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by enzymolysis and bioactivity of iron complex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Fe-FPH) from low value fish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尚贵 霍健聪 谢超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0-306,共7页
Preparation of Fe^2+ chelate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Fe-FPH) obtained from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was introduced and its bioactivity was studied by compound enzymolysi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hydrolysate... Preparation of Fe^2+ chelate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Fe-FPH) obtained from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was introduced and its bioactivity was studied by compound enzymolysi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hydrolysate chelating Fe^2+ are DH (degree of hydrolysis) at 5%, pH 7.0, 20℃ and 15 min chelating time for FM (material not being defatted). Four types of Fe-FPH including CA (deposit after chelating), CB (deposit in 5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CC (suspended deposit in 8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and CD (bottom deposit in 8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were fractionated with absolute ethanol from FM. Structural analysis through infra-red spectrum revealed that Fe^2+ was combined strongly with amino-group and carboxyl-group in each chelate and each Fe^2+ could form two five-member ring structures. All of the four chelates were shown more significant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nd can be used as natural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antioxidant. Among all the chelates, the CB possesses the most effectiv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t 92% as high as that of a-tocopherol. Among all Fe-FPHs, only CD showed the most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lmonella typhi, and Bacillus subtilis and can be used as natural antibacterial. It provides a more effective way for utilization of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and key information of Fe-FPH as additive in foo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fish compound enzymes CHELATE STRUCTURE bioactivity fish protein
下载PDF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 of Kai Xin San: upregulation of hippocampal insulin-degrading enzym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acceleration of amyloid-beta degradation 被引量:12
2
作者 Na Wang Yong-ming Jia +5 位作者 Bo Zhang Di Xue Maharjan Reeju Yan Li Shu-ming Huang Xue-wei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54-659,共6页
Kai Xin San is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composed of Radix Ginseng, Poria, Radix Polygalae and Acorus Tatarinowii Rhizome. It has been used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for treating amnesia. Kai Xin San ameliorates amyloid-... Kai Xin San is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composed of Radix Ginseng, Poria, Radix Polygalae and Acorus Tatarinowii Rhizome. It has been used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for treating amnesia. Kai Xin San ameliorates amyloid-β (Aβ) induc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is neuroprotective in vivo, but its precise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Expression of insulin-degrading enzyme (IDE), which degrades Aβ,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Here, we injected rats with exogenous Aβ42 (200 μM, 5 μL) into the hippocampus and subsequently administered Kai Xin San (0.54 or 1.08 g/kg/d) intragastrically for 21 consecutive days. Hematoxylin eosin and Niss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Kai Xin San protected neurons against Aβ-induced damage. Furthermor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estern blot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Kai Xin San decreased Aβ42 protein levels an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DE protein, but not mRNA, in the hippocampus.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Kai Xin San facilitates hippocampal Aβ degradation and increases IDE expression, which leads, at least in part, to the alleviation of hippocampal neuron injury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NEUROD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ai Xin San insulin-degrading enzyme amyloid-β Alzheimer'sdisease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Aβ-degrading enzymes neurons Radix Ginseng Radix Polygalae Acorus Tatarinowii Rhizoma neuralregeneration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Phenolic Compounds in <i>Eisenia arborea</i>
