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e of the Emperor and Common Belief in the Roman Empire
1
作者 Guido Migliorat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2期553-558,共6页
Literary sources,but also epigraphic evidence and above all artifacts and papyrus documents of the imperial age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ommon belief in the healthy and prophylactic power of the image of the R... Literary sources,but also epigraphic evidence and above all artifacts and papyrus documents of the imperial age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ommon belief in the healthy and prophylactic power of the image of the Roman emperor was deeply rooted in the current mentality,so much so as to be assimilated by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and propagan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of the Roman emperor common belief current mentality
下载PDF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多模态过程故障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凯 杨朋澄 +1 位作者 彭开香 陈志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2,共14页
传统的多模态过程故障等级评估方法对模态之间的共性特征考虑较少,导致当被评估模态故障信息不充分时,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共性–个性深度置信网络(Common and specific deep belief network,CS-DBN),该网络充分... 传统的多模态过程故障等级评估方法对模态之间的共性特征考虑较少,导致当被评估模态故障信息不充分时,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共性–个性深度置信网络(Common and specific deep belief network,CS-DBN),该网络充分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深度分层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度量多模态数据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得到能够反映多模态过程共有信息的共性特征以及反映每个模态独有信息的个性特征;其次,基于CS-DBN,利用多模态过程的已知故障等级数据生成多模态共性–个性特征集,通过加权逻辑回归构建故障等级评估模型;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的故障等级评估中.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多模态故障等级数据的增加,所提方法的评估准确率逐渐增加,当故障信息充足时,评估准确率可达98.75%;故障信息不足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评估准确率提升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过程 故障等级评估 共性–个性特征 深度置信网络 带钢热连轧
下载PDF
Chinese Relig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Ideas and Practice
3
作者 张弩 WANG Mi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s a clear civil right enshrined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s a clear civil right enshrined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religious community in China has created conditions and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religious community to play a more active role in social affairs. The five major religions in China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ideas PRACTICE
下载PDF
民间信仰对长寿群体精神环境的共性影响——以中国巴马、日本冲绳为例
4
作者 罗成舜 李明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形成的文化根源之一。中国巴马和日本冲绳的民间信仰对当地居民的世界观、生命观、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家庭伦理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间接地促进了两地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的形成。两...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形成的文化根源之一。中国巴马和日本冲绳的民间信仰对当地居民的世界观、生命观、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家庭伦理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间接地促进了两地长寿群体良好精神环境的形成。两地民间信仰对长寿群体精神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形成乐观纯朴的生活态度、构建友好和睦的社群关系、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等三个方面。同时,民间信仰在影响两地长寿群体的精神环境形成的过程中,还展现出间接性、持久性与内隐性的特点。正确认识民间信仰在长寿群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明确其中所体现的价值与特点,可以为我国全民健康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 冲绳 民间信仰 长寿群体 精神环境 共性影响
下载PDF
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余傲 刘在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5-20,共6页
共同富裕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从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创造的共同富裕,离不开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共同富裕是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 共同富裕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从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创造的共同富裕,离不开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共同富裕是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的富裕,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的支撑与维护。实现共同富裕要加强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无私奉献教育,推进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深入人心,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思想道德建设 公平正义 理想信念
下载PDF
节日仪式传播:并非一个共享神话——基于广西仫佬族依饭节的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力丹 王晶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
詹姆斯·凯瑞提出他的传播仪式观之后,受到学界的最大质疑在于其观点理想化。如果将凯瑞的观点联系具体的研究背景进行解读,就会发现,有关传播仪式观的思想并非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仪式"乌托邦"。本文以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和... 詹姆斯·凯瑞提出他的传播仪式观之后,受到学界的最大质疑在于其观点理想化。如果将凯瑞的观点联系具体的研究背景进行解读,就会发现,有关传播仪式观的思想并非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仪式"乌托邦"。本文以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和克里弗德.格尔茨的仪式观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民族志调查的基础上,阐释仪式传播中的文化共享与信仰塑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传播 依饭节 共同信仰 传播仪式观 格尔茨 民族志研究
