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2 is a functional downstream regulator of complement factor D that controls mitochondrial fitness i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1
作者 Stanislovas S.Jankauskas Fahimeh Varzideh +4 位作者 Pasquale Mone Urna Kansakar Francesco Di Lorenzo Angela Lombardi Gaetano Santulli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94-796,共3页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is a disorder of the cardiac muscle that affects patients with diabetes.The exact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are mostly unknown,but several factor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is a disorder of the cardiac muscle that affects patients with diabetes.The exact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are mostly unknown,but several factor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progression towards heart failure,including endothelial dysfunction,autonomic neuropathy,metabolic alterations,oxidative stress,and alterations in ion homeostasis,especially calcium transients[1].In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Jiang et al.[2]sought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 role of complement factor D(Adipsin)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sin complement factor D INTERLEUKIN-1 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like 2(Irak2) Opa1 Prohibitin(PHB)
下载PDF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induced complement C1–related inflammation impairs long-term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2
作者 Jing Wang Bing Zhang +9 位作者 Lanfang Li Xiaomei Tang Jinyu Zeng Yige Song Chao Xu Kai Zhao Guoqiang Liu Youming Lu Xinyan Li Kai S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3期821-835,共15页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mpacts adult neurogenesi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leading to long-term cognitive impairment.However,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neurogenesis impairment remains unknown.In ...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mpacts adult neurogenesi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leading to long-term cognitive impairment.However,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neurogenesis impairment remains unknown.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male mouse model of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performed long-term evaluation of neurogenesis of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after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Our results showed that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hibited neur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evelopment,delayed neuronal maturation,and reduced the complexity of neuronal dendrites and spines.Mice with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lso showed deficits in spatial memory retrieval.Moreover,following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neuroinflammation was enhanced in the neurogenesis microenvironment where C1q levels were increased,C1q binding protein levels were decreased,and canonical Wnt/β-catenin signaling was downregulated.An inhibitor of C1 reversed the long-term impairment of neurogenesis induced by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improved neurological funct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petitive traumatic brain injury–induced C1-related inflammation impairs long-term neurogenesis in the dentate gyrus and contributes to spatial memory retrieval dys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ment C1 dendrite dentate gyrus hippocampus neural stem cell NEUROGENESIS NEUROINFLAMMATI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neuro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下载PDF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莫颖 王凤梅 +1 位作者 帕提古丽·阿斯讨拜 欧云塔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ELISA法测定上清液TNF-α水平。足细胞分为空白组、TNF-α干预组、对照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变化。结果:巨噬细胞的CFHR1干预组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整合素α3β1蛋白(α3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Nephrin、Podocin、F-actin、α3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CFHR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可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这可能是高浓度CFHR1促进肾病综合征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足细胞 巨噬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3aR1的影响及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研究
4
作者 康丽娟 李盼 +4 位作者 耿丽颖 孟琦 李志安 段雪娇 郭艳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43-848,共6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补体激活3a受体1(C3aR1)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治的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分为大剂量组65例,常规剂量组64例。常规剂量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补体激活3a受体1(C3aR1)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治的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分为大剂量组65例,常规剂量组64例。常规剂量组接受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剂量组接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NIHSS评分、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C3aR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较常规剂量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常规剂量组高(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hs-CRP、C3aR1水平较常规剂量组低(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较常规剂量组小,IMT较常规剂量组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NIHSS评分较常规剂量组低,ADL评分较常规剂量组高(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3.85%比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7,P=0.428)。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降低C3aR1水平,减小颈动脉斑块面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补体激活3a受体1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FH、VASH-1表达与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