3
作者 Hyeon Cheol Shin Ignacio Beamonte Wayas +1 位作者 Byoung Wook Choi Bong Ho Lee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1年第2期259-265,共7页
Four polyphenol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a brown alga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isenia arbore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qu... Four polyphenol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a brown alga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isenia arbore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se phlorotannin compounds showed strong radical scavenging and some enzym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ll of the compounds showed strong antioxidative,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and tyrosinase inhbibitory activities at 100 μg/mL. Dieckol and PFF inhibited butyrylcholinesterase, a new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very strongly even at 10 μg/mL</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more strongly than AChE. These two compounds also effectively inhibited tyrosinase.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natural antioxidants and antidementia agents from the brown a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senia arborea Phenolic compounds DPPH Radical Scavenger enzyme Inhibition ISOLATION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长相关激素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刘显军 苏晴 +6 位作者 马旭东 陈静 刘明亮 李玟 李海东 王欣宇 郭家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33-424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长相关激素指标的影响,为复方中草药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28±2)日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长相关激素指标的影响,为复方中草药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28±2)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2.0%的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1.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1.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2.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胃泌素(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COR)含量显著降低(P<0.05);1.0%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组的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 4)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生长相关激素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菌酶协同发酵复方中草药适宜添加水平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 复方中草药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 抗氧化 激素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小丑鱼非特异性免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刺激隐核虫杀灭效果分析
5
作者 何丽斌 杨求华 +2 位作者 李慧耀 罗辉玉 郑乐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2,共11页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甘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超微粉碎后收集备用)对小丑鱼血清、肝脏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变化及不同用药方式对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投喂复方中草药“XCY-1”可使小丑鱼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第21 d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达到最高值,其中20 g/kg剂量组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小丑鱼的免疫能力;肠道中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在各取样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胰蛋白酶和AMS活性高于其他剂量组,20 g/kg和4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LPS活性最高。复方中草药“XCY-1”药浴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体外杀灭结果显示:4 h内,50 mg/L药物浓度即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400 mg/L药物浓度即可杀灭全部幼虫;当药物浓度达到800 mg/L时,3 h内幼虫全部死亡。不同用药方式防治小丑鱼刺激隐核虫病:实验分为4组,A组20 g/kg剂量组,口服无药浴;B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50 mg/L进行药浴;C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100 mg/L进行药浴;D组为对照组,仅投喂基础饲料。结果显示:实验第6 d,A、B、C三个药物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51.1%、53.3%、57.7%、0,药物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药物处理组每片鳃上仅有0~2个滋养体,对照组每片鳃上滋养体数量是用药组65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XCY-1”可以提升小丑鱼血清、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对刺激隐核虫病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0 g/kg剂量组、投喂时间14~21 d时效果最佳。该研究为开发无公害、环保型天然植物源杀虫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丑鱼 刺激隐核虫 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复合酶法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靖雯 郑明珠 +4 位作者 刘景圣 罗倩 贾欣格 高伟凡 姜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酶法改性特异性强、反应副产物和副反应少,酶分子可以通过改变淀粉分子的结构或直链淀粉含量、链长、分支数量等,使其物化特性发生改变。