下载PDF
交互认识论:群众路线的新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华 张践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是交互认识论,强调了"干-群"双主体之间的对等性、互动性和主体性原则,因而彰显了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摒弃了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论思路,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与本体论、辩证法上相一致的表达。通过交互认识,领... 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是交互认识论,强调了"干-群"双主体之间的对等性、互动性和主体性原则,因而彰显了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摒弃了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论思路,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与本体论、辩证法上相一致的表达。通过交互认识,领导与群众形成共同知识与共同信念,在一个不断信息更新、信念修正、信息域和知识域增大的动态过程中,实现领导与群众的利益与责任的一致、手段与目标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认识论 共同知识 交互信念 共同信念 知识域
下载PDF
论悲悯与共通感——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 被引量:9
8
作者 胡伟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8,153-154,共10页
宗教之所以为人接受,在于它的悲悯品格。悲悯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人有一种无可释怀的追求与那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在这种追求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冲突,由之而体会到... 宗教之所以为人接受,在于它的悲悯品格。悲悯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人有一种无可释怀的追求与那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在这种追求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冲突,由之而体会到人类生存的普遍性苦难与悲剧性命运,故悲悯其实是对整个人类之无法排遣的悲剧性命运的悲悯。悲悯根植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中,属于人的"共通感",人通过悲悯而体悟到他的群体性。宗教信仰赋予悲悯以实践的品格,即救赎之爱意味着宽恕与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悯 共通感 宗教信念
下载PDF
乡土美学与民间理想的艺术礼赞——苗族民间锉花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田茂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3-48,共6页
苗族锉花是湘西苗族民间剪纸的代表工艺,和一般的剪纸艺术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大的不同。除去创作主体与实际功用的差异外,苗族锉花的审美意义表现为对生活的诗化,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中的“福”、“禄”、“寿”、“喜”等价值的追求。苗... 苗族锉花是湘西苗族民间剪纸的代表工艺,和一般的剪纸艺术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大的不同。除去创作主体与实际功用的差异外,苗族锉花的审美意义表现为对生活的诗化,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中的“福”、“禄”、“寿”、“喜”等价值的追求。苗族锉花作为民间信仰的物质载体,实现着人神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传递着对于民间神灵的衷心祝祷和美好祈愿,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世俗信仰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理想 美学 乡土 民间剪纸 湘西苗族 剪纸艺术 实际功用 创作主体 审美意义 世俗生活 物质载体 民间信仰 “福” 俗信仰 诗化 神灵
下载PDF
中国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的多样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57,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制度变迁和演进的路径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与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演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更多地属于自组织系统的自我演化过程。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制度变迁和演进的路径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与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演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更多地属于自组织系统的自我演化过程。作为内生和演进的系统,制度变迁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当事人集体学习、模仿、试错和创新活动中共同知识与信念的形成、演化的结果。在"分权改革"背景下,中国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多样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处于不同环境和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地方政府和当地经济组织之间互动中的集体学习,会形成不同的具有当地特征的共同知识和信念。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当地化的惯例性默示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其他目家或地区成功的制度变迁模式都只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制度演化的内生性 共同知识和信念 路径依赖和锁定
下载PDF
我国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小城 张军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1-6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桥梁,极具现实性品格。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引发了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嬗变。把坚持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桥梁,极具现实性品格。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引发了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嬗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有利于回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对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冲击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转型 政治信仰 共同理想
下载PDF
话语预设关系中的共有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轶伦 景晓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4-70,共7页
有关预设的共有场理论(Common Ground Theory)主要是由Karttunen和Stalnaker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是话语参与者在某一语境中相互认定的一组命题。该理论对语用预设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但对于提供信息的预设(informative presupposition)... 有关预设的共有场理论(Common Ground Theory)主要是由Karttunen和Stalnaker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是话语参与者在某一语境中相互认定的一组命题。该理论对语用预设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但对于提供信息的预设(informative presupposition),它就遇到了致命的问题——对正在进行的事物无法给予正确的描述。本文对共有场理论的真值与边界问题、共有场与共同信念的关系问题、语境因素等做较为深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共有场理论 信念 适配
下载PDF
