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节前列腺素水平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1
作者 侯小虎 霍磊 +1 位作者 牛星雨 赵子淇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多种,主要包括中药单体提取物、单味中药、常用药对、中药复方、针灸、推拿、耳穴贴压及联合疗法等,均能通过调节前列腺素水平而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目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不同患者体质状况不同,对...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多种,主要包括中药单体提取物、单味中药、常用药对、中药复方、针灸、推拿、耳穴贴压及联合疗法等,均能通过调节前列腺素水平而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目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不同患者体质状况不同,对同一种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这使得中医药治疗在标准化和可重复性上面临一定困难;(2)汤剂作为中药最常用的剂型之一,由于口感欠佳让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3)虽然针刺疗法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由于对针刺疼痛或不适感的恐惧以及耐受力差,难以接受或坚持治疗;(4)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不仅会加重原发性痛经症状,还可能削弱中医药治疗的效果。今后,应在确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基础上优化治疗方案,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精准评估患者体质状况、病情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方案;其次,研发出更多口感好、服用方便、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接受度。同时,要注重中医药内治法与外治法的结合,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 中药单体 单味中药 中药药对 中药复方 中成药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耳穴贴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李贞 黄夏瑾 +1 位作者 殷文静 王海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31-742,共12页
目的探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来至2024年3月25日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分析符合筛选标准的复方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 目的探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来至2024年3月25日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分析符合筛选标准的复方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和药物组合。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451首,涉及685味中药,总用药频率4469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金银花、炙甘草、连翘、黄芩、板蓝根、薄荷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归经多归肺经;核心药物组合有金银花-连翘-炙甘草、连翘-牛蒡子-金银花等,得到了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核心药对及常见药物组合。结论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多用苦寒之品,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兼顾疏散风热、解表散寒、化湿醒脾、益气固表等治法,核心药对及药物组合的挖掘为更好地治疗流行性感冒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中药复方 专利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组方规律
3
作者 李莹 朱琪琦 +1 位作者 王慧 陈小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21-1527,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借助Excel Office 2021和Origin 2021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IBM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借助Excel Office 2021和Origin 2021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IBM SPSS Modeler和R4.3.1进行Aprior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计算相关拓扑学属性值并构建核心复杂网络。结果最终纳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复方专利共165项,涉及中药466味,总频次1775味,高频药物包括当归(78次,47.27%)、延胡索(64次,38.79%)、川芎(57次,34.55%)、香附(56次,33.94%)、白芍(47次,28.48%)等;药物类别以活血止痛药(171次,9.63%)、补血药(154次,8.68%)、活血调经药(140次,7.89%)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组合,核心药物组合为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五灵脂-延胡索等二项关联规则3条,白芍-川芎-当归等三项关联规则24条,白芍-川芎-甘草-当归等四项关联规则3条。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原发性痛经以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为主,同时配伍行气、温里等个体化的辨证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专利 痛经 中药复方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中药专利复方干预青光眼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博 董霏雪 孙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分析中药干预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93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干预青光眼的中药专利,将专利号、中药组方录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处理后,采...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分析中药干预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93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干预青光眼的中药专利,将专利号、中药组方录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处理后,采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128项中药专利,涉及中药459味,累计使用频次1,736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7味。(2)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最多,共175味(38.13%),五味以甘味最多,共183味(39.8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173味(37.69%)。(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枸杞子38次(2.19%)、石决明38次(2.19%)、菊花35次(2.02%)、甘草33次(1.90%)、决明子31次(1.79%)。(4)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和清热药最多,各4味(23.53%),其次为解表药和利水渗湿药各3味(17.65%)、平肝熄风药2味(11.76%)、活血化瘀药1味(5.88%)。(5)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2类组合,功效分别是疏肝养血和清热燥湿。(6)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性排在前5位的药对依次为防风-柴胡、当归-甘草、知母-石决明、黄芩-甘草、生地黄-石决明。