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switched delay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simultaneously diagonalizable coupling matrices 被引量:4
1
作者 Tao LIU Jun ZHAO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EI 2008年第4期351-356,共6页
This paper studies local exponential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delayed network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via switched system stability theory. First, by a common unitary matrix, the problem of synchronization is trans... This paper studies local exponential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delayed network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via switched system stability theory. First, by a common unitary matrix, the problem of synchroniza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ome linear switched delay systems. Then, when all subnetworks are synchronizable, a delay-dependent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given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s) which guarantees the solvability of th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under an average dwell time scheme. We extend this result to the case that not all subnetworks are synchronizable. It is shown that in addition to average dwell time, if the ratio of the total activation time of synchronizable and non-synchronizable subnetworks satisfy an extra condition, then the problem is also solvable. Two numerical examples of delayed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re given, which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btaine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onential synchronization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 switching topology switched systems Av-erage dwell time Coupling delays Simultaneously diagonalizable matrices
下载PDF
SYNCHRONIZATION OF MASTER-SLAVE MARKOVIAN SWITCHING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IN NONLINEAR FUNCTION VIA SLIDING MODE CONTROL 被引量:4
2
作者 M.Syed ALI J.YOGAMBIGAI 曹进德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368-384,共17页
In this article, a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for master-slave Markovian switching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in nonlinear function via sliding mode control i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 In this article, a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for master-slave Markovian switching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in nonlinear function via sliding mode control i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ppropriate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introducing some free weighting matrices, new synchronization criteria are derived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s). Then, an integral sliding surface is designed to guarantee synchronization of master-slave Markovian switching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and the suitable controller is synthesized to ensure that the trajectory of the closed-loop error system can be driven onto the prescribed sliding mode surface. By using Dynkin's formula, we established the stochastic stablity of master-slave system.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btained theoret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ian switching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Lyapunov-Krasovskii method sliding mode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下载PDF
Off-on-off Luminescent Switching of a Novel Ru(II) Complex
3
作者 Bin DONG +3 位作者 Li Hua G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9-220,共2页
UV-vis and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ic titr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a novel Ru(II) complex exhibits off-on-off pH luminescent switching with a maximum on-off ratio of about 100.
关键词 Ruthenium complex pH-induced luminescent switch.
下载PDF
The electrical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opper 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nanowire 被引量:1
4