5
作者 蒋召芹 慕永芳 +1 位作者 刘宇鹏 聂亚冬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45-64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CFH)、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表达与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按疾病转归分为恶化组...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CFH)、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表达与病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按疾病转归分为恶化组、转归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FH、VASH-1水平。采用ROC评估血清CFH、VASH-1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转归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结果血清CFH水平研究组<对照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恶化组<转归组;血清VASH-1水平研究组>对照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恶化组>转归组(P<0.05)。血清CFH、VASH-1及二者联合评估急性脑梗死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830、0.866、0.915。血清低CFH、高VASH-1及高NHISS评分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FH、VASH-1水平与病情、疾病转归有关,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转归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补体H因子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疾病转归 病情
下载PDF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
6
作者 韩磊 董宁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70-2573,共4页
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 rs25487基因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疗效及疾病进展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 rs25487基因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疗效及疾病进展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接受XELOX方案化疗,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的方法检测XRCC1 rs25487基因分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XRCC1 rs25487基因分型与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关系。结果: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携带XRCC1 rs25487GG基因型、AG基因型、AA基因型分别为49例(44.5%)、52例(47.3%)、9例(8.2%),GG基因型患者ORR高于AG/AA基因型患者(53.1%vs 37.7%),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χ^(2)=2.594,P=0.107)。GG基因型患者比AG/AA基因型患者PFS更长[6.3个月(95%CI:5.7~6.9)vs 5.0个月(95%CI:4.4~5.6),P=0.049]。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与化疗疗效无关,但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与PFS有关(P均<0.05)。Cox回归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XRCC1 rs25487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结论:XRCC1 rs25487基因型与进展期胃癌患者XELOX方案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测定XRCC1 rs25487基因型可以为进展期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化学治疗
下载PDF
ERCC1、K-ras、TP-73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王亚飞 张振军 +1 位作者 宋长亮 杨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K-ras)、肿瘤蛋白P73(TP73)在替雷利珠单抗结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NSCLC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NSCLC肺癌... 目的研究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K-ras)、肿瘤蛋白P73(TP73)在替雷利珠单抗结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NSCLC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NSCLC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以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增加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评估组间临床疗效、肿瘤标记蛋白、免疫指标、生存周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9.84%(44/63)高于对照组患者为52.38%(33/6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2.54%(52/63),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6.67%(42/63)(P<0.05)。化疗1周期、化疗3周期、化疗6周期时,观察组ERCC1、K-ras、TP-7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补体C3、补体C4、CD40细胞低于对照组,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TTP、PFS、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12/63),对照组为12.70%(8/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治疗安全性较好,且ERCC1、K-ras、TP-73水平变化可反映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在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在综合疗效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紫杉醇 顺铂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基因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 肿瘤蛋白P73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G6P[1]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8
作者 王铭月 张锦华 +6 位作者 章青 孔翔羽 王宏 孙晓曼 李丹地 庞立丽 段招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从轮状病毒阳性的牛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G6P[1]型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对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用PBS溶液重悬粪便标本并离心,将其上清过滤除菌和胰酶处理后,利用MA10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从轮状病毒阳性的牛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G6P[1]型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对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用PBS溶液重悬粪便标本并离心,将其上清过滤除菌和胰酶处理后,利用MA10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样本VP4和VP7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与GenBank上的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分析确定其G/P基因分型。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olyacrylamin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噬斑实验和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技术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纯化。绘制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结果分离培养了1株BRV毒株,将其命名BLL。VP7和VP4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此毒株为G6P[1]型轮状病毒。PAGE胶结果显示分离株电泳型为长型,条带呈现A组轮状病毒排列电泳图谱;通过噬斑实验将毒株进行了纯化。电镜检测到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可发现病毒在感染后6 h已经开始复制。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G6P[1]型牛型轮状病毒,为研究G6P[1]型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提供实验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G6P[1] 分离 噬斑实验 纯化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广西地区1株牛细小病毒1型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9
