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高勘探程度区进一步挖潜的领域 被引量:27
1
作者 田在艺 史卜庆 +1 位作者 罗平 张大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了 4 0年的勘探 ,目前已进入了高勘探程度区。油气聚集的复杂规律表明 ,渤海湾盆地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以第三系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的勘探精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时必...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了 4 0年的勘探 ,目前已进入了高勘探程度区。油气聚集的复杂规律表明 ,渤海湾盆地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以第三系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的勘探精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时必须将以古生界、中生界和中上元古界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作为今后挖潜的重要领域。渤海湾盆地任何层系都可能形成和聚集油气 ,因此仍有多种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尚待进一步认识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复式油气聚集带 烃源岩 含油气层系 挖潜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库车坳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大油气田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0
2
作者 何登发 周新源 +2 位作者 杨海军 雷刚林 马玉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32,共14页
库车坳陷是在晚二叠世之前的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历经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侏罗-古近纪的伸展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的演化而形成的。基底中的软弱层、侏罗系煤层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与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泥)岩构... 库车坳陷是在晚二叠世之前的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历经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侏罗-古近纪的伸展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的演化而形成的。基底中的软弱层、侏罗系煤层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与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泥)岩构成了自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抬升的滑脱面,与自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趋缓的地表面构成楔形体。该楔形冲断体的内部结构具有"垂向分层、横向分带与纵向分段"特点,NW向的阿瓦特-喀拉玉尔滚和NE向的库车横向构造转换带将其分割为乌什、拜城与阳霞3个构造区段。构造层发育特点决定了库车坳陷发育三叠-侏罗系的区域展布的有效烃源岩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储盖组合;分层变形特点导致盐下层形成叠瓦冲断构造组合,冲断层成为油源断层;叠瓦式的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组合导致了复式天然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即在大北-克拉苏式的构造带上每一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带独立成藏,复合连片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目前拜城北、克深、克拉苏背斜带已呈现这种趋势;撕裂断层则决定着构造带上具体的油气富集区段。库车坳陷油气资源丰富,地质结构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油气田分布的分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结构 油气成藏 复式聚集区(带)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29
3
作者 吕宝凤 殷征欣 +1 位作者 蔡周荣 万志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49-1261,共13页
本文从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板块作用、壳幔作用、岩浆热事件、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等地质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印证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序列,提出受欧亚、印澳、太平洋3大板块的... 本文从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板块作用、壳幔作用、岩浆热事件、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等地质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印证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序列,提出受欧亚、印澳、太平洋3大板块的共同影响,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运动划分为礼乐运动、西卫运动一幕、西卫运动二幕、南海运动、南沙运动5次较为合适。其中礼乐运动使南海北部进入裂陷发展阶段,并产生NE走向小型断陷;西卫运动一幕使断陷进一步扩展;西卫运动二幕使南海北部由断陷向断坳转变,断陷走向向NEE向转变;南海运动使南海北部进入坳陷发展阶段;南沙运动使南海北部进入差异性区域沉降阶段,构造格局基本形成。南海北部这种构造演化序列造就了前古近系、古近系、新近系3层含油气结构层系及始新统湖相、渐新统湖相—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和中新统海相3套烃源岩,围绕3套烃源岩可形成"上生下储上盖"、"自生自储自盖"与"下生上储上盖"3类成藏组合和背斜、古潜山、地层-岩性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及其复式油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演化序列 油气成藏要素 复式油气聚集带
下载PDF
辽河滩海地区西部凹陷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4
4