结论 国家中药专利干预青光眼所用中药药性多为寒性,药味多甘,多入肝经,治疗以补益肝肾、清热泻火、疏肝解郁为主,体现了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数据挖掘 中药复方 专利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库对脉痹处方规律及核心中药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振宇 李纪新 +3 位作者 李丙泉 顾晨浩 李晨 郭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21-25,33,共6页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复方,探寻中医药干预脉痹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建库至2023年3月有关中医药干预脉痹的专利复方,运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频次、性味、归经的统计,SPSS Modeler18.0和R.4.3.1进行中药关联性及层...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复方,探寻中医药干预脉痹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建库至2023年3月有关中医药干预脉痹的专利复方,运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频次、性味、归经的统计,SPSS Modeler18.0和R.4.3.1进行中药关联性及层次聚类分析,Cytoscape 3.9.1对共现网络进行可视化升级。结果 本研究纳入专利复方124项,涉及中药324味;高频中药包括丹参、黄芪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主要归肝经;常见药对包括“黄芪-丹参”等;常用角药组合包含“山楂-丹参-川芎”等;层次聚类得到4组聚类组合。结论 专利复方治疗脉痹以活血祛瘀,化浊降脂,补益气血为主,本研究梳理了治疗脉痹的核心中药,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和未来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痹 动脉粥样硬化 复方 专利 数据挖掘 层次聚类 中介中心性 Phi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调治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文得 张杰 徐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共纳入78首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涉及中药231味,高频药物为酸枣仁、远志、甘草、茯苓、首乌藤等;药性分布:平>温>凉>寒,药味分布:甘>苦>辛>酸;主要归心、肝、肺经;药物组合以酸枣仁为核心;新处方有白芍+阿胶+黄连+熟地黄+当归+山茱萸、白芍+黄芩+黄连+鸡子黄等5首;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火扰心证(34.1%)。结论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失眠的用药模式进行客观分析,有助于指导新方新药研发及临床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专利 中药复方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治疗癫痫组方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7
作者 林蓉 高旅 +3 位作者 肖亚楠 黄爽 尚菁 史正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4-49,共6页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探析中药治疗癫痫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建库至2023年8月2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治疗癫痫的专利数据,通过Excel2021建立处方药物数据库,采用Python、SPSS Modeler 18.0、Cytos...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探析中药治疗癫痫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建库至2023年8月2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治疗癫痫的专利数据,通过Excel2021建立处方药物数据库,采用Python、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3.10.1、R语言软件进行频次统计、数据建模、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究组方规律。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治疗癫痫专利数据376项,涉及中药827味,使用总频次为4911;用药频次前5位为天麻、石菖蒲、僵蚕、全蝎、钩藤;高频药物功效类别以平肝息风药、安神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脾经为主;中药核心复杂网络筛选得到核心组合天麻-石菖蒲-僵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28条,其中支持度最高为全蝎-僵蚕。聚类分析得到4条数据。相似性分析得出专利复方治疗癫痫具有独特性。结论中药处方治疗癫痫国家专利的高频药物及常用药物组合以息风止痉、豁痰开窍为主,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中药复方 专利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及用药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信立媛 郑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复方专利处方中用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配伍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其中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挖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药增强免疫力的复方专利数据,进行中药频次、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网络...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复方专利处方中用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配伍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其中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挖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药增强免疫力的复方专利数据,进行中药频次、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药物。利用TCMSP平台筛选核心药物活性成分并进行靶点预测,于疾病数据库OMIM、DrugBank、GeneCards、Uniprot筛选免疫力相关靶点,获取核心中药与免疫力的交集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分析中药复方专利得出5味核心药物:黄芪、人参、枸杞子、茯苓、当归,有效活性成分对应靶点214个,1784个免疫力相关靶点,交集靶点55个,关键作用靶点有RELA、TNF、TP53、IL-6。GO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调控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生物刺激的反应等。KEGG通路160条,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南美洲锥虫病、TNF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能较好地与RELA、TNF、TP53、IL-6进行结合。结论专利文献中增强免疫力的中药以补虚药为主,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等化合物,以RELA、TNF、TP53、IL-6为关键靶点,通过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南美洲锥虫病、TNF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多条通路发挥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专利 增强免疫力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帅 孙万驹 +5 位作者 谭芳 张俊 张兴鹏 金周慧 郭蕴萍 王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933-940,共8页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中药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检索治疗慢骨质疏松的中药组方,规范药名后进行中药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分析,组方规律分析,药物靶点频数分析,k-means降维PPI分析...