淀粉酶种类不同,作用于淀粉分子的作用效果也不同,该文重点综述几种常见的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分子改... 酶法改性特异性强、反应副产物和副反应少,酶分子可以通过改变淀粉分子的结构或直链淀粉含量、链长、分支数量等,使其物化特性发生改变。淀粉酶种类不同,作用于淀粉分子的作用效果也不同,该文重点综述几种常见的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分子改变其结构、淀粉分子链长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进而对其结构、理化性质产生的影响,讨论几种淀粉酶复合改性淀粉的作用机理及改性淀粉在工业上的应用,以期为研究复合酶改性淀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酶法改性 改性淀粉 结构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土壤Cd、Pb污染对苣苋草生物量、生理生化特征和Cd、Pb积累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洋 阳树英 +1 位作者 夏栋舟 丁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3,共9页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拮抗作用。【结论】苣苋草主要通过提高POD活性和维持CAT活性来抵抗Cd、Pb胁迫;‘R104’的抗性大于‘K472’,表明‘R104’更适合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苣苋草 复合胁迫 CD PB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有机酸与精油、单宁酸、复合酶制剂复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阳治康 殷运菊 +10 位作者 徐伟伟 陈广 郑梦莉 闫昭明 刘雅婷 张关锋 彭洁 江慧琼 胡友军 赵晓南 陈清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8-989,共12页
【目的】研究有机酸与精油、单宁酸、复合酶制剂复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其在仔猪中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体重相近(6.48 kg±0.68 kg)的25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 【目的】研究有机酸与精油、单宁酸、复合酶制剂复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其在仔猪中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体重相近(6.48 kg±0.68 kg)的25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24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饲粮处理如下:基础饲粮(CON);CON+5 kg/t有机酸(OA);CON+5 kg/t OA+800 g/t精油(OAEO);CON+5 kg/t OA+500 g/t单宁酸(OATA);CON+5 kg/t OA+500 g/t复合酶(OACE)。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分别于第1和29天以重复为单位对仔猪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收集饲料样品和粪便样品,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收集血液样品,测定血清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指标;分离胃和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测定胃肠道pH;收集空肠黏膜,测定消化酶活性;取空肠和回肠中段,用于肠道形态的测定;收集盲肠内容物,用于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1)与CON和OA组相比,OAEO组断奶仔猪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OA和OAEO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OATA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OA、OAEO、OATA和OACE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CON和OA组相比,OATA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和IL-2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OAEO、OATA和OACE组血清D-乳酸(D-L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OAEO和OACE组仔猪胃、十二指肠和空肠pH均显著降低(P<0.05),OA、OAEO、OATA和OACE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CON和OA组相比,OACE组空肠α-淀粉酶、蔗糖酶和乳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OATA和OACE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脂肪(EE)和磷(P)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5)与CON和OA组相比,OAEO组仔猪盲肠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OAEO、OATA和OACE组盲肠异丁酸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机酸与精油复配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效果较好;与单宁酸复配在提高仔猪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方面效果较好;与酶制剂复配在改善仔猪消化功能和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精油 单宁酸 复合酶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酶萃取及组氨酸Heyns化合物加香对再造梗丝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朱晓兰 李宽 +3 位作者 赵勇 袁广翔 汪金玲 俞京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为改善再造梗丝产品香气平淡、杂气较多的问题,对其原有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具体为以组合酶萃取代替温水萃取,辅以组氨酸Heyns化合物(His-H)进行回填加香,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对工艺调整前后再造梗丝... 为改善再造梗丝产品香气平淡、杂气较多的问题,对其原有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具体为以组合酶萃取代替温水萃取,辅以组氨酸Heyns化合物(His-H)进行回填加香,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对工艺调整前后再造梗丝中试产品常规化学成分、细胞壁主要组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萃取时使用的最优溶液应为质量分数0.8%E_(c)和质量分数0.4%E_(p)的组合酶溶液,萃取后产品质软色浅;回填阶段添加质量分数0.25%的His-H后,再造梗丝香气质提升,杂气减少,刺激性下降,感官品质整体优于对照梗丝;工艺调整后再造梗丝中试产品的常规化学成分保持协调,中性香气物质总含量提升约27.0%,细胞壁主要组分(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含量降低率超过15.0%,所制卷烟烟气透发性优于对照品,木质气下降,香气量明显增加,吸食品质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梗丝 酶萃取 组氨酸Heyns化合物 回填加香
下载PDF
