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associated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1
作者 沈洪亮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4期245-246,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eatures of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assoc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 Methods A 22-year-old boy with a childhood history of epilepsy and mental retardation pres-
关键词 cell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associated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下载PDF
Occult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Eosinophilic Morphology Detected within Renal Angiomyolipoma Mass in a Patient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被引量:3
2
作者 Chun-NianWang Su-Ying Wang +1 位作者 Min-Jiang Lin Hong-Wei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505-1506,共2页
The kidney is affected in about 80-85% of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 patients. Renal manifestations in TSC patients include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epithelial cysts and tumors, such as multiple renal angiomy... The kidney is affected in about 80-85% of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 patients. Renal manifestations in TSC patients include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epithelial cysts and tumors, such as multiple renal angiomyolipomas (AMLs),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and oncocytoma. The coexistence of RCC and renal AML within same tumor masses, namely collision tumor, is very rare, and about six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Here, we present a case of a young male with TSC and multiple AMLs, containing RCC with eosinophilic 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MYOLIPOMA Collision Tumor renal cell carcinoma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原文传递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黄莹 王天云 +4 位作者 奎翔 李汝懿 孙成鹏 华结 王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96-399,404,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收集4例ESC RCC的临床资料,完成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4~62岁,左右肾发病率均等。4例均因腰部不适入院,2例伴有肉...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收集4例ESC RCC的临床资料,完成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4~62岁,左右肾发病率均等。4例均因腰部不适入院,2例伴有肉眼血尿、尿痛,均手术切除治疗,随访6~33个月,1例死亡,3例未见复发及转移。肿瘤肉眼大小约1.8~4.5 cm,呈灰褐色质软囊壁样或突出型肿块。镜下肿瘤细胞以囊性、乳头状排列为主,胞质含嗜碱或嗜酸性颗粒物,细胞核圆形染色深,核仁明显,见多核或巨核细胞。免疫组化均表达CK20、CKL、PAX-8等,CK7均为阴性。结论ESC RCC是一种整体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较好的新型肾脏肿瘤,需充分掌握其病理特点,鉴别其他恶性肾肿瘤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结节性硬化症 临床病理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AUS5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4
作者 杨川 张元峰 +2 位作者 张唯力 郑俊 唐纳贤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654-1659,共6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奥格明类复合亚基5(HAUS5)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多种分析手段,揭示其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IMER2网站进行泛癌分析,利用人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获取基于免疫...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奥格明类复合亚基5(HAUS5)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多种分析手段,揭示其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IMER2网站进行泛癌分析,利用人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获取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的肾透明细胞癌抗体特异性染色评分。同时,从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下载关于肾透明细胞癌的基因mRNA表达量及相关临床数据。通过R语言及Excel软件整理得到HAUS5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mRNA表达量及相关临床数据。根据中位HAUS5表达量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使用SPSS27.0和R语言等软件进行生存分析和功能分析,并进行可视化。结果HAUS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肾透明细胞癌HAUS5表达越高发生死亡的风险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1.744,95%可信区间:1.286~2.365,P<0.001)。对整体生存明显相关的其他临床变量[远处转移(M分期)、临床分期(stage分期)、肿瘤原发灶状况(T分期)]也有影响(风险比=1.551、1.866、1.891,95%可信区间:1.302~1.846、1.637~2.126、1.608~2.225,P<0.001)。