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中药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检索治疗慢骨质疏松的中药组方,规范药名后进行中药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分析,组方规律分析,药物靶点频数分析,k-means降维PPI分析、GO-BP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Pathway分析。结果 共纳入112项专利中药组方,涉及156味中药,其中淫羊藿的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温性、平性、寒常见;五味多为甘、苦、辛;归经多归属肝经、肾经、脾经。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常用的药对组合为牡蛎—淫羊藿,三七—当归,黄芪—淫羊藿等。核心靶点主要是AR、ESR1、ESR2、NR1I2、SHBG、VDR、NR3C1,GABRA家族和GABRG家族等。k-mean聚类分析PPI互作网络可降维成4类,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GO和KEGG-Pathway分析表明中药复方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氯化物跨膜转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多种物质成瘾的信号通路,通过消化吸收,神经信号和递质传递,类固醇的代谢,氯离子的转运等功能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结论 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规律可循,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药复方专利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法探讨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组方规律
10
作者 吉富涛 张凯 +5 位作者 罗俊普 王留辉 霍帅 王彪彪 顾海潮 尹本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4期16-20,44,共6页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建库至2024年5月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S的专利,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建库至2024年5月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S的专利,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符合专利复方194项,包含内外共用专利复方5项,排除中药复方中含有相同药物的处方后,获得有效中药复方149首,涉及中药531味。其中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当归、狗脊、甘草、杜仲、鸡血藤、怀牛膝、独活、白芍、威灵仙、桑寄生、熟地黄、续断、川芎、桂枝、黄芪、红花、羌活、土鳖虫、防风、丹参。药性多为温、寒、平性药,药味多为甘、苦、辛味药,归经多为肝、肾、脾经;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20,置信度为0.6,共得到12组高频药物组合,包含中药10味(频次≥20),采用降序排列依次为“杜仲-狗脊、白芍-狗脊、杜仲-当归”等;并得到6个关系密切药物组合,降序依次排列为“白芍-狗脊”“续断-狗脊”“熟地黄-当归”等;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分析,得到14组新方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共获得新方7个。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AS以补益肝肾、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本研究分析了中药复方专利治疗AS的组方规律,对临床中治疗AS的遣方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中药复方 专利
下载PDF
数据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前列腺癌的用药规律研究
11
作者 林美欣 傅伟 +3 位作者 游旭军 李其信 丁劲 远庚彦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分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前列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前列腺癌中药复方专利,筛选出142首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利用该软件的集成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分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前列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前列腺癌中药复方专利,筛选出142首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利用该软件的集成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四气五味归经分析等方法,分析挖掘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前列腺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结果使用频数>10次的药物共25味,前10位药物分别是黄芪,当归,莪术,甘草,白花蛇舌草,丹参,白术,半枝莲,茯苓,蒲公英(灵芝)。支持个数10,置信度0.9条件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排名前10位的药物组合有白花蛇舌草-黄芪,莪术-黄芪,黄芪-当归,丹参-黄芪,白花蛇舌草-莪术,黄芪-甘草,黄芪-白术,党参-黄芪,三棱-莪术,黄芪-茯苓。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石见穿-天葵子-猫人参,石见穿-太子参-预知子,重楼-鸡血藤-柴胡,泽泻-赤芍-山茱萸,肉桂-芡实-大枣,淫羊藿-枸杞子-肉苁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莪术,莪术-三棱-没药。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个新处方,石见穿-天葵子-猫人参-太子参-预知子,重楼-鸡血藤-柴胡-泽泻-赤芍-山茱萸,肉桂-芡实-大枣-淫羊藿-枸杞子-肉苁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莪术-三棱-没药。药物四气使用频数排序依次为寒性、温性、平性、凉性、热性。药物五味使用频数依次为甘味、苦味、辛味、咸味、酸味、涩味。药物归经使用频数排前5位为肝经、脾经、肾经、肺经、心经。结论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前列腺癌以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药复方专利 前列腺癌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治疗白癜风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及多途径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董晓仪 姜德友 +5 位作者 王泽芸 孟羽茜 闵宗富 张轩 王绍莹 王远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93-1005,共13页
目的探讨治疗白癜风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为白癜风中药新药开发与专利申报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借助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佰腾(Baiten)专利平台分别检索... 目的探讨治疗白癜风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为白癜风中药新药开发与专利申报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借助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佰腾(Baiten)专利平台分别检索建库至2023年9月30日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V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内服、外用专利药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并进一步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证候关联数据库(SymMap)、人类基因综合分析数据库(GeneCards)、蛋白质资源数据库(UniProt)、STRING、药物综合数据库(PDB)等数据库及RStudio4.2.2、Cytoscape3.9.1等软件探讨内服专利核心高频药物组合治疗白癜风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纳入335项内服专利,189项外用专利。