不同配比复合基质对四季豆秧苗素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傅鸿妃 郭赛赛 郑积荣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有效解决茄果类蔬菜残体处理问题,以茄果类蔬菜残体为原料,以鸡粪、发酵菌剂为添加物,研究不同配比发酵残体与商品育苗基质配成的复合基质对四季豆种子萌发、秧苗素质、叶片SPAD值及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为有效解决茄果类蔬菜残体处理问题,以茄果类蔬菜残体为原料,以鸡粪、发酵菌剂为添加物,研究不同配比发酵残体与商品育苗基质配成的复合基质对四季豆种子萌发、秧苗素质、叶片SPAD值及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复合基质中加入1∕4无添加物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四季豆秧苗的真叶SPAD值、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30.74%、31.09%和43.15%(P<0.05),SOD、POD和CAT等抗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5.74%、6.07%和4.77%(P<0.05);复合基质中加入1∕4添加了鸡粪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四季豆秧苗真叶SPAD值、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27.26%、2.04%和2.18%(P<0.05);复合基质中加入1∕4添加了鸡粪和发酵菌剂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四季豆秧苗SOD、POD和CAT等抗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4.10%、4.23%和4.39%(P<0.05)。因此,复合基质中加入1∕4无添加物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适用于四季豆育苗;复合基质中加入1∕4添加了鸡粪、或者添加了鸡粪和发酵菌剂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也可用于四季豆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残体 复合基质 四季豆 秧苗素质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化成 张言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低蛋白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平均体重为(48.59±1.27)kg的90日龄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为期101 d(其中预饲期8 d,正试期93 d)... 文章旨在探究低蛋白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平均体重为(48.59±1.27)kg的90日龄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为期101 d(其中预饲期8 d,正试期93 d)。试验日粮分别向低蛋白饲粮中添加0、300、600和9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较对照组,日粮添加600和900 mg/kg复合酶可显著提高生长猪4.8%和6.7%的终末体重(P <0.05);显著提高生长猪8.5%和12.4%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生长猪3.4%和7.7%的平均日采食量(P <0.05);显著降低生长猪4.8%和6.4%的料重比(P <0.05)。较对照组,日粮添加600和900 mg/kg复合酶显著提高生长猪粗蛋白、氮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 <0.05)。较对照组,日粮添加600和900 mg/kg复合酶显著降低生长猪的粪氮和粪磷排放(P <0.05);日粮添加600和900 mg/kg复合酶显著降低生长猪4~24 h氨气排放;此外,本试验未检测到硫化氢的排放。总之,本试验条件下,复合酶最适添加量为9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有害气体
下载PDF
复合酶制剂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亚强 彭津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复合酶制剂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600羽体重相近的42日龄脱温芦花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酶1组和复合酶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芦花鸡,试验为期78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芦花鸡4... 文章旨在探讨复合酶制剂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600羽体重相近的42日龄脱温芦花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酶1组和复合酶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芦花鸡,试验为期78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芦花鸡42、84和120日龄体重,以及42~120日龄、85~120日龄的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 0.05),42~84日龄,复合酶2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复合酶组能提高血液TP、ALB、BUN含量和SOD活性,降低GLU和MDA含量,复合酶2组的TG和T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复合酶1组和2组的UA含量分别显著(P <0.05)、极显著(P <0.01)低于对照组;复合酶组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有所提高,复合酶组胸肌率和复合酶2组腿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重庆山地饲养芦花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促进芦花鸡生长和蛋白合成,优化脂类代谢,提高鸡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屠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芦花鸡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蒙古口蘑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鑫 李建勋 +2 位作者 王雨萌 李凭 宋文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蒙古口蘑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的配方,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蒙古口蘑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蒙古口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复合酶配方为纤维素酶0.02 g、果胶酶0.06 g、木瓜蛋白酶0...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蒙古口蘑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的配方,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蒙古口蘑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蒙古口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复合酶配方为纤维素酶0.02 g、果胶酶0.06 g、木瓜蛋白酶0.10 g,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17 min、提取温度58℃、pH 5.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11%。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蒙古口蘑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口蘑 多糖 复合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复合木霉制剂防治黄连根腐病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1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霉配制的复合制剂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施用于黄连,统计根腐病发生情况,检测黄连根部防御酶活性,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木霉制剂对尖镰孢导致的根腐病具有明显预防效果;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分别接种黄连可提高SOD、POD、CAT、PAL、PPO等防御性酶活性,产生诱导抗性;而它们先后接种黄连可产生强化效应,从另一个途径提高植株抗病性。