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焕君 马致洁 +3 位作者 董捷鸣 吴昊 于小红 段晓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分析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正常饲养5 d,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甘草组,每组10只。应用HPLC-MS/MS-IT-TOF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液样本,... 目的:分析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正常饲养5 d,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甘草组,每组10只。应用HPLC-MS/MS-IT-TOF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液样本,并且按照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多元统计学方法以筛选并鉴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推测其可能影响到的生物代谢通路。结果: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雷公藤配伍甘草组、雷公藤组和空百对照组分别聚集在不同的象限区域内;共鉴定出14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且推测出嘌呤代谢和硒氨基酸代谢最具显著影响。结论: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的机制复杂,其中可能通过调控嘌呤代谢和硒氨基酸代谢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甘草 配伍减毒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代谢通路 中药
下载PDF
雷公藤-甘草配伍干预肾病综合征大鼠AVPR2/AQP2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靖博宇 李思璇 +5 位作者 唐思 董晓茜 张世良 刘君 杨瑞 鞠俭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AVPR2和AQP2的表达以及雷公藤-甘草配伍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接受尾静脉注射给予6.5 mg·kg^(-1)的阿霉素诱导复制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AVPR2和AQP2的表达以及雷公藤-甘草配伍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接受尾静脉注射给予6.5 mg·kg^(-1)的阿霉素诱导复制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n=10):模型组(n=10)、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80 mg·kg^(-1)·d^(-1),n=10)、雷公藤组(雷公藤提取物240 mg·kg^(-1)·d^(-1),n=10)及雷公藤-甘草组(雷公藤提取物240 mg·kg^(-1)·d^(-1)+甘草提取物80 mg·kg^(-1)·d^(-1),n=10)。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尿素、肌酐水平、肾脏中AVPR2和AQ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大鼠经阿霉素造模后表现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高度水肿症候。相比于模型组,雷公藤及配伍给药组大鼠精神状态较好,体质量增加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组24 h尿蛋白、尿素、AQP2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雷公藤-甘草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肌酐、AVPR2 mRNA及蛋白、AQP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回调(P<0.05)。相比于雷公藤组,雷公藤-甘草组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VPR2 mRNA、AQP2蛋白表达回调更加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可显著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AVPR2和AQP2 mRNA高表达,且与甘草配伍后效果更优,雷公藤-甘草配伍给药干预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机制与纠正AVPR2与AQP2的高表达、减少水的重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AVPR2 AQP2 雷公藤-甘草配伍
下载PDF
雷公藤甘草配伍干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思璇 董晓茜 +5 位作者 靖博宇 赵磊 张世良 唐思 慕杨娜 杨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43-46,共4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雷公藤甘草配伍后,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清内源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提示配伍减毒增效机制。方法取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给药组(TPW组)和雷公藤甘草配伍给药组(TPW-GLY组)。应用UPLC-Q-TOF-/MS...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雷公藤甘草配伍后,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清内源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提示配伍减毒增效机制。方法取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给药组(TPW组)和雷公藤甘草配伍给药组(TPW-GLY组)。应用UPLC-Q-TOF-/MS技术手段,识别血清样品的代谢物谱,并采用PCA和OPLS-DA进行生物标记物鉴定。结果4组大鼠血清的代谢轮廓具有显著差异,空白组与模型组间识别出24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物标记物,有21个生物标记物在TPW-GLY组内识别并回调,有15个生物标记物在TPW组中被回调。最终筛选并鉴定了7个内源性生物标记物,分别为溶血磷脂酰胆碱(22:6[4Z,7Z,10Z,13Z,16Z,19Z])、磷脂酰乙醇胺(24:1[15Z]/15:0)、油酸酰胺、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结论通过雷公藤甘草配伍后,血清中7种生物标记物水平发生变化,可能改善了肾病综合征大鼠机体的磷脂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与代谢、花生四烯酸新陈代谢等过程,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甘草配伍 肾病综合征 血清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