内服与外用专利用药规律较为相似,高频药物均为蒺藜、补骨脂、当归、何首乌、红花、白芷等;关键功效均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皆以性温、寒、平,味甘、苦、辛,归肝、脾、心、肾经为主。内服专利中高频药对有川芎-当归、黄芪-当归等,外用专利中高频药对有乌梅-补骨脂、菟丝子-补骨脂等;内服与外用专利的聚类核心药物均有补骨脂、蒺藜、当归、何首乌、白芷、红花等高频药物。内服专利的治疗关键靶点为白蛋白、蛋白激酶B1、胱天蛋白酶3等基因,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治疗机制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等相关,并参与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中药成分与关键受体蛋白具有对接活性。结论治疗白癜风的内服与外用中药复方专利在用药、性味、归经方面具有相似性,提示临床可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改善患者的白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通路及指标。本研究也为治疗白癜风的新药研发、专利保护及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药复方专利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数据挖掘探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13
作者 钱爱 黄传兵 +3 位作者 李明 程园园 朱雅文 胡可心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6-21,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用药规律,为GA的药物研究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和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GA的专利中药复方,建立内服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用药规律,为GA的药物研究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和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GA的专利中药复方,建立内服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①共纳入治疗GA的专利中药复方575个,涉及中药674味,使用频次位于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牛膝、薏苡仁、土茯苓、黄柏、苍术、甘草、茯苓、威灵仙、萆薢、当归。②中药以温性、平性及寒性为主,且以甘味、苦味、辛味多见,归于肝、脾、肺经者居多。③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常用药对有黄柏-苍术、黄柏-牛膝、苍术-牛膝、土茯苓-萆薢、土茯苓-苍术、苍术-薏苡仁、萆薢-牛膝、萆薢-苍术等;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组合,即祛湿化浊、清热解毒、引血下行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利尿消肿类,益气健脾、养血活血、散寒解表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6味核心中药,即萆薢、土茯苓、薏苡仁、苍术、牛膝、黄柏。结论治疗GA的专利中药复方药物以温性、甘味药物为主,多归肝经,功在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尿通淋,常以四妙方、萆薢渗湿汤、土茯苓萆薢汤等方进行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数据挖掘 中药复方 用药规律 专利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的中药复方外治湿疹用药规律研究
14
作者 肖晓月 刘芳榕 +3 位作者 刘朝圣 彭丽丽 徐翠萍 岳扬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目的分析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关于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Excel 2019进行选录,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SPSS Statistics ... 目的分析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关于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Excel 2019进行选录,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网状图展示。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142项,涉及中药445味。单味中药苦参71次(50.00%)、黄柏53次(37.32%)、蛇床子51次(35.92%)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味中药。中药功效以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主要归属于肝、肺、胃经。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黄柏,白鲜皮、苦参-百部”等。聚类分析得到7类“苍术、牡丹皮、地肤子”、“防风、白芷、紫草”等。结论中药复方专利外治湿疹有规律可循,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基本原则,符合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中药复方专利 外治法 药物规律
下载PDF
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韦柳婷 高松林 +3 位作者 吴凡 王燕凤 何广英 胡振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3-3144,共12页
利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中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专利复方,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复... 利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中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专利复方,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高频药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最终筛选出专利复方147个,中药431味。高频药物包括黄芪、丹参、鳖甲和当归等,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和清热为主,核心高频药对黄芪-丹参治疗肝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和丹参酮IIA等,主要靶点为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MYC)、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FOS原癌基因(FOS proto-oncogene,FOS)、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a)、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4,MAPK14)等,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尿病并发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 17,Th17)细胞分化信号等通路。结果表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专利复方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为主,核心高频药对黄芪-丹参通过多成分、多靶点调控PI3K-Akt、AGE-RAGE、TNF和IL-17等通路来治疗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专利复方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16
作者 刘江腾 张耀夫 +2 位作者 阮智超 唐莹 赵进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将药物组成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的数据挖掘板块对药物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复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76首,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黄芪、丹参、枸杞子、生地黄、三七、山药、葛根、菊花等。涉及药物药性以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主要有4类,分别为益气活血类、滋补肝肾类、活血化瘀类和益气养阴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R的类方有“枸杞子、菟丝子、菊花、车前子、川芎、密蒙花、女贞子”“当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白术”等。结论中药复方治疗DR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肝脾肾同调,气血水并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佐以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治法,常用当归补血汤、增液汤、二至丸、驻景丸、杞菊地黄丸、四物五子丸、五苓散、生蒲黄汤等方剂加减,可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药复方专利