结论HAUS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且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是临床治疗肾透明细胞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奥格明类复合亚基5 基因表达 预后 计算生物学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杨拓 蔡科科 +3 位作者 赵朋 王金铸 刘立朋 马际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MCM6)、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的7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选取其癌...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MCM6)、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的7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选取其癌组织作为研究组,同源远侧的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基于GEPIA数据库MCM6和CDC6相关信息,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比较研究MCM6和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hRNA对MCM6表达的影响:应用CCK-8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HTB-47和CRL-1932细胞系的体外增殖结果。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MCM6/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明显上调,且MCM6上调与患者无病生存率降低相关(P<0.05);敲低HTB-47和CRL-1932细胞系的MCM6基因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显著阻滞了肿瘤细胞分裂周期停留在G2/M期;MCM6的表达与肾癌体积大小显著相关(P=0.010),根据GEPIA数据库显示,CDC6与MCM6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所有表达结果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进一步验证。结论:MCM6的表达上调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进展有关,其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调控细胞增殖,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CM6和CDC6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关系密切,表明MCM6/CDC6可能成为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可能成为该病靶向治疗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 肾透明细胞癌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兰英 刘燕娜 +1 位作者 曲国田 陈晓慧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第2期173-174,20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对1例TS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行肾肿瘤及肾脏根治性切除术,病理诊断肾...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对1例TS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行肾肿瘤及肾脏根治性切除术,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随访6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TSC合并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罕见。TSC合并肾脏巨大肿块并坏死者,超声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并多处钙化,瘤周可见假包膜的丰富血流环绕征象,应高度考虑肿瘤恶变可能。结合超声造影的快进慢退模式可以对该病做出诊断并及早行肿瘤及肾脏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超声 肾脏透明细胞癌
下载PDF
囊性小肾癌、复杂性肾囊肿MSCT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囊性小肾癌、复杂性肾囊肿MSCT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1例囊性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肾癌组;再另选40例同时期入院诊断为囊性小肾癌,病理学检查确... 目的研究囊性小肾癌、复杂性肾囊肿MSCT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1例囊性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肾癌组;再另选40例同时期入院诊断为囊性小肾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复杂性肾囊肿的患者为囊肿组。两组均进行MS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通过对比结果,分析MSCT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CT平扫时可见囊肿组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密度均匀;肾癌组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密度不均匀;肾癌组囊壁厚度明显大于囊肿组(P<0.05)。增强后,囊肿组在皮质期、皮髓质期、排泄期的CT值显著低于肾癌组(P<0.05)。结合病理学检查,CT增强对囊性小肾癌和复杂性肾囊肿诊断的正确度达到91.36%。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囊性小肾癌和复杂性肾囊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有效判断病灶位置、形态、边界、囊壁厚度等,且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小肾癌 复杂性肾囊肿 MSCT动态增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囊性小肾癌与复杂性肾囊肿的CT影像学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吉林 吴铭 夏佳伟 《现代医院》 2017年第10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对囊性小肾癌与复杂性肾囊肿的CT影像学鉴别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囊性小肾癌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确诊组,另取38例初步诊断为囊性小肾癌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复... 