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都会降低真菌的数量、多样性,和某些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复合木霉制剂的抑菌作用更强烈,尤其能明显抑制尖镰孢、Ilyonectria sp.等病原真菌的生长,且能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木霉和尖镰孢都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定殖。可见,复合木霉制剂可以预防尖镰孢导致的黄连根腐病,防病机理包括诱导黄连植株产生抗性,接种后再遭受病原菌侵染产生的强化效应,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等,且有效期较长。因此复合木霉制剂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防治黄连根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霉制剂 黄连根腐病 根际土壤 防御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处理对斑兰叶组培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及角鲨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林群原 闫露 +4 位作者 吉训志 马兆成 郑日如 秦晓威 胡丽松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5-1466,共12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处理组培斑兰叶的挥发性物质及角鲨烯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以不同浓度锌(Zn)、镧(La)元素处理的组培斑兰叶为原料,采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测定角鲨烯代谢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微...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处理组培斑兰叶的挥发性物质及角鲨烯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以不同浓度锌(Zn)、镧(La)元素处理的组培斑兰叶为原料,采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测定角鲨烯代谢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处理的组培斑兰叶挥发性物质的数量、含量均存在差异,与未处理的组培斑兰叶相比,4 mg/LZn元素处理和1、2、4 mg/LLa元素处理的组培斑兰叶中的挥发性物质较多。Zn、La元素处理均使组培斑兰叶中的醇类物质含量增加、烯烃类物质含量减少;Zn、La元素处理均使组培斑兰叶中的角鲨烯含量明显减少,2 mg/LZn元素处理使组培斑兰叶中的β-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乙酯、3-甲基-2-(5H)-呋喃酮、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含量增加,角鲨烯和叶绿醇含量减少;8 mg/L La元素处理组培斑兰叶的叶绿醇含量最高。角鲨烯代谢相关酶活性在组培斑兰叶培养过程中有一定变化,羊毛甾醇合成酶(LSS)和鲨烯环氧酶(SE)在混合物(愈伤组织开始分化出芽)中活性较强,角鲨烯合成酶(SQS)在不定根中活性较强。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处理对角鲨烯相关酶活性有一定影响,不同浓度Zn元素处理的组培斑兰叶中角鲨烯含量与LSS、SE、SQS酶活性均呈正相关;La元素处理组培斑兰叶中角鲨烯含量与LSS、SQS酶活性呈负相关,与SE酶活性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丰富了微量元素调控斑兰叶挥发性物质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挖掘提高斑兰叶香气品质的组培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兰叶 锌元素 镧元素 挥发性物质 酶活性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槐花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晓莉 杨璐 +4 位作者 乔鹏 缪奕锴 杨懿昂 代秋红 张贤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4,共7页
目的: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槐花多糖,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合酶添加量、pH、复合酶比例和酶解时间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槐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并以V_(C)为... 目的: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槐花多糖,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合酶添加量、pH、复合酶比例和酶解时间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槐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并以V_(C)为对照,通过测定槐花多糖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及总还原力,考察所提取的槐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复合酶法提取槐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23.8 mg/g,pH4.8,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0.912:1,该工艺下槐花多糖得率为10.71%,所提取的槐花多糖对DPPH·和ABTS^(+)·均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当槐花多糖溶液浓度为2.8 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同浓度下V_(C)的94.19%和99.79%,总还原力达到V_(C)的75.99%。结论:采用复合酶法能够有效提取槐花多糖,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为槐花多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多糖 复合酶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复合酶酶解法制备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肽的工艺优化
17
作者 虞丹丹 魏文志 +2 位作者 关利 陈文卓 曹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3,共6页
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种类蛋白酶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酶解液的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复合蛋白酶对胶原蛋白的酶解效果。此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酶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由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按1∶1组成的复... 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种类蛋白酶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酶解液的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复合蛋白酶对胶原蛋白的酶解效果。此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酶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由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按1∶1组成的复合酶对龟皮胶原蛋白进行酶解,可显著提高酶解液的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P<0.05);优化的复合酶酶解工艺为复合酶添加量5000 U/g、酶解pH值7.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在该酶解工艺条件下,水解度达(51.19±2.4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1.78±2.21)%。影响复合酶酶解效果的主次顺序为酶添加量>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胶原蛋白肽 复合酶酶解 胰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下载PDF
