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土地资源资产收益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潇波 厉里 陈秋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1期12-19,59,共9页
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及其管理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土地产权及收益分配理论,分析了土地财富规模及收益分配结构,阐述了国有土地出让市场存在的土地流拍、国企接盘、总体亏损、债务攀升等问题。基于... 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及其管理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土地产权及收益分配理论,分析了土地财富规模及收益分配结构,阐述了国有土地出让市场存在的土地流拍、国企接盘、总体亏损、债务攀升等问题。基于“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国有银行”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导向,统筹考虑收益分配、住房保障、地方债务问题,综合采取财政、金融、法律、信息化等政策工具,从全面推行住房双轨保障、逐步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持续提高公共治理能力等三方面提出完善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制度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资产收益 土地出让 拆迁补偿
下载PDF
耕地保护优先序省际差异及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基于耕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万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4-42,共9页
耕地资源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在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耕地资源的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必... 耕地资源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在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耕地资源的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补偿款的确定是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文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优先序,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耕地盈余区,确定了耕地保护补偿面积;并在此基础上,以单位面积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补偿标准,测算了各区域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转移支付额。结果表明:1全国共有6个耕地赤字区、7个耕地平衡区、18个耕地盈余区。26个支付区的支付款总计405.290亿元,其中,赤字量最大的上海市需要支付高达130.703亿元的补偿款;18个受偿区的受偿款总计207.286亿元,其中,盈余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可以获取高达28.737亿元的补偿款。3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各支付区的支付额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约为1.5%-6.8%,均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研究成果能为均衡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对于我国耕地保护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转移支付 生态足迹 生态服务价值 优先序
下载PDF
耕地流转补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42个县(市、区)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美球 何维佳 +2 位作者 周丙娟 邓爱珍 肖鹤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1-755,共5页
在对江西省42个县74个行政村的《耕地流转现状及农户耕地流转意识》专题调研基础上,采用向后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对当前农村耕地流转补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反映区位条件水平的... 在对江西省42个县74个行政村的《耕地流转现状及农户耕地流转意识》专题调研基础上,采用向后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对当前农村耕地流转补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反映区位条件水平的指标包括离县城距离、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地貌;反映资源禀赋的指标包括常年在家务农的劳动力比例、耕地破碎度、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人均年收入、人均耕地收入、耕地收入占年收入的比重。研究表明:耕地离县城距离越近,其流转补偿额会越高;随着地貌的复杂化,耕地流转补偿相对就较少;人均承包耕地面积越多,耕地流转时补偿费用就越低;家庭耕地收入比重越大,补偿费用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转 补偿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农户受偿意愿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2 位作者 李国平 唐萍萍 彭晓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72,共10页
研究目的:尝试构建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的农户问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水源区农户的基本环... 研究目的:尝试构建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的农户问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水源区农户的基本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采取右端截取模型分析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研究结果:在416个有效样本中,406个受访者愿意参与南水北调流域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主要集中在700—1000元/年,合计占比49.04%,WTA中位数为900元/年。农户家庭经济社会特征方面的异质性、迁移倾向和决策背景是影响受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计划迁出农村的农户受偿意愿比不愿意迁出的农户高51.73%,退耕户的受偿意愿比非退耕户低43.14%。研究结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户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较高的受偿意愿,建议在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和完善农民迁移制度的基础上,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自治管理的角度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条件价值法 南水北调
下载PDF
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及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基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耕地保护区地方政府很难获取土地财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积累,损害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打击了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因此,基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构建耕地保护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中国1999... 耕地保护区地方政府很难获取土地财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积累,损害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打击了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因此,基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构建耕地保护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土地财政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定量关系,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财政不利于耕地保护,土地财政每增加1亿元,耕地面积相应减少约91.5 hm2;进一步由转换关系可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约为109万元/hm2。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粮食安全法下各省份的耕地赤字/盈余量,探讨耕地保护省际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结果表明,11个耕地赤字区共需支付补偿款757.500亿元,其中赤字最严重的广东省需支付高达158.481亿元的补偿款;10个耕地盈余区共可获取补偿款523.856亿元,其中盈余量最多的黑龙江省可获得高达132.787亿元的补偿款;10个耕地平衡区不参与财政转移支付过程。另外,分析转移支付额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各支付区的支付额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1.30%-12.26%,均未超出当地政府的承受范围,表明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研究成果能为均衡我国区域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财政转移支付 土地财政 动态面板
下载PDF
土地开发转让制度在区域土地空间配置及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1 位作者 郭丽娜 高红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6,共6页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且具有固定性的生产要素,因此"地根"是宏观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其它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区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如何分配是当前其产业和用地空间集聚规模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借鉴国...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且具有固定性的生产要素,因此"地根"是宏观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其它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区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如何分配是当前其产业和用地空间集聚规模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借鉴国外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的经验并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构建区域农地非农化指标二次配置及其利益主体内部之间利益分配的初步构想,并通过经济模型和以河南省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配置为例论证其可行性,经分析土地开发转让后,河南省的农业产值和非农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权空间转让后的土地配置方式不仅有利于非农经济发展的集聚发展,区域的非农经济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其利益分配方式体现了利益主体经济收益的公平性,促进区域地区间农业和非农建设的分工与协作,减少非农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转让 二次空间配置 经济补偿 模型 公平与效率