下载PDF
基于Th17/Treg平衡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17
作者 蒋昕 潘志 王颖航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117-1123,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全身性、持续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7(relper T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构成免疫系统的关键元素,在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全身性、持续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7(relper T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构成免疫系统的关键元素,在维持免疫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中成药基于Th17/Treg平衡治疗RA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为了解R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单味中药 中药复方 中成药
下载PDF
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18
作者 李国焱 何羿婷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专利数据库筛选有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国家专利中药复方,利用Excel、R4.3.1、Cytoscape3.9.1等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专利数据库筛选有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国家专利中药复方,利用Excel、R4.3.1、Cytoscape3.9.1等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75首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涉及中药411种,药物总频次4115次。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高频中药有牛膝、当归、甘草等,药物以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药多见。药性以温性多见,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多归于肝经。关联规则得到乳香-没药、黄芪-当归、杜仲-牛膝等34对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狗脊-杜仲-甘草、川芎-白芍-熟地黄等6首新处方。因子分析得到川芎-乳香-没药-红花、桂枝-防风-细辛等7个因子组合。复杂网络发现核心药物组合涵盖补肾强督治偻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牛膝、当归、甘草等药物,以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为常用治法,临床多用补肾强督治偻汤、独活寄生汤、当归补血汤加减方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复方 专利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规律研究
19
作者 林鸿金 梁泉 +1 位作者 陈峰 王权胜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3期2161-2165,2173,共6页
目的 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为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从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公开的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Exce... 目的 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为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从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公开的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Excel12.1.0建立中药数据库,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中的数据挖掘功能对纳入的中药复方进行中药使用频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分析,通过药物关联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用药分类,通过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中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核心处方。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189首,涉及中药280味,使用总频次2 305次。中药使用频次居前的有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当归、覆盆子等。在药物性味归经上,药物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肾、肝、脾经为主。中药功效以强筋骨、补肾阳等使用频次较高。在药物关联分析中,核心药对有“枸杞子-菟丝子”“菟丝子-淫羊藿”等。药物聚类分析可将使用频次>25次的22味高频中药聚类成5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核心组方由“五子衍宗丸”加味组成。结论 中药治疗少弱精子症多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核心病机着手,以“补肾生精”为核心治法,注重肾、肝、脾三脏调治,常用强筋骨、补肾阳之品,筛选出由“五子衍宗丸”加味组成的核心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中药复方专利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ACG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日龙 罗紫玉 +3 位作者 陈志松 夏燕婷 吴琼 廖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专利160项,共涉及药物510味,药物累计频次2,055次。(2)性味归经:四气为寒性药最多,共27味(49.0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71味(47.9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38味(25.00%)。(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55味,使用频次最高为枸杞子(46次,28.75%),其次为熟地黄(42次,26.25%)、菊花(41次,25.63%)、甘草(39次,24.38%)、决明子(38次,23.75%)。(4)高频中药功效归类分析:排名前5位为清热药(14味,25.45%)、补虚药(12味,21.82%)、解表药(8味,14.55%)、平肝息风药(5味,9.09%)、利水渗湿药(4味,7.27%)。(5)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对排名前5位分别为:菊花-枸杞子(21次,9.21%)、茯苓-枸杞子(20次,8.77%)、决明子-菊花(20次,8.77%)、泽泻-菊花(18次,7.89%)、熟地黄-菊花(18次,7.89%)。(6)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有效组合。第Ⅰ类功效为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第Ⅱ类功效为祛风解表,凉血解毒;第Ⅲ类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第Ⅳ类功效为滋肾养阴,平肝潜阳;第Ⅴ类功效为滋补肝肾,化痰泻火;第Ⅵ类功效为滋补肝肾,祛风化火。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ACG有规律可循,多从肝、肾、脾入手,组方寒温并用,虚实兼顾,标本兼治,主要针对风、火、痰、虚、郁、瘀六类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国家专利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