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x-Year Outcome after Valve Replacement and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TGA Patient
1
作者 Jadranka Separovic Hanzevacki Marija Brestovac +4 位作者 Vlatka Reskovic Luksic Blanka Glavas Konja Martina Lovric Bencic Josko Bulum Darko An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IE 2021年第5期469-475,共7页
Patients with 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treated by the Senning procedure have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heart failure due to:a)additional work load of the systemic(morphologic right)ventricle(... Patients with 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treated by the Senning procedure have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heart failure due to:a)additional work load of the systemic(morphologic right)ventricle(sRV),b)arrhythmias,mainly caused by surgical implications at the atria as well as c)worsening of systemic tricuspid regurgitation.We present a unique case of a female patient who developed all these complications,who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and was able to carry out a twin pregnancy.This breakthrough approach was based on:1.detecting reversibility potential of myocardial systolic dysfunction in a severe valvular les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systemic afterload settings and permanent tachyarrhythmia,and 2.prevention of subsequently iatrogenic worsening of systemic ventricular function due to permanent pacing.Surgical replacement of systemic tricuspid valve(sTV)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device(CRT)implantation after nodal ablation resulted in recovering of the systolic function and a positive remodeling of the sRV.The reversal of a further decline in systolic function was achieved by permanent arrhythmia control,synchronous pacing with epicardial leads of CRT,sTV replacement as well as ech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during pregnancy to determine the right time for delivery.Two years after delivery,the patient remains in NYHA Class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Pregnancy in tga patients
下载PDF
TGA合并非限制性VSD或TBA超龄患儿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和东阳 翟波 吴跃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4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VSD)或Taussing–Bing畸形(TBA超龄患儿行大动脉调转手术(ASO)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TGA合并非限制... 目的:观察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VSD)或Taussing–Bing畸形(TBA超龄患儿行大动脉调转手术(ASO)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TGA合并非限制性VSD或TBA的年龄> 6个月的超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行ASO治疗,根据术后1年内病死情况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存活组,比较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7例患儿术后死亡,术后1年内病死率11.67%,其中包含院内死亡6例(10.00%),随访中死亡1例(1.67%);死亡组患儿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术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体循环压力比(P/S PR)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水平;死亡组患儿术前SpO_(2)显著低于存活组,术后MPAP、术前及术后P/S PR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pO_(2)为TGA合并非限制性VSD或TBA超龄患儿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独立保护因素,而术后MPAP、术前及术后P/S PR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O能有效改善TGA合并非限制性VSD或TBA超龄患儿缺氧情况、循环功能、心功能,而患儿的术前SpO_(2)、术后MPAP、术前及术后P/S PR为其治疗效果欠佳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 Taussing–Bing畸形 大动脉调转手术 儿童
下载PDF
TGA并冠状动脉异常DSCTA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3