下载PDF
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的补偿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余洁 李树民 张祖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4期128-133,共6页
通过分析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失效的原因,认为在目前我国规制手段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城镇化和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农地流转为旅游建设用地将不可避免。在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经济增长两... 通过分析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失效的原因,认为在目前我国规制手段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城镇化和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农地流转为旅游建设用地将不可避免。在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经济增长两个要素中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机能,设计一种机制使当地居民在受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向社会受益群体索取补偿。本文提出借鉴海外土地发展权制度,在自然文化遗产地配置可移转的土地发展权的内生机制,作为控制旅游建设用地"隐性市场"的有效管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地 土地发展权 农地流转 补偿机制
下载PDF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财政转移支付——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蔡银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2,共9页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食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食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说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水平值最高为0.2099(钟祥市),最低为0(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磊港区)。平均水平为0.0838。此外。通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定量关系,实行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区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综合水平每增长1个效用值,土地财政收入约减少115.811万元。结合分区结果和定量关系可知。18个受偿区中。耕地综合水平最高的钟祥市得到最高的补偿款I315.7154万元);56个支付区中,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石港区的耕地综合水平均为0,修正后三者的补偿款分别为203.5802万元、89.3710万元和135.4527万元。此外,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各个县(市、区)的转移支付额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约为0.007%~3.374%,均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研究成果能为均衡湖北省各区域的发展提供依据。对于我国耕地保护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补偿分区 财政转移支付 综合评价 Jenks自然断裂点法
下载PDF
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基于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洪燕 武晋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4,共9页
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北京市延庆区的1279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借助二元logit模型,基于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分析了两大类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岗位类生态补偿项目本身提供的劳动岗位质量不高... 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北京市延庆区的1279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借助二元logit模型,基于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分析了两大类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岗位类生态补偿项目本身提供的劳动岗位质量不高,而且减弱了参与者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的主动性;耕地类和林地类生态补偿项目压缩了农业生产规模,使得参与者的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同时其转移就业的可能性没有显著提高。长期来看,目前的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方式可能造成劳动力剩余和土地复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类生态补偿项目 岗位类生态补偿项目 转移就业 能力视角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梅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2,共7页
兴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征收大量农田,造成大量移民非自愿性搬迁。我国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强调农村移民主要采取农业安置的策略。然而,移民的迁入势必会对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权益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根据"卡尔多-... 兴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征收大量农田,造成大量移民非自愿性搬迁。我国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强调农村移民主要采取农业安置的策略。然而,移民的迁入势必会对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权益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根据"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改进标准,要实现安置区土地向移民转移过程的社会福利改进,需要对利益受损的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给予相应的补偿以弥补其福利损失。本文以湖北省竹山县潘口水电站为例,在对竹山县溢水镇、宝丰镇两个乡(镇)5个移民安置点的73户安置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安置区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执行标准均未达到农地实际价值的一半,水田的补偿程度为49.54%,旱地的补偿程度为为44.54%,安置区集体和居民没有获得充分的补偿,因此,需要提高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使安置区居民也能和移民一样地分享到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增值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安置区居民 土地流转 补偿标准 潘口水电站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的福利补偿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国珍 张应良 易裕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9,共12页
基于重庆的调查,采用PLS路径模型实证工商资本下乡的福利补偿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商资本下乡带来非农从业机会的增加和非农从业能力的提升,减轻了农户对土地的经济依赖,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工商资本下乡带... 基于重庆的调查,采用PLS路径模型实证工商资本下乡的福利补偿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商资本下乡带来非农从业机会的增加和非农从业能力的提升,减轻了农户对土地的经济依赖,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工商资本下乡带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改善,对改善农户生活条件与增进社会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保障农户社会参与权,有助于减少农户的“被剥夺感”,从而提升了农户流转意愿;(2)社会福利补偿对生态福利补偿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经济福利补偿抑制了生态福利补偿;(3)兼业化程度越高,经济和生态福利补偿在农户流转决策中发挥的作用越有限,社会福利补偿成为影响其流转决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福利补偿 农户 流转意愿
下载PDF
区际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及“两横”财政跨区域转移机制——以虚拟耕地为载体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流涛 高攀 刘琳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281-9294,共14页
