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coupled ground wire interference on the precision of electric field sensors
1
作者 Xinting Liu Shilin Wu +5 位作者 Haoyu Ma Huiquan Zhang Ran Bi Bing Tian Qiancheng Lv Jun Hu 《iEnergy》 2023年第4期314-322,共9页
Electric field measurement holds immense significance in various domains.The power supply and signal acquisition units of the sensor may be coupled with ground wire interference,which could result in reduced measureme... Electric field measurement holds immense significance in various domains.The power supply and signal acquisition units of the sensor may be coupled with ground wire interference,which could result in reduced measurement accuracy.Moreover,this problem is often ignored by researcher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origin of ground coupling interference in electric field sensors and its impact on measurement accuracy.A miniature undistorted electric field sensor with wireless transmission wa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D-dot,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and optical senso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MS and D-dot exhibit diminished accuracy in measuring electric fields under uniform conditions,owing to interference from ground wires.In the case of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non-uniform conditions,the wireless sensor exhibited a measurement error of 5%,whereas the optical sensor showed an error rate of approximately 8%.However,the D-dot sensor displayed a measurement error exceeding 50%,whereas the MEMS sensor yielded an error as high as 150%.This means that the wireless sensor isolates the ground-coupled interference signal and realizes the distortion-free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ic field.The wireless sensors will find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new power systems for intelligent equipment status perception,fault warning,and other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field sensor coupled ground wire interference distortion-free measurement
下载PDF
高频变压器传导共模干扰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傅恺宁 涂江涛 陈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了搭建适合工程批量应用的高频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平台,分析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导机理,研究变压器通道上共模噪声的传导特性,评估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首先,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高频跳变电位信号,将其施加于变压器原边绕... 为了搭建适合工程批量应用的高频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平台,分析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导机理,研究变压器通道上共模噪声的传导特性,评估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首先,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高频跳变电位信号,将其施加于变压器原边绕组以模拟变压器的共模噪声传输特性;其次,采用示波器捕捉共模信号在采样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的值,判断变压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分析评估平台中采样电阻的阻值选取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比评估结果与传导电磁干扰频谱的测试结果,验证所提变压器共模抑制特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共模 容性耦合 电磁干扰
下载PDF
高频辅助变流器斩波电路共模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涛 朱柄全 +3 位作者 袁科亮 杨德勇 陆乔旭 张晨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文章针对高频辅助变流器共模谐振的分析与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共模等效建模方法。首先将“多噪声源”的变流器系统等效成多个“单一噪声源”模型,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便于分析特定噪声源产生的谐振。其次分析了高频... 文章针对高频辅助变流器共模谐振的分析与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共模等效建模方法。首先将“多噪声源”的变流器系统等效成多个“单一噪声源”模型,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便于分析特定噪声源产生的谐振。其次分析了高频辅助变流器斩波电路共模电流的时频特征和干扰耦合路径的转移导纳特性,揭示了共模谐振的产生机理。最后提出了一种从源头抑制谐振的方法,并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辅助变流器 共模干扰 干扰建模 耦合路径 谐振抑制