作者 文强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通过近两年来积累的河南省胸科医院小儿先心完全大动脉转位并冠脉异常病例,对先心完全大动脉转位(TGA)并冠脉异常进行探讨性研究。方法使用SIMENSE双源256排CT的心电门控(electricardiography gating,ECG-gating)对小儿先心患者进... 目的通过近两年来积累的河南省胸科医院小儿先心完全大动脉转位并冠脉异常病例,对先心完全大动脉转位(TGA)并冠脉异常进行探讨性研究。方法使用SIMENSE双源256排CT的心电门控(electricardiography gating,ECG-gating)对小儿先心患者进行心脏血管造影扫描CT(CTA),同时观察患儿心率,难以配合的小儿患者需在全麻下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回进行顾性分析。通过对河南省胸科医院近两年来的25例小儿先心的CTA影像并结合选择性心导管造影和超声心动结果,总结小儿先心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并冠脉异常的类型以及冠脉起源,开口,数量,走行,分布异常等,心脏外科术后,与超声心动(UCG),选择性心导管造影(CCG)比较,验证其符合情况和CTA检查优势。结果本组25例患者CTA结果示:主动脉-肺动脉位置关系为:右前-左后的8例,左前-右后13例;前-后排列的4例。冠脉情况:右冠开口于右后或右前冠状动脉窦,左冠开口于左后冠窦或左前冠窦共21例;单冠脉畸形并开口左冠状动脉窦的1例;左冠状动脉或右冠状动脉开口位于升主动脉的3例。25例患者中,可见2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DSCT和UCG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77%,与CCG结果无差别。结论完全大动脉转位常伴随冠脉异常;DSCT在诊断先心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冠脉异常方面优于UCG;与CCG无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冠脉异常 双源CT 心电门控CTA 超声心动 选择性心导管造影
原文传递
影响大动脉转位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志伟 邢万红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大动脉转位术(arteria l sw itch operation,A 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com p letetranspos 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的手术结果,探讨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我院对67例TGA患者施... 目的分析大动脉转位术(arteria l sw itch operation,A 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com p letetranspos 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的手术结果,探讨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我院对67例TGA患者施行A SO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病历、超声心动图和手术记录。应用2χ检验和log 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对患者的手术年龄、体重、诊断、冠状动脉分型、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迟关胸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施行A SO的67例TGA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5例(7.5%)。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A SO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P=0.004)、体重(P=0.042)、冠状动脉分型(P=0.006)和体外循环时间(P=0.048)。伴有室间隔缺损(ven tricu lar septa l defect,V SD)的患者(TGA/V SD)术后住心脏监护室(C ICU)时间(P=0.004)和术后住院时间(P=0.007)明显长于室间隔完整(in tact ven tricu lar septum,IV S)的患者(TGA/IV S)。log 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手术时年龄(P=0.012)、冠状动脉畸形(P=0.001)和较长的体外循环时间(P=0.002)是影响A SO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对TGA患者及时施行A SO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冠状动脉畸形和较长的体外循环时间是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转位术 死亡率
下载PDF
动脉转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志伟 丁文祥 +3 位作者 苏肇伉 陈玲 史珍英 朱德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总结动脉转位术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transposition of thegreat arteries,TGA)和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VSD)的临床经验。 方法 采用 ASO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32例 ,其中 TG... 目的 总结动脉转位术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transposition of thegreat arteries,TGA)和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VSD)的临床经验。 方法 采用 ASO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32例 ,其中 TGA 2 2例 ,伴室间隔完整型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IVS) 9例 ,伴 VSD13例 ;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 VSD(Taussig- Bing) 10例。 结果  TGA/IVS9例中死亡 1例 ,TGA/VSD13例中死亡 4例 ,Taus-sig- Bing10例死亡 3例 ,总手术死亡率 2 5 % (8/32 )。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 ,所有患者紫绀消失 ,活动能力明显增强。1例 Taussig- Bing术前二尖瓣轻 -中度反流 ,术后仍为中度反流 ;2例 TGA主动脉和肺动脉瓣上狭窄 ,压差 4 0 mm Hg(1k Pa=7.5 mm Hg) ,1例肺动脉瓣下狭窄和残余 VSD,3个月后再次手术治愈。 结论 ASO已广泛应用于 TGA的纠治 ,手术效果满意 ;应用于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瓣下 VSD的早期纠治 ,不但可防止发生肺血管阻塞性病变 ,而且避免了心内修补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转位术 临床应用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下载PDF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玉奇 叶宝英 +5 位作者 陈树宝 孙锟 陈笋 张志芳 沈蓉 吴兰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778-780,共3页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经外科手术证实为C-TGA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118例患者中,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大动脉右转位112例,...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经外科手术证实为C-TGA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118例患者中,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大动脉右转位112例,占94.9%;心房反位,心室左袢大动脉左转位6例,占5.1%。常见的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85例(72.0%)、动脉导管未闭68例(57.6%)、室间隔缺损35例(29.7%)、肺动脉狭窄29例(24.6%)、不典型冠状动脉13例(11.0%)。超声诊断正确者113例,占95.8%;误诊5例,占4.2%。在合并畸形中,误诊、漏诊不典型冠状动脉7例(53.8%)、动脉导管未闭2例(2.9%)。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下载PDF