探讨以虚拟耕地为载体的区际农业生态补偿原理,从两个层面(省际与省域内部市际)开展区际农业生态补偿支付/受偿面积和财政转移额度的测算,最后提出了以补偿管理平台为中介的“两横”财政转移路径。结果表明:①虚拟耕地调出地区付出了过... 探讨以虚拟耕地为载体的区际农业生态补偿原理,从两个层面(省际与省域内部市际)开展区际农业生态补偿支付/受偿面积和财政转移额度的测算,最后提出了以补偿管理平台为中介的“两横”财政转移路径。结果表明:①虚拟耕地调出地区付出了过多的经济、资源和生态代价,需要以虚拟耕地为载体对之进行生态补偿。可以根据虚拟耕地净流量进行支付/受偿区域划分和支付/受偿面积的确定。②在省际补偿方面,支付区域包括16个省份,其中支付虚拟耕地面积较大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受偿区域包括15个省份,其中受偿虚拟耕地面积较大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省域内部市际补偿方面,支付虚拟耕地面积较大地市多为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市,受偿虚拟耕地面积较大的地市多为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市。③无论是省际层面还是省域内部市际层面,受偿的额度和支付的额度均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在省际补偿方面,支付额度较大的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天津、江苏和湖北等省市在研究期内年均值超过25亿元;受偿额度较大的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安徽、山东、湖南和河北等省市在研究期内年均值超过40亿元。在省域内部市际补偿方面,江苏、河南和甘肃三省支付额度排名前二分之一地市的总额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80%,受偿额度排名前二分之一地市的总额所占的比例都超过70%。④“两横”支付网络通过两级支付管理平台的中介作用可以实现省际和省域内部市际两个层面的区际农业生态补偿跨区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耕地 生态补偿 财政转移支付 补偿标准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模式运行异化风险及其防范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润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6,共8页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占补平衡"模式,在具体运行中往往发生异化,存在实占"虚补"、占"优"补"劣"、农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等隐患,有悖"占补平衡"的初衷...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占补平衡"模式,在具体运行中往往发生异化,存在实占"虚补"、占"优"补"劣"、农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等隐患,有悖"占补平衡"的初衷,有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给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风险。我国在"黄金发展阶段"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探索挂钩两地的长期利益分享机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利用经济杠杆实现粮食生产力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占补平衡 风险防范 粮食安全 土地流转 利益协调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共6页
我国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强调农村移民主要采取以土安置。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地位确立后,移民的迁入并分享安置区的土地等资源,这势必会对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权益带来负面的影响。根据"卡尔多-希克斯"社... 我国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强调农村移民主要采取以土安置。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地位确立后,移民的迁入并分享安置区的土地等资源,这势必会对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权益带来负面的影响。根据"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改进标准,要实现安置区土地向移民转移过程的社会福利改进,就需要对利益受损的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给予相应的补偿以弥补其福利损失。因此,安置区土地流转的利益受损方理应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安置区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建立指标体系对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安置区居民 土地流转 补偿标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试论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主导原则与基本思路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阳 池泽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土地制度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关键。现行的家庭承包制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不足的地方 ,即在满足人人享有土地的基础上无法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基点 ,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试... 土地制度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关键。现行的家庭承包制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不足的地方 ,即在满足人人享有土地的基础上无法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基点 ,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主导原则 公平 效率 改革 中国 有偿转让制度 政府职能 社会保障体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金河 徐鹏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552-2556,共5页
农村土地流转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数量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需要,而且存在地区差异明显、流转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完善、农民受益少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农村土地流转程度不高,流转的目的不明确,制约... 农村土地流转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数量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需要,而且存在地区差异明显、流转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完善、农民受益少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农村土地流转程度不高,流转的目的不明确,制约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应改革当前的土地制度,提高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依法保护土地承包方和土地受让方的利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金融体系等措施,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流转机制 土地补偿
下载PDF
农地非农流转的生态福祉损失与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曼 杨振 《甘肃科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5-38,共4页
生态系统是人类各项福祉的物质基础,二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期生态经济学领域的新热点.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地非农流转的发生过程机制,构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结果表明:(1)人类生态福祉与农地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农地非农... 生态系统是人类各项福祉的物质基础,二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期生态经济学领域的新热点.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地非农流转的发生过程机制,构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结果表明:(1)人类生态福祉与农地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农地非农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损失巨大;(2)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农地非农流转的生态福祉损失,无法实现土地最佳配置,流转规模偏大;(3)征地生态补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具体补偿可采取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失地农民及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为对象,考虑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非农流转 农地生态福祉 补偿机制
下载PDF
征地补偿现存问题的分析——以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县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宏东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1-43,共3页
文章以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县为例,分析征地补偿中的征地补偿金额偏低、地方政府借"村改居"名义侵犯失地农民获得补偿的权利、各地征地补偿分配纠纷多、法院受理该类纠纷难和我国缺乏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制度等问题。
关键词 “村改居” 征地补偿 征地补偿分配纠纷 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
下载PDF
谈谈国有土地供给的双轨制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小艳 陈龙高 陈龙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2-34,共3页
指出我国国有土地供应的双轨制的缺陷和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取消土地的双轨供地机制并建立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独立的国有土地资产监管机构,取消无偿划拨供地的方式,改暗补为明补等措施。
关键词 双轨制供地 有偿出让 无偿划拨 货币化补贴
下载PDF
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租金制度之法律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茹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44-148,共5页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使用权的租金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国有土地租赁作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其中两种方式,其租金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租金制度,对我国国有土地有...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使用权的租金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国有土地租赁作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其中两种方式,其租金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租金制度,对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应当建立国有土地租赁制度,逐步减少国有土地有偿出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土地有偿出让 国有土地租赁 土地使用权租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