作者 方世虎 徐怀民 +3 位作者 郭召杰 焦翠华 孟卫工 李建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岩心分析和测井标定综合分析表明,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发育沙三段和沙一二段两套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海南洼陷带。油气输导层主要由断裂(带)、连通的砂砾岩体和不整合面构成,它们或单独、或组合,控制着主要油气富集带的油气输导及聚集成... 岩心分析和测井标定综合分析表明,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发育沙三段和沙一二段两套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海南洼陷带。油气输导层主要由断裂(带)、连通的砂砾岩体和不整合面构成,它们或单独、或组合,控制着主要油气富集带的油气输导及聚集成藏。复合圈闭带控制着复合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各复合油气聚集带的成藏条件相互匹配,形成特征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输导层 成藏模式 复合圈闭带 辽河滩海
下载PDF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38
5
作者 席明杰 马生明 +3 位作者 刘崇民 胡树起 汤丽玲 郭志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区地表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元素在平面上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以地表矿化露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Mo-Cu-W-Bi带、In-Zn-Ag-Cd带及Pb-As-Sb带,该元素组合分带与典型中-高温...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区地表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元素在平面上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以地表矿化露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Mo-Cu-W-Bi带、In-Zn-Ag-Cd带及Pb-As-Sb带,该元素组合分带与典型中-高温热液矿床中元素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利用综合地质累积指数对土壤中主成矿元素Mo与伴生元素Cu、W、In、Bi的组合异常进行评价,共圈出4个找矿靶区,经野外异常查证与工程验证,建议在Ⅰ、Ⅱ号靶区进行深部资源预测工作,对Ⅲ、Ⅳ号靶区开展进一步查证与验证工作,以期在Ⅳ号靶区深部发现矽卡岩型矿化。本次研究对准苏吉花地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元素组合分带 地质累积指数 找矿靶区 准苏吉花铜钼矿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震 陈艳鹏 +3 位作者 赵阳 郝奇 许晓明 常迈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121-127,133,共8页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相生油"、"源控论"为代表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从最初的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经历了以下历程:...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相生油"、"源控论"为代表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从最初的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经历了以下历程:在大庆油田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出来"源控论"(20世纪60~70年代);在以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陆相断陷盆地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地质工作者在东营凹陷的勘探过程中总结的"环洼聚油"理论(20世纪90年代);在对二连盆地的隐蔽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时提出的"互补性"特征(2003年)、"优势论"特征(2005年)以及"多元控油—主元成藏"新观点(2006年)。这一系列认识和新观点不仅在指导我国陆相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大大丰富了我国以陆相生油为主线的石油地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油气分布规律 源控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 “互补性”特征 “优势性”特征 多元控油-主元成藏
下载PDF
济阳坳陷南部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及其油气聚集规律 被引量:7
7
作者 劳海港 陈清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3-900,共8页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济阳坳陷南部中、新生代不同构造运动期与多位态主断裂(系)相伴生的横向变换带特征。研究表明,印支运动期横向变换带为NNE向展布,由侧向挤压褶皱和侧断坡组成;燕山运动期横向变换带走向为NEE向,...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济阳坳陷南部中、新生代不同构造运动期与多位态主断裂(系)相伴生的横向变换带特征。研究表明,印支运动期横向变换带为NNE向展布,由侧向挤压褶皱和侧断坡组成;燕山运动期横向变换带走向为NEE向,由传递断层和横向凸起构成;而喜马拉雅运动期横向变换带则表现为NW向,由走向斜坡和传递断层组成。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使其不同构造部位具有叠加与迁移演化的差异性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构造背景,造成了油气的差异聚集,其中变换带叠加可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变换带迁移则造成"满洼含油"的油气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横向变换带 变换带叠加 变换带迁移 复式油气聚集带 满洼含油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85
8
作者 陈业全 王伟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共5页