目的对囊性小肾癌与复杂性肾囊肿的CT影像学鉴别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囊性小肾癌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确诊组,另取38例初步诊断为囊性小肾癌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复杂性囊肿患者作为误诊组,对两组患者展开肾脏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关系分析。结果经平扫发现,两组患者肾内病灶均为小体积低密度占位,两组患者囊壁增厚、囊内分隔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确诊组囊壁结节、肾实质内部与肾椎体一致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之间的鉴别诊断中,CT扫描的临床效果显著,为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小肾癌 复杂性肾囊肿 多层螺旋CT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囊性肾细胞癌5例超声特征及诊断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海兵 何还珠 万敏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5例经病理诊断为囊性肾细胞癌病例的超声图像、临床症状和预后随访。结果:肿瘤声像图在肾囊肿的基础上,分为(1)单房囊肿型(2例),囊壁见光斑,不均匀增厚,或乳突状突起。(2)多房囊肿型(2例)...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5例经病理诊断为囊性肾细胞癌病例的超声图像、临床症状和预后随访。结果:肿瘤声像图在肾囊肿的基础上,分为(1)单房囊肿型(2例),囊壁见光斑,不均匀增厚,或乳突状突起。(2)多房囊肿型(2例)。(3)低回声实体型(1例)。CDFI、CDF在肿瘤的周围、内部及囊壁均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5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血尿,全部为透明细胞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无淋巴转移,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是少血管性肿瘤,一般为早期,临床上一般无症状,预后较好。超声显示复杂性囊肿在临床上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肾细胞癌 超声诊断 肿瘤 声像图
下载PDF
囊性小肾癌与复杂性肾囊肿的CT影像学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逵 魏祥 +1 位作者 王金良 李甜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1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依靠CT实施囊性小肾癌鉴别于复杂性肾囊肿的临床可行性,探讨其CT影像学差异。方法将2006年2月。2014年9月31例经由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囊性小肾癌的患者纳入确诊组。36例初步诊断为囊性小肾癌但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复杂性肾囊肿的患... 目的研究依靠CT实施囊性小肾癌鉴别于复杂性肾囊肿的临床可行性,探讨其CT影像学差异。方法将2006年2月。2014年9月31例经由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囊性小肾癌的患者纳入确诊组。36例初步诊断为囊性小肾癌但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复杂性肾囊肿的患者纳入误诊组。两组均实施肾脏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从囊壁增厚、囊壁结节、囊内分隔、肾实质内部与肾椎体的一致性四个方面实施诊断学鉴别。结果两组平扫影像显示其肾内病灶均系小体积低密度占位.且体积较小。确诊组囊壁增厚及囊内分隔比率与误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囊壁结节及肾实质内部与肾锥体一致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囊性小肾癌鉴别于复杂性肾囊肿在囊壁结节发生及肾实质内部与肾锥体一致性这两个方面有显著的CT影像学差异,因此应用CT对囊性小肾癌与复杂性肾囊肿进行鉴别诊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小肾癌 复杂性肾囊肿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复杂性肾癌手术治疗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志强 陈朝虎 +5 位作者 张向向 吴昊 曹金龙 李攀 汉大梨 田俊强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首选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作为肾癌治疗的金标准被长期采用。复杂性肾癌的手术治疗是泌尿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随着手术设备、手术技巧及手术辅助技术的进步,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应用的越来越广,其中包括开放、...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首选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作为肾癌治疗的金标准被长期采用。复杂性肾癌的手术治疗是泌尿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随着手术设备、手术技巧及手术辅助技术的进步,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应用的越来越广,其中包括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的肾部分切除术以及离体手术后自体肾移植术,这些术式有效提高了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率。本文拟对复杂性肾癌手术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 自体肾移植
下载PDF
肾肿瘤复杂度评估体系在术前预测肾脏透明细胞癌WHO/ISUP核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培榕 黄嘉琦 +6 位作者 张思弘 项卓仪 李耀辉 何敏坷 朱延军 郭剑明 王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评估肾肿瘤复杂度评估体系在术前预测肾脏透明细胞癌WHO/ISUP核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1272例。其中男性867例,女性405例;年龄19~86岁,平均58... 目的评估肾肿瘤复杂度评估体系在术前预测肾脏透明细胞癌WHO/ISUP核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1272例。其中男性867例,女性405例;年龄19~86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左肾614例,右肾658例。采用国际上经典的RENAL评分、PADUA评分和中山评分进行量化评估肿瘤复杂性。组织学核分级采用2016年最新推荐的WHO/ISUP分级系统,将WHO/ISUP核分级中Ⅰ~Ⅱ级归为低级别,Ⅲ~Ⅳ级归为高级别。结果12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766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506例行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536例,传统腹腔镜手术433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303例。根据WHO/ISUP核分级,Ⅰ级62例,Ⅱ级963例,Ⅲ级219例,Ⅳ级28例。