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的化学成分
1
作者 曲扬 许凤鸣 +2 位作者 高慧媛 吉川雅之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3-526,535,共5页
目的对泰国产姜科姜黄属植物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干燥根茎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C.comosa Roxb.的甲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依次萃取后,对各萃取部分采用正一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 目的对泰国产姜科姜黄属植物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干燥根茎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C.comosa Roxb.的甲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依次萃取后,对各萃取部分采用正一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异蓬莪术环二烯酮(isofuranodienone,1),蓬莪术环二烯酮(furanodienone,2),1(10)Z,4Z-蓬莪术二烯-6-酮[1(10)Z,4Z-furanodiene-6-one,3],泽泻醇(alismol,4),2,2,6-三甲基-1-氧螺[2,5]辛-5-烯-4-醇(2,2,6-trimethyl-1-oxaspiro[2,5]oct-5-en-4-ol,5),卜羟基-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1-hydroxy-α,α,4-trimethyl-3-cyclohexene-1-methanol,6),6-羟基-3(卜羟基-1-甲基乙基)-6-甲基-2-环己烯-1-酮(6-hydroxy-3(1-hydroxy-1-methylethyl)-6-methyl-2-cyclohexen—1—one,7),(1S,2S,4R)-1,8桉叶素-2—O-β-D-葡萄糖苷((1S,2S,4R)-2-hydroxy-1,8-cineole 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蓝盆花醇提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金蓉 赵晓璐 +4 位作者 颜羽昕 高晓阳 张春艳 李明奇 马月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 探讨蓝盆花醇提物抗肝纤维化(H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法建立HF模型。通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HF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目的 探讨蓝盆花醇提物抗肝纤维化(H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法建立HF模型。通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HF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考察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蓝盆花醇提物对HF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按1 800 mg/(kg·d)(以生药量计)灌胃大鼠蓝盆花醇提物制备含药血清,以低、中、高浓度(将含药血清稀释至10%、15%、20%)蓝盆花醇提物含药血清干预HSC-T6细胞,观察其对微小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将miRNA-21模拟物/抑制剂转染至HSC-T6细胞,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蓝盆花醇提物均可显著改善HF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其胶原百分比(P<0.01),下调其HF指标及PI3K、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上调其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浓度蓝盆花醇提物含药血清均可显著抑制miRNA-21的表达(P<0.01);转染miRNA-21模拟物后,细胞中PI3K、Akt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PTEN的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1);而转染miRNA-21抑制剂后,细胞中上述指标的变化与转染miRNA-21模拟物相反(P<0.01)。结论 蓝盆花醇提物可通过抑制miRNA-21表达、上调PTEN表达,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最终发挥抗H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醇提物 肝纤维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微小RNA-21
下载PDF
顶芒山羊草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开发和oligo-FISH核型构建
3
作者 史培瑶 陈丽娟 +5 位作者 孙昊杰 程梦豪 肖进 袁春霞 王秀娥 王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5-1465,共11页
栽培小麦近缘物种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2n=2x=14,MM)是小麦改良的三级基因库。为准确鉴定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染色体或染色体区段,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获得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序列信息,从中鉴定出16条可能的特异卫星重复序列。根据... 栽培小麦近缘物种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2n=2x=14,MM)是小麦改良的三级基因库。为准确鉴定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染色体或染色体区段,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获得顶芒山羊草M基因组序列信息,从中鉴定出16条可能的特异卫星重复序列。