作者 K.B.Zheng H.T.Shen +3 位作者 C.N.Ye J.L.Li D.L.Sun G.R.Che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In this paper, method combined vapor transportation with in-situ chemical reaction i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Cu(TCNQ) nanowires. The typical diameter of nanowires is 50-500 nm with high uniformity. The electrical swit... In this paper, method combined vapor transportation with in-situ chemical reaction i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Cu(TCNQ) nanowires. The typical diameter of nanowires is 50-500 nm with high uniformity. The electrical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nanowire are observed. The ON-OFF resistance ratio for switching reaches 10~4.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witching threshold and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two electrodes. The temporal response of the switching process is 30 ns and the switch exhibits good reproducibility. The collapse of the nanowi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rrent surge is also discuss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u(TCNQ) nanowire could be promising for applications in nanoelectr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CNQ) NANOWIRE Electrical switching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下载PDF
低复杂度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固定开关频率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荣 舒胡平 翟凯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10-3721,I0032,共13页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hree-vector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TV-MPCC)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和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固定开关频率TV-MPCC策略。利用前一周...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hree-vector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TV-MPCC)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和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固定开关频率TV-MPCC策略。利用前一周期的零电压矢量和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来快速筛选所需最优电压矢量和次优电压矢量,避免了无效枚举计算,从而降低了开关频率和计算复杂度。引入系统d和q轴电流差参数,计算各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确保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恒大于零和开关频率固定。以三相两电平电压型逆变器驱动的表贴式PMSM为被控对象,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传统TV-MPCC策略和所提三矢量固定开关频率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保证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基础上,在固定和降低开关频率的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三矢量 低计算复杂度 固定开关频率
下载PDF
溯源至脉冲驱动型交流量子电压的功率测量系统
6
作者 卢奇亮 周琨荔 +8 位作者 韩琪娜 施杨 赵建亭 杨雁 徐磊 鲁云峰 黄璐 翟昌伟 屈继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5-1592,共8页
搭建了基于脉冲驱动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交流功率测量系统。通过精密感应分压器和双级电流互感器、采样电阻将交流功率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转换为两路1 V以内的交流电压,采用切换开关的方式实现两路交流电压至两套交流量子电压标准的溯源... 搭建了基于脉冲驱动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交流功率测量系统。通过精密感应分压器和双级电流互感器、采样电阻将交流功率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转换为两路1 V以内的交流电压,采用切换开关的方式实现两路交流电压至两套交流量子电压标准的溯源。通过计算复数比值得到两路被校准交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经角差修正后得到交流功率源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系统只需要一套电压比较模块,省去了专用相位测量模块,其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在电压220 V、电流1 A、频率60 Hz、功率因数1.0的测试条件下,测量不确定度为5.6μW/VA(k=2)。所研制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基于标准功率表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研究工作可以为建立新一代溯源至宽频量子电压的交流功率基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交流功率测量 脉冲驱动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 切换开关 复数比值
下载PDF
银-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质的研究
7
作者 李邵蕊 徐海兵 曾明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金属介导的分子开关配合物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及分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配位导向机制将金属离子Ag I与二芳基乙烯开关L结合,制备一种银-二芳基乙烯配位化合物[L-AgNO_(3)]_(2)(CHCl_(3))_(2)(Ag-L)。其单晶结构表... 金属介导的分子开关配合物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及分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配位导向机制将金属离子Ag I与二芳基乙烯开关L结合,制备一种银-二芳基乙烯配位化合物[L-AgNO_(3)]_(2)(CHCl_(3))_(2)(Ag-L)。其单晶结构表明,中心金属离子Ag I与L上不同位置的N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一个扭曲的四面体。通过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UV-Vis)研究Ag-L的光致变色行为,探索了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开闭环过程。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Ag-L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均具有良好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芳基乙烯分子开关 金属-有机配合物 光致变色
下载PDF
低开关频率多相大容量推进系统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性能优化
8
作者 郭城 胡亮灯 +2 位作者 鲁斌 裘呈熠 龙齐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7,共7页
多相开绕组推进系统受限于大功率开关器件结温以及开关损耗限制,其开关频率低、数字控制延时大,降低了推进系统高转速运行性能。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引入了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并将其与传统离散调节器的设计过程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 多相开绕组推进系统受限于大功率开关器件结温以及开关损耗限制,其开关频率低、数字控制延时大,降低了推进系统高转速运行性能。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引入了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并将其与传统离散调节器的设计过程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然后,结合建立的十二相开绕组感应电机数学及仿真模型,在转速大范围变化及负载突变等工况下对两种调节器闭环控制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的闭环控制性能,尤其在负载突变下明显优于传统的离散调节器;最后,基于三电平十二相开绕组感应电机试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为低开关频率推进系统闭环控制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开绕组电机 复矢量调节器 数字控制延时 低开关频率