下载PDF
屏蔽电缆共模感应干扰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福昌 姚宗干 +2 位作者 代新 黄斌 蒋政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11,共3页
根据两线传输线的响应方程式,提出了传输线响应的电路模型,利用链型集中参数等效电路计算传输线上各点的感应电压和电流。根据镜像原理得到了一种用于计算屏蔽电缆的共模干扰电压和电流的时域解的方法。
关键词 屏蔽 电缆 电磁感应 共模干扰 传输线 数值计算
下载PDF
PWM逆变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接地电流EMI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陈斌 姜建国 孙旭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在IGBTPWM逆变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IGBT的高速开关动作产生很高|dv/dt|和|di/dt|能够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研究表明不仅需要了解干扰的频谱, 而且也必须知道它们的时域波形才能全面刻画干扰的本质。如何准确描述并分析这... 在IGBTPWM逆变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IGBT的高速开关动作产生很高|dv/dt|和|di/dt|能够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研究表明不仅需要了解干扰的频谱, 而且也必须知道它们的时域波形才能全面刻画干扰的本质。如何准确描述并分析这种问题是复杂而困难的,该文应用系统函数的方法来描述这种EMI耦合通道的特征,并不需要对寄生电路进行复杂的参数提取,而且能准确预测了EMI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接地电流脉冲峰值对应|dv/dt|的峰值。导通时,|dv/dt|基本不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而关断时,负载电流越小,|dv/dt|越小。由于|dv/dt|在开通时的值要比关断时大得多,因此接地电流EMI问题主要由IGBT的开通决定。系统函数的幅度频谱呈现带通特性。尽管逆变器工作时其拓扑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对描述耦合通道的系统函数的影响很小。当三相桥臂的两个IGBT同时开通或同时关断时,接地电流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逆变器 感应电机 驱动系统 接地电流 EMI 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
下载PDF
一种调整共模噪声源阻抗并优化EMI滤波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培康 郑峰 +4 位作者 杨小瑜 张钰 王骏飞 乔彦鹏 彭根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所涉及的端口网络均采用散射参数(S参数)来描述,变换器的寄生电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基于测得的S参数和寄生电容的仿真结果,建立平衡阻抗和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并对平衡阻抗的取值进行预测。论文提出的方法可扩大噪声源端的阻抗失配,同时增大EMI滤波器的共模插入损耗。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即使EMI滤波器的元件布局及其参数是固定,其性能仍可以通过调整平衡阻抗进行优化。因此,有效减少了传统EMI滤波器的重复设计过程,同时也避免了EMI滤波器的过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对称式Boost变换器 耦合电感 平衡绕组 共模噪声阻抗调整
下载PDF
地电流干扰系统级抑制方法及机理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陶涛 赵治华 +1 位作者 刘佳 王坤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电力电子设备以不同的馈入方式将大量干扰信号引入到独立系统壳体上,形成复杂的地电流,在不同接地系统之间通过共地耦合产生共模干扰。此处试图探索从整体上消除或减少馈入壳体的地电流,进而抑制传统屏蔽、滤波等措施难以解决的低频共... 电力电子设备以不同的馈入方式将大量干扰信号引入到独立系统壳体上,形成复杂的地电流,在不同接地系统之间通过共地耦合产生共模干扰。此处试图探索从整体上消除或减少馈入壳体的地电流,进而抑制传统屏蔽、滤波等措施难以解决的低频共模干扰。基于不控三相整流桥馈入钢板地电流回路,研究了地电流馈入机理及特性,探究了增大直流母线屏蔽层电感和在钢板两端并联LC谐振电路两种系统级抑制地电流干扰的方法,分析了其基本原理、抑制效果及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桥 地电流 共模干扰 系统级抑制
下载PDF
重频电磁脉冲对可控硅触发系统的电磁干扰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德仁 姚锋 +3 位作者 刘梦菲 何山红 车文荃 熊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93-2698,共6页
针对重频电磁脉冲(EMP)干扰现象,以可控硅门极触发电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门极共地耦合电磁干扰的理论研究,并针对重频EMP环境下可控硅触发的可靠性,分别进行了不同重频EMP数量与不同重频EMP时间间隔下可控硅的触发输出实验。结果表明:重... 针对重频电磁脉冲(EMP)干扰现象,以可控硅门极触发电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门极共地耦合电磁干扰的理论研究,并针对重频EMP环境下可控硅触发的可靠性,分别进行了不同重频EMP数量与不同重频EMP时间间隔下可控硅的触发输出实验。结果表明:重频EMP会影响可控硅的触发,重频EMP数量增多与间隔减小均使可控硅误触发的可能性增大。对比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认为重频EMP干扰是由于重频EMP累积效应与重频EMP高频分量增强从而导致交互作用耦合增强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频电磁脉冲 可控硅 电磁干扰 积累效应 共地耦合 操作过电压
下载PDF
重频电磁脉冲对氢闸流管触发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鑫龙 蒋顺利 +2 位作者 冯德仁 车文荃 熊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14-2717,共4页
以氢闸流管栅极触发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地耦合干扰模型,并进行了栅极共地耦合电磁干扰研究,实验在重复频率电磁脉冲(EMP)环境下进行。结果表明,重复频率电磁脉冲的传导干扰对氢闸流管的触发系统产生影响,其数量增多与间隔减小均使... 以氢闸流管栅极触发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地耦合干扰模型,并进行了栅极共地耦合电磁干扰研究,实验在重复频率电磁脉冲(EMP)环境下进行。结果表明,重复频率电磁脉冲的传导干扰对氢闸流管的触发系统产生影响,其数量增多与间隔减小均使误触发的可能性增大。对比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认为电磁脉冲的数量增多与间隔减小均可导致传导干扰增强从而使氢闸流管误触发趋势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闸流管 传导干扰 积累效应 共地耦合