作者 吴奥祺 罗宇航 +10 位作者 任同伟 王豪 董覃婷 覃一峰 韦祖樟 欧阳康 陈樱 黄伟坚 潘艳 李凤梅 谢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40-4549,共10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牛细小病毒1型(Bovine parvovirus 1,BPV1)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PV1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试验从广西地区养牛场采集409份犊牛腹泻粪便样本,通过BPV1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使用牛鼻甲骨细胞(...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牛细小病毒1型(Bovine parvovirus 1,BPV1)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PV1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试验从广西地区养牛场采集409份犊牛腹泻粪便样本,通过BPV1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使用牛鼻甲骨细胞(BT)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收集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的BT细胞上清液,通过PCR扩增、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病毒鉴定。测定BPV1分离株感染BT细胞后不同时间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median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_(50)),绘制病毒多步生长曲线。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409份粪便样本检测到1例BPV1阳性,阳性率为0.24%。病料接种BT细胞盲传至第3代,可观察到细胞圆缩、弯曲、形成细胞团块、溶解等现象。PCR扩增结果显示,产生CPE细胞上清经PCR扩增可出现特异性条带;电镜可观察到圆形、无囊膜、直径约24 nm的病毒粒子;IFA结果显示,接种分离株的BT细胞内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成功分离到1株BPV1,命名为GXBS2209。第6代分离株病毒滴度为10^(5.75)TCID_(50)/mL,多步生长曲线显示分离株感染BT细胞后病毒滴度在120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5515 bp(GenBank登录号:PP158225),与美国Bovine parvovirus株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7%。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Bovine parvovirus株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分离株与参考毒株NS1、VP2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8%~99.4%、94.4%~98.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8%~99.5%、90.3%~99.4%;NS1和VP2序列中各有2和3个氨基酸位点替换。【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BPV1,并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为后续BPV1的致病机理、疫苗研究以及疾病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细小病毒1型(BPV1) 病毒分离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刺五加新品种‘紫加1号’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0
作者 周锦燕 张芸 +3 位作者 刘良燕 张慧 阮流洋 曾千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紫加1号’为该课题组选育的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新品种,嫩茎叶灰紫色且味甘。为分离纯化‘紫加1号’嫩茎叶多糖,并测定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大小、评价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紫加1号’嫩茎叶为材料,采用水... ‘紫加1号’为该课题组选育的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新品种,嫩茎叶灰紫色且味甘。为分离纯化‘紫加1号’嫩茎叶多糖,并测定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大小、评价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紫加1号’嫩茎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经大孔树脂吸附法除杂脱色得到粗多糖(A.polysaccharides,ASPS);通过DEAE-Cellulose 52离子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多糖组分;采用离子色谱和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色谱,测定各均一组分的单糖组成和分子量;通过测定均一组分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能力,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强弱。结果表明:ASPS经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即酸性多糖ASPA-1-1、ASPA-2-1、ASPA-3-1和中性多糖ASPN-1,其分子量依次为8.10、26.15、0.91、0.89 kDa,主要是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核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按不同比例组成的杂多糖。ASPA-1-1、ASPA-2-1、ASPA-3-1、ASPN-1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中ASPA-2-1清除·OH、DPPH的能力高于ASPA-1-1、ASPA-3-1、ASPN-1,而ASPA-3-1清除O_(2)^(-·)的能力最强。综上认为,从‘紫加1号’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结果为‘紫加1号’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深度研究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加1 嫩茎叶 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分子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一株产电细菌Corynebacterium vitarumen HAUT-1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含嫣 许梦秋 +2 位作者 周佳 屈建航 赵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7-2002,共6页
