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 被引量:7
1
作者 曾文华 刘萍 朱铮铮 《嘉兴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7-99,共3页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是报刊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既简明扼要又生动醒目。文章从词汇、省略和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了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和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报刊新闻标题 特点 翻译
下载PDF
晚清外国图书馆学报刊译介史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平保兴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应用史料梳理和分析方法,论述晚清报刊视野下外国图书馆学的译介、特点与影响。研究表明,当时的译介者,既有外国传教士、外交官和汉学家,又有晚清学者、翻译家和政治家。54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85篇,涉及图书馆藏书、图书馆学教育、图书... 应用史料梳理和分析方法,论述晚清报刊视野下外国图书馆学的译介、特点与影响。研究表明,当时的译介者,既有外国传教士、外交官和汉学家,又有晚清学者、翻译家和政治家。54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85篇,涉及图书馆藏书、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制度与协会、图书馆史和图书馆捐赠等,为近代中国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报刊 外国图书馆学 译介 特点与影响
下载PDF
西方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译介的原初养料——以1926年前民国报刊里的四篇文献为范本
3
作者 田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9期91-96,共6页
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源自这股思潮的滋润和感化,随着1926年中国"纯诗"理论的建构而平行发展。然而,追溯其译介的发源,在1926年前民国报刊里关于象征主义诗学译介的四篇文献中,似乎不... 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源自这股思潮的滋润和感化,随着1926年中国"纯诗"理论的建构而平行发展。然而,追溯其译介的发源,在1926年前民国报刊里关于象征主义诗学译介的四篇文献中,似乎不约而同地从历史变革、比喻与象征的关系以及象征派的风格等方面去阐释象征主义的诗学特征,在文学与社会史的宏大视野中探寻象征主义的诞生,在艺术本源的比喻手法中界定象征主义的概念,在风格迥异的象征派诗人源流中总结象征主义的风格,为象征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原初的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学 译介 原初养料 1926年 民国报刊 比喻 象征派
下载PDF
近现代报刊翻译序跋文献及其译学研究价值
4
作者 管新福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6期86-100,共15页
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中较为常见。近代以来,随着报刊媒介的勃兴,西方各类学说的翻译文献通过报刊发表,其中一些翻译家和学者以序跋的形式拟文,向读者介绍翻译对象、评价翻译文本、阐释自己的翻译见解及理论主张,涉及到... 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中较为常见。近代以来,随着报刊媒介的勃兴,西方各类学说的翻译文献通过报刊发表,其中一些翻译家和学者以序跋的形式拟文,向读者介绍翻译对象、评价翻译文本、阐释自己的翻译见解及理论主张,涉及到翻译研究的方方面面,是梳理翻译史、构建翻译理论、进行翻译批评的重要文献史料,值得学界重视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报刊 翻译序跋 译学研究价值
下载PDF
近代报刊译者对于中西文化交融之作用
5
作者 毕晓直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中国近代报刊译者大量翻译西方小说,引进先进的创作理念,介绍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沟通。文章着重阐述近代报刊译者在中西思想交流、中西政治文化互通、中西文学交流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近代 报刊 译者 中西文化交融
下载PDF
清末报刊中小说分类的兴起与演变
6
作者 王双腾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6-60,共5页
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分类最早出现于《新小说》。《新小说》办刊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以刊载翻译与自创为主,大量翻译小说的出现使第一阶段中小说类别的数量明显多于第二阶段。翻译小说的繁荣是清末报刊中小说分类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清... 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分类最早出现于《新小说》。《新小说》办刊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以刊载翻译与自创为主,大量翻译小说的出现使第一阶段中小说类别的数量明显多于第二阶段。翻译小说的繁荣是清末报刊中小说分类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可分为舶来类、自建类、本土类与衍生类四大类。在清末报刊小说分类的演变过程中,兴起阶段由于翻译小说的繁荣而以舶来类为主。随着自创小说逐步取代翻译小说成为主要著述方式,以及国人对小说的认识趋于理性,自建类随之成为报刊中小说分类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报刊 小说分类 《新小说》 翻译小说
下载PDF
无声的译者:重访中日新闻交流史上的古城贞吉
7
作者 刘洋 王润泽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3,共11页
在晚清“东学入中”过程中,报刊译者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古城贞吉应是参与中国近代报刊编务的第一位日本人。然围绕古城,尚有不少史实有待厘清。结合新史料发现:古城由黄遵宪(而非汪康年)邀至时务报馆,其登场本身,牵涉近代中日知... 在晚清“东学入中”过程中,报刊译者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古城贞吉应是参与中国近代报刊编务的第一位日本人。然围绕古城,尚有不少史实有待厘清。结合新史料发现:古城由黄遵宪(而非汪康年)邀至时务报馆,其登场本身,牵涉近代中日知识精英间复杂的关系网络。不仅《时务报》,古城在《农学报》《蒙学报》《昌言报》《清议报》等维新诸报的内容生产环节,均系重要角色。同时,其编译文本所展演的知识空间,成为时人获取“东学”的重要来源。以编译实践为起点,古城勾连起更广泛意义上的中日交流活动,成为晚清维新圈的文化中介与“东学”象征。经由重访古城,文章初步反思近代报刊译者群体的集体无声状态,指出该群体及其由报刊活动所引出的中外文化交往,似应引起适当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贞吉 报刊译者群体 中日新闻交流 新闻史书写
原文传递
近现代报刊对外国翻译概貌及翻译理论的引介
8
作者 管新福 《翻译界》 2022年第2期80-100,共21页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大潮涌起,紧随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知识的翻译引进,外国翻译概貌和翻译理论也开始受到译界重视。而在清末民初的翻译活动中,报刊具有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诸多外国翻译概况和翻译理论就是通过报刊...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大潮涌起,紧随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知识的翻译引进,外国翻译概貌和翻译理论也开始受到译界重视。而在清末民初的翻译活动中,报刊具有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诸多外国翻译概况和翻译理论就是通过报刊引入国内的。这一方面为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提供了外来参照范本,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的建构搭建了理论平台,对于规范翻译活动、构建翻译伦理、形成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报刊 翻译理论 翻译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