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与合理性信念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凤华 《心理研究》 2019年第3期278-285,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和网络欺凌合理性信念对网络欺凌的影响,及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通过预实验设计并检验了测量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合理性信念和网络欺凌的测量故事情景。正式研究以786名中学生为对象,采用网络欺凌普... 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和网络欺凌合理性信念对网络欺凌的影响,及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通过预实验设计并检验了测量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合理性信念和网络欺凌的测量故事情景。正式研究以786名中学生为对象,采用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合理性信念及网络欺凌情景故事和道德推脱问卷测量了中学生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和合理性信念及道德推脱。结果发现,中学生判断网络欺凌越普遍,则越认同其合理性,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和合理性信念既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欺凌,又通过道德推脱间接预测网络欺凌,即道德推脱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道德推脱 合理性信念 普遍性信念
下载PDF
亚洲秩序与宗教交往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向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72,共13页
亚洲秩序与国际社会的复杂关系,是目前执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最值得面对的问题。亚洲社会数十个国家大多具有不同的宗教背景及信仰方式,缺乏主导的价值体系或信仰结构,这无疑构成了建立当代亚洲文明秩序及命运共... 亚洲秩序与国际社会的复杂关系,是目前执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最值得面对的问题。亚洲社会数十个国家大多具有不同的宗教背景及信仰方式,缺乏主导的价值体系或信仰结构,这无疑构成了建立当代亚洲文明秩序及命运共同体要谨慎面对的问题。超国家命运共同体或亚洲文明秩序的建立,最终要取决于是否有现代国际社会的交往规则、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这种秩序既要包含亚洲各国的宗教信仰传统,同时又要超越这些宗教信仰传统,建构一种不同民族国家、不同宗教信仰都能够共享的普适价值观。为此,建构亚洲秩序中不同宗教交往之间的信仰共识与共同平台实为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秩序 国际社会 宗教交往 共同信仰 价值共识
下载PDF
作为信仰的审美与艺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知常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8,共6页
进入"无神的信仰"时代之后,宗教与信仰之间的"强相关"已经逐渐转换为了"弱相关",与此相应,哲学与信仰的关系,审美、艺术与信仰的关系,却已经从"弱相关"转为了"强相关"。尤其是审美... 进入"无神的信仰"时代之后,宗教与信仰之间的"强相关"已经逐渐转换为了"弱相关",与此相应,哲学与信仰的关系,审美、艺术与信仰的关系,却已经从"弱相关"转为了"强相关"。尤其是审美与艺术,借助于为了见证自我而创造非我世界的特殊方式,在信仰的建构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艺术 信仰 异中之同 同中之异 审美活动
下载PDF
论大学共同价值观之信仰的培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小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74-76,共3页
大学的共同价值观是指大学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大学对共同价值观的信仰可以使办学者超脱于急功近利,使大学人团结一心,让大学保持宁静,唤起理性的办学行动。现代大学可以通过"道生之、德蓄... 大学的共同价值观是指大学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大学对共同价值观的信仰可以使办学者超脱于急功近利,使大学人团结一心,让大学保持宁静,唤起理性的办学行动。现代大学可以通过"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和势成之"等方式,精心培育起对追求真理、坚守道义和崇尚自由等大学共同价值观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价值观 信仰 真理 学术自由
下载PDF
寻走于现代的传统:城隍信仰的世俗生活——基于晋中城隍庙的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润萍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共5页
城隍神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俗神和古代城市的守护神。城隍信仰在中国历史上兴衰演变,一路伴随社会文化变迁轮回更迭。如今,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城隍信仰成为了寻走于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不断以一种适应的姿态实现从神圣走向世俗的蜕变。... 城隍神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俗神和古代城市的守护神。城隍信仰在中国历史上兴衰演变,一路伴随社会文化变迁轮回更迭。如今,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城隍信仰成为了寻走于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不断以一种适应的姿态实现从神圣走向世俗的蜕变。本文以晋中城隍庙的调查为线索,阐释城隍信仰的存在意义,探讨其变迁状况及原因,力图对城隍信仰重构现象进行解读,认为在适当场所和时机对其进行重构是必要的,城隍信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传统 城隍信仰 世俗生活 晋中城隍庙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在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在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也必将对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挥重要指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教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 核心价值体系 共同理想 大学生
下载PDF
世俗的王安忆——兼与张爱玲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如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1,共6页
本文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的观点出发,指出王安忆本人的作品也具有"世俗"的特征,并在对两位作家的比较中,着重剖析王安忆的"世俗"特征的表现形式、深层意义和形成原因。本文认为,王安忆的"... 本文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的观点出发,指出王安忆本人的作品也具有"世俗"的特征,并在对两位作家的比较中,着重剖析王安忆的"世俗"特征的表现形式、深层意义和形成原因。本文认为,王安忆的"世俗"表现为喜对家常生活形态的描绘,其深层原因是因为她拥有与张爱玲不同的世界观,她喜欢市井之趣,尊重市民精神,并能够从平常人生中找寻到生命的力量,这使她建构了一个与张爱玲的文本表面相似、内核却截然不同的审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 家常 世界观 市井之趣 市民精神 大众关怀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古代政治信仰的相通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迎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能够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信仰,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价值合理性和满足近代中国的客观需要外,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古代政治信仰基于实用信仰的总体相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等哲学理路相通以及在人...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能够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信仰,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价值合理性和满足近代中国的客观需要外,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古代政治信仰基于实用信仰的总体相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等哲学理路相通以及在人的本质和社会学说上的价值目标相通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古代政治信仰 相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