下载PDF
电磁脉冲传导干扰对开关触发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德仁 刘梦菲 +6 位作者 王世祥 韩福村 戴燕玲 段大卫 何山红 车文荃 熊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3-668,共6页
为了研究电磁脉冲(EMP)传导干扰对开关触发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以氢闸流管栅极触发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地耦合干扰模型,进行了栅极共地耦合电磁干扰研究和重复频率EMP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重复频率电磁脉冲传导干扰对触发系统产生... 为了研究电磁脉冲(EMP)传导干扰对开关触发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以氢闸流管栅极触发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地耦合干扰模型,进行了栅极共地耦合电磁干扰研究和重复频率EMP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重复频率电磁脉冲传导干扰对触发系统产生影响,重复频率EMP数量增多与间隔减小均使误触发的可能性增大,对比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认为该现象是由重复频率电磁脉冲传导干扰的累积效应和高频分量增强导致交互作用耦合增强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干扰 重复频率电磁脉冲 积累效应 共地耦合
下载PDF
计及地线耦合的利用架空线路测量接地网接地阻抗的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凯军 胡志坚 张博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2,共6页
在利用架空线路测量接地网接地阻抗时,未断开接地网与架空地线的连接构架会使通过接地网流入大地的电流小于实际注入电流,且经过地线的分流电流由于架空地线与相线间的电磁耦合效应会在线路中产生干扰电压。因此提出在测量接地网对地电... 在利用架空线路测量接地网接地阻抗时,未断开接地网与架空地线的连接构架会使通过接地网流入大地的电流小于实际注入电流,且经过地线的分流电流由于架空地线与相线间的电磁耦合效应会在线路中产生干扰电压。因此提出在测量接地网对地电压和实际注入电流时,同步测量地线电流以减小分流效应造成的误差;并通过多次测量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以减小测量线路与地线的电磁耦合效应产生的感应电压对接地阻抗测量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压极之前的杆塔与地线绝缘或者直接相连的杆塔数目较少的情况下,所提测量方法能有效减小用架空线路测量接地网接地阻抗时地线分流造成的接地阻抗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阻抗 测量 接地网 架空地线 分流 互感干扰
下载PDF
考虑电感频变特性的共模扼流圈全电路建模及参数提取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广孝 黄珊 +4 位作者 陈文颖 高海珍 张卫东 赵明敏 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955-3962,共8页
该文对共模扼流线圈电感的频变特性进行等效,采用全电路方法分析其对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共模扼流线圈端子间的宽频阻抗特性进行测量,提取基本的等效电路参数;根据锰锌铁氧体材料磁导... 该文对共模扼流线圈电感的频变特性进行等效,采用全电路方法分析其对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共模扼流线圈端子间的宽频阻抗特性进行测量,提取基本的等效电路参数;根据锰锌铁氧体材料磁导率的频率特性和阻抗测量结果,采用幂函数对电感的频变特性进行描述,建立共模扼流线圈的全电路模型,并比较共模、差模端口传输特性。最后,结合EMI滤波器其余元器件的寄生参数,建立100k Hz^30MHz频段的等效电路模型,测试结果验证了此全电路等效模型的有效性,并讨论其在传导发射抑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发射 EMI滤波器 共模扼流圈 频变电感 互感耦合
下载PDF
有关电磁兼容实例分析及抑制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润民 刘亚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31,共4页
在电力系统内有不少电子设备均处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下工作,而在现场对那些敏感的设备来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电磁干扰的,我们只希望采用比较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法,将电磁干扰减小到最小限度。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 在电力系统内有不少电子设备均处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下工作,而在现场对那些敏感的设备来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电磁干扰的,我们只希望采用比较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法,将电磁干扰减小到最小限度。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前提条件、电磁干扰路径及电磁干扰的实例分析,并通过不同的干扰形式,采用了不同的抗干扰的抑制策略,如:金属屏蔽法、合理地布线和隔离法,有效地提高了电子仪器及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从而确保了电网设备、仪表及保护装置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同时,也为相关的电力技术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传导耦合方式 辐射耦合方式 电磁感应 干扰三要素 电磁屏蔽
下载PDF
牵引供电系统对埋地管道阻性耦合交流干扰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民武 朱久国 +3 位作者 解绍锋 李建军 朱远帆 刘思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
