开展不良资产处置相关的审计项目及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识别、管理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并向管理层提供决策建议,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审计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浅议如何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3
作者 张瑞青 《市场周刊》 2024年第30期81-84,共4页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复杂的外部挑战和业务转型压力。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含义,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对提升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和合规水平的重要作用,据此进一步分析了现行农村商业银行...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复杂的外部挑战和业务转型压力。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含义,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对提升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和合规水平的重要作用,据此进一步分析了现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内控评价工作改进建议,以助力农村商业银行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评价 风险管理 稳健发展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6
4
作者 糜仲春 申义 张学农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快速、准确评估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过长期实地调研,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其中,所建非财务指标体系,从行业环境、企业...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快速、准确评估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过长期实地调研,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其中,所建非财务指标体系,从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者经验与素质、信用品质四方面进行评估;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现金流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总资产比、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比、总资产周转速度、流动比率、现金流贷款比六个指标。以Logit统计回归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评估模型,在分别评估非财务指标信息和财务指标信息后,加权相加两方面结果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实证检验证明,该评估体系的评估正确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 风险评估 LOGIT回归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宗军 崔鑫 邵芸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4年第5期4-7,18,共5页
本文在对目前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实现了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科学评价与判断。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中国 评价指标体系 不良贷款率
下载PDF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继红 周仁俊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2,55,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我们利用2001—2006年的30个有效样本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客户集中度高,资产敏感性缺口大,资本利润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审计费用高;而前十名客户贷款比...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我们利用2001—2006年的30个有效样本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客户集中度高,资产敏感性缺口大,资本利润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审计费用高;而前十名客户贷款比例体现了贷款风险分散的程度,其比例越大审计费用越低;对于需要维持较高水平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审计师收取了更多的费用。总的来说,审计费用与监管机构认为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强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监管风险 审计定价 审计费用 决定因素
下载PDF
模糊数学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明明 杨志翔 +1 位作者 姚飞 张逸静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文中通过对目前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因素的分析 ,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构造出一个数学模型。
关键词 模糊数学 商业银行 风险评价 经营风险 数学模型 中国
下载PDF
信息化创新、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同建 吕宝林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8,共6页
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信息化创新、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相关性的经验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对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激励性机理,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效率、加强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提供现... 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信息化创新、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相关性的经验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对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激励性机理,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效率、加强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息化 创新 加强内部控制 操作风险控制 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 Research risk Control Operation 国有商业银行 结构方程模型 控制相关性 理论借鉴 现实性 经验性 激励性 化效率 机理 分析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模型实证研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角度的检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同键 杨爱民 张成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6-43,共8页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已进入实施阶段,这不仅是对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准则的新发展,更是对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2006年,新协议将风险控制确立为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而操作风险控制正...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已进入实施阶段,这不仅是对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准则的新发展,更是对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2006年,新协议将风险控制确立为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而操作风险控制正变为国际银行业风险控制的首要目标。在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计量规则与风险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测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绩效。因子分析可以对绩效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供实证检验,并由此揭示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计量 业务流程优化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李 侯景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从审计管理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情况、内部审计外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的现状,阐述了其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机理,并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途径。期望通过探讨,对完...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从审计管理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情况、内部审计外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的现状,阐述了其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机理,并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途径。期望通过探讨,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充分显现内部审计的价值,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经营风险
下载PDF
个人信贷客户信用评估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赖辉 帅理 周宗放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9期97-103,共7页
将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客户的信用行为和信用状态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出"个人信用行为状态"概念。在分析个人信用行为状态的特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人信贷客户的个人信用行为状态指数。借鉴多维动态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 将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客户的信用行为和信用状态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出"个人信用行为状态"概念。在分析个人信用行为状态的特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人信贷客户的个人信用行为状态指数。借鉴多维动态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个人信用行为状态指数的多维动态信用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个人信贷客户信用评估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客户 信用行为 信用风险 信用状态 信用评估 商业银行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内控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林兵 谭清美 吴华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9期11-15,共5页