下载PDF
Inhibit化学逻辑门:基于Al^(3+)和Fe^(3+)的β-二酮荧光开关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石恩娴 杨红 +3 位作者 沈莉 杜玉扣 李富友 黄春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2-954,i004,共4页
合成了1,3-二苯基-4-苯乙酰-5-吡唑酮(HDPP-PA)与Al3+,Fe3+形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Fe3+能有效地减弱Al配合物的荧光,为此将HDPP-PA与Al3+和Fe3+... 合成了1,3-二苯基-4-苯乙酰-5-吡唑酮(HDPP-PA)与Al3+,Fe3+形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Fe3+能有效地减弱Al配合物的荧光,为此将HDPP-PA与Al3+和Fe3+组成一个具有INHIBIT操作功能的化学逻辑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AL^3+ 逻辑门 Β-二酮 化学 光开关 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测试方法 荧光光谱 操作功能 配合物 吡唑酮 二苯基 组成 质谱 可见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流的连续小波变换实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沁春 何怡刚 +1 位作者 李宏民 朱彦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模的开关电流技术取代基于电压模的开关电容技术实现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采用并联式复解调方案利用开关电流技术实现连续小波变换.设计实现了开关电流振荡器和开关电流乘法器,Pspice仿真结果证实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 开关电流 小波变换 复解调 开关电流振荡器 开关电流乘法器
下载PDF
基于dsPIC单片机和MCP3909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若然 向驰 +2 位作者 付永长 周振华 宋春亮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5期39-44,共6页
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控制精度低,功能单一,电容器投切过程易产生较大的涌流,引起系统过电压。为此,设计了新型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配合零投切复合开关完成低压配电无功补偿相应功能。控制器硬件上采用dsPIC33F系列处理器和高精度模... 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控制精度低,功能单一,电容器投切过程易产生较大的涌流,引起系统过电压。为此,设计了新型的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配合零投切复合开关完成低压配电无功补偿相应功能。控制器硬件上采用dsPIC33F系列处理器和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MCP3909构成,软件上采用准同步采样算法对电网参数进行采集和计算。经试验测试,该设计能够精确控制,分级补偿,过零投切,对系统无功功率进行有效补偿,显著提高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无功补偿 复合开关 dsPIC33F MCP3909 准同步采样算法
下载PDF
毛细管多维气相色谱法分析炼厂气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嘉敏 赵盛伟 +2 位作者 于世建 王福江 田忠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263-1266,共4页
用HP6890)气相色谱仪,使用多孔层空心毛细管柱(PLOT),选用HP-PLOT/Porapack  Q色谱柱测定CO2; HP-PLOT 5A分子筛柱测定O2, N2, CH4; HP-PLOT/Al2O3柱测定有机烃... 用HP6890)气相色谱仪,使用多孔层空心毛细管柱(PLOT),选用HP-PLOT/Porapack  Q色谱柱测定CO2; HP-PLOT 5A分子筛柱测定O2, N2, CH4; HP-PLOT/Al2O3柱测定有机烃类。采用3阀4柱色谱运行系统,用FID及TCD分别检测烃类及无机气体组分。用色谱工作站控制气动切换阀切换气样走向及两种检测器数据的转换校正和归一化定量计算,用已知物对照法定性,测定了炼厂气中20余种组分。其准确度和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炼厂气 分析 石油加工 PLOT
下载PDF
信号核酸识体用于药物托普霉素的高灵敏度检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翠松 江雅新 +3 位作者 汪俊 麻宝成 李梦龙 方晓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6-82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RNA核酸识体和光开关化合物[Ru(phen)2dppz]2+(RU)高灵敏检测药物分子的荧光分析新方法.以托普霉素(TOB)为靶分子,检测限可达到10 nmol/L,同时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能在溶液中实现无需分离的实时检测.这种无标记检测方... 提出了一种利用RNA核酸识体和光开关化合物[Ru(phen)2dppz]2+(RU)高灵敏检测药物分子的荧光分析新方法.以托普霉素(TOB)为靶分子,检测限可达到10 nmol/L,同时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能在溶液中实现无需分离的实时检测.这种无标记检测方法有利于不稳定RNA核酸识体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简化实验操作,为其它药物分子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识体 托普霉素 荧光光谱法 光开关化合物 核糖核酸
下载PDF
三相智能复合开关在低压无功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莉 赵磊 梁业宗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5-58,共4页
介绍一种用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的智能复合开关(共补)。采用晶闸管和磁保持继电器并联,晶闸管和继电器分时导通,充分利用了继电器功耗小,晶闸管响应快、动作可靠的特点,解决了无功补偿中电容投切产生的涌流大、功耗大等问题。
关键词 复合开关 无功补偿 电容器投切
下载PDF
基于开关影响范围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顺流评估算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彭鹄 谢开贵 +3 位作者 邵黎 易武 陈炜骏 刘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6,共4页
以开关为对象,提出了复杂中压配电网可靠性顺流评估算法。该算法根据原始数据形成开关对作用元件、节点和开关对之间的父子关系矩阵,以开关对的作用元件组为单位进行可靠性分析,避免了复杂的故障搜索,根据开关对之间的父子关系矩阵可快... 以开关为对象,提出了复杂中压配电网可靠性顺流评估算法。该算法根据原始数据形成开关对作用元件、节点和开关对之间的父子关系矩阵,以开关对的作用元件组为单位进行可靠性分析,避免了复杂的故障搜索,根据开关对之间的父子关系矩阵可快速确定节点的故障类型,形成系统和节点的可靠性指标。RBTS-bus6系统和实际中压配电系统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配电网 开关对 可靠性评估 父子关系 关系矩阵
下载PDF
新型DNA分子光开关钌(Ⅱ)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郝强 段智明 +3 位作者 韩美娇 郑帅至 吕媛媛 王科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7-1219,共3页