利用纯培养技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产电功能的细菌HAUT-1,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加以鉴定并应用于MFCs中进行产电能力测试及单因素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AUT-1的16S rRNA序列与Corynebacterium vitarumen(X84... 利用纯培养技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产电功能的细菌HAUT-1,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加以鉴定并应用于MFCs中进行产电能力测试及单因素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AUT-1的16S rRNA序列与Corynebacterium vitarumen(X84680)的同源性最高为98%,因此将该菌株命名为Corynebacterium vitarumen HAUT-1。单因素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FCs中的最佳产电条件是以乙酸钠作为碳源,甘氨酸作为氮源,培养pH为7,培养温度为25℃,在该条件下,菌株HAUT-1在MFCs中的最大输出电压可以达到635 mV;进一步的极化和功率密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FCs系统的开路电压为608 mV,当电流密度为24 mA/cm^(2)时,输出功率密度达到最大,为53.88 mW/cm^(2)。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HAUT-1具有稳定且高效的产电能力,对产电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进一步提升MFCs效率,同步实现环境修复和产能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微生物 Corynebacterium vitarumen HAUT-1 活性污泥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sTNF-R1、IGFBP-2、CFH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王若愚 李珺 +1 位作者 储腊萍 彭俊琼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对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 TNF-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补体因子H(CFH)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江南大...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对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 TNF-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补体因子H(CFH)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RNS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采取甲泼尼龙片加他克莫司胶囊治疗)和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χ^(2)=6.044,P=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CFH水平[分别为(36.54±8.11) g·L^(-1)、(586.20±100.72)μg·m L^(-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58±6.12) g·L^(-1)、(540.11±100.47)μg·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3,P=0.006;t=2.314,P=0.023);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肌酐、s TNF-R1、IGFBP-2水平[分别为(2.67±0.69) g、(82.25±16.13)μmol·L^(-1)、(1.56±0.45) ng·m L^(-1)、(51.34±10.44) ng·m 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4±1.02) g、(92.68±17.35)μmol·L^(-1)、(1.91±0.58) ng·m L^(-1)、(57.79±12.58) ng·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6,P=0.001;t=3.135,P=0.002;t=3.405,P=0.001;t=2.820,P=0.005);观察组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13.73%)(χ^(2)=4.883,P=0.027)。结论 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RNS效果佳,降低复发率,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有望作为辅助治疗RNS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雷公藤多苷 他克莫司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补体因子H
下载PDF
以反复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畅畅 李巍 +1 位作者 董翔 高亚东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上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水肿为特征,其主要发病机制为C1酯酶抑制物(complement 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浓度和(或)功能下降。当水肿累及消化...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上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水肿为特征,其主要发病机制为C1酯酶抑制物(complement 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浓度和(或)功能下降。当水肿累及消化道黏膜时常表现为腹痛,与外科急腹症较难鉴别,常被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一例以反复腹痛为主要表现的HAE患者,病情隐匿,诊断过程复杂,最终通过检测C1-INH功能及浓度得以确诊,并在给予拉那利尤单抗预防性治疗后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腹痛 C1酯酶抑制物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
14
作者 李社勇 李敏 +1 位作者 和俊杰 宋银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120例性早熟女童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71例和单纯乳房早发育(IPT)组49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及子宫与卵巢...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120例性早熟女童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71例和单纯乳房早发育(IPT)组49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及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PP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ICPP的诊断价值。结果 ICPP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高于IPT组(P<0.01);ICPP组患儿子宫和卵巢纵径、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IPT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IGF-1水平高,子宫纵径、卵巢纵径、卵巢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较大均为ICPP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血清IGF-1水平、子宫纵径、子宫体积、卵巢纵径、卵巢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对ICPP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734、0.713、0.701、0.741及0.656,联合诊断的AUC为0.926。结论 血清IGF-1水平高,子宫纵径、卵巢纵径、卵巢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较大的女童可能更易发生ICPP,血清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单纯乳房早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子宫 卵巢 盆腔超声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研究
15
作者 薛松 张祥 +2 位作者 潘鑫 易晓明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法对患者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探究GSTP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03例前列腺癌化疗患者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9.794,P>0.05)。GSTP1-rs1695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65.05%(67/103),AG基因型占比为23.30%(24/103),GG基因型占比为11.65%(12/103);XRCC1-rs25487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29.13%(30/103),AG基因型占比为50.49%(52/103),GG基因型占比为20.39%(21/103)。GSTP1-rs1695 AA型化疗敏感性为35.82%,低于AG/GG型58.33%(P<0.05)。XRCC1-rs25487 AA型化疗敏感性为40.00%,AG/GG型45.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P1-rs1695、XRCC1-rs25487不同表型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STP1-rs1695 AA型3年总生存率低于AG/GG型;XRCC1-rs25487 AA型低于AG/GG型(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STP1-rs1695 AA型、XRCC1-rs25487 AA型均为前列腺癌患者化疗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STP1-rs1695、XRCC1-rs25487基因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均有一定影响,GSTP1-rs1695和XRCC1-rs25487 A等位基因突变均可导致更短的3年生存率,G等位基因突变可带来更好的化疗敏感性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基因多态性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雷蔚 尹一婷 李林健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7期826-830,共5页