10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冠状动脉解剖类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美蓉 陈树宝 +2 位作者 高伟 杨健萍 李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总结103例大动脉转位手术病例及自然死亡病例,就TGA的冠状动脉解剖类型、变异冠状动脉发生率与合并心内畸型的关系等作一分析。方法:103例病例分成两组:A组,室间隔完整(TGA+IVS)共54例,B组,伴有室间隔缺损(TGA+VSD)共48例。其中86... 目的:总结103例大动脉转位手术病例及自然死亡病例,就TGA的冠状动脉解剖类型、变异冠状动脉发生率与合并心内畸型的关系等作一分析。方法:103例病例分成两组:A组,室间隔完整(TGA+IVS)共54例,B组,伴有室间隔缺损(TGA+VSD)共48例。其中86例作了大动脉转换解剖纠治术,术中直视下观察冠状动脉走向,其余17例为未及手术的自然死亡病例,均作尸体解剖。结果:103例中共发现了7种不同的冠状动脉解剖类型,变异冠状动脉的发生率为21.3%(A组为16.7%,B组为26.5%);各种变异冠状动脉中以右冠状窦双支冠状动脉(6.8%)和右冠状窦单支冠状动脉(5.8%)最为多见。结论:本组103例TGA中变异冠状动脉的发生率21.3%,TGA/VSD变异冠状动脉的发生率高于TGA/IVS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冠状动脉 变异
下载PDF
影响动脉转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雅娟 胡盛寿 +3 位作者 李守军 郑哲 王旭 闫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转位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2001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ASO208例,男157例,女51例;年龄6 h至17岁,中位年龄90 d;体重3~43... 目的探讨动脉转位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2001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ASO208例,男157例,女51例;年龄6 h至17岁,中位年龄90 d;体重3~43 kg,中位体重5 kg。大动脉转位(TGA)/室间隔缺损(VSD)127例,TGA/室间隔完整(IVS)或合并VSD直径<5 mm81例。冠状动脉分布正常(1LCx2R)151例,单冠状动脉畸形15例,壁内走行6例,冠状动脉分布反位36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ASO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术期死亡24例(11.54%),死于术后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0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脑部并发症1例。其中2001~2005年手术死亡20例(18.30%),2006~2007年手术死亡4例(4.00%),后者手术死亡率较前者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明显长于生存患者(236±93 min vs.198±50 min,P=0.002),冠状动脉分布异常(33.3%vs.6.5%,P=0.000)及术中发生冠状动脉事件(33.3%vs.2.2%,P=0.000)的比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年代早(OR=7.463,P=0.003)、冠状动脉分布异常(OR=6.303,P=0.005)及术中发生冠状动脉事件(OR=17.312,P=0.000)是ASO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结论ASO有明显的学习曲线,手术年代早、冠状动脉分布异常、术中对冠状动脉处理不当是影响ASO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动脉转位术 手术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永熙 陈文俊 +3 位作者 陈丹 邹鹏 孙善权 郭庆禄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795-800,共6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128层螺旋CT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资料,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手术证实单纯性CTGA 19例,心脏畸形有46处,128层螺旋CT和TTE的诊...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128层螺旋CT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资料,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手术证实单纯性CTGA 19例,心脏畸形有46处,128层螺旋CT和TTE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和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3,P>0.05);复合性CTGA有8例,心脏畸形有34处,128层螺旋CT和TTE的诊断符合率是94%和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对CTGA的大动脉位置关系判断:128层螺旋CT与TTE的符合率分别是100%和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5)。对CTGA冠状动脉解剖类型的判断:128层螺旋CT和TTE的符合率分别是81%和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1,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CTGA心内及心外异常结构,对判断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冠状动脉解剖类型较TTE更准确,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术22例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庄建 张镜芳 +3 位作者 陈欣欣 陈寄梅 岑坚正 丁以群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大动脉调转术的经验。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 2 2例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出生后 1个月内手术 12例 ,9h至 6岁 10例。TGA/IVS 10例、TGA/VSD 11例、DORV (Taussig Bing) 1例。3例施行姑息性大动...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大动脉调转术的经验。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 2 2例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出生后 1个月内手术 12例 ,9h至 6岁 10例。TGA/IVS 10例、TGA/VSD 11例、DORV (Taussig Bing) 1例。