A new ruthenium(Ⅱ) complex,[Ru(bpy)2bdpq](ClO4)2,where bpy=2,2′-bipyridine,(bdpq=2-(benzoxazol-2-yl)-dipyrido) [2,3-f: 2′,3′-h]quinoxaline,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MALDI-TOF MS,an... A new ruthenium(Ⅱ) complex,[Ru(bpy)2bdpq](ClO4)2,where bpy=2,2′-bipyridine,(bdpq=2-(benzoxazol-2-yl)-dipyrido) [2,3-f: 2′,3′-h]quinoxaline,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MALDI-TOF MS,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electronic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l titrations with calf thymus DNA,steady-state emission quenching by [Fe(CN)6]4-,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binding of [Ru(bpy)2bdpq](ClO4)2 with the DN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u(Ⅱ)) complex acts as a DNA intercalator with a binding constant of(1.9±0.1)×106 L/mol at 50 mmol/L NaCl,and can serve as a good "DNA molecular light switches" with a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factor of 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Ⅱ)配合物 插入键合 光开关
下载PDF
基于复合储能的微电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控制 被引量:80
17
作者 刘志文 夏文波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6-913,共8页
针对微电网由并网运行向非计划孤岛切换过程中功率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在不改变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模式前提下,将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复合储能装置作为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主电源。制定微电网并网转非计划孤岛切换控制策略,确保切换... 针对微电网由并网运行向非计划孤岛切换过程中功率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在不改变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模式前提下,将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复合储能装置作为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主电源。制定微电网并网转非计划孤岛切换控制策略,确保切换前后重要负荷正常供电和分布式电源正常运行;微电网由孤岛向并网运行切换时,通过对复合储能装置进行预同步控制,有效地减少了孤岛向并网运行切换时的冲击和振荡,确保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平稳过渡。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非计划孤岛 超级电容器 复合储能 换控制策略 预同步控制
下载PDF
基于复矢量调节器的低开关频率PWM整流器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戴鹏 符晓 +1 位作者 袁庆庆 伍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31,共7页
为了提高中压大功率PWM整流器出力,需要降低PWM开关频率,但将造成PWM整流器id、iq电流分量耦合严重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两电平PWM整流器进行复矢量信号建模的基础上,设计新颖的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调节器,该调节器能在低开关频率... 为了提高中压大功率PWM整流器出力,需要降低PWM开关频率,但将造成PWM整流器id、iq电流分量耦合严重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两电平PWM整流器进行复矢量信号建模的基础上,设计新颖的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调节器,该调节器能在低开关频率下实现对网侧电流d、q分量的有效解耦。Matlab仿真及DSP实验结果验证了本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开关频率 复矢量 电流调节器 PWM整流器 耦合
下载PDF
复数阶开关广义Mandelbrot集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兴元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3,共7页
基于作者提出的开关复映射 ,阐述了开关广义Mandelbrot集 (简称开关广义M集 )的构造方法 ,并构造出一系列复数阶的开关广义Mandelbrot集· 通过分析广义M集的构造算法 ,阐述了广义M集的结构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在开关映射作... 基于作者提出的开关复映射 ,阐述了开关广义Mandelbrot集 (简称开关广义M集 )的构造方法 ,并构造出一系列复数阶的开关广义Mandelbrot集· 通过分析广义M集的构造算法 ,阐述了广义M集的结构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在开关映射作用下复C平面上初始点的轨道进行了研究 ,发现开关广义M集具有分形结构 ,其结构特征依赖于复指数w及开关变量r0 ,其断裂的原因是主幅角选取的不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阶 MANDELBROT集 复映射 开关广义M集 分形 演化 开关映射
下载PDF
[Ru(bpy)_2tpphz]^(2+)与Zn^(2+)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6 位作者 徐宏 任祥忠 魏波 黄毅 张培新 刘建忠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0-664,共5页
The formation of heterobimetallic ruthenium?complex was investigated by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As an intercalator of DNA, the luminescent monometallic ruthenium?complex [Ru(bpy)2tpphz]2+could coordinate with... The formation of heterobimetallic ruthenium?complex was investigated by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As an intercalator of DNA, the luminescent monometallic ruthenium?complex [Ru(bpy)2tpphz]2+could coordinate with Zn2+to form the nonluminescent heterobimetallic complex [Ru(bpy)2(tpphz)Zn]4+. The emission intensity of complex decreased as increasing the amounts of Zn2+and the luminescence was almost lost at the ratio of / of 1. After binding to DNA, the peripheral coordination site on the tpphz ligand remained accessible for Zn2+, the coordination occurred from the oppsite side of helix with respect to intercalated [Ru(bpy)2tpphz]2+and the nonluminescent heterobimetallic complex was form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u(bpy)2(tpphz)Zn]4+also bound to DNA by intercalation and situated the region of the intercalated [Ru(bpy)2tpphz]2+between the base pairs of DNA. The complex looked like a molecular nut (the Zn2+) and bolt (the [Ru(bpy)2tpphz]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荧光性质 钌多吡啶配合物 DNA 分子光开关 锌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