复合酶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李菁 李翔 +3 位作者 马玉俊 王玉辉 杨晶晶 顾庆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2-55,共4页
试验旨在分析复合酶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西藏自治区某规模化牦牛养殖场的120头牦牛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100 g/t复合酶试验组、200 g/t复合酶试验组、300 g/t复合... 试验旨在分析复合酶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西藏自治区某规模化牦牛养殖场的120头牦牛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100 g/t复合酶试验组、200 g/t复合酶试验组、300 g/t复合酶试验组,统计分析复合酶制剂对肉牛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的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牛的屠宰率、背膘厚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肉牛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g/t复合酶试验组、300 g/t复合酶试验组肉牛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熟肉率、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t复合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肉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投喂不同饵料对斑鳜生长及消化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赖铭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3-2534,共12页
【目的】探明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摄食配合饲料后其生长与消化性能的变化规律,为开展以配合饲料替代传统饵料鱼的斑鳜规模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驯化和未驯化斑鳜苗种各180尾,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活饵鱼,饲养20周后饥饿24... 【目的】探明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摄食配合饲料后其生长与消化性能的变化规律,为开展以配合饲料替代传统饵料鱼的斑鳜规模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驯化和未驯化斑鳜苗种各180尾,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活饵鱼,饲养20周后饥饿24 h,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结构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至饲养20周后,饲料组斑鳜的存活率、脏体比与活饵组斑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及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活饵组斑鳜(P<0.05,下同);饲料组斑鳜肠道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活饵组斑鳜,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活饵组斑鳜,而胃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此外,饲料组斑鳜肠道的肌层厚度和黏膜褶皱高度均显著低于活饵组斑鳜,但二者间的肠黏膜褶皱数无显著差异。在肠道微生物群落方面,饲料组斑鳜肠道微生物群落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低于活饵组斑鳜,但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2种饵料投喂模式下斑鳜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为绝对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之和在98.00%以上;在属分类水平上,饲料组斑鳜肠道内的伯克霍尔德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活饵组斑鳜,而鞘氨醇盒菌属和支原体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活饵组斑鳜。【结论】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投喂斑鳜,其生长速度显著降低,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出现适应性变化,尤其是配合饲料的投喂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稳定性。可见,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养殖斑鳜具有可行性,但还需进一步优化饲料营养组分及投喂策略,提高配合饲料养殖下斑鳜的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配合饲料 活饵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肠道组织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刺五加多糖的复合酶提取工艺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20
作者 侯相竹 张会佳 +3 位作者 殷澳 张涵 高阳 徐多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1期111-120,共10页
为了优化刺五加多糖的复合酶提取工艺,以刺五加多糖得率作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复合酶添加量,并基于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刺五加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刺五加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情况考察其降糖活性。结果显示复合酶(木瓜... 为了优化刺五加多糖的复合酶提取工艺,以刺五加多糖得率作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复合酶添加量,并基于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刺五加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刺五加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情况考察其降糖活性。结果显示复合酶(木瓜蛋白酶240 mg、果胶酶170 mg、纤维素酶160 mg)提取刺五加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1 h、酶解pH 6.0、料液比1∶53 g/mL、酶解温度49℃。在此工艺下刺五加多糖得率为14.21%±0.09%,与预测值14.259%接近。提取条件各因素之间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在0.1~0.5 mg/mL范围内,刺五加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最大可达到65.83%±0.08%,IC_(50)为0.177 mg/mL,接近于阿卡波糖。由此可知复合酶提取刺五加多糖工艺稳定、可靠,刺五加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多糖 复合酶提取工艺 响应面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