根据这些序列设计12个寡核苷酸(oligo)探针进行oligo-FISH,结果表明,其中10个探针可在顶芒山羊草染色体上产生明显的杂交信号。对探针特异性分析发现,5个探针仅在顶芒山羊草染色体上产生杂交信号,在小麦染色体上未观察明显杂交信号,可作为顶芒山羊草特异探针鉴定小麦背景中的顶芒山羊草染色体。选择在顶芒山羊草染色体上信号分布丰富的3个探针(oligo-pAc89、oligo-pAc148、oligo-pAc225)组成探针套ONPS#AC1,结合利用本实验室根据小麦D亚基因组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库,构建了顶芒山羊草的oligo-FISH核型。本研究构建的FISH核型可以准确识别顶芒山羊草各条染色体,为挖掘、转移和利用顶芒山羊草优异基因提供了快速准确的鉴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芒山羊草 二代测序 卫星重复序列 寡聚核苷酸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现代分析技术在蒙药蓝盆花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奥东塔娜 王海荣 +4 位作者 敖登其木格 张小峰 王青亮 田吉 乌汉其木格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69-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蒙药蓝盆花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对国内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现代分析技术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法、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 目的: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蒙药蓝盆花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对国内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现代分析技术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法、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DNA分子诊断技术在蒙药蓝盆花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血清药物化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在蒙医蓝盆花的基础研究、质量控制和深入研发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蓝盆花 现代分析技术 应用
下载PDF
蒙古山萝卜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音夫 周雪梅 +3 位作者 周长凤 李德良 冯国庆 任小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蒙古山萝卜有效成分并测定含量。方法制备薄层分离蒙古山萝卜有效成分,根据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用 HPLC 法测定含量。结果所分离的化合物为绿原酸;HPLC 法绿原酸质量浓度在7~140μg·m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 目的:分离和鉴定蒙古山萝卜有效成分并测定含量。方法制备薄层分离蒙古山萝卜有效成分,根据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用 HPLC 法测定含量。结果所分离的化合物为绿原酸;HPLC 法绿原酸质量浓度在7~140μg·m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 为2.6%。内蒙古不同产地蒙古山萝卜绿原酸含量在0.164%~0.413%之间。结论 HPLC 法测定表明,内蒙古不同地区蒙古山萝卜绿原酸含量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山萝卜 有效成分 绿原酸 蒙药 HPLC
下载PDF
窄叶蓝盆花花序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冀敏 李淑娟 马超美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研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花序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窄叶蓝盆花花序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波谱技术(UV,NMR,L... 研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花序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窄叶蓝盆花花序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波谱技术(UV,NMR,LC-MS)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对这些化合物的DPPH游离基清除率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进行了测定.本实验从蓝盆花花序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7个酚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化合物.其中芹菜素-4′-O-β-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α-阿拉伯糖(1-6)-β-葡萄糖苷(6)和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9)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4)和绿原酸(7)具有显著的清除DPPH游离基活性,EC50值分别为19、43和26μg·mL-1;另外,黄酮苷元芹菜素(1)和萜类化合物熊果酸(8)及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9)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叶蓝盆花 酚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兰盆花黄酮类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乌日娜 张维兰 +4 位作者 孙福祥 张昕原 巴根那 王志民 李宝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兰盆花黄酮类化合物在VB2-Met-NBT体系中对O-·2的IC50为2.7μg/ml,SC502.5μg/ml,在Vit.C-copper-cyt.c体系中.OHR50为14.6μg/ml在Fe2+/H2O2体... 兰盆花黄酮类化合物在VB2-Met-NBT体系中对O-·2的IC50为2.7μg/ml,SC502.5μg/ml,在Vit.C-copper-cyt.c体系中.OHR50为14.6μg/ml在Fe2+/H2O2体系中能抑制MDA生成。其清热的功效很可能与其清除O-·2、.OH、MDA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盆花黄酮 阴离子氧自由基 羟自由基 丙二醛