在RENAL评分中,低、中、高肿瘤复杂度的高WHO/ISUP核分级比例分别为4.0%(11/273)、16.3%(94/576)和33.6%(142/423)。在PADUA评分中,低、中、高肿瘤复杂度的高WHO/ISUP核分级比例分别为2.6%(5/196)、8.3%(21/254)和26.9%(221/822)。在中山评分中,低中高肿瘤复杂度的高WHO/ISUP核分级的比例分别为0.9%(1/109)、6.4%(23/362)和27.8%(223/801)。在三种评分系统中,低中高肿瘤复杂度的高WHO/ISUP核分级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三种评分系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此外,RENAL评分>10分,PADUA评分>12分的肿瘤中,WHO/ISUPⅢ~Ⅳ级所占比例超过50%;中山评分>14分的肿瘤均为WHO/ISUPⅢ~Ⅳ级。结论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复杂度与WHO/ISUP核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术前联合使用RENAL评分、PADUA评分和中山评分,可以更好地预测肾脏透明细胞癌的WHO/ISUP核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透明细胞 肿瘤复杂度 WHO/ISUP核分级
下载PDF
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荆玉明 张龙龙 +6 位作者 倪建鑫 朱越华 孟平 王延柱 杨晓剑 秦卫军 袁建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PN)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RAPN)在治疗复杂性肾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74例局限性复杂肾癌患者接受LPN或RAPN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中转...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PN)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RAPN)在治疗复杂性肾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74例局限性复杂肾癌患者接受LPN或RAPN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中转开放或根治性肾切率、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不同。结果:LPN组共35例,RAPN组共39例,两组术前影像学评估的R.E.N.A.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PN组在中转开放或根治性肾切例数(1vs.6)、热缺血时间[(20.4±6.4)min vs.(27.1±8.6)min]、手术时间[(155.7±48.6)min vs.(178.5±59.7)min]、术中出血量[(49.9±21.2)ml vs.(75.7±37.7)ml]方面显著优于LPN组,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上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复杂性肾癌方面,LPN和RAPN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RAPN的临床疗效优于L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热缺血时间
原文传递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与复杂性肾囊肿的CT鉴别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炜 李泉林 刘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8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与复杂性肾囊肿(CRC)的CT特点,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MCRCC与CRC患者的CT特征,包括肿物直径、分隔、钙化、结节等。结果:17.4%的MCRCC、46.5%的CRC显示钙化(P=0.038);69.5%的M...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与复杂性肾囊肿(CRC)的CT特点,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MCRCC与CRC患者的CT特征,包括肿物直径、分隔、钙化、结节等。结果:17.4%的MCRCC、46.5%的CRC显示钙化(P=0.038);69.5%的MCRCC、21.1%的CRC有分隔(P=0.000);26.1%的MCRCC、4.7%的CRC有结节(P=0.032);38.1%的MCRCC、10.5%的CRC有囊壁强化(P=0.029);MCRCC组肿物直径<CRC组(P=0.007);logistic回归显示多分隔(P=0.011)、囊壁强化(P=0.039)为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钙化、分隔、结节、肿物直径在两组鉴别上具有意义;多分隔、囊壁强化是两组鉴别最有价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复杂性肾囊肿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复杂性肾囊肿及肾透明细胞癌囊性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培 黄备建 +4 位作者 薛立云 李翠仙 郑逢洋 严丽霞 王文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复杂性肾囊肿及肾透明细胞癌囊性变(clear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cystic change,CRC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复杂性肾囊肿或CRCCC的82例患者(82个病...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复杂性肾囊肿及肾透明细胞癌囊性变(clear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cystic change,CRC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复杂性肾囊肿或CRCCC的82例患者(82个病灶)的声像图资料,观察其常规超声及CEUS特点,并按照Bosniak分级标准对病灶进行分级。结果病理证实36个病灶为复杂性肾囊肿,46个病灶为CRCCC。常规超声显示复杂性肾囊肿中9个(25.0%)为囊性团块,27个(75.0%)为囊实性团块,其中14个(38.9%)可测及彩色血流信号。CRCCC中2个(4.3%)为囊性团块,44个(95.7%)为囊实性团块,其中33个(75.0%)可测及彩色血流信号。CEUS显示复杂性肾囊肿中仅18个(50.0%)见囊壁或分隔增强,且达峰时呈等或低增强,9个(50.0%)与肾皮质同时减退;35个(97.2%)囊壁薄而规则,所有病灶囊壁均无结节增强,33个(91.7%)分隔厚度<1 mm。CRCCC中45个(97.8%)见囊壁或分隔增强,40个(88.9%)达峰时呈等或高增强,30个(66.7%)快于肾皮质减退;37个(80.4%)囊壁厚薄不均,24个(52.2%)可见囊壁结节样增强,28个(60.9%)分隔厚薄不均。CEUS后复杂性肾囊肿中33个(91.7%)分级为Ⅰ、Ⅱ级,而CRCCC中42个(91.3%)分级为Ⅲ、Ⅳ级。结论复杂性肾囊肿与CRCCC的CEUS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CEUS应用Bosniak标准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复杂性肾囊肿 肾透明细胞癌囊性变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