对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和地层不整合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盆地内经历了裂陷盆地、碰撞前陆盆地、陆内坳陷盆地和陆内俯冲前陆盆地等 4个演化阶段。裂陷盆地控制了石炭系烃源岩 ,使其沿裂陷槽分布 ;碰撞前陆盆地将二叠... 对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和地层不整合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盆地内经历了裂陷盆地、碰撞前陆盆地、陆内坳陷盆地和陆内俯冲前陆盆地等 4个演化阶段。裂陷盆地控制了石炭系烃源岩 ,使其沿裂陷槽分布 ;碰撞前陆盆地将二叠系烃源岩局限于玛湖、昌吉、克拉美丽山等山前坳陷内 ;陆内坳陷期从三叠纪一直持续到古近纪末 ,盆地内泥岩和煤岩广泛分布 ;陆内俯冲前陆盆地发育在南缘西部。因而 ,古、新近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安集海呼图壁一带。烃源岩演化和油源对比表明 ,盆地内有 3次成藏期 ,分别为印支期 (T3 )、燕山期 (J3 )和喜山期(E2 ) ,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古近系 4个复合含油气系统。根据构造特征和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在盆地内可划分出西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腹部 5个油气聚集区带。准噶尔盆地的成藏模式主要有逆冲断阶不整合单向充注、压扭背斜双向充注、断隆带双向充注、披覆背斜单向充注、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斜坡带单向充注 6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藏 成藏特征 地层不整合 前陆盆地 烃源岩 油气聚集带
下载PDF
中国陆相盆地油气藏类型及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藏序列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文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4,共14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陆相断陷—坳陷盆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基础;从储油圈闭的成因出发,结合油气藏形态,把陆相盆地的油气藏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特殊类型油气藏3大类8亚类20种类型。 断陷盆地中的油气田,往往在同一构造背景上... 本文论述了中国陆相断陷—坳陷盆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基础;从储油圈闭的成因出发,结合油气藏形态,把陆相盆地的油气藏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特殊类型油气藏3大类8亚类20种类型。 断陷盆地中的油气田,往往在同一构造背景上由几十个至几百个独立的油气藏在不同层位迭加组合而成。这些油气藏的个体形态大小不同,成因各异,具有多油气藏类型,多储集类型,多压力系统和流体性质,分隔性强,差异性大,常成区(带)分布,称之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围绕生油凹陷呈环形展布,自外至内分为边缘凸起油气聚集区(带)、斜坡油气聚集区(带)、凹中背斜型油气聚集区(带),凹内地层岩性油气聚集区(带)。这些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区(带)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油气藏序列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类型 陆相盆地 油气聚集区
下载PDF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超 李宏伟 +3 位作者 盛双占 程甜 师效飞 姜萌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勘探程度低,托克逊凹陷、三堡凹陷、台北凹陷取得零星油气突破,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库木凸起鲁克沁构造带。研究认为,鲁克沁大型复合鼻状凸起带是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藏最为富...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勘探程度低,托克逊凹陷、三堡凹陷、台北凹陷取得零星油气突破,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库木凸起鲁克沁构造带。研究认为,鲁克沁大型复合鼻状凸起带是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藏最为富集的领域,该构造带构造地层格架复杂,油藏类型多。围绕古凸起的地层上超、断陷回返褶皱、不整合、断陷扇体等有利于形成多种复合圈闭,这些有利条件决定了鲁克沁大型鼻状凸起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成藏特征。通过梳理明确了紧邻台北凹陷桃东沟群主力生烃中心是其规模成藏的基础,古隆起为燕山早期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构造背景,早期控制构造的深大断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是区带差异成藏的关键因素;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主要受扇三角洲前缘相有利砂体展布控制,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油藏主要受断块等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鲁克沁构造带 二叠系—三叠系 复式油气聚集带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南美洲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成藏模式及有利区预测
11
作者 马文杰 王景春 +5 位作者 田作基 马中振 万学鹏 林金逞 许翔麟 周玉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6,共8页
通过岩心观察、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原油地化分析、油源对比、油气运移示踪分析等对南美洲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典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成藏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构... 通过岩心观察、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原油地化分析、油源对比、油气运移示踪分析等对南美洲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典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成藏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整体为西倾和西南倾单斜构造,局部发育鼻隆,油藏目的层为白垩系Napo组M1ss段,砂体呈北西—南东向,储层厚度大、物性好。②研究区河口湾砂坝控制有利储层分布,W区块平稳的西倾和西南倾单斜鼻隆构造背景与NW—SE走向的泥岩条带配合控制圈闭形成,有效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展布控制成藏。③构造-岩性油藏为三阶段成藏模式,早期常规原油充注,中期原油遭受降解,晚期常规原油混合降稠。④W区块南部地区2个泥岩条带的西南部位是W区块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成藏模式 斜坡带 白垩系 前陆盆地 Oriente盆地 南美洲
下载PDF
复合界面堆积体边坡变形稳定破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帅 《人民珠江》 2020年第8期61-67,共7页