下载PDF
顶芒和无芒山羊草育种价值及细胞学标记 被引量:5
8
作者 宫文萍 韩冉 +7 位作者 宋健民 李豪圣 刘爱峰 曹新有 程敦公 赵振东 刘成 刘建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9-1895,共7页
为了评价顶芒山羊草和无芒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和近红外二极管阵列分析仪分别对圆锥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和中国春-无芒山羊草双二倍体的抗病性及籽粒品质进行了鉴/测定。结果表明,二者均近免疫小麦条... 为了评价顶芒山羊草和无芒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和近红外二极管阵列分析仪分别对圆锥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和中国春-无芒山羊草双二倍体的抗病性及籽粒品质进行了鉴/测定。结果表明,二者均近免疫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且其籽粒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小麦,因此,这2个种质值得向小麦进行回交转育。为了建立可用于鉴定小麦背景中2种山羊草的细胞遗传标记辅助鉴定相应回交群体,利用寡聚核苷酸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2份双二倍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探针(GAA)8可有效鉴定小麦背景中的顶芒山羊草染色体;探针Oligop Sc119.2-1、Oligo-p Ta-535-1和(GAA)8结合使用可有效鉴定小麦背景中的无芒山羊草染色体。本研究首次建立的2种山羊草细胞遗传学标记可用于相应杂种后代的筛选与鉴定工作,为辅助选育含有2种山羊草优异基因的小麦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芒山羊草 无芒山羊草 荧光原位杂交 抗病性 品质测定
下载PDF
普通小麦—顶芒山羊草异源附加系的创建和鉴定——Ⅰ. 小麦花药培养对创建普通小麦—顶芒山羊草异源附加系的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翁跃进 董玉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4,共6页
通过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 2n=2x=14,MM)与波斯小麦(Triticumpersicum 2n=4x=28,AABB)杂交,人工合成遗传上相对稳定的双二倍体(2n=6x=42,AABBMM),以此为桥梁,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欧柔”进行正反杂(回)交,借助花... 通过顶芒山羊草(Aegilops comosa 2n=2x=14,MM)与波斯小麦(Triticumpersicum 2n=4x=28,AABB)杂交,人工合成遗传上相对稳定的双二倍体(2n=6x=42,AABBMM),以此为桥梁,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欧柔”进行正反杂(回)交,借助花药培养过程中能产生非整倍单倍体和非整倍双倍体的特点,在改良C_(17)固体培养基上接种花药,诱导愈伤组织,获得145株绿色花粉植株,从中选择6株2n=44的双倍体和9株n=22的单倍体,用0.1%秋水仙素加倍处理n=22的单倍体,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进一步检查染色体构型,选择出6份21对染色体并附加有1对落后染色体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芒山羊草 异附加系 花药培养 小麦
下载PDF
PLUG引物和IT引物在顶芒山羊草分子标记建立中的通用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宫文萍 李凯 +6 位作者 程敦公 武智民 李洪振 韩冉 李豪圣 刘成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0-16,共7页
分子标记是检测和追踪小麦背景中近缘物种染色体的重要手段。依据禾本科物种基因共线性原则,基于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在不同物种中可能具有通用性。本研究对水稻PLUG引物和簇毛麦IT引物在顶芒山羊草中的通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顶芒山... 分子标记是检测和追踪小麦背景中近缘物种染色体的重要手段。依据禾本科物种基因共线性原则,基于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在不同物种中可能具有通用性。本研究对水稻PLUG引物和簇毛麦IT引物在顶芒山羊草中的通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顶芒山羊草染色体特异IT标记。供试的397对PLUG引物和841对IT引物对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与中国春的扩增结果显示,377对(95.0%)PLUG引物和593对(70.5%)IT引物可以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清晰条带。因此,PLUG引物在顶芒山羊草中的通用性优于IT引物。相比小麦对照,PLUG引物和IT引物能在小麦-顶芒山羊草双二倍体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的引物数分别有17对和5对,分别占供试PLUG引物和IT引物的4.3%和0.6%。利用获得的IT多态性引物对一套小麦-顶芒山羊草附加系和一套小麦-卵穗山羊草附加系进行扩增,结果发现仅引物CINAU1060、CINAU1465和CINAU1517能在相应附加系中扩增出大小分别约为300、480bp和320bp的多态性标记,为小麦背景中顶芒山羊草染色质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然而,本研究中IT引物建立顶芒山羊草分子标记的比率仅为0.4%,低于我们之前用PLUG引物建立顶芒山羊草分子标记的比率(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芒山羊草 分子标记 PLUG引物 IT引物 通用性
下载PDF
小麦-顶芒山羊草2M染色体系的鉴定与评价