3例施行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结果 手术死亡 9例 ,手术死亡率为 40 9%。手术死亡原因为 :术中无法脱离体外循环3例、低心排综合征 4例、心律失常 2例。结论 目前施行大动脉调转术的手术死亡率较高。只有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 ,改进大动脉移植技术和严密的术后监护处理等综合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大动脉调转术 完全性大动脉调转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术纠治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盛 明腾 +3 位作者 邹勇 涂洪强 王小威 艾凌云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和临床结果分析。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共完成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31例,一期Switch术29例,二期Switch术2例,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 目的研究和探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和临床结果分析。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共完成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31例,一期Switch术29例,二期Switch术2例,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IVS)18例,合并室间隔缺损(D-TGA/VSD)13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5h-6M(25±10.3d),体重2.4-6(3.50±1.22)kg。结果全组31例,手术死亡2例均为冠脉畸形,术后早期监护室死亡2例,其余均康复出院,随诊1个月-5年远期无死亡,心脏超声复查恢复良好,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1例。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可以通过一期或两期大动脉调转术进行外科手术纠治,在新生儿期及早发现,早期手术,熟练手术精细操作,冠脉动脉移植保证心肌血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调转术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术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志敏 胡楝 +3 位作者 钟焕清 谢翠贤 刘超 余观水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总结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为32例小儿患者实施大动脉调转术,男24例,女8例。年龄12d-3岁,体重2.9-15 kg。室间隔完整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12例,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18例,Tausing-Bing畸形2... 目的:总结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为32例小儿患者实施大动脉调转术,男24例,女8例。年龄12d-3岁,体重2.9-15 kg。室间隔完整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12例,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18例,Tausing-Bing畸形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15例,多发VSD2例,全部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PDA),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3例。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正常30例,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或走行异常2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完成。经右心房切口,修补VSD。在两大动脉瓣上方,横断两大动脉,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至肺动脉近端。经肺动脉分叉下方,吻合肺动脉近端和升主动脉远端。用自体心包或牛心包片修复主动脉近端缺失部分,并吻合主动脉近端和肺动脉远端切口。结果:院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12.5%。术前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肺动脉压力均有明显下降。其余28例术后顺利恢复出院。随诊1月至24月,全部患儿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大动脉调转术取得了良好的近、中期疗效,是治疗TGA和Tausing-Bing畸形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心脏病 大动脉调转
下载PDF
“绿色通道”救治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文虹 金梅 +6 位作者 霍玉峰 王霄芳 郑可 肖燕燕 程沛 刘迎龙 韩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三级预防网络"绿色通道"救治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绿色通道"转诊至我院的8例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三级预防网络"绿色通道"救治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绿色通道"转诊至我院的8例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疗效及转归。结果:8例患儿,男性5例,女性3例。入院年龄2~12 d,平均(5.9±2.7)d,手术日龄2~14 d,平均(8.1±2.6)d,体质量2.3~7.5 kg,平均(3.5±0.6)kg。术前严重酸中毒,呼吸衰竭1例行气管插管治疗,1例合并肾衰竭,所有患儿均直接行(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延迟关胸5例,围术期死亡1例(12.5%),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3~6个月,2次随访。手术治愈的7例患儿生长发育良好,左心室心功能正常范围,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67.0±2.8)%和(70.3±4.0)%,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也显著增高。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应尽早诊断,提高产前诊断率加强术前内科治疗,纠正代谢紊乱,维护心功能,把握手术时机,尽快根治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先心病三级预防框架实施"绿色通道"救治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对提高危重患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调转术 绿色通道