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早期诊治较困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作为一种在心脏和大脑中高表达的分泌性糖蛋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血管重塑、血栓等病理生理过程。此... 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早期诊治较困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作为一种在心脏和大脑中高表达的分泌性糖蛋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血管重塑、血栓等病理生理过程。此外,CRTP1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有预测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CRTP1水平随病情变化而明显变化。因此,深入研究CTRP1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其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因子,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下载PDF
吸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和RRM1表达的影响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7
作者 宋开放 刘谷一 孙江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47-2350,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1例ⅢB期、Ⅳ期的NSCLC患者。依据有无吸... 目的探讨吸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1例ⅢB期、Ⅳ期的NSCLC患者。依据有无吸烟史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非吸烟组64例,吸烟组67例,检测各组ERCC1和RRM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吸烟组ERCC1高表达患者占比多于非吸烟组(P<0.05);两组ERCC1和RRM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吸烟指数≥400的患者ERCC1表达较高(P=0.018);两组ERCC1和RRM1低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均高于高表达患者(χ^(2)=6.194,P=0.013;χ^(2)=5.012,P=0.025);与吸烟组比较,非吸烟组化疗有效率高(P=0.045),1 a复发率低(P=0.001),无进展生存期(P=0.008)和总生存期长(P=0.005)。结论吸烟影响ERCC1的表达,且吸烟指数越高的患者ERCC1表达越高;而RRM1的表达与吸烟无关。吸烟患者化疗有效率、1 a复发率低于非吸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期均短于非吸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 吸烟 预后
下载PDF
血清CysC、补体C1q、KIM-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其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林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补体C1q及肾脏损伤因子-1(KIM-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85例(2021年3月~2022年10月)作为研究对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为DN组(n=44),U...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补体C1q及肾脏损伤因子-1(KIM-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85例(2021年3月~2022年10月)作为研究对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为DN组(n=44),UAER<30 mg/24 h为单纯T2DM组(n=41);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3组血清CysC、补体C1q及尿KIM-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ysC、补体C1q及尿KIM-1水平与DN的关系,并比较联合诊断、单独诊断价值。结果DN组、单纯T2DM组血清CysC、补体C1q及尿KIM-1水平较健康组高,且DN组血清CysC、补体C1q及尿KIM-1水平较单纯T2DM组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sC、补体C1q及尿KIM-1水平升高均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P<.05);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单独CysC、补体C1q及尿KIM-1诊断(P<0.05);CysC、补体C1q、尿KIM-1联合诊断的AUC值0.871大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DN患者血清CysC、补体C1q及尿KIM-1表达异常升高,联合检测其水平具有较高灵敏度,可为临床早期筛查DN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肾脏损伤因子-1 补体C1Q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IL-1RA、CTRP13和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洋 张静 卢宣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NAFLD患者和55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NAFLD患者和55例健康体检者,经肝活检诊断肝脏脂肪变性分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RA、CTRP13和CK-18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NAFLD组血清IL-1RA和CTRP13水平分别为(328.6±54.3)pg/ml和(2634.2±397.5)pg/ml,显著低于健康人组【分别为(673.1±125.4)pg/ml和(3425.7±423.8)pg/ml,P<0.05】,而血清CK-18水平为(15.2±3.1)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组【(3.9±0.7)ng/ml,P<0.05】;17例F3级肝脂肪变性患者血清IL-1RA和CTRP13水平分别为(256.3±47.6)pg/ml和(2056.3±308.4)pg/ml,显著低于29例F1级患者【分别为(388.3±59.4)pg/ml和(3071.5±409.3)pg/ml,P<0.05】或21例F2级患者【分别为(304.7±50.1)pg/ml和(2498.1±374.2)pg/ml,P<0.05】,而血清CK-18水平为(23.4±4.7)ng/ml,显著高于F1级患者【(8.1±1.3)ng/ml,P<0.05】或F2级患者【(18.5±2.9)ng/ml,P<0.05】;F3级肝脂肪变性患者肥胖、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血清IL-1RA≥256.5pg/ml、CTRP13≥2056.5pg/ml和CK-18≥21.6 ng/ml占比分别为70.6%、76.5%、88.2%、70.6%、35.3%、35.3%和70.6%,与50例F1/F2级的38.0%、42.0%、40.0%、30.0%、92.0%、80.0%和10.0%比,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OR(95%)为2.0(1.1~3.6)】、合并糖尿病【OR(95%)为2.1(1.1~4.1)】、合并高脂血症【OR(95%)为1.6(1.0~2.6)】、IL-1RA【OR(95%)为0.5(0.3~0.9)】、CTRP13【OR(95%)为0.5(0.3~0.9)】和CK-18【OR(95%)为1.7(1.2~2.5)】为影响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IL-1RA、CTRP13和CK-18水平异常变化可能为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细胞角蛋白18 临床意义
下载PDF
ERCC1 m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吴梦馨 张丽娜 +1 位作者 何敏 谭金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m 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4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m 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4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XRCC1基因型(Arg194Trp、Arg280His、Arg399Gln),探讨ERCC1 mRNA和XRCC1多态性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效果、肿瘤复发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ADR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ERCC1 mRNA及XRCC1多态性与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患者的ERCC1 mRNA及XRCC1多态性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患者XRCC1 Arg194Trp位点携带AG基因型、ERCC1 mRNA高表达的频率均高于非A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XRCC1 Arg194Trp AG基因型(OR=1.876)、ERCC1mRNA高表达(OR=1.109)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AD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与单一检测相比,ERCC1 mRNA和XRCC1多态性联合检测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ADR的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多态性 联合检测 局部晚期鼻咽癌 放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