11
作者 宫文萍 张伟 +5 位作者 李豪圣 李光蓉 张玉梅 杨足君 刘成 刘建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3-2142,共10页
为了研究小麦-顶芒山羊草新种质材料的染色体组构成及开发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对小麦-顶芒山羊草杂交新种质进行鉴定,并通过小麦主要病害生理小种接种和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对鉴定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研究小麦-顶芒山羊草新种质材料的染色体组构成及开发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对小麦-顶芒山羊草杂交新种质进行鉴定,并通过小麦主要病害生理小种接种和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对鉴定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所鉴定材料分别为小麦-顶芒山羊草2M附加系、2M(2D)代换系、2AS-2ML.2MS易位系和2DS-2ML.2MS易位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含2M染色体的材料均高抗小麦条锈病,其小麦亲本则高感条锈病,表明2M染色体上可能含有抗条锈病新基因;农艺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M染色质导入小麦,可影响其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因此,在创制和利用抗条锈病的小麦-顶芒山羊草2M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时,应加强对上述农艺性状的考察,并利用当前主栽品种进行回交改良。本研究鉴定出的抗条锈病小麦-顶芒山羊草2M染色体系丰富了小麦抗病基因库,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芒山羊草 易位系 条锈病 农艺性状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蓝盆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媛媛 焦丹 +2 位作者 董聪聪 林昱宏 苏俊霞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年第3期299-304,共6页
蓝盆花Scabiosacomosa作为重要的野生花卉和传统的蒙药材,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生理学两方面,关于其他研究的报道较少。文中从生物学特性、药理学、生理学、繁殖技术、胚胎学及细胞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 蓝盆花Scabiosacomosa作为重要的野生花卉和传统的蒙药材,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生理学两方面,关于其他研究的报道较少。文中从生物学特性、药理学、生理学、繁殖技术、胚胎学及细胞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 药理学 生理学 繁育 胚胎学
下载PDF
蒙药蓝盆花乙醇提取物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飞祥 薛培凤 +1 位作者 韩盟帝 王媛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953-295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蒙药蓝盆花乙醇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血中移行成分,为阐明该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将10只大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以生药量计为0.3 g/100 g)和空白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组5只,灌胃给药,给药量均为2mL/100 g,... 目的:初步探讨蒙药蓝盆花乙醇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血中移行成分,为阐明该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将10只大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以生药量计为0.3 g/100 g)和空白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组5只,灌胃给药,给药量均为2mL/100 g,早、晚8:00各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30 min后,肝门静脉取血,经有机溶剂沉淀法分别制得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样品。以蓝盆花原药材为对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通过比较3种样品的化学成分差异,再结合化合物对照品和文献数据,鉴定蓝盆花乙醇提取物灌胃后大鼠体内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共发现了39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原型成分17个、代谢成分22个,原型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及苯丙酸类,在大鼠体内多发生甲基化、硫酸化与葡萄糖醛酸化等反应。结论:初步确定了大鼠灌胃蓝盆花乙醇提取物后的入血成分,为该药材进一步的体内代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 血清药物化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中移行成分 大鼠
下载PDF