下载PDF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冠状动脉分类及处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义初 董念国 邹明辉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3期2024-2027,共4页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发绀型先心病,目前大动脉调转术已成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治疗方案。术中冠状动脉移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复杂冠状动脉畸形的移植,成功的处理可明显降低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发绀型先心病,目前大动脉调转术已成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治疗方案。术中冠状动脉移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复杂冠状动脉畸形的移植,成功的处理可明显降低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由于冠状动脉畸形的类型繁多,采用的手术方法也多样化,相同的冠状动脉畸形可采用不同的移植方法。如何更好地完成畸形冠状动脉的移植以及降低术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仍在不断地摸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冠状动脉分类 大动脉调转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大动脉转位术后吻合口生长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志伟 杨欢欢 +1 位作者 丁文祥 苏肇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随访分析大动脉转位术(ASO)后的主动脉(AO)、肺动脉(PA)吻合口生长情况,以了解ASO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施行ASO 33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完全性大动脉... 目的随访分析大动脉转位术(ASO)后的主动脉(AO)、肺动脉(PA)吻合口生长情况,以了解ASO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施行ASO 33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合并室间隔完整型(TGA/IVS)11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合并室间隔缺损(TGA/VSD)123例,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Taussig-Bing)73例,快速二期大动脉转位术(Stage-Switch)24例。随访228例,随访时间20.4±18.6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报告752张,平均每例随访3.3次。根据超声心动图所测AO、PA吻合口直径大小,分析吻合口的生长情况。结果TGA/IVS患者AO、PA吻合口直径(近期为0.74±0.17 cm和0.65±0.13 cm,远期1.09±0.31 cm和0.84±0.21 cm),TGA/VSD患者AO、PA吻合口直径(近期为0.76±0.20 cm和0.63±0.14 cm,远期为1.09±0.24 cm和0.82±0.22 cm),Taussig-Bing患者AO、PA吻合口直径(近期为0.84±0.25 cm和0.74±0.20 cm,远期为1.05±0.30 cm和0.85±0.24 cm)远期较近期均有明显生长(P<0.05);Stage-Switch患者AO吻合口直径(近期为0.93±0.19 cm,远期为1.19±0.29 cm)远期相对于近期有明显生长(P<0.05),PA吻合口直径(近期为0.90±0.27 cm,远期为1.00±0.32 cm)远期较近期有生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08年11月,共有6例患者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而需再次手术,术后有3例无残余梗阻,3例仍有残余梗阻。结论ASO的主动脉和肺动脉离断再缝合连接之后,血管能够随着年龄增加而生长,但也会发生狭窄。在长期随访中,有个别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转位术 吻合口
下载PDF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二、三级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穗英 韩凤珍 +1 位作者 李萍 黄曙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2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二、三级管理模式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及生后随访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或产后诊断为TGA患儿的结局。结果:产前或产后诊断为TGA、出生后行治疗的... 目的:探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二、三级管理模式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及生后随访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或产后诊断为TGA患儿的结局。结果:产前或产后诊断为TGA、出生后行治疗的病例167例,其中在我院产检及分娩的11例,4例经胎儿心脏B超诊断后行引产,6例生后行心脏B超及螺旋CT确诊后行大动脉调转术(ASO),1例产妇未规则产检,临产后来我院分娩,生后经心脏B超确诊后放弃治疗;外院分娩后转诊至我院的156例,均行心脏B超,93例行心脏螺旋CT确诊,101例行ASO术,11例行其他手术,44例放弃治疗。手术病例中男133例,女30例,男女比为4.43:1。对118例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随访心脏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期限为1~3年,15例死亡,102例患儿目前生长发育均正常,1例合并脑瘫后遗症。结论:"产前诊断-产后治疗"二、三级管理模式可降低TGA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产前诊断 大动脉调转术
下载PDF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志伟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方法室间隔缺损修补:10例经右心房二尖瓣或解剖左心室切口,缝针经室间隔缺损置于室间隔左侧面;7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方法室间隔缺损修补:10例经右心房二尖瓣或解剖左心室切口,缝针经室间隔缺损置于室间隔左侧面;7例经解剖右心室切口缝针直接缝于室间隔左侧面。结果经解剖左心室修补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40%,而经解剖右心室的发生率为14%。14例伴不同程度的肺动脉流出道梗阻,除1例作瓣交界切开,余13例均采用同种带瓣主动脉管道连接。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1.76%。结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室间隔缺损修补经解剖右心室修补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型 大动脉转位 房室传导阻滞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MSCT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秉权 刘永熙 +1 位作者 邓宇 曾庆思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探讨单支冠脉异位起源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所有患儿均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圆锥动脉... 