入世以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监管的不成熟与银行的政策依赖性不断显现,国内银行业正面临多重考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再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 入世以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监管的不成熟与银行的政策依赖性不断显现,国内银行业正面临多重考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再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内控风险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贷存比与银行的技术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资产收益率与银行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权益比率对银行的技术效率影响有正相关关系;银行资产规模与银行技术效率存在较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影响银行内控风险的主要因素为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与银行资产规模。基于上述结论,为降低银行内控风险,建议落实降低不良贷款规模,努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选择合适的经营规模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内控风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江涛 周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9-61,共3页
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是对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的有效工具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对银行技术风险进行科学的评级。建立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使监管部门有能力识别、评估、检测及控制银行技术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技术风险 综合评价 灰色理论
下载PDF
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畅 陈飞 田剑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08,119,共4页
商业银行服务外包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占据了金融服务外包的主导地位。本文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联合论坛出台的《金融服务外包文件》列举的风险类型进行分类、合并,构建一个关于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基于SEM模型... 商业银行服务外包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占据了金融服务外包的主导地位。本文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联合论坛出台的《金融服务外包文件》列举的风险类型进行分类、合并,构建一个关于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基于SEM模型上,运用SPSS、AMOS等统计软件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人力风险和操作风险与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而系统风险和信用风险与绩效不则不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服务外包 评价体系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借鉴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岷峰 潘晓惠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6期86-90,共5页
中国金融对国际经济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大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国别风险,国别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对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经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可以提高跨国经营效率... 中国金融对国际经济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大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国别风险,国别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对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经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可以提高跨国经营效率,从而保持金融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国别风险 借鉴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评估方法应用述评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宗成 田峰 吴永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4-29,共6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如何改进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预测精度是摆在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大致经历了比例分析、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三个阶段。在对风险、信用风...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如何改进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预测精度是摆在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大致经历了比例分析、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三个阶段。在对风险、信用风险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评估及预测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思静 杜海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3,共5页
信贷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客户信用评级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一环是商业银行进行授信、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基础。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开发和完善也成为了当前银行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针对当前商... 信贷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客户信用评级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一环是商业银行进行授信、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基础。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开发和完善也成为了当前银行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管理的现状与不足,从四个方面对评级指标进行选取。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并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和客户信用等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模型的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文章的评级模型并不同于国外研究论述的数学模型,其在操作上更加简便,信息获取也较为方便,更加适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和使用,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 平衡计分卡 企业管理 银行信贷 信贷风险
下载PDF
基于ERM框架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继荣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结构的一部分,是对其它控制进行的再控制。由原来的"独立评价职能"转变为"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在银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风险与效益并存的时代,现代银行业倡...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结构的一部分,是对其它控制进行的再控制。由原来的"独立评价职能"转变为"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在银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风险与效益并存的时代,现代银行业倡导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本文选取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角色定位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ERM框架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晓波 张同建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5,共5页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实践,经验性的研究能够揭示出若干影响因素的优势功能,并发现其他影响因素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地改进操作风险的控制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信息披露 内部稽核 多元回归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体系的构建——基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实证估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国城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1,共10页
当前,信息系统风险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由此,商业银行如何正确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估计,并有效构建自身的安全审计免疫机制,将变得无比重要。以"审计免疫"为理论指导,以"信息熵"为关键技术,结合商业银... 当前,信息系统风险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由此,商业银行如何正确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估计,并有效构建自身的安全审计免疫机制,将变得无比重要。以"审计免疫"为理论指导,以"信息熵"为关键技术,结合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运营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安全风险估计的"信息熵"模型,分析该模型对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的贡献,并基于"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与"免疫防御"视角,提出构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体系的建设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系统审计 安全审计 免疫体系 安全风险 信息熵 审计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