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资源及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宏昕 白音夫 +3 位作者 常亮 陈广荣 郭小彬 郭浩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79-784,共6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与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数据库至2019年录入的蓝盆花属植物研究的有关资料。结果1.蓝... 目的分析并总结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与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数据库至2019年录入的蓝盆花属植物研究的有关资料。结果1.蓝盆花属植物药为野生花卉,根茎发达、耐干旱盐碱,具有维护草地生态平衡、防止荒漠化和美化环境的生态作用,同时也是蒙医药使用的传统特色药材,中亚地区民间也有使用。2.有15种及变种,化学成分:黄酮类22个、酚酸类11个及环烯醚萜类等,6个成分可作为质量评价,10个成分可作为指纹图谱主要峰值,29个成分可移行血液。3.主要成分绿原酸体内积累随季节变化,人工种植蓝盆花与野生品种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4.蓝盆花属植物药不能自花传粉,自然条件下依赖昆虫传粉生殖。5.总结蓝盆花注射液与滴丸剂的制备工艺。6.蓝盆花注射液与提取物具有解热与抗炎作用,能提高巨噬细胞溶菌酶活性,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及纤维化作用,可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ATP、K+-ATP与Ca+-ATP酶系统活性。7.蓝盆花属植物的根具有一定毒性。结论蓝盆花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有解热、抗氧化和保肝等药理作用,黄酮与酚酸类是其当前研究最多的成分;该文可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该类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属植物药 蒙古山萝卜 成分与质量标准 药理与毒性 适用性与综合利用
下载PDF
蒙古山萝卜酸对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大鼠超微结构及抗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亮 白音夫 +4 位作者 杨宏昕 陈广荣 董珉翔 米裕青 刘静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蒙古山萝卜酸(SCA)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1)的活性,细胞外基质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的合成以及纤维化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CM)与HSC体密度、HSC的凋亡及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蒙古山萝卜酸(SCA)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1)的活性,细胞外基质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的合成以及纤维化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CM)与HSC体密度、HSC的凋亡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SC初次传代后,将HSC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CA高剂量组(15.6μg·mL^-1)、SCA中剂量组(7.81μg·mL^-1)和SCA低剂量组(3.9μg·mL^-1)。加药孵育48h后,采用Elisa法测定HSC中PC-Ⅲ、MMP1与TIMP1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C-Ⅳ表达,透射电镜扫描SCA对纤维化肝组织ECM与HSC体密度、HSC的凋亡形态及抗氧化测定。结果SCA可抑制HSC中TIMP1活性与细胞外基质PC-Ⅲ和C-Ⅳ合成,对MMP1活性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呈抑制趋势。SCA质量浓度在3.9~15.6μg·mL^-1范围内呈量效关系;SCA可明显减少大鼠肝脏汇管区纤维化肝组织ECM与HSC体密度、诱导HSC结构转变呈凋亡形态及抑制肝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结论SCA对体外培养的HSC分泌合成TIMP1活性及PC-Ⅲ、C-Ⅳ合成有抑制作用,可减少纤维化肝组织ECM与HSC体密度、促进HSC的凋亡,抑制丙二醛(MDA)合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氧化酶(GSH)活性,其作用机制与SCA抑制肝组织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山萝卜酸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酶
下载PDF
蒙药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奇锦峰 张军力 +2 位作者 孙勤暖 李向东 何鹏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82-87,共6页
蒙药额力根·古日古木-7散、德都·古日古木-7散和蓝盆花等的水煎液5g/kg和2.5g/kg投药1次可提高由痤疮丙酸杆菌加脂多糖诱发急性肝功能障碍小鼠的生存率。同药间隔8h给药两次则明显降低由同上及D~氨基半... 蒙药额力根·古日古木-7散、德都·古日古木-7散和蓝盆花等的水煎液5g/kg和2.5g/kg投药1次可提高由痤疮丙酸杆菌加脂多糖诱发急性肝功能障碍小鼠的生存率。同药间隔8h给药两次则明显降低由同上及D~氨基半乳糖加脂多糖和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显著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能提高由痤疮丙酸杆菌和D~氨基半乳糖分别加脂多糖诱发肝损伤小鼠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力根·古日古木-7”-药物作用 “德都·古日古木-7”-药物作用 蓝盆花-药物作用 中毒性肝炎
下载PDF
蒙古山萝卜(窄叶蓝盆花)与两种变异品种形态及绿原酸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桂芝 周雪梅 白音夫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变种山萝卜形态与绿原酸含量。方法:观测不同地区变种山萝卜形态,用HPLC法测定其绿原酸含量。结果:华北山萝卜、窄叶山萝卜根茎叶花相似度较高,植物高矮区别较大,窄叶山萝卜形态跟高大,可达100cm以上,红花尔基山萝卜形态低... 目的:研究不同变种山萝卜形态与绿原酸含量。方法:观测不同地区变种山萝卜形态,用HPLC法测定其绿原酸含量。结果:华北山萝卜、窄叶山萝卜根茎叶花相似度较高,植物高矮区别较大,窄叶山萝卜形态跟高大,可达100cm以上,红花尔基山萝卜形态低矮,高度仅10cm左右,形态与前两者差别较大。绿原酸含量随植物形态的高矮发生变化。结论:红花尔基山萝卜可能是一个新发现变种的山萝卜。绿原酸含量除植物品种差异之外,还与植物高矮有相关性。窄叶蓝盆花是蓝盆花属药用植物中品质最好的道地蒙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蓝盆花 窄叶蓝盆花 红花尔基蓝盆花卜 绿原酸 蒙古山萝卜