目的:研究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探讨单支冠脉异位起源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所有患儿均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类型、单支冠脉的类型及数量。对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发生率及构成比分别采用行×列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与手术结果对照,探讨术前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结果: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共421例,合并单支冠脉者43例,平均发病率为10.2%,其中肺动脉闭锁PA11例,大动脉转位TGA11例,法洛氏四联症TOF4例,永存动脉干PTA3例,右室双出口DORV14例。在本组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中,主动脉与肺动脉间走行(Ⅱb)最多,占51%;其次为走行于右心室圆锥部或肺动脉前(Ⅱa),占28%;单支冠脉起源于右窦(Ⅲ)占14%;单支冠脉远段延续为对侧冠状动脉(Ⅰ)为5%;单支冠脉走行于主动脉根后部(Ⅱp)最少,占2%。对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单支冠状动脉类型构成比行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值为20.805,P=0.186,说明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单支冠状动脉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类型的构成比不全相同,但是Ⅱb型构成比高达51%。本研究单支冠状动脉畸形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ORV(18.4%)>PTA(14.3%)>TGA(13.8%)>PA(10.4%)>TOF(2.9%)。结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发生率及构成比不同,Ⅱb型构成比高达51%,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患儿,尤其是右心双出口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圆锥动脉干畸形 肺动脉瓣闭锁 法洛四联症 大动脉转位 右室双出口 永存动脉干 单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异位起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Switch术后延迟关胸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莲叶 曲斌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1期48-50,共3页
总结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Switch术后延迟关胸患儿的护理。认为术后给予患儿充分的镇静镇痛;在持续微量泵入吗啡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吸痰对患儿的刺激,吸痰前遵医嘱再辅以吗啡、咪达唑仑等静脉注射镇静,同时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声... 总结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Switch术后延迟关胸患儿的护理。认为术后给予患儿充分的镇静镇痛;在持续微量泵入吗啡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吸痰对患儿的刺激,吸痰前遵医嘱再辅以吗啡、咪达唑仑等静脉注射镇静,同时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声光等外界刺激;加强心肺功能监测,术后持续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并与手术前心电图对照,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同时密切观察电解质平衡情况,尤其是血钾水平,以便预防心律失常;术后48h内严格控制进出液量,保持一定的负平衡状态,以减轻组织水肿和心脏负担,为关胸做好准备;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胸膜打开,因此延迟关胸的患儿在胸腔敞开期间要持续机械通气,未行关胸术前禁忌进行胸部物理治疗。术后持续动脉血压监测,根据动脉血压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以防收缩压过高,吻合口破裂导致出血。本组6例患儿恢复,2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儿童 延迟关胸 SWITCH术 护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矫治完全性大动脉错位伴有室缺和肺动脉狭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勤 徐志伟 +5 位作者 刘锦纷 杜欣为 史珍英 朱德明 苏肇伉 丁文祥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840-843,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矫治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伴有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PS)的效果.方法 对46例TGA/VSD/PS的患者进行手术矫治,其中采用主动脉根部移位/重建双室流出道术,即Nikaidoh术27例(N组),Rastelli...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矫治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伴有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PS)的效果.方法 对46例TGA/VSD/PS的患者进行手术矫治,其中采用主动脉根部移位/重建双室流出道术,即Nikaidoh术27例(N组),Rastelli手术19例(R组).N组采用自身心包补片重建右室流出道(RVOT),其中1例用同种异体带瓣管道Homograft;R组使用Homograft重建RVOT.两组均无手术前姑息手术史.结果 N组因术后严重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3.7%),R组无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相近.手术平均年龄N组(16.3±16)个月,R组(51±20)个月,N组明显小于R组(P=0.028).N组术后无明显残余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RVOTO),而R组有37%患者分别存在LVOTO或RVOTO(P<0.05),但N组术后89%患者存在轻-中度肺动脉血反流现象,R组仅1例患者存在轻度反流(P<0.05),两组手术早期心功能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两组均无死亡,但R组有4例(23.6%)因LVOTO、RVOTO再手术治疗.结论 Nikaidoh术矫治TGA/VSD/PS患者,在解剖上更胜一筹,适宜于小的年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 RASTELLI术 Nikaidoh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