牵引供电系统对埋地管道阻性耦合干扰原理分析表明,埋地管道的管地电位主要受"钢轨—大地"回路传播常数的影响,由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拓扑结构及其设计参数决定。在此基础上,运用CDEGS软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对埋地管道的阻性耦... 牵引供电系统对埋地管道阻性耦合干扰原理分析表明,埋地管道的管地电位主要受"钢轨—大地"回路传播常数的影响,由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拓扑结构及其设计参数决定。在此基础上,运用CDEGS软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对埋地管道的阻性耦合交流干扰模型,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短路阻抗和埋地管道的管地电位,与传统Carson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特殊的电气拓扑结构,研究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回流网阻抗和钢轨泄漏电阻在电力机车距牵引变电所不同位置时,对埋地管道管地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越小,埋地管道距牵引变电所越近,其管地电位越高;与单线铁路相比,采用上下行钢轨横联方式的复线铁路,降低了回流网阻抗,也降低了埋地管道的管地电位;钢轨对地绝缘防护越好,钢轨泄漏电阻越大,埋地管道的管地电位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埋地管道 阻性耦合交流干扰 接地电阻 钢轨泄漏电阻
下载PDF
公共阻抗耦合噪声的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秋霞 赵建平 +1 位作者 刘萌 郝玲艳 《自动化仪表》 CAS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噪声对工业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许多方面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在分析噪声的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公共阻抗耦合的噪声及其危害,讨论分析了抑制该噪声的方法。实验表明一点接地、多点接地、减小公共阻抗可以有效... 噪声对工业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许多方面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在分析噪声的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公共阻抗耦合的噪声及其危害,讨论分析了抑制该噪声的方法。实验表明一点接地、多点接地、减小公共阻抗可以有效地抑制这种噪声,一点接地法适用于低频电路,多点接地法适用于高频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阻抗耦合 噪声 接地 阻抗
下载PDF
抑制公共阻抗耦合噪声中的接地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秋霞 赵建平 +1 位作者 刘萌 郝玲艳 《山西电子技术》 2006年第2期83-84,96,共3页
在分析噪声的基础上,对公共阻抗耦合的噪声及其产生、危害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讨论分析了接地技术即一点接地法、多点接地法在抑制该噪声中的应用,并总结出了它们的使用条件,为优化设计低噪声电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公共阻抗耦合 噪声 接地 干扰
下载PDF
接地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喜章 刘情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4,57,共3页
不合理的接地引入电磁干扰,将导致设备工作不正常。为了设备和人身安全及电子设备可靠地工作,有必要研究接地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本文介绍了接地的概念、分类及具体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 电磁兼容 接地 共模干扰
下载PDF
电磁兼容与接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静 孙娟 +2 位作者 白蕊 肖广军 郭雅丽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6年第18期56-57,共2页
针对工程实践中由于接地产生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地线干扰的原因、地线干扰的方式以及地线干扰对产品电磁兼容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接地设计改进措施。
关键词 接地 共模干扰 EMC
下载PDF
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中的共地电感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杨 贾乐 张大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31,共5页
针对体声波(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结果中滤波器的左传输零点向左偏移的现象,验证仿真中共地电感效应的存在并分析其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改变BAW滤波器原始布局中的并联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P1和P4引线到地的位置,即将并... 针对体声波(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结果中滤波器的左传输零点向左偏移的现象,验证仿真中共地电感效应的存在并分析其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别改变BAW滤波器原始布局中的并联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P1和P4引线到地的位置,即将并联FBAR P1和P4引线到地的路径分别变短后进行声-电磁协同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声-电磁协同仿真中并联FBAR引线到地与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存在共地电感效应。将并联FBAR引线到地的路径变短,滤波器在声-电磁协同仿真中形成的共地电感效应减小,带外抑制性能变好。共地电感效应对于并联FBAR谐振区面积越小的支路影响越大。故在BAW滤波器声-电磁协同仿真中需考虑共地电感效应对滤波器左传输零点和左带外抑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W滤波器 声-电磁协同仿真 电磁耦合 共地电感
下载PDF
浅谈对地环路的噪声抑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云鸽 景有泉 +1 位作者 史银建 邓湘平 《通信电源技术》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分析噪声源经过地环路产生对负载骚扰的原因及途径,指明了抑制地环路电磁骚扰的几种有效途径及其应用,为提高系统的EMC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环路 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