下载PDF
蒙药蓝盆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玉霞 通拉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建立蒙药蓝盆花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质量的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4.6 mm×30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 目的建立蒙药蓝盆花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质量的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4.6 mm×30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蓝盆花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计算了相似度,方法学考察的各项参数符合有关规定。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蒙药蓝盆花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蓝盆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药效学和网络药理方法探讨蓝盆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春艳 金蓉 +3 位作者 颜羽昕 高晓阳 赵晓璐 马月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609-3618,共10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蓝盆花Scabiosa comosa的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blank group),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HF)的模型组(model group),蓝盆花低剂量组(low-dose g... 为了进一步阐明蓝盆花Scabiosa comosa的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blank group),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HF)的模型组(model group),蓝盆花低剂量组(low-dose group)、中剂量组(medium-dose group)和高剂量组(high-dose group)。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和Masson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blank group)和蓝盆花给药组,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将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作用于肝星状细胞-T6(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采用流式技术检测蓝盆花含药血清对HSC-T6的凋亡率。对蓝盆花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TOF-MS)测定及成分分析。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分别获取蓝盆花靶点和肝纤维化靶点,取交集获得抗肝纤维化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筛选排名靠前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a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kinase-like protein,MAPK)信号通路中的PI3K、AKT、p-AKT、p38、p-p38靶点进行验证。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蓝盆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纤维化程度降低;蓝盆花含药血清随着浓度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HSC-T6凋亡;通过UHPLC-TOF-MS技术共鉴定出化学成分76个,其中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酚类、脂肪酸是药物的主要成分。通过预测得出,蓝盆花抗肝纤维靶点63个,GO富集分析共涉及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细胞组分(cell components,CC)、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3个方面,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RAS相关蛋白1(RAS-associated protein 1,Rap1)、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肉瘤基因(resistance to audiogenic seizures,Ras)、MAPK等是显著通路。选取排名靠前的PI3K/AKT、MAP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靶点进行Western blot分子生物学验证。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在肝组织中,与模型组比较,蓝盆花可以使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PI3K、AKT、p-AKT、p38、p-p38蛋白表达量下降。在HSC-T6中,与空白组相比,蓝盆花低、中、高剂量组α-SMA、collagenⅠ、PI3K、AKT、p-AKT、p38、p-p38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该研究主要通过药效学实验、基于UHPLC-TOF-MS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蓝盆花抗肝纤维化作用显著,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参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中的PI3K、AKT、MAPK14(p38)等关键靶点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 肝纤维化 药效学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