地下水体及堆积土体应力分布是影响复合界面边坡变形稳定及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依据董家山滑坡典型地质断面,概化出复合界面边坡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时边坡等效塑性区发展演化结果;重点分析了自然状态时边坡... 地下水体及堆积土体应力分布是影响复合界面边坡变形稳定及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依据董家山滑坡典型地质断面,概化出复合界面边坡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时边坡等效塑性区发展演化结果;重点分析了自然状态时边坡坡面、滑带和中部土体的应力变形特征,揭示了复合界面边坡变形破坏机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自然及暴雨状态下边坡等效塑性区均为先整体贯通,并逐渐向坡体中部发展演化,最终形成坡体上中部的次级塑性贯通面。地下水位降低了复合基面边坡稳定性,暴雨时复合界面边坡出现上部次级滑动可能性较高。滑带和坡面的水平向位移变化曲线形状与复合界面相似,非单调变化潜在滑面影响岩土复合界面边坡变形分布及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界面 堆积体边坡 变形稳定 等效塑性区
下载PD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key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for PL 19-3 oilfield 被引量:3
13
作者 Yong'an Xue Yunhua Deng +3 位作者 Deying Wang Haifeng Yang Dingyou Lv Kai Kang 《Petroleum Research》 2019年第1期29-51,共23页
The PL 19e3 Oilfield is the only super-large monolithic oilfield with oil and gas reserves up to 1×10^(9) t in the Bohai Bay Basin,and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s have... The PL 19e3 Oilfield is the only super-large monolithic oilfield with oil and gas reserves up to 1×10^(9) t in the Bohai Bay Basin,and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s have provided abundant data for analyzing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is super-large oilfield.On the basis of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fundamental reservoir features,and with available geological,geophysical and test data,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key exploration&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of the PL 19e3 Oilfield were discussed.The key conditions for forming the super-large Neogene oilfield include four aspects.Firstly,the oilfield is located at the high position of the uplift that contacts the brachy-axis of the multi-ridge slope in the biggest hydrocarbon-rich sag in the Bohai Bay Basin,thus it has sufficient hydrocarbon source and extremely superi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condition.Secondly,the large-scale torsional anticlines which formed in the Neo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Tanlu strike-slipping movement provide sufficient storage spaces for oil and gas preservation.Thirdly,the“multiple sets of composite 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developing in the special shallow-water delta further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effective storage space for oil and gas preservation.Fourthly,due to the coupling of the uplift and strike slip in the neotectonic period,extensive faulting activities constantly released the pressure while the late period massive hydrocarbon expulsion of the Bozhong took place at the same time,which assures the constant and intense charging of oil and gas.The super-large PL 19e3 Oilfield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all those special geologic factors.In view of this oilfield's features(e.g.violently reformation caused by strike slip,and the speci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hallow-water delta),some key practical technologie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been developed.Such technologies include:the special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processing for gas cloud zones,the prediction of thin interbed reservoirs based on high-precision inversion of geologic model,the reservoir description for the shallow-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for remaining oil in the commingled oil reservoirs with wide well spacing and long well interval,and the well pattern adjustment for formations during high water cut period in the complex fluvial-facies oil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 19e3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Multiple composite 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 Constant and intense